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輕易評價一個人

2020-12-07 洞見

作者:洞見·李思圓

你極力追求的,或許是別人並不在乎的。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曾寫過這樣一段話:

「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

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裡,只能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

而這些符號並沒有共同的價值,因此它們的意義是模糊的、不確定的。

我們非常可憐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財富傳送給別人,但是他們卻沒有接受這些財富的能力。

因此我們只能孤獨的行走,儘管身體相互依傍卻並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別的人也不能為別人所了解。」

其實,了解一個人,並不容易。

因為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甚至隱藏很深的一面。

不輕易去定義和評價他人,體現了一個人的覺悟和素養。

01

不以世俗的成功,定義一個人的幸福。主持人楊瀾,曾在一篇文章裡提到:

她曾在普林斯頓大學,採訪199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籍華人崔琦。

當時崔琦講到,自己出生在河南最貧窮的農村,十幾歲前從未讀過書,只是在家放豬。

這時有了一個機會,可以出外讀書,他母親把家裡僅有的麵粉做了幾個饅頭,給他帶上。

跟他說:「你要出去好好讀書,只有這樣才有前途。」

當時他還不太願意出去,就問媽媽:「什麼時候可以回來?」

他媽媽說:「到秋收,你就能回來看我們了。」

這樣他就和一個遠房親戚走了。

可沒想到,之後的戰亂讓他這一走,就再也沒能回來,再也沒見到他的父母。

談到這裡,楊瀾問他:

「如果當年你媽媽不堅持把你送走,今天的崔琦又會怎樣呢?」

其實楊瀾的問題是有誘導性的,她想讓他說,如果人不接受教育,會依舊很貧困這類的話。

但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楊瀾的意料:

「我其實並不在乎,如果我留在農村,也許我的父母就不會餓死。」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常常以為一個人只要擁有財富地位,擁有較好的物質條件,甚至擁有非凡的成就,就會活得很滿足。

可慢慢地你會發現,並不是每個人都以外在的名利,作為人生全部的意義和目的。

有時,一個人追尋和得到的,看似功成名就,其實不一定是他真正想要的東西。

有時,一個人失去和放棄的,看似無關緊要,但又恰恰是他們最難以割捨和放下東西。

02

不要以你的三觀,評價一個人的生活。著名音樂家約翰列儂,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我感觸很深。

「5歲時,媽媽告訴我,人生的關鍵在於快樂。上學後,人們問我長大了要做什麼,我寫下快樂。他們告訴我,我理解錯了題目。我告訴他們,他們理解錯了人生。」

我們常常以自己的三觀,去片面地評價別人。

其實,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大不相同,無法去定義絕對的好和壞。

作家蔡瀾曾提到兩件事。

有一次,他去西班牙的伊比沙島看外景,有一個退休的嬉皮士在那兒釣魚。

蔡瀾一看前面那些魚很小了,一轉過頭來,那邊的魚大的不得了。

他說:「老頭,那邊魚大,為什麼在這邊釣?」

老嬉皮士看著蔡瀾說:「先生,我釣的是早餐。」

還有一次,他在印度山上,有位老太太整天就煮雞給他吃。

於是蔡瀾對老太太說:「我不要吃雞了,我要吃魚呀!」

那太太說:「什麼是魚嘛?」

她都沒看過,那是山上。

蔡瀾就拿了紙畫了一條魚給她,說:「你沒有吃過真可惜呀。」

老太太望著他說:「先生,沒有吃過的東西有什麼可惜呢?」

作家毛姆曾寫到: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裡,淡泊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

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磅,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

我想,這一切都取決於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他認為對社會應盡什麼義務,對自己有什麼要求。」

每個人的三觀,並不相同。

有時你極力去追求的,或許是別人並不在乎的。

有時你覺得遺憾的,也恰恰是別人不在意的。

所以,請走自己的路,不要去打擾別人的生活。

03

不要從別人口中,去了解一個人。我們常常會從別人的嘴中,去了解一個人,去判斷一件事。

每個人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場和態度。

每個人對不同的事,也會有不同的底線和原則。

著名畫家齊白石,在許多人眼裡,十分節儉,甚至是「摳門」。

比如黃永玉先生,就曾在《比我老的老頭》一書中寫到:

