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蘊章先生:書法很難做到雅俗共賞

2021-01-07 書法雅賞

高雅的東西不被多數人在開始階段時就欣賞,須經過很長的時間,漸漸地被多數人所賞識

關於「雅俗」這兩個字,其實比較難劃分——什麼叫雅?什麼叫俗?

實際上,大家在這個方面都有一個基本的共識。比如一種美好的東西,它必然能被多數人喜愛。但是,又往往一種高雅的東西不被多數人在開始階段時就欣賞,必須經過很長的時間,漸漸漸漸地擴而大之才被多數人所賞識。

田蘊章先生:書法很難做到雅俗共賞

田蘊章先生:但是最後你問到書法這個問題,是不是能做到雅俗共賞?我對大家說,真的很遺憾,書法很難做到雅俗共賞!

儘管有很多的人都在這方面努力,讓學人、才士也看著好,讓一些文化水平很低很低的人看著也非常愛,這樣做,實際上很難做到。

唯俗不可醫。

唯俗不可醫,意思就是說如果你寫出來的書法是很俗氣的話,這是沒治的。所以在書法界當中,特別強調讀書的作用。你想把這個「俗」病給治好了嗎?過去又有這麼一句話,善讀可以醫愚。

善讀可以醫愚,經常讀書可以治你的傻氣,治你的俗氣

善讀可以醫愚,就是經常讀書可以治你的傻氣,治你的俗氣。所以書法當中特別強調這一點,只有多讀書。它跟任何一門藝術的不同之處就在這裡,你必須多讀書。而且一些個書法家,一生當中以讀書為主,以寫字為輔。

所以,我們說的這個雅與俗的關係,跟其他藝術門類並不相同。因此,不要以為大多數人都說它好它就好,以這個數量來求得雅還是俗,這樣是不可取的。

寫得好的人漸漸地經過歷史的這麼一個認可

但是往往呢,寫得好的人漸漸地經過歷史的這麼一個認可,歷史的延續慢慢的被大家所公認。因此說,書法是周期性非常長的東西,一時認識不到,漸漸漸漸還是會認識到。

尊重大家的意見,但是必須要尊重「慧眼」

因此我們說,「雅俗共賞」這個問題在書法當中,應該尊重大家的意見,但是必須要尊重「慧眼」。

我們現在所說的呢,又必須得承認,有些個好字又需要有共性,有些老百姓認為好的,也都必須尊重大家的意見。並不是,你沒有研究過書法,那你說的就都是外行話,都是錯的。這也不一定。

因此有些好字,也確實是內行人說好,外行人也說好。但是內行說好的時候有了一個高度上的共識,外行人說好可能是符合一個基本的書法道理,在淺顯的角度上你也符合大眾的目光審美。因此也不能否定大家的看法。

