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過年」是廣東人從小聽到大的諺語,看看廣東過冬至吃什麼...

2020-12-14 閃電新聞

「冬至大過年」是廣東人從小聽到大的諺語,對於廣東人來說,冬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除了舉家團聚吃湯圓,廣東各地都有獨特的冬至習俗來慶祝冬至到來。在廣東省的各個地區,對於冬至都有著其獨特的習俗,如客家人愛吃豆腐,陽江吃鹹湯圓,佛山蒸「松糕」、中山吃「水欖」等。冬至將至,下面一起來看看廣東各地過冬至的習俗吧。

1、廣州:煲湯圓殺雞鴨。「冬大過年」、「肥冬瘦年」是廣州人從小聽到大的諺語。廣州人過冬至,通常會煲湯圓、殺雞殺鴨,跟家人一起圍坐著吃頓豐盛大餐。

2、佛山:蒸「松糕」。松糕有高升大發的好意頭,所以蒸松糕也是不能少的。

3、順德:圍爐。打邊爐實際為打甂爐,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餚。在順德,一家人圍坐打邊爐過冬至,寄託著團團圓圓、暖暖和和過好這個冬的期許,盼一家人平安健康,共迎春節!

4、中山:食「水欖」。中山的「湯圓」並不圓,像橄欖狀,故稱「水欖」。餡料通常是蓮蓉或綠豆沙,再加入一些菊花肉。

5、陽江:「鹹湯圓」。陽江人過冬至,會做當地的特色傳統美食—鹹湯圓,寓意「一家團圓、美滿幸福」。陽江人把湯圓稱為「圓子」,和普通湯圓不一樣,餡不是包在湯圓裡面,而是把湯圓切成粉粒,湯圓餡放湯裡煮開,聞到香味後,再放湯圓一起煮。

6、梅州:「酒煮羊肉」。客家人稱冬至為「過冬」,按照習俗家家戶戶都要「好好地吃一頓」。冬至前後,梅州客家人都喜歡吃羊肉煮酒,認為在冬至時節食用對身體大有裨益,因此酒煮羊肉成了客家人的冬至時令美食。此外,這一天釀造娘酒也是梅州地區最重要的習俗之一。這習俗已傳承上千年,至今仍盛行不衰。冬至當天一大早,許多村民都在家中忙著釀造客家娘酒。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

7、東莞:做「冬團」。冬團是道滘群眾在冬至時節(俗稱「做冬」)必吃的一樣傳統食品,由糯米皮和餡兩部分組成。冬團的餡通常以眉豆為主要原料,還會加入花生等材料,分甜鹹兩種口味。做好的冬團需要用油刷一遍,然後用蕉葉墊好放在蒸籠裡蒸熟。

8、惠州:艾角。艾角,是廣東一帶的漢族傳統小吃,屬於粵菜系。製作艾角的主要原料是艾和糯米粉。製作「艾」是最為重要的一環:先取本地野生艾草,用開水煮後用竹筲箕背擦磨成絨狀,製成食用艾。之後混合米粉做成粉皮,以鹹、甜各料做餡包成角狀。惠州過冬食用的艾角多採用鹹料,傳統用料多為蘿蔔絲、豬油渣、蝦頭、五香粉等,蒸熟即可食用。

9、汕尾:冬節鴿。冬節鴿又稱冬節蛤、冬節粿,是流行於廣東汕尾一帶的漢族小吃,一般到冬至節時家家戶戶都會做,因其形狀與蛤蜊的肉相似,故取名為」冬節蛤「,又由於方言的」蛤「和」鴿「同音,而後部分不清楚的以為是」鴿「,所以又叫冬節鴿;是廣東海陸豐特色小吃代表,至今已經成為汕尾日常食品。

10、潮汕:冬節圓。潮汕地區民諺云:「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潮汕人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潮汕的人們吃了冬節圓後,還要在家宅的門、窗、桌、櫥、梯、床等顯眼處粘附兩粒冬節圓,甚至漁家的船首,農戶耕牛的牛角,果農種植的果樹也不例外。

11、湛江:煮姜飯。湛江吳川吃煮姜飯。姜飯是畲族的風味小吃,部分畲族群眾於春耕時有吃薑飯習慣。姜飯製作方法是先將鍋燒紅放入少許食油,然後倒入搗碎的薑末,炒片刻,加入水、鹽以及大米(糯米、梗米均可)燜熟。姜飯具有味辣、香的特點,有消除疲勞作用。

