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紀委監委公號9月17日發布《警惕!年輕幹部的貪腐陷阱》一文,提到,1990年出生的王雪,是北京市東城區某離退休幹部休養所原出納員。僅一年多的時間,王雪利用職務便利,侵吞、騙取公款多達720餘萬元,均用於個人奢侈消費,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
文章提到,綜合各地年輕幹部違紀違法案例發現,腐敗形式五花八門:有的收受賄賂炒股理財,有的挪用公款超前消費,有的截留民生資金升級網遊裝備、打賞網絡主播。
北京市東城區紀委監委針對黨員幹部違紀違法年輕化這一現象,開展「扣好第一粒扣子」專題紀律教育活動。圖為青年幹部參觀警示教育基地。攝影/陳慶(東城區紀委監委幹部)
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房間裡,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奢侈品,一件衣服6.4萬元,一個包超過20萬元……1990年出生的王雪,是北京市東城區某離退休幹部休養所原出納員。僅一年多的時間,王雪利用職務便利,侵吞、騙取公款多達720餘萬元,均用於個人奢侈消費。
肆意揮霍的背後,是王雪對物質消費難以滿足的欲望。「在工作、生活和網路遊戲中,王雪結交了大量『出手闊綽』的朋友,養成了畸形的消費觀念。」專案組人員介紹說,王雪進入某離退休幹部休養所工作不到一個月,就開始想方設法侵吞、騙取公共財物,用以滿足消費欲望。買完東西,她會拍照發在社交媒體上,大家的「追捧」讓她的虛榮心獲得極大滿足。
最終,王雪在虛無的「快感」中加速沉淪。因涉嫌貪汙罪,王雪被開除公職。2019年12月,王雪被北京東城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
監管形同虛設,覆審覆核層層失守,為王雪貪汙公款打開了方便之門。「我自己一屋,財務室其他工作人員不會隨便進入,這給了我很多機會。」王雪所在單位的財務管理存在漏洞,不僅讓出納王雪獨自在一間辦公室辦公,而且其他工作環節負責人也未認真履職,制度執行流於形式。
「王雪使用假的銀行對帳單,模仿單位領導的籤字,通過現金支票將公款轉移到個人帳戶。後來,連現金支票都懶得用了,直接通過銀聯將單位帳戶的錢轉到自己名下。」專案組工作人員介紹說,在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內,整個單位對王雪的違法犯罪行為毫無察覺。
由於單位及上級主管部門對年輕幹部和公職人員疏於教育,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重缺失,王雪案涉及的分管領導、相關負責人等6人已被立案追責。
「王雪等年輕幹部違紀違法案件發生後,我們組織全區各單位青年幹部206人旁聽庭審,現場接受警示教育。此外還拍攝了警示教育片《隕落的青春》,隨懺悔書一同向全區推送。」北京市東城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紀委監委在向全區發布案件通報的同時,開展「扣好第一粒扣子」青年幹部紀律教育活動,以案例強化震懾,做到以案明紀、釋法、說責、講德、述廉。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李澤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