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收到一則讀者投稿,被我罵回去了
不為別的,就很氣。
讀者說,自己今年大學剛畢業,喜歡上了一個公司同事,她23,男生大她兩歲,長相不是那麼出眾,但也算標準的。
女生自己明裡暗裡的,暗示過男生很多次,每次人家都沒啥反應,她以為男生和她一樣害羞,就找機會直接和人家表白了。
男生很尷尬,說自己已經有女朋友了,並且也是同一個公司的。
她說:你說那可是一個25歲的大小夥子啊,竟然找了個比他大好幾歲的女人,這我也忍了,關鍵她還是二婚!
你說他一個從來沒結過婚的男生,和一個30多歲還二婚的女人在一起,虧不虧的慌,為啥不能和我在一起?
一把歲數了,是想老牛吃嫩草還是想來個人生第二春?挺大一把歲數了,為啥不去找個老男人,非要和我們年輕人搶男朋友?
「你能不能想辦法勸勸他,讓他別這麼淪陷下去了?」
我沉思良久,回復了她一句:勸你媽,我勸你善良一點。
二婚的人怎麼了?三十多歲怎麼了?
為什麼但凡提及二婚,就總有那一套令人作嘔的說辭?
二婚的女人就掉價了,不值錢了甚至說,二婚的女人,不配擁有愛情。
我真是想問問,二婚的女人,是扛著鏟子撅了你家祖墳嗎?二婚也好,三婚也好,人家戀不戀愛,結不結婚,跟您有什麼關係哦?
總有一部分人,在她們眼裡,成年人的愛情,是要分年齡的,30幾歲的人二婚不討喜,不理解。
而如果在上了歲數的人要二婚,那就是不講究,更不體面了。
這叫啥呢?她們是真覺得不體面和不講究嗎?並沒有,其實更多的時候,只是她們不喜歡,或者說摘不掉這個歧視的眼鏡而已。
曾看過這樣一個的故事。
兩口子操勞了一輩子,把孩子們都伺候大了,成了人,各個也都算是有出息了。人到晚年,一方就那麼先走了。
老伴老伴,人真的老了,卻沒了那一半。
孩子們呢,孝心倒是十足的,平日裡雖然在外面打拼,但時常會給老人打上幾通電話,老人生活不便,也給請了阿姨,做飯打掃衛生,每樣也都沒落下。
逢年過節,離家近的,還能回家看看,孩子們自認為已經給了老人周全與體面,後老伴什麼的,就免了吧。
一是這個年紀,找個後老伴讓人笑話,挺大一把歲數了,亡了妻,難道還要老牛吃嫩草?
二是老人要強,怎麼也要給後老伴一個名分,以後人沒了,老爺子這點家底,不是要人家分去大半?
再說了,說句難聽的,即使老人長壽,還能有上多少年的光景?什麼愛情不愛情的,這個歲數了,好好活著,比什麼都強了。
但老人覺得,人到這個歲數,子女做的再多也是有限,無論是保姆還是阿姨,終究還沒有個寄託。
想和人家保姆說說話?人家平常有得是工作要忙,想和人家談談心,人家還有自己的老公和孩子。
每每到保姆下班,暮色四合,空蕩蕩的房間裡,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老人哪是想要什麼枯木逢春,他只是想要個老來的伴兒啊。
但子女算是鐵了心的不同意,老了老了再娶個阿姨回家,在她們眼裡,老人丟得了這個人,她們可丟不了。
後來呢,自然是沒有後來了,人到暮年,抱憾而終。
可能到最後,子女們覺得老人守住了晚節,沒有人說什麼風言風語,但沒人知道,老人生命最後一段,守著一間空屋子,留下了多少嘆息。
你說子女孝順嗎?我呸。
其實有的時候,我也很好奇,為什麼會有人覺得,追求愛情和幸福,是要分年紀的。
30幾歲的姑娘,不結婚吧,人家說女人的青春就那麼幾年,錯過了,也就不值錢了。所以一個正常的女孩,二十七八就應該抓緊找個好人家了。
要是結婚了的,或不幸福,或中途遇見點什麼不幸的,離了婚要二婚,又會有人跳出來說,二婚的女人會算計,又或者說,肯定是性格有缺陷才離的婚。
能說出這樣話的人,要麼是閒的慌,要麼是賤的慌。
二婚也好,三婚也罷,都是人家的選擇,我們無權幹涉,更別站在一旁嚼那個舌根子。
更何況我覺得,只要不是因為別有用心而離婚的人,我相信相比那些沒有結婚的人,更值得託付。
因為她們走過了一次這樣的路,經歷過一次婚姻,沒有年輕人那浮躁與跳脫,積累了足夠的智慧與情商,她們懂得如何去經營婚姻,如何去經營好這一整個家。
無論是二婚的女人,還是晚年喪偶的男人,其實說到底,都一樣。
誰都是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別因為年齡不符合大多數人的標準,就剝奪了別人選擇一份感情的權利。
大清早亡了,愛一個人,連性別都不成問題了,怎麼還總糾結年齡這點事,你是哪個坑裡挖出來的老古董嗎?
當然,如果有人問我,我30幾歲了,不想一婚也不想二婚,怎麼辦?
這還用問,當然是隨心啊,兩個人過的好就選擇兩個人,一個人能過好,就一個人。
人生在世,誰他媽要在乎那麼多人的眼光啊,況且,連她們自己沒活明白,憑什麼對我的生活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