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一天吃3頓飯,為啥有人只拉一次?而有的人能拉好幾次?最慘的是還有人仿佛被「封印」住了,很多天也召喚不來一次,太痛苦了…那麼到底一天拉幾次才算正常?最佳的便便時間是幾點呢?、
★ 每天1次,理想狀態
每天拉1次是最理想的狀態,但不意味著只有這樣才最健康,畢竟每個人的體質、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都不同,排便的次數有差異也正常。
★ 每天3次或者每周3次(即2~3天1次),都算正常
肛腸科醫生認為,次數不是最關鍵,關鍵的是「質量」。只要沒有排便困難,明顯的拉稀等情況,1天3次或者2、3天便便一次,都屬於正常範圍。
★ 每周<3次,要小心了
如果一周的大便次數小於3次,那麼基本可以診斷為明顯的便秘,需要引起重視了。
★ 有規律就行!
有人喜歡早晨蹲坑兒,也有人喜歡睡前蹲,只要是養成每天定時的排便習慣,都算最佳排便時間。長此以往形成條件反射,到點兒你就會產生便意,排便就成為一件具有周期性的自然而然能完成的事情,而不是一件有負擔的事情。而且,當排便頻率有變化時,你很快就能發現。
1、忍著憋著,錯過了便意
有便意了就要及時去,忙的時候一等再等,忍著憋著,等你有空了,便意走了就再也不回來,容易造成習慣性便秘。
2、便便時不專一
蹲坑時,手機、報紙、煙都是便便幹擾器,擾亂大腦給括約肌發布的排便指令,而且,蹲廁的時間過長會讓括約肌充血,形成靜脈血管曲張,招來痔瘡。
3、等便便等「上癮」
有些人經常花上十幾分鐘甚至半個小時的時間來等便便,或者等排便結束,還要意猶未盡地繼續蹲會,這都是非常錯誤的做法,每次的排便時間控制在10分鐘就夠了,如果超過10分鐘還沒蹲出來,就別太強求。
4、只吃素
膳食纖維是一把「雙刃劍」,雖然素食粗纖維的確有利於糞便的排出,但前提是腸道要有一定的推動力,而這推動力多來自腸道中的油脂(油脂在腸道中扮演著「潤滑劑」的角色),如果沒有它,腸子裡一點「油水」都沒有,粗纖維食物的水分被腸道吸收後全部堵塞在腸道中,更容易導致便秘。特別是胃腸功能差的人,只吃素反而會對胃腸道造成刺激。
所以,合理的飲食搭配,多喝水,多運動,才是通便的真正好幫手,每天也可以做做主動收縮菊花的動作,20~30次為一組,每天做2~4組。收縮菊花可以增強肛門括約肌的收縮力,有助排便。
哪些問題可以問王國強大夫
胃癌、腸癌、糖尿病外科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胃腸間質瘤,甲狀腺,痔瘡,炎性腸病等有相關問題可以諮詢哦。(看看其他患者的問答)
關注好大夫在線的四大理由:
每篇內容都有知名三甲醫院大夫審核,放心!
編輯是醫學生出身,能寫會畫,把難懂的醫學術語變通俗,省心!
期期圖文並茂,語言幽默,看起來開心!
更有15萬名權威專家為您在線答疑,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