元末起義領袖陳友諒出生地終於確定了:監利柘木鄉,不服來辯!

2020-12-18 騰訊網

荊州人說荊州事,今天遊蝦兒推荊州說一名歷史人物——陳友諒。

都說成王敗寇,史書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如果當初那場鄱陽湖大戰陳友諒勝了,那麼今天的結局又是什麼?電視劇裡陳友諒的形象是不是由奸詐變成偉岸了?

對於80後90後來說,受《倚天屠龍記》、《朱元璋》等電視劇的影響,陳友諒在劇中都是反派角色,那奸詐陰險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但其實,陳友諒與朱元璋一樣,同樣是反元義士,同樣是農民出身,只不過最後在與朱元璋爭奪天下的時候他輸了而已。

對於勝利者朱元璋來說,史書肯定會大加讚揚,粉飾太平。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歷史學家對勝利者朱元璋相關所有事跡都詳細記錄在冊,包括他的出生地安徽鳳陽。但是陳友諒呢?一個比朱元璋起義時間更早,實力更為強勁、一個當年自立為大漢皇帝的梟雄,相關的記載少之又少,如今連出生地都爭論不休,只留下電視劇裡猥瑣又奸詐的扮相。

但是有人又要問了,為什麼要爭論他的出生地呢?又不是特別出名的人物。如今連孫悟空從哪個地方的石頭裡蹦出來的都要爭,何況陳友諒也是當年反抗元朝的領袖。況且今天我們的目標地剛好也是小編的老家——監利柘(zhè )木鄉。

當小編說陳友諒是監利人的時候,仙桃人肯定是要準備唾沫要噴我了。畢竟網上隨便一搜,記載的都是關於陳友諒是湖北沔陽(仙桃)人。那麼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論證我的觀點:

一、考古發現

2004年監利縣第一條高速公路動工建設,是為隨嶽高速公路,也就是現在的許廣高速。在動工前期的動工勘探中,在柘木鄉陳家棚村發現了一處建築群遺蹟,當時也是轟動一時,連當時在上學的小編都想過去偷兩塊瓦片藏起來。

在勘探的地表1.2米以下,大量古磚排列規整,並有大量瓦礫和宋元時期的陶瓷片散於草木灰垢之中,像是一處被焚燒的遺蹟。經過詢問之後,根據當地老人們講,柘木鄉陳家棚村就是陳友諒的故鄉。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個名叫陳閣的地方,就是當年陳友諒衣錦還鄉時修建的一所閣樓。在當年與朱元璋爭天下兵敗之後,皆被毀。

被焚燒的古建築遺蹟,加上當地人的傳說,讓陳友諒的身世之謎終於有了重見天日的機會。

二、地名佐證

在監利,與陳友諒相關的地名數不勝數。話說在1320年5月5日,陳友諒出生之日,一條青龍在其出生之地盤旋,所以當地人都說此人是青龍轉世,有王者之氣。沒辦法,古時候人要搞事情,必須編點故事出來。比如劉邦的斬白蛇起義、太平天國的天父天兄上身也是同樣的故事。

所以,在監利關於「龍」的地名就很多了。比如洪湖西岸的「青龍口」、柘木鄉陳棚村的「來龍巷」;橋市鄉因果寺地界的「龍鳳塘」。棋盤鄉的「龍灣」,汴河地界的「上青龍嘴」,則口地界的「下青龍嘴」,分鹽的「青龍溝」龔場地界的「護龍廟」等等。

1340年,剛滿20歲的陳友諒在周老嘴的比武大會上奪魁(不知道是不是學了他師傅成昆的絕招),不僅被縣令招為縣吏,還迎娶了才貌雙全的周美人為妻。從此幻想著步入仕途,走上人生巔峰!

1345年,陳友諒做了五年的縣吏,覺得這活沒啥前途,而且對元朝的暴政也是深感厭惡,於是辭去縣吏一職。出於對元朝暴政的憤慨,陳友諒找到橋市鄉因果寺的主持淨空老法師(原來他師傅不是成昆)和他的叔父寧一僧人,準備在其師僧的寺廟裡打造兵器,揭竿而起。結果被人舉報,師僧為保護陳友諒被縣令腰斬於因果寺鳳凰河灘,後人把此地命名為「和尚碼頭」。陳友諒夫婦聽聞噩耗,潸然淚下,流淚的地方被命名為「龍塘」「鳳塘」

