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盛開「文明之花」

2020-12-13 騰訊網

12月9日,記者驅車駛進息烽縣小寨壩紅巖村,只見寬闊的柏油路穿村而過,路兩旁是成片的葡萄架,村子的正大門上寫著:「北有新疆吐魯番,南有紅巖葡萄溝」。

近年來,紅巖村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制定村規民約、發展葡萄產業等措施,已從以往的落後村寨發展為富美鄉村。2020年11月,紅巖村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完善基礎設施

改善村容村貌

「危房茅草全改變,水電路網樣樣全;買賣線上全瞭然,快遞小哥送門前。」談起紅巖村村容村貌的變化,村民陳廷俊用了這句順口溜來形容。

紅巖村進村公路的毛路於1998年打通。「路通之前,村裡主要的運輸工具是馬,買賣東西全靠馬馱。住在山上的村民去縣城買東西,要走三個小時。」陳廷俊說。

近年來,在息烽縣各級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村支兩委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紅巖村開始大變樣——

進村公路通了,告別了「人背馬馱」的時代;立面改造為農房穿上「新衣」;「廁所革命」改變傳統旱廁髒亂差的舊貌;汙水管網終端處理站將村民生活汙水進行集中處理、淨化;新安裝的路燈讓村民夜間出行更方便;修建文化廣場,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紅巖村實施房屋立面整治400餘戶、危房改造56戶、廁所改造49戶,修建公共廁所1座,安裝轉運式不鏽鋼垃圾箱32個,修建「組組通」公路5條19公裡,修建集中式水廠1處,安裝路燈411盞,修建村委會廣場、長廊2500平方米,修建紅巖廣場及現代農業園區綜合服務中心3500平方米……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紅巖村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改善了人居環境,提升了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制定村規民約

規範村民行為

在紅巖村委會廣場人居環境整治紅黑榜公示欄上,記錄著在11月表現好的村民組及組長名字。

據了解,為規範村民行為,加強村莊治理,建設美麗鄉村,紅巖村積極制定村規民約,並設立紅黑榜,反映村民遵守村規民約情況。

2016年,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紅巖村支兩委開始制定村規民約,並組織村民代表舉行會議,對村規民約方案進行談論和徵求意見,經過9次討論形成最終版本,並於2016年開始實施。

村規民約對村民的日常垃圾清理、房前屋後衛生、愛護公共設施、生態保護意識、支持經濟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村委會每月進村入戶檢查一次,並將檢查結果在紅黑榜上進行公布。

「設立紅黑榜後,村裡很少出現鄰裡糾紛、環境髒亂差等現象了。」紅巖村黨支部書記穆元舉說。

現在,村民每天主動清理飼養牲畜產生的垃圾,確保了房屋周邊及村寨環境衛生乾淨整潔;樹立了「我的環境我創造我保護」「衛生搞得好,健康跟著好」等意識……紅巖村吹起了文明之風。

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鄉村發展

「一年都難得回娘家一次,因為路不通,不出去;吃的都是苞谷飯,只有生病了才吃得上米飯。」對於紅巖村的最初印象,當地的外來媳婦總結為一個字:「窮」。

窮則思變。由於紅巖村土壤裡富含矽、硒、鉀元素適合葡萄種植,上世紀70年代,紅巖村就有村民開始種植葡萄。「為鼓勵村民種植葡萄,發展產業,我們很早就提出了『每家至少種10株葡萄』的想法。」穆元舉說。

2004年,紅巖村黨支部多渠道籌集資金,傾力打造紅巖葡萄溝,紅巖葡萄也從過去庭院種植髮展到現在規模化種植。為改良種植技術,紅巖村在2005年成立了紅巖葡萄專業技術協會,採取「支部+協會+基地」的模式,促進葡萄產業發展。漸漸地,紅巖村葡萄種植從2009年的不足2000畝迅速擴大到現在的6000畝,輻射帶動相鄰的大寨等村、流長等鄉鎮連片發展,輻射面積達上萬畝。

同時,紅巖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開辦農家樂、鄉村客棧30餘家,挖掘潮水河、溶洞等觀光景點10餘處,打造集觀光、餐飲等於一體的旅遊業。截至2019年,已成功舉辦了十三屆紅巖葡萄節,吸引了來自湖南、重慶、遵義等地的果商前來訂購。