相關焦點

  • 解析許嵩《雅俗共賞》,感受「俗」與「雅」的博弈,其實很現實
    許嵩《青年晚報》許嵩的經典作品有很多,之前我已經解析了《廬州月》《燕歸巢》《山水之間》《南山憶》等諸多作品,但是比較清晰表達許嵩態度的,應該是《雅俗共賞》了。本篇,重點解析《雅俗共賞》。而《雅俗共賞》,個人感覺,則是這張專輯的靈魂。歌詞並不高端,但卻感覺非常有營養,其中有很俗的地方,也有很雅的釋放。
  • 雅俗共賞,懂得的鼓掌:許嵩《雅俗共賞》
    《雅俗共賞》不是一首爛大街的愛情歌,而是一首哲理思辨的歌曲,靜下心結合歌詞慢慢聽,你會發現這是一首真正的走心之作。雅俗共賞出自明代孫仁孺 《東郭記·綿駒》:「聞得有綿駒善歌,雅俗共賞。」謂兼具優美、通俗之品格,形容某些文藝作品既優美,又通俗,各種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夠欣賞。
  • 網易雲音樂APP上,許嵩演唱的《雅俗共賞》為何大破100萬評論量?
    音樂怪才許嵩一直以來創作的歌曲都是十分有才有料,從傷感情歌巔峰《幻聽》,到現實諷刺巔峰《大千世界》,到國風江南巔峰的《清明雨上》再到哲學思辨巔峰《雅俗共賞》。其實網易雲音樂APP上也不乏熱歌熱評,但是為何由許嵩作詞作曲演唱的《雅俗共賞》歌曲會大破100萬的評論量呢?
  • 許嵩《雅俗共賞》再次爆紅,但很多翻唱者卻違背了這首歌的本意
    近段時間,在抖音上許嵩的一首《雅俗共賞》再次爆紅了。作為許嵩的粉絲,小編當然知道這首歌在一年前在網易音樂雲的評論量就超過了200萬,排在所有歌曲的第一位。就像是之前《有何不可》、《斷橋殘雪》一樣,許嵩的很多歌都在短視頻網站上被炒了「冷飯」。從歌曲的名字就能夠看出來,雅俗共賞。
  • 許嵩諷刺學三首代表曲,《雅俗共賞》上榜,剩下兩首你能猜對嗎?
    許嵩諷刺學三首代表曲,《雅俗共賞》上榜,剩下兩首你能猜對嗎?很多歌手當中我最佩服的就數許嵩了。許嵩不僅詞寫的美,歌唱的好,最最重要的是他很有膽識,自做自己的歌,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在這個圈中已經很少有這樣的藝人了。
  • 十年許嵩雅俗共賞是什麼意思 《雅俗共賞》歌詞介紹
    最近經常出現這句話,肯定是給許嵩有關了,許嵩填詞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歌名就是《雅俗共賞》,下面就具體來看看相關介紹。十年許嵩雅俗共賞是什麼意思:  十年許嵩雅俗共賞肯定是和許嵩有關的了,前半句十年許嵩值得是許嵩已經出道十年的時候,後半句雅俗共賞是指許嵩出的歌名。在許嵩出道十年的時候,發布了《雅俗共賞》這首歌。
  • 《雅俗共賞》成為網易雲評論最多的一首歌,為什麼歌迷卻不開心呢
    《雅俗共賞》成為網易雲評論最多的一首歌,為什麼歌迷卻不開心呢關於網易雲音樂評論最多的歌,在此之前一直很受爭議,一首是許嵩的《雅俗共賞》,一首是周杰倫的《晴天》。這兩首歌的評論都是突破兩百萬了的,可以說是非常的受人喜愛。
  • 許嵩新歌《雅俗共賞》發布 自嘲不擅長眉目表達
    ­  今日,創作才子許嵩新專輯首波推薦曲《雅俗共賞》正式發布。這首從電子迷離的曲風到深沉又詼諧的演繹方式,都為大家展現出了一個而立之年既熟悉又陌生的許嵩。同時,新專輯名《青年晚報》也已曝光。據悉,新專輯的製作也已經完成,其他專輯曲目也將逐一呈現在大家面前。
  • 以歐楷成名的田蘊章,沒曾想其硬筆書法也寫的如此精彩,筆筆到位
    >在當今書壇,每一位成名的大家,基本上都遵循著這樣的成名之路,專攻一種書體,並且專攻一家,而他就是這樣的一位大咖,他可以說是當代楷書界裡的高峰,以歐楷成名,並添加自己對楷書的見解,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色,他的楷書被網友們譽為「田楷」,他是「田楷」最具代表的人物,在歐楷上精研近60餘年,他就是田蘊章
  • 許嵩一首《雅俗共賞》網易雲音樂評論超200萬,你怎麼看?
    2016年上半年許嵩發布新歌《雅俗共賞》,近幾年不知道怎麼回事都在批判「非主流」,有些人見情況不妙立馬跑了,去尋找高雅的了。許嵩歌迷也清楚許嵩想要表達的意思,於是歌曲一出來「真歌迷」都為他打氣,支持他。於是,一首《雅俗共賞》八十多萬評論就橫空出世了。
