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日本設計稍有了解的人,應該不會對深澤直人的名字感到陌生。對於中國人來說,熟悉這個人,更多的是來自品牌無印良品。他和另一位設計師原研哉共同定義了 MUJI 的設計語言。
63歲的深澤直人是日本著名工業設計大師,做設計將近40年。幾乎包攬設計界的每一個大獎,美國IDEA金獎、德國IF金獎、「紅點」設計獎、英國D&AD金獎、日本優秀設計獎……不多不多,也就50多項。
若將設計界比作金字塔,深澤直人就是站在塔頂上的一個。他是無印良品的設計顧問,也為蘋果、NIKE、三宅一生、愛普生、日本精工等歐美亞洲品牌做設計。
// Found MUJI :無印良品靈魂設計大師
深澤直人為不同國家,太多的品牌做設計,他說,他總想做一碗好湯。湯的調味料會因國家、文化、品牌而不同,因為每個人想要的東西都不太一樣,但他要保證湯底是好的。
而對於MUJI的設計,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無印良品,可能是我放了最少「調味料」的產品,有時我甚至不加任何「味道」在裡面。」
MUJI產品的設計看起來似乎並沒有真正在「設計」。但這就是深澤直人的追求,他看到很多的設計師為了追求一種「設計師style」,而創作出與環境、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並不適合的產品。
他想通過自己的產品來表達:設計並不是我所創造的,它原本就在那裡,最好的設計就是幾乎沒有設計。
▼MUJI CD 播放器 1999年
這臺經典的CD機,一直高掛在MUJI店面裡。許多了解深澤直人也是從這臺壁掛的CD機開始的。
最初,深澤直人不只想設計一個音響產品,而想設計一種體驗:「拉一下開關線,音樂就像空氣一樣流淌起來」。
只需輕輕一拉便能播放音樂,將你的聽覺、視覺、觸覺巧妙的聯繫在一起,而你無需多餘的動作,就可以享受美妙的音樂。將它掛置在牆上,也不會突兀,如同一件藝術品一般。
▼MUJI 電飯煲 2014年
深澤直人為MUJI設計的這款電飯煲,現仍在店鋪裡售賣。
電飯煲的蓋子上增加了一個放飯勺的擱擋,讓飯勺的頭部免於直接接觸到蓋子頂部,盛飯後順手即可把飯勺放置在電飯煲的上面。
這樣一點小小的設計,很驚喜,也很貼心,這就是深澤直人的設計。幾乎沒有設計,卻讓人覺得剛剛好。
「這真是超級普通啊。」——消費者逛無印良品門店時常脫口而出如此感受,這話剛好打動了極簡設計大師賈思珀·莫裡森。他建議深澤把生活中這些「超級普通」的產品收集起來辦個展覽,而這正是Found MUJI項目的前身。
2003年深澤直人發起Found MUJI運動,創建了一家特殊的店鋪,全球具有無印良品美學的產品都在這裡。
Found MUJI項目去往世界各地,走街串巷搜尋這些很「無印良品」的物件,再對其進行改良。
中國明代的桌椅、宋代的瓷器,都是深澤直人的設計樣本,或去其雕飾、或改其規格,再設計之後的產品更適合量產,亦更貼合如今的日常生活本身。
// Without Thought 無意識設計的鼻祖
除了那些人們熟悉的MUJI「性冷淡」風之外,深澤直人還有一個最有名的設計理念就是「無意識設計」——Without Thought。
35歲那年,深澤直人創造了「無意識設計」過去他認為設計是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都體現在設計上。35歲時,他慢慢意識到,要去尋找一種大家都認同的設計理念。
「一種設計的好壞,是否被人喜歡,並不是思考出來的,而是感覺出來的。那個時候無意識設計的想法誕生了:要無意識地覺得這種設計是好設計。」
深澤直人在工作中貫徹始終的「無意識設計」理念,一切都圍繞著人的直覺來設計,將人們無意識的直覺體驗轉換為可見的設計,用最直接的方法解決問題。
他儘量不從創新事物的角度去設計,而是幫助人們意識到那些已經知道的事物。
// 拿著傘等待時
一手拿著傘,一手拎著一袋東西。為了省力氣,會下意識地把袋子掛在傘柄,這時候只需一個簡簡單單的凹槽。
// 開燈放下鑰匙
平常回到家後,我們會放下鑰匙然後順手打開檯燈,而這款檯燈的設計便是巧妙地抓住這個細節,把檯燈的底座設計成盤子的形狀。
你可以很隨意地把鑰匙丟進盤子,這樣檯燈就會自動亮起來;而當你打算離開的時候,在取走鑰匙的同時,燈會自動熄滅,這樣檯燈就成了一天的終點和新的一天的起點。
// 看顏色喝茶
通常我們泡完茶,都會下意識地等一會兒,看看茶的顏色對不對再喝。有了茶環後,兩個顏色相等時,就意味著可以喝茶了。
關心細節、關心情感,將我們生活中的那些無意識行為轉換成最直接體貼的產品設計,而這種最直覺的設計,也最能打動用戶的內心。
// To a tee:不需要說明書就能使用的設計
深澤直人的設計,乍一看上去,正是「無印良品」給人的性冷淡感覺。但當我們面對他更多的設計作品時,可以感覺到一種克制中的悠閒、幽默、優雅,一種與世界的對話,語速並不快,想起什麼說出來。
深澤直人的設計,沒有過多的裝飾。傳統自然,簡約得好像沒有設計過,使用起來卻很舒服。這是因為深澤直人十分重視物體存在的外在氛圍,同時利用設計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具象,「將光、空氣、氣味和聲音也包含在一個物體的設計中,這樣的物體才具有生命力。」
在生活中很多產品傳達信息有誤,比如這個把手看上去要「推」,其實需要「拉」。錯誤的產品讓用戶感到心情沮喪,用起來也有沉重感,這就是設計出了問題。真正好用的設計,哪怕不看說明書,也能讓用戶輕鬆地用起來。
像這樣注重產品與情感的融合,讓產品不再是冰冷的功能性物品,用直擊人心的方式建立起設計師與產品、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 便是深澤直人的獨特標籤,也因此,有更多的人想要在他的設計裡度過「一切都是剛剛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