優美的環境、淳樸的民風、優質的葡萄……這些使紅巖村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和果商前來體驗和購買。村民的人均收入從2003年的不足300元,變為2019年的16760元。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庭靜 實習記者 羅鳳琴

相關焦點

  • 鞍山臺安:美麗鄉村綻開文明花
    古洞村也因桃花有了「臺安桃花塢」的美名,每到春季成為方圓百裡春遊的網紅打卡地。鞍山臺安:美麗鄉村綻開文明花 古洞村因桃花有了「臺安桃花塢」的美名,每到春季成為方圓百裡春遊的網紅打卡地。
  • 蓬江這個美麗鄉村榮登「全國文明榜」!
    蓬江這個美麗鄉村榮登「全國文明榜」!、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杜阮鎮長喬村登上「全國文明榜」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蓬江區杜阮鎮長喬村長喬村歷史文化悠久,為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治理,長喬村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積極參與美麗鄉村示範創建及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創建。長喬村以黨建為統領,按照綠色生態、因地制宜的發展思路,全面做好新時代鄉村振興工作。
  • 寧南桃花村:三千畝桃園盛開「文旅康養」之花
    陽春三月,花滿寧南,又到了一年賞花的最佳時節。寧南到底有多美?「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這首詩出自唐代詩人吳融的《桃花》。詩歌描述的是桃花綻放時繁盛嬌豔的景象。這大概說的就是桃花村吧。每年二三月桃花盛開時,每天都有許多遊客前來參觀、遊玩。到桃花村看桃花,已成為不少人春遊的首選計劃。到桃花村賞桃花,再吃一點當地特色農家菜,是春日出遊的不二選擇。今年從2月開始,這裡桃花陸續進入盛開期。由於桃花村桃林種植面積廣,遠遠望去就像一大片粉色花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擦亮鄉村之綠 促「局部美麗」向「全域...
    張平良攝相聚在「康養之城、詩畫鄉村」的魅力康縣。當日,來自世界各國的嘉賓圍繞牽手「一帶一路」,共建美麗鄉村,共話美麗合作、共創美麗事業等主體,為美麗鄉村建設貢獻智慧和方案。共商「一帶一路」美麗鄉村發展「路線圖」,共繪「一帶一路」美麗鄉村建設「工筆畫」。
  • 美麗鄉村景如畫 文明鄉風徐徐來
    「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寥寥數語,勾勒出鄉村應有的美麗模樣。石屏縣大平地村、彌勒市可邑村、蒙自市龍泉寨移民新村、瀘西縣小河邊村、元陽縣阿者科村……一個個星羅棋布的美麗鄉村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鑄造了美麗紅河的基底,詮釋著看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的內涵。「十三五」以來,州委、州政府在推進鄉村振興富州建設中,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擦亮鄉村顏值,提升鄉村氣質,探索走「內外兼修」的鄉村振興之路。
  • 【文明實踐在行動】「志願紅」擦亮美麗鄉村新名片
    【文明實踐在行動】「志願紅」擦亮美麗鄉村新名片 2020-12-08 1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正陽:美麗鄉村冬日風景醉遊人
    2020年12月12日,風清氣朗,冬日暖陽,走進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彭橋鄉大劉村,順著村委旁的荷塘曲欄信步遊走,猶如走進了一幅鄉村畫卷。這裡荷塘天光雲影,塘水清澈,枯荷半塘,荷塘周邊曲欄石砌,再加上各種中國文化元素造型的「移風易俗」「文明和諧」宣傳牌的點綴,一個既有「顏值」,又有文化內涵的美麗鄉村展現在人們面前。
  • 新時代文明實踐——臨夏市星光公益協會美麗鄉村建設志願服務活動
    新時代文明實踐——臨夏市星光公益協會美麗鄉村建設志願服務活動 2020-04-17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文明,根植大地
    普蘭店區文明之花如「千年蓮子」植根鄉村大地近年來,這個區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在打好脫貧攻堅戰的同時,全力推進鄉村文明建設。如今,猶如千年古蓮子發芽生根一樣,「蓮城」那些文明的人和事兒已植根在鄉村大地,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在全面奔小康中,「蓮城」人實現了物質和精神文明的雙豐收。
  • 看市中這個鎮,文明實踐「蒲公英」的種子灑滿美麗鄉村
    ,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讓蒲公英的種子灑滿西王莊的每一片土地。全鎮打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志願「紅」,文明鄉風浸潤美麗鄉村「這些『紅馬甲』幾乎每個月都到我們家中打掃衛生,和我們聊聊家常,解解悶,有時還帶來一些生活必需品。」