  • 《雅俗共賞》是在自嘲還是調侃?這是一個30歲男人的灑脫
    說到雅俗共賞,有一首歌能夠很好表達我們現在的感受,這首歌就是許嵩的《雅俗共賞》。這首歌是創作型歌手許嵩的原創作品,歌曲的詞曲都來自許嵩本人之手,該首歌發行於2016年,收錄在《青年晚報》專輯中。《雅俗共賞》這首歌評論數量之高,高達200多萬條。
  • 許嵩《雅俗共賞》,而立之年的自我嘲諷,十年許嵩初心不變
    《雅俗共賞》是一個三十而立的青年的自我嘲諷。而立之年,雅俗共賞。二度春秋,心境沉積。盼望失望,愛進劇場。聚光燈下,孤芳自賞。你言荒唐,我言不忘。有沒有一種生活雅俗共賞情節起伏跌宕讓人嚮往滿紙荒唐中窺見滿臉滄桑觸到神經就要懂得鼓掌別說一不在乎二沒期望太超脫 中槍中獎感覺會一樣——許嵩《雅俗共賞》
  • 龐中華書法被淘汰,專家:比不過田蘊章書法,是通俗的江湖體
    關於書法的定義其實各有說法,但在市場之中,那些曾經被人們關注的書法也仍舊有過被質疑的經歷。下面我們聊到的是關於龐中華書法的出現與沒落,為什麼這一種鋼筆書法如今已經不再被大家看好了,為什麼這一種龐中華書法已經被淘汰了?
  • 深度解析許嵩《雅俗共賞》,深度哲學思辨你聽懂了嗎?
    大家好,這裡是時間片語,每天為大家分享一篇充滿意義的文章,喜歡的夥伴可以點個關注噢 今天解析許嵩的歌曲《雅俗共賞》,雖然每個人可能聽到都會唱幾句,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歌曲內在思想。話不多說,直奔主題。
  • 田蘊章:啟功說錯了!這3個人都不是
    依據是,永字並沒有包括所有的書法筆畫。古人崇尚永字,只是因為它是蘭亭序中的第一個字。如果第一個字不是永字,比如癸字,可能就不是永字八法了,可能變成癸字九法了。所以,啟動認為古人為了崇拜王羲之,拿永字說事。
  • 田蘊章:歐楷,千萬不要學我,更不要學田英章!真的不是謙虛之言
    田蘊章先生,耕耘楷書很多年,桃李滿天下,與他弟弟田英章要求弟子必須要學自己楷書所不同的是,他多次強調:學歐楷,千萬不要學我,更不要學田英章!真的不是謙虛之言(詳細見他講座視頻《每日一講,每日一題》)田蘊章先生一再強調,學歐者,一定要學習歐陽詢本人,一定要取法乎上!
  • 田蘊章:孫曉雲僅女性書家中較好水平,在媒體的讚揚聲中應保持清醒認識!
    最早的大概要追溯到田蘊章先生在書法節目每日一題每日一字中對孫曉雲的評價,小編把文本附錄在文章後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一下,我簡要總結一下就是兩點。第一是對孫曉雲的書法水平讚揚度不高,在女書法家這個相對狹小的取樣範圍裡面,還算可以,但遠談不上出類拔萃,爐火純青,媒體把她吹過了。簡而言之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天津排名第一的歐楷大師,其字已登峰造極,田蘊章對他稱讚不斷
    說起近代書法, 就不得不提一下天津一地,近百年來可謂是名家輩出,比如田蘊章、田英章、曹柏昆、顧志新、況瑞峰等人,對現代書法影響重大。為什麼現在天津一地盡出書法大家呢?我們先來了解一個人——黃自元。而真正令天津地區的書法蓬勃發展的,當屬王維賢。田蘊章、田英章兩兄弟,從幼、青年學習歐楷時,就大力學習王維賢、陳益椿等人的作品,並且這兄弟二人對王維賢是稱讚不斷。
  • 田蘊章楷書行書草書欣賞,1個字3種寫法的好字帖,寫好字請收藏
    田蘊章的講座,讓我看到的是滿滿的知識精華,去把這些知識裝進腦子吧,技藝問題讓那些心懷不正的人盤剝吧,不知主次之人,不理其也罷,因為屁都不如,毫無意義,節省時間多學學營養的東西,受益會是無窮!田氏楷法與古人一比高下立見,自不必多言!然青史留名往往講究時運與時代背景,與實力反而關係不大。
  • 雅俗之爭——郭德綱和其德雲社
    而郭德綱及其德雲社此番崛起,卻意外的同其它所謂主流相聲掀起了雅俗之爭。郭德綱說:喜劇是門藝術,喜劇這個行業其實要做到的是雅俗共賞這四個字,雅:代表的品味,俗:代表的滲透力 只有俗才能讓老百姓接受到藝術。俗不是庸俗、低俗、媚俗,是通俗。藝術創作,並沒有雅俗之分,而是我們所有的觀念都是自己給自己樹立的。 陽春白雪自是高雅,但下裡巴人又何嘗不是中國文化的真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