「老人見到生客,照例親自開了櫃門的鎖,取出兩碟待客的點心。

一碟月餅,一碟帶殼的花生。

路上,可染已關照過我,老人將有兩碟這樣的東西端出來。

月餅剩下四分之三,花生是淺淺的一碟。都是壞了的,吃不得。

寒暄就坐之後,我遠遠注視這久已聞名的點心,發現剖開的月餅內有細微的小東西在活動,剝開的花生也隱約見到閃動著的蛛網。」

原來齊白石招待客人的點心,其實不過是礙於體面的一種裝飾品。

但齊白石並不是對所有人,都這麼吝嗇。

他對最鍾愛的弟子李苦禪,他相當大方。

李苦禪曾是北平藝專西畫系的學生,當年他拜齊白石為師傅時,齊白石非常器重他,不但不收學費,還經常留李苦禪在家吃飯,甚至自掏腰包為他提供所有的繪畫用品。

齊白石親自操刀,專門為李苦禪雕刻了一枚「死不休」的印章送給李苦禪,以此激勵他在畫畫上,要有「丹青不知老之將至,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情懷和執著。

有一句話說:「不要從別人嘴裡了解我,因為我對誰都不一樣。」

有的人,或許只是一面之交,萍水相逢,所以你只是給予表面的周到和客套。

有的人,你非常珍惜,欣賞且看重,所以你願意為其付出更多的用心和關照。

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渴望被了解。

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想法,自己真正想要過的獨一無二的人生。

你眼裡的成功,並不是他人想要的幸福。

你眼裡的富裕,也不是別人追求的快樂。

所以,不要輕易定義和評價一個人,尤其是你了解不深的人。

與朋友們共勉。

相關焦點

  • 李晨被打真相曝光:永遠不要輕易評價一個人!
    當我們沒有看到全貌前,不要輕易對一個人,一件事,下結論。 想要真相浮出水面,往往需要多點耐心去等待。 知人不評人, 知事不聲張。
  • 永遠不要輕易去相信一個人
    想要真正辨識一個人,並不容易,有時候信任有多深,教訓就有多痛。做人,千萬不要太輕易相信一個人,否則到頭來受傷的就是你自己。我們在交朋友的時候一定要多長個心眼,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給你一個微笑,你就恨不得把全世界都雙手奉上。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永遠不要輕易去相信一個人,哪怕是最親近的朋友,也要有所戒備。
  • 不輕易評價他人,是一個人最大的成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馬克吐溫曾說:「良好的教養在於隱藏我們對自己較佳的評價,以及隱藏我們對他人較差的評價。」在現實生活中,人難免不被他人評價,也難免不去評價他人。
  • 永遠不要從別人嘴裡去認識一個人
    我是新入職,負責的區域要去走一走,在我出發之前,我們的區域運營經理就和我說了,要我處理掉一個人,是一名門店人事,原因是工作不積極,沒方法,沒結果,而且,不愛說話,並且,我們公司的總經理和營運總監都接觸過,都認為他不好,但是門店一直沒有處理結果。這裡說一下,我的崗位是新加的。
  • 人人都有不為外人道的痛苦,所以我們不要輕易評價別人
    守好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嘴,不了解他人就不要輕易下結論,不要隨意評價他人,徒增煩惱。針對「人人都有不為外人道的痛苦,所以我們不要輕易評價別人」這個話題,用以下八點加以分析闡述。【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思考和做事原則,我們別在背後輕易評價他人。很多人做事低調不張揚,做好事慈善捐款都是默默無聞,認真謹慎、細心周到,有計劃有步驟地幫助他人快樂自己。
  •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人對你的任何評價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人對你的任何評價,這個人包括你自己!你覺得自己的嗓音很難聽,所以索性就不要唱了。你甚至開始變得很害羞,不敢跟其他的小朋友講話。而所有的這些變化,僅僅是因為你媽媽在心情糟糕的時候那麼無心的一句斥責。她並不知道這句話在你身上的影響,她像全世界的其他媽媽一樣對你懷揣著最美好的期望,可是她永遠都不知道一句話可以在你的心裡生根發芽,變成了一個你束縛自己的,和自己籤下的,魔鬼契約。你上初中的那一年開始愛上了數學。
  • 【哲理】人生,不要隨意評價別人
    沒經歷過別人的生活,就不要輕易指責,沒參與過別人的人生,就不要隨意評價。
  • 永遠不要隨意揣度別人的人生
    幾日後,在回家路上,我再一次見到了她。  心中是無法掩飾的驚訝,不覺張了張口。她朝我走來,左手摟著一個孩童,看上去非常孱弱,右手是病曆本和一大疊厚厚單據,密密麻麻打滿了字。  她依然在人群裡,依然沒有人理會。  那一刻,我忽然什麼都懂了。
  • 心理學:請記住,永遠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與評價
