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漢城要喝一杯像樣的咖啡,唯一的去處是星級酒店,不然只能忍受餐館裡像刷鍋水一樣的速溶咖啡。如今,在首爾,人們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去咖啡館的路上。首爾的咖啡館和天上星星一樣密密麻麻數不清楚,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咖啡館總是很有八卦的潛質,所以坐咖啡館很有講究,你可以換著咖啡館坐,也可以盯住一家,前者可以八卦到許多內容,後者則成為這家店八卦的內容,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在歐洲,咖啡算是他們的白開水,咖啡館只呆一杯咖啡的時間,那種長久坐在咖啡館的,不是閒人就是遊客或者是那些尋找靈感的作家。而在東方,咖啡館多了許多含義。咖啡的好與壞並不重要,甚至去咖啡館喝的不是咖啡。亞洲的咖啡館大多提供的是一個環境,或小資或另類,是文藝青年的交流平臺。
首爾的咖啡館段數差不多,一家典型的首爾咖啡館是這樣的:自然清新的原木桌椅,北歐的簡潔中添加了鄉村的暖色;空氣中瀰漫著咖啡香氣和輕柔音樂的回音;半敞開露天式或落地玻璃窗,讓陽光能瀉進來,照亮食客的心情。
@新沙洞、弘大、梨花村口
除了這種連鎖咖啡館,三清洞新沙梨大弘大等地湧現出不少主題咖啡館,在裝修點心寵物等各方面爭奇鬥豔。每條路各自持有著個性,有時候明明感覺已經走到盡頭了,卻在絕路處看到一扇舊木門,跟著發現裡面別有洞天。
咖啡王子一號店是韓劇迷的必達之處;Hello Kitty的全粉公主風滿足每一位女生的童話夢;1mm咖啡屋把世界裝進口袋……我才會明白,韓劇為什麼席捲了全世界。因為那劇情裡每一個小小的細節精緻得都有源頭。看他們的咖啡店,每一塊餐巾、每一塊桌布都做足了心思;即便是家只有2平方米的首飾店,每一根鏈子都擺放得極有形式感。
@三清洞
@弘大
@狎鷗亭
坐在首爾的任意一家咖啡館,慢慢攪拌浮著奶油的卡布基諾,聽著留聲機婉轉的音樂,透過玻璃窗看川流不息的人群,輕輕趴在桌上自我陶醉得一塌糊塗。茨威格說,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裡,而我想說,我不在家,也不在咖啡館,我在咖啡生活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