1347年,陳友諒的起義大軍已經初具規模,再照這樣的勢頭發展下去,那可以集資上市了。元朝軍隊就看不下去了,於是在監利新溝與朱元璋大戰七個回合。於是當地留有新溝的「御花臺」、「楊旗嶺」;龔場留下兩軍鏖戰的「七戰湖」、「打鼓臺」、「黃桂嶺」、「護龍廟」等著名而響亮的地名。

1360年,陳友諒與朱元璋這位一同抗元的義士交戰於安徽江東橋(史稱龍灣戰役),陳友諒兵敗之後,逃回監利,留下如監利北口的鐵網廟」,新溝古江河口的「竹子橋」,紅城的「火把堤」,毛市的「卸甲河」、「埋甲口」等地名。

陳友諒祖父陳千一所葬之地像一隻天鵝在孵蛋,所以取名「天鵝孵蛋」;而「前房(凰)」、「中房(凰)」、「後房(凰)」是陳友諒為了紀念他三個愛妻而設置的,第一個是陳友諒的結髮之妻周美人,字玉風:第二個是有後氏之稱的楊苕華,字鸞鳳;第三個是具有卓越軍事天賦的才女婁玉貞,字紫鳳。

「sha到江西留人種」,這是朱元璋為了消滅朱元璋的殘餘勢力,這也是「江西填湖廣」的來歷。這些地名的存在,無不證實陳友諒就是出身在監利柘木。當然也有一些牽強的意思,畢竟小地方的歷史資料很少,強行扯到這上面也能說通。

三、族譜印證

在監利鄧咀《鄧氏族譜》中,有一個祖宗叫鄧友諒出生於元朝天曆年間,其祖鄧千一,父鄧善才,妻周氏,子鄧善、鄧理,都與陳友諒的出生及家人的名字相同,只是姓氏不同罷了。

據悉,陳友諒在鄱陽湖戰死的噩耗,傳到監利老家後,陳氏家族為避免被明軍的追殺,遂隱姓埋名,遷出陳家棚。在逃難途中,遭到明軍盤査而慌稱姓鄧。

而在更多的歷史記載中向我們表明,陳友諒本來不姓陳,而是姓謝。由於謝氏先祖入贅於陳,才從其陳姓。史學家童承敘在他撰寫的《平漢錄》中寫道:「友諒者,本姓謝,祖千一,贅於陳,固從其姓。」《鴻猷錄》作者高岱也說:「陳友諒者,本姓謝,先世贅於陳,冒陳姓。」《明史》亦傳:「陳友諒,本謝氏,祖贅於陳,固從其姓。」

根據坊間傳聞,謝氏先祖在當地也是有名的大戶人家,雙胞胎謝鼎元、謝鼎禮同日結婚,結果在結婚當天被元兵騷擾,兩位新娘為了免遭元兵的侮辱,雙雙撞牆而死。而兄弟兩在家丁的護衛之下安全逃脫。謝鼎禮逃進了因果寺,被主持收為僧徒,名為寧一僧人。謝鼎元逃到柘木鄉陳家棚被陳千一所救,後面被招為上門女婿。遂謝姓改名為陳姓!

在謝氏族譜的記載中,赫然寫著謝友諒的出生信息,生於元至順辛未年,妣:周氏。父:鼎元。這也算是實錘了!

四、玉沙縣是監利還是沔陽?

玉沙,監利人應該都知道,除了玉沙毛巾以外,監利還保留有諸多關於玉沙的地名。這是因為以前有個玉沙縣。而玉沙縣的管理地域有不斷發生了變化。包括現在監利、洪湖、仙桃大部分地區。而關於歷史書中記載陳友諒的出生地時,大部分都是沔陽人的說法。但也有少部分歷史記載更為詳細:

《明太祖實錄》:「友諒者,沔陽玉沙縣人。」

《中國通史》:「陳友諒,沔陽玉沙縣人。」

《國初群雄事略》卷四《陳友諒》:「友諒,玉沙縣人。」

至於歷史一直說陳友諒為沔陽人,那是因為古玉沙縣早在明洪武年間就被廢除。所以可以解釋說他們把「沔陽玉沙縣」中省去了玉沙縣,只稱沔陽。

那麼玉沙縣治所在哪?《中國歷史地理概論》載:「北宋初年,在今監利縣東北六十裡設置玉沙縣,管理和開墾新生成的三角洲平原。」

《二十五史·宋史》載:「監利,次畿。至道三年,以玉沙隸復洲。熙寧六年(1073)廢復州,以玉沙縣入監利縣,尋復其舊。」

《監利周老嘴鎮歷史沿革》載:「後周時,曾一度將周老嘴鎮改為復州。宋朝屬江陵府,宋乾德三年(965)以白沙院分設玉沙周老嘴鎮。

《監利縣誌》載:「乾德三年(965年)分監利東部和沔陽南部之白沙徵科院另置玉沙縣,治所在監利東境玉沙埠(今屬周老嘴鎮),同屬江陵府。熙寧六年(1073)並玉沙入監利縣,元佑元年(1086)復玉沙縣,明洪武九年( 1376年)併入沔陽州。」