12、河源:吃蘿蔔粄。俗話說「冬至大過年」,對於客家人來說,冬至是一個大節日,每家每戶過冬至都做足了準備,其中,蘿蔔粄是最具客家風味的冬至食品,在客家人的餐桌上必不可少。對河源人而言,對於蘿蔔粄的回憶,就會想起每逢冬至節日與奶奶和媽媽圍在灶頭捏蘿蔔粄的情景,蘿蔔粄的製作手藝,多是女性在傳承賢惠的客家女人,大多都會製作蘿蔔粄,她們都是從自己的母親那裡學會捏蘿蔔粄。

13、茂名:菜包籺。菜包籺餡料和煮籺是相同的,不過包成球形的包子狀,然後用乾淨燙熟的大片生菜葉包住,再放進籺籃蒸熟,無須用湯煮。蒸熟後有韌性的籺身包在柔軟的菜葉裡,入口另有一番風味。

看了以上廣東各地冬至的美食後,你打算冬至吃什麼啊?你最喜歡的冬至美食有哪些?

相關焦點

  • 冬至 冬大過年
    節氣習俗 冬 至 廣東人俗話稱「冬至大過年」「肥冬瘦年」,意思都是說冬至甚至比春節還重要。 東莞:拜冬 東莞道滘人認為,冬至是一個大節,是年節之尾,人們講究好頭好尾,故一定要過好這個尾冬(美冬)。
  • 冬至到,廣東人要「加菜」吃冬至肉,老祖宗的傳統智慧,寓意美好
    冬至到了,廣東人要「加菜」吃冬至肉,老祖宗的傳統智慧,寓意美好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冬至,廣東吳川人為什麼要吃腊味姜飯?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中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意思是冬至代表一年的陰氣走到盡頭了,從此陽氣慢慢生長起來,所以在3000年前冬至等於過年。民間有句話「冬至太過年」。它是中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
  • 今日冬至,廣東人都在吃什麼?同在廣東不同城,差異更是「千奇百怪」!
    北京時間12月21日我們迎來冬至節氣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我國也開始進入「數九寒天」九九歌」中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大如年
  • 18:02冬至到!今晚記得回家吃湯圓呀~不過,為什麼都說冬大過年?
    一年中最冷的「數九」嚴寒天氣古代先民認為從冬至起,每數九天算一個「九」數到九個「九」,共計八十一天後春天便翩然而至~via 羊城派「冬至大過年」、「肥冬瘦年」是老廣們從小就知道的諺語!」via 羊城派耕牛也要吃大餐在郊區農村,冬至時除了祭神拜祖和備辦豐盛筵席外,還要給耕牛吃上一頓糯米糕(用菜葉包裹塞進牛嘴裡),還有米汁、酒糟、蘿蔔、菜水等,以感謝耕牛一年的辛勞與貢獻。
  • 冬至馬上來,盤點一下我國地方冬至美食。你喜歡吃的是哪個地方?
    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冬至期間不同地方的飲食有哪些差異,看看你的家鄉有沒有這樣的習慣上海-湯圓 每年冬至,上海的每個家庭都會吃湯圓,有些地區還稱湯圓為「冬至團」.湯圓象徵團圓、和諧、吉祥等,也可用於祖先祭拜、送親送友。
  • 冬至大如年,南京人的「冬至標配」是……
    冬至大如年,南京人的「冬至標配」是…… 2020-12-21 0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
    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節和冬至,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有紅、黃、白三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從明末清初直到今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
  • 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清爽冬至邋遢年」又是個什麼梗?
    「冬至夜裡一塊肉,譬如不冬至」是舊時上海的諺語。「年夜」是新年前一天的除夕之夜,西方人的「聖誕夜」是聖誕節前一天的夜裡一樣,「冬至夜」就是冬至日前一天的夜裡,冬至的風俗活動一般是在「冬至夜」進行的。「冬至夜裡一塊肉,譬如不冬至」的意思是:冬至夜吃的東西特別補身體,冬至夜進補可以使人身體健康、強壯,有抗寒力,儘管寒冷的冬天已經來臨,你的抗寒能力似乎會使冬天還沒到來。
  • 今日冬至,番禺人吃咩?
    今早一出門又是譁啦啦冷風直灌入懷跳水一樣的氣溫讓人再也無法對廣東入冬這件事發出一個問號人們在這一天祭祖、賀冬「冬至大過年」是老廣從小就知道的諺語周三起氣溫再降2℃最近這幾天,我省以乾冷天氣為主,早晚寒冷。
  • 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清爽冬至邋遢年」又是個什麼梗?--上觀
