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助力湯姆·漢克斯拿到提名的《鄰裡美好的一天》終於和中國觀眾見面了!
本周,真誠善良的羅傑斯先生(湯姆·漢克斯 飾)帶著他的故事登陸院線。
《鄰裡美好的一天》的故事原型是美國著名電視主持人弗雷德·羅傑斯和記者湯姆·朱諾德之間的友誼:
記者羅伊德·沃格爾(馬修·瑞斯 飾)接到一項任務,要對羅傑斯先生進行專題報導。極具懷疑精神的他,試圖在後者身上找出陰暗面。
但無論鏡頭內外,羅傑斯先生都是一個品格高尚的人,這讓沃格爾感到不可置信。
羅傑斯先生的好心腸也讓沃格爾有所改變,他不再對生活感到厭倦,開始敢於面對自己的過往……
在去年多倫多電影節期間,羅傑·伊伯特網站的編輯Brian Tallerico用一句話概括這部電影:
「(美國)國民爸爸湯姆·漢克斯飾演國民聖人弗雷德·羅傑斯。」
這並不是一句調侃。身為影響力最巨大的兒童電視節目製作人及主持人,弗雷德·羅傑斯見證了數代人的成長。
他的節目裡,充滿了對兒童觀眾的鼓勵和安撫。
在甘迺迪總統遇刺的那段令民眾恐懼的日子,他關懷兒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日常,他也會引導兒童接納多元族群,探討家庭變故並非孩子的過錯,諸如此類。
《鄰裡美好的一天》依舊在維護羅傑斯先生這一公眾形象。像這樣一個幾近完美的人物,似乎只有交到湯姆·漢克斯手上才能令人信服。
湯姆·漢克斯算是最早進駐90年代大陸院線銀幕的一批好萊塢明星,他主演的名作《拯救大兵瑞恩》在1998年11月便於中國大陸公映。
根據當年《羊城晚報》《華西都市報》《新民晚報》等刊物的舊聞記載,還能一睹該片上映時造成的轟動:
「廣州電影市場……列出本地影院最強陣容,讓市一宮、永漢、農林禮堂、華南影都、藍寶石、廣州六家最好視聽設備的影院超前十天獻映」。
「13日才首映,12日的大影院已接到不少訂票電話;幾個心急的影迷開車來觀映,一上車就用手機『遙控』市一宮的售票處,直到抵步才關掉手機。」
「美國彩色寬銀幕立體聲故事片《拯救大兵瑞恩》在蓉上映後,本報立即開通熱線xxx,昨日又有一批觀眾傾訴了自己的觀感。」
在上海,《拯救大兵瑞恩》和《鐵達尼號》《小鬼當家》《我是誰》一起佔據了1998全年總票房的三分之一。
這些「史料」都足以證明,像米勒上尉這樣正直堅強的角色,就已經給湯姆·漢克斯的銀幕形象定了基調,並且深入上一代影迷的心。
而不止一次在大陸重映的《阿甘正傳》,也給新一代影迷繼續強化了他擁有高尚品格的銀幕形象特質。
打開湯姆·漢克斯的影人頁,熱度第一的照片底下可以看見一片「太震驚了!原來他這麼帥!」「年輕時好帥啊!」的驚呼。
照片裡的他看起來至多三十歲出頭,髮型很像《美人魚》《長大》那段時期的樣子。
就是這張照片
在這些為帥氣折服的感嘆裡,偶爾能翻到幾條留言,表示自己第一次認識「湯姆·漢克斯」並非在《阿甘正傳》,見過他另一種表演風格。
這兩種風格的言論,代表了今天觀眾對他的一種刻板印象——湯姆·漢克斯就像是阿甘(美國夢)的一體兩面,正派又努力,親民接地氣,更談不上多帥。
小萬請大家再看看《鄰裡美好的一天》裡的羅傑斯先生,他的身上是不是也有這些特質?
從嶄露頭角,到成為「國民爸爸」,湯姆·漢克斯後期的銀幕形象相當穩定:
今年年初,《灰獵犬號》在中文網絡掀起過一陣討論,作為主角的歐內斯特·克勞斯(湯姆·漢克斯 飾)艦長指揮由37支盟軍船隻組成的護航艦隊與納粹德國的U型潛艇周旋。
一如湯姆·漢克斯出演的《菲利普船長》《薩利機長》等片裡的那些「captain(艦長/機長/上尉)」,這個角色依然勇敢又善良,面對危機沉著冷靜,沒有絲毫的退縮。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薩利機長》裡,觀眾能看到9·11恐怖襲擊對美國社會造成的精神創傷,而薩利(湯姆·漢克斯 飾)身為全機人員安全的負責人,他用自己的專業經驗和個人品格守住了所有人的生命線。
他的所作所為,以及在危機解除後,為難他的那些理性判斷和程序正義,都很符合美國主流價值觀。
這倒也不出奇,畢竟導演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換個身份,湯姆·漢克斯在《間諜之橋》中飾演的紐約律師詹姆斯·多諾萬,受託為蘇聯情報員魯道夫·阿貝爾(馬克·裡朗斯 飾)辯護,使他逃過坐上電椅的下場。
此後,他又成為交換人質的談判人,要將阿貝爾與美方人質互換,一腳踏入冷戰的暴風眼。
史蒂文·史匹柏的鏡頭沒有將多諾萬塑造成英雄,僅僅把他作為一個普通的個人去講述,但觀眾卻能深深感受到他所維護的憲法和人權精神。
前段時間在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的《阿甘正傳》,則將以上這些「主流價值觀」推向了另一個方向——
不同於後來的船長、律師、上尉等等極具智慧的人物形象,阿甘(湯姆·漢克斯 飾)先天弱智,但他自強不息,闖過了一關又一關,成為橄欖球巨星、越戰英雄、桌球外交使者、億萬富翁,堪稱美國夢的完美擬人代表。
阿甘的母親曾告訴他:「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
這就很「清教徒」,人類力所能及的是讓自己努力,讓自己善良,其他未知的事情都自有「神」去安排。
一個個被全世界認同的角色,讓湯姆·漢克斯妥妥地落在美國主流價值觀的正中央。
銀幕上的他與大眾、戰友,甚至世界人民站在一條線上,加上演技稱神,常年勤奮經營事業,各方各面難以挑出毛病的湯姆·漢克斯就這樣成為人人愛戴的頭號好萊塢明星。
大名鼎鼎的「2000萬俱樂部(單片片酬達到過2000萬的明星集合)」也向他敞開大門。
《長大》裡青澀時期的湯姆·漢克斯
帥,還是不帥,好像不那麼重要了。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