  • 【舉全市之力 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打造山水板橋 建設文明鄉村
    【舉全市之力 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打造山水板橋 建設文明鄉村 2020-09-01 0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開幕
    新甘肅客戶端康縣12月22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朝霞 薛硯 陳多)今天,在康養之城、詩畫鄉村的康縣,甘肅省政府聯合農業農村部、世界旅遊聯盟、法國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聯盟共同舉辦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以「牽手『一帶一路』·共建美麗鄉村」為主題
  • 五月,天津,芍藥花盛開,點綴著美麗的濱海新區
    我來到天津濱海新區泰達牡丹園來享受盛開的美麗芍藥花。天津濱海新區泰達牡丹園有牡丹花、芍藥花和一些特色植物。由於牡丹花在盛開,所以現在芍藥花正盛開。我們醒醒吧:網友若想快看芍藥花,估計一周之內「旺季」。雖然花園不大,但有很多花卻,從遠處看,他看起來像花龍臥在濱海新區的第八條大街邊上,在濱海新區上添加美麗。這裡不僅有大量的芍藥花,還有一些特色植物。
  • 努力營造鄉風文明、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王小平在博愛縣調研脫貧...
    努力營造鄉風文明、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王小平強調,沒有脫貧攻堅,就沒有鄉村振興;鄉村不振興,脫貧攻堅就不可能鞏固,做好二者的有機銜接和協同推進,既有利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培育長效脫貧機制,又有利於促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全力以赴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機制銜接、規劃銜接、政策銜接、發展銜接,重點解決好「人」「地」「錢」的問題,以改革促進鄉村振興。
  • 精描美麗鄉村工筆畫 共繪「一帶一路」大寫意——2020「一帶一路...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朝霞 薛硯 陳多隴上江南,如詩如畫,康養之城,鄉韻悠長……12月22日,隴南康縣,群山霧罩,空氣清新,賓朋雲集,共襄盛會。由農業農村部、甘肅省政府及世界旅遊聯盟、法國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聯盟聯合主辦的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在這裡舉行。
  • 【點讚】家庭盛開幸福花|吉林李振方家庭:用善舉回報社會
    【點讚】家庭盛開幸福花|吉林李振方家庭:用善舉回報社會 2020-02-23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昭山示範區:為美麗鄉村注入美麗靈魂
    人民網長沙12月2日電 「紅旗村地理環境獨特,自然環境優美,交通區位優越,要因地制宜,發揮優勢,以省級美麗鄉村示範創建村和全市2020年美麗鄉村『十百千萬』創建工作為抓手,強產業、美村貌、樹新風,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美麗鄉村。」
  • 陽光下嬌美盛開的野薔薇,贛州人最熟悉的鄉村野花
    野薔薇贛州地區處處可見的植物,與薔薇不同的是野薔薇無需人工養植生存能力極強,陽光下開的花更好看嬌美的野薔薇在陽光下盛開光影之間很迷人。野薔薇一邊花開一邊謝而花的美麗模樣還是那般動人。綠葉間朵朵野薔薇綻放著。野薔薇盛開的時候幾乎所到之處都能看到。野薔薇雖然是野花但花期也是較長的整個花期有近一個月之久。
  • 瓊中:文明鄉風徐徐來 美麗鄉村處處新
    王桂榮說,除了量化考核機制,大平村還充分利用村規民約與道德「紅黑榜」創評活動,向高價彩禮、人情攀比、薄養厚葬等鄉村陋習「開刀」,逐步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鄉村治理新路徑。比學趕超、爭當模範,激發內生動力靚麗 乾淨的長徵鎮潮村。
  • 美麗鄉村景如畫 文明鄉風徐徐來!看紅河如何走好「內外兼修」的...
    「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寥寥數語,勾勒出鄉村應有的美麗模樣。石屏縣大平地村、彌勒市可邑村、蒙自市龍泉寨移民新村、瀘西縣小河邊村、元陽縣阿者科村……一個個星羅棋布的美麗鄉村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鑄造了美麗紅河的基底,詮釋著看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的內涵。「十三五」以來,州委、州政府在推進鄉村振興富州建設中,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擦亮鄉村顏值,提升鄉村氣質,探索走「內外兼修」的鄉村振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