    導讀:心理學:請記住,永遠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與評價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薦讀 | 永遠不要隨意揣度別人的人生
    心中是無法掩飾的驚訝,不覺張了張口。她朝我走來,左手摟著一個孩童,看上去非常孱弱,右手是病曆本和一大疊厚厚單據,密密麻麻打滿了字。  她依然在人群裡,依然沒有人理會。  那以後,歲月變遷,時光流逝,他們重歸於好,可曾經因為自己言語的失當,這份友誼差點斷裂。
  • 不要輕易愛上一個人
    比起有時候你覺得一個人喜歡你,那不過只是自以為,也還會有那麼些時候,一個人他很明顯就是在靠近你,在追求你,想要和你在一起。 對於這樣的人,不喜歡的,你自然是不必搭理,而就算是你覺得一個人好像還不錯,也還是別太輕易就把自己的心掏出來,不計成本去為對方付出了。
  • 永遠不要隨意揣度別人的人生!(深度好文)
    幸與不幸,永遠不需要別人去評價。不要輕易羨慕別人的生活,即使那個人看起來快樂富足。不要評價別人是否幸福,即使那個人看起來孤獨無助。願你明白,世間所有一切來之不易,每一種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在座的一位男士看不下去了,他帶著一絲慍色走到女士面前,冷靜而克制地說:  也許你從不知道一個人在他人生的灰暗期經歷了什麼,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沒有一點坎。現在,這個孩子,也許就處在這樣的漩渦裡,他需要的只是一點幫助和體諒。  隨後,他帶著流浪漢走到自己的餐桌前,給他點一份午餐。
  • �永遠,不要看不起任何人!
    所以如果你沒有那個資本的話,就不要看不起人,包括那些沒你混的好的人們!要尊重任何一個人,不管他們生活的多麼差,不管他們生活的多麼"低級"。哪怕是一個精神病人或者是瘋子,也不要輕易去厭惡他們,就算他們的精神再不"正常",至少他們知道還有親情的存在。而有些正常人卻不知道這些。正如那句話:有的人活著,但是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是他還活著。
  • 年輕人,永遠不要輕易定義自己
    人是有很多面的,你可以完全了解你自己,但是你不能輕易定義自己,給自己設下一個又一個標籤。因為,輕易地定義了自己,就是給自己設置了條條框框。世界很精彩,多去看看。不要輕易給下定義。好壞、善惡、禍福、死活、成敗,又有什麼是絕對和唯一的呢。
  • 永遠不要對一個人的努力嗤之以鼻
    而此刻樓下正有一個人在努力的派發宣傳單。她就是蘇拉。蘇拉,一個地地道道的的農村娃,而且家裡比較貧窮。聽說她讀大學的費用,都是鄰居幫忙湊的。也許是家庭環境的原因,蘇拉看起來比同齡人成熟的多,懂事的多。一向不愛說話的她,卻有著非常了得的口才。1「洪湖水浪打浪,你要啥樣?
  • 輕易評價他人的人,你不想知道他們,最後怎麼樣了嗎
    然後帶著虛偽的面孔去指點他人的生活,用他所謂的三觀所謂的正確方式去評價別人。殊不知的是他所知道的只是其中之一,他說看到的都是皮毛。每個人所經歷的所感受的都是不一樣的,沒有誰可以有著相同的經歷故事。所以我們無法去用自己的角度去客觀地評價他人,推測他人的生活。因為我們是無法感同身受的。
  • 不要輕易傷害一個對你好的人
    這世上,只有對你好的人,才會輕易被你傷害,毫無防備;而那些根本不在乎你的人,連被傷害的機會都不會給你。感情中,最忌諱的就是自以為是,習慣了對方對自己好,習慣了對方的存在,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忽略了對方那顆容易受傷的心。塵世間,有一個人愛你,是一種幸運;有一個人關心你,是一種幸福,我們要記得去感恩,更要懂得去珍惜,別人對我們的好。
  • 知乎問答:如何評價一個人的優缺點?
    優點和缺點的評判永遠是第三者的角度給出的結論,是對於社會人是否符合社會規則和大眾道德標準的評判。用優點和缺點來評價一個人是狹隘的,或者說只是對一個人處於表層的認知。我認為的優點,不過是基於我對這個社會的認知和經驗積累輸出的看法,而你認為的優點,是基於你的認知和閱歷輸出的標準,你我的閱歷和認知不是相同的,所以優缺點並不是一個合理的評價標準。
  • 永遠不要對一個人太好(夜讀)
    永遠不要對一個人太好,這樣才能讓一段關係持久而美好。 掏心掏肺的友情,受氣憋屈表哥和高中同學浩子感情很好,兩人一起踢球,一起吹牛,好到可以穿同一條褲子。每逢過年,表哥都會去浩子家坐坐。但是這幾年春節,表哥再也沒有去過浩子家。
  • 《莊子》:你未曾經歷別人的人生,請不要隨便給予評價
    所以,請不要隨便對別人的生活指指點點。2、管好自己,是最好的利人;而不隨便評價別人,更是一個人最高的修養前陣很火的《以家人之名》中凌霄的母親陳婷,一生遭遇親人離別,可她從此把自己關在一個黑夾子裡,總是把自己的痛苦投射到別人身上,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