《監利歷史沿革》載:「南宋度宗鹹淳年間(公於1240-1274),因蒙古人加緊進攻南方,兵荒馬亂,南宋政府自顧不暇而廢置監利縣併入玉沙縣。」

這些歷史書籍的記載都在高速我們玉沙縣治所曾經設置在周老嘴鎮玉沙與監利的分分合合,具體玉沙和監利的界限和管理範圍在哪,現在已經無從考究了。但是你要是去監利,就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玉沙的身影。「玉沙大道」、「玉沙小學」、「玉沙中學」、「玉沙視點」、「玉沙集團」、「玉沙廣場」等。

所以,綜合以上分析,一代梟雄陳友諒到底是哪裡人?我想可以確定是監利柘木人,而不是大家一直認為的仙桃人。

相關焦點

  • 監利出了個陳皇帝一一緬懷漢皇陳友諒
    我們研究會成員,沿著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起兵反元、發展壯大、封王稱帝,直至兵敗垂成的歷史足跡,踏遍了監利市十八個鄉鎮、三十九個村莊,不辭艱辛,訪蹤覓跡。由此,才真正揭開了陳友諒與監利不可分割的歷史淵源。一座城、一處村、一條街、一個巷,甚至一道河、一棵樹、一口井、一塊磚、一片瓦,都留下了陳友諒精彩的傳說和典故。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街頭巷尾、有口皆碑。
  • 掘地三尺後,終於找到朱一龍身上暗藏的七大「黑點」,不服來辯!
    文/梧弋檸 掘地三尺後,終於找到朱一龍身上暗藏的七大「黑點」,不服來辯!
  • 不服來辯……
    不服來辯…… 2020-07-21 0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熱戀期就有這「3個表現」的情侶,註定「撐不到」最後,不服來辯
    熱戀期就有這「3個表現」的情侶,註定「撐不到」最後,不服來辯 一、沒有話題聊天。 相對於顏值來說,談戀愛更需要的是投機和感覺。
  • 愛打籃球的男生,大多有這3個「下意識」動作,不服來辯!
    愛打籃球的男生,大多有這3個「下意識」動作,不服來辯! 就連平常走路的時候也會選擇打籃球,來找一找感覺,這也成了他們最常見的一個小動作。 愛打籃球的男生,大多有這3個「下意識」動作,不服來辯!
  • 經常「打籃球」的男生,這3位置90%「都有傷」,不服來辯!
    那麼,經常「打籃球」的男生,這3位置90%「都有傷」,不服來辯! 經常「打籃球」的男生,這3位置90%「都有傷」,不服來辯!
  • 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中最為低調,為何陳友諒卻總想與朱元璋死磕
    陳友諒在弒殺徐壽輝之後,已然稱帝,自立國號為「大漢」。徐壽輝系的另一支力量--明玉珍,因不服陳友諒,而割據巴蜀,自稱「隴蜀王」。 朱元璋不但在「頭銜」上自低陳友諒、張士誠等人,還曾主動向陳友諒、張士誠等示好,盡力避免與陳、張的釁端。
  • 【原創闢謠視頻】不服來辯!不要輕信網絡謠言 晚上也可以運動
    【原創闢謠視頻】不服來辯!現代人生活習慣不同以往 此外專家還指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不同於以往,精神壓力大,運動量少,在晚上適當運動可以活絡筋骨,通過舒展身體來保持陰陽二氣的平衡。而且現如今的空氣汙染和霧霾現象逐漸嚴重,而晚上7-9點又是空氣逐漸沉靜的時候,此時運動也能夠呼吸到比較乾淨的空氣。
  • 夢幻西遊:100級最高傷武器,總傷害突破700,不服來辯!
    看到這組五開的名字之後,網友終於知道為什麼獎勵那麼好了。TOP2:主播上演教科書式打書操作,6技能全紅力劈一氣呵成!6技能的鳳凰胚子,攜帶特殊技能力劈華山,現在直播給打書。首先第一本要上的獸決是高級夜戰,結果把低級法連頂掉了。