    「冬至夜裡一塊肉,譬如不冬至」是舊時上海的諺語。「年夜」是新年前一天的除夕之夜,西方人的「聖誕夜」是聖誕節前一天的夜裡一樣,「冬至夜」就是冬至日前一天的夜裡,冬至的風俗活動一般是在「冬至夜」進行的。「冬至夜裡一塊肉,譬如不冬至」的意思是:冬至夜吃的東西特別補身體,冬至夜進補可以使人身體健康、強壯,有抗寒力,儘管寒冷的冬天已經來臨,你的抗寒能力似乎會使冬天還沒到來。
  • 冬至節全國5省傳統美食,網友:忍了北京,忍了四川,沒忍住廣東
    這一天全國各地民眾都非常重視,自古以來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部分地區有祭祀、祭祖的風俗,可見冬至節的重要性。我國的傳統節日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與美食相伴,像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等,冬至節也不例外,在冬至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會做很多地方特色美食,與家人朋友分享。那你知道冬至各地都吃什麼節日美食嗎?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 冬至起源由來習俗盤點 冬至飲食養生吃什麼好?
    ④冬至日,我國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南方則有吃湯圓、冬至米糰和長線面的習慣。北方冬至習俗和南方有何不同呢?不同的習俗又有什麼不同的寓意呢?冬至飲食養生吃什麼?民間認為,「氣始於『冬至』」,所以此時為養生最佳時機。
  • 茂名人說:「冬至大過年」,你知道他們是怎麼樣過冬至的嗎?
    冬至又到了,茂名人都說:「冬至大過年」,每年的冬至茂名人都比較重視,宰雞殺鴨買豬肉,做籺吃籺,燒香拜神,兄弟姐妹都回家過節,熱熱鬧鬧,團團圓圓。茂名大多數人的祖先都是從福建徒遷過來的,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在粵西這片黑泥黃土地生存下來,與自然災害作鬥爭,開創了自己生存之道。茂名人做冬至,一個是慰勞自己的一年辛苦苦的勞動,糧食豐收,二是感恩天地,感恩神靈的保佑。
  • 二十四節冬至諺語籤名 2020冬至快樂祝福語籤名已為你準備好
    二十四節冬至諺語籤名 2020冬至快樂祝福語籤名已為你準備好時間:2020-12-14 16:23   來源:非主流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十四節冬至諺語籤名 2020冬至快樂祝福語籤名已為你準備好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 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無雨雨水少。
  • 快來看看!廣東各地是怎麼過冬至的!
    東莞東莞道滘人認為,冬至是一個大節,是一年的最後一個節日,他們就會講究好頭好尾,一定要過好這個尾冬(美冬)。 所以會一早酬神並向神祗叩頭美言幾句,以保佑一年到頭闔家四季平安。現代臺灣著名學者林再復在《閩南人》一書中描述臺灣冬節(閩南語稱冬至為冬節)之日「家家戶戶清晨要以冬至圓仔致祭祖先……從大門、小門、窗門、倉門、床、櫃、桌、井、廁、牛舍、豬舍都得以冬至圓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梅州客家人稱冬至為「過冬」,按照習俗家家戶戶都要「好好地吃一頓」。
  • 冬至夜團圓餐倡節約,點餐適量不浪費
    據觀察,已在就餐的客人多以4-5人的家庭為單位。「冬至大過年,我們今天安排了滿滿的節目。早上去跳舞,中午跟親戚好友聚餐,晚上和子女兒孫吃飯。生活得多姿多彩啊。」市民陳伯說。冬至這日,他特別穿上西裝,戴上領帶,精神抖擻地與愛人、親友相聚在飯館中。啫啫黃鱔煲、粥水魚片、年年有餘等菜式是他們愛吃的菜餚。市民周女士與一家人共享團圓餐。
  • 冬至美食
    對廣東人來說,"冬至大過年",有「肥冬瘦年」的說法,說白了就是專為吃貨準備的節日。(認同的記得點個讚)。
  • 農村人常說「陰過冬至晴過年,一年雨水看冬至」啥意思?進來看
    看冬至這天的天氣就能預測出過年時候是晴是雨?這也太怪了,天氣預報也不能提前預報這麼多天啊,這個事到底準還是不準呢?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陰過冬至晴過年,一年雨水看冬至」這句民諺,過去農民們可沒有天氣預報來預測天氣情況,靠的就是這些老俗語。其實講真的,現在由於氣候變化莫測,很多過去的老話在現在都沒有那麼精準了,當然在過去還是挺有準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