  • 熱愛籃球的男生,90%有這3個「下意識」小動作,不服來辯!
    熱愛籃球的男生,90%有這3個「下意識」小動作,不服來辯! 就連平常走路的時候也會選擇打籃球,來找一找感覺,這也成了他們最常見的一個小動作。
  • 陳友諒:元末第一梟雄
    陳友諒陳友諒出身貧寒,是漁家子弟。少時喜歡讀書,年輕時為縣吏。紅巾軍徐壽輝起兵反元,陳友諒前往投奔,成為倪文俊的部下。至正十七年(1357年),倪文俊謀殺徐壽輝失敗,投靠陳友諒。陳友諒卻殺死倪文俊,向徐壽輝請功,徐壽輝於是對陳友諒委以重任。
  • 【現時播報】村莊環境保潔 柘木鄉在行動
    【現時播報】文/謝嶽成自開展「美麗家園,清潔鄉村」活動以來,柘木鄉結合實際,廣泛動員宣傳,強化工作措施,把村莊環境保潔作為當前全鄉最重要的工作來抓
  • 陳友諒墓地:寒酸簡陋,詮釋成王敗寇,墓前牌坊上八個字實屬名歸
    【陳友諒塑像】陳友諒(1320年-1363年),元末著名起義領袖之一。1360年,陳友諒稱帝,國號漢。1363年,陳友諒和朱元璋決戰鄱陽湖,結果兵敗突圍時中流箭而死,終年43歲。儘管是失敗者,朱元璋對陳友諒的評價甚高,「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
  • 逃不過這「3原因」,不服來辯!
    逃不過這「3原因」,不服來辯!
  • 中國美女排行榜:哈爾濱第一,重慶第二,它第三,不服來辯
    來過哈爾濱旅遊的人都有過切身的體驗,除了欣賞美麗的風景和美食,欣賞當地的美女也是一種非常愉快的享受。當然哈爾濱美女多那是全國出了名的,相信去過哈爾濱旅遊的朋友都會感嘆說這裡的美女太多了!哈爾濱女人結合了北方的高大和南方的精緻,還有一點異國情調的混合種族。哈爾濱女孩性格開朗活潑,不做作不扭捏。身高又是一個很大的優勢,行為大方而明快。哈爾濱女孩除了皮膚潔白之外,更多的是在氣質和個性上。
  • 不服來辯
    我們認為是以下幾種,不服來辯。一商斌儀到武漢30多天後,分發到了特別的物資——五罐鳳尾魚罐頭,眼睛瞬間放光。他是曙光醫院肝病科主任醫師,土生土長的上海70後。2月15日,他隨國家中醫醫療隊(上海)出徵武漢,在雷神山醫院工作。
  • 分手後就算對你再用心,也絕不會再糾纏的三大星座,不服來辯!
    分手後就算對你再用心,也絕不會再糾纏的三大星座,不服來辯! 天秤座 秤稱的感情要是破裂了,很難從這段感情陰影中走出來,因為他們為了這段感情付出的實在太多,看著自己苦苦經營的這段感情化為烏有,短時間內實在難以接受,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癒合這段愛情創傷,傷害歸傷害,傷得再深天秤也不會來糾纏你
  • 5本扮豬吃虎的東方玄幻文,主角各種神操作,又燃又爽不服來辯
    5本扮豬吃虎的東方玄幻文,主角各種神操作,又燃又爽不服來辯《惡魔狂想曲之明日驕陽》作者:胡鱈一本遠古玄幻爽文。當年扮豬吃虎的經典仙草。主推《湮變》《最終信仰》副推《惡魔狂想曲之明日驕陽》《鬥鎧》《玄門封神》主角各種神操作,又燃又爽不服來辯!想看其他類型的書單,可以點擊右上方頭像,關注網絡小說De書蟲,遠離書荒,從這裡開始!
  • 監利稅務之歌(歌詞)
    監利稅務之歌(男女對唱)作者/賀雄(湖北)編輯/王小燕 不倒翁一(合)我們是監利稅務人呀,要為稅務事業貢獻力量。(男)黨建引領,問需連心,有呼必應,無事不擾。(女)扶助企業,復工復產,壓實責任,精準解難。
  • 紋身師透露:敢在這3個地方紋身的女生,98%內心有故事,不服來辯!
    紋身師透露:敢在這3個地方紋身的女生,98%內心有故事,不服來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