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人還記的電影《蝗蟲毀滅日》中恐怖景象呢?昆蟲學博士麥迪走馬上任美國農業部專門研究昆虫部門的負責人,變異的蝗蟲是麥迪管轄的C-12實驗室的彼得博士通過雜交的方法培育出來的,他的初衷只是單純地為了科研目的。但是這幾隻蝗蟲在被秘密送往畢爾空軍基地後不慎洩漏,於是,之前麥迪所預想的災難真的發生了。蝗蟲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迅速繁殖,它們所及之處,不但所有植物瞬間凋謝,地上交通、空中交通以及人們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國土安全部建議使用一種最新研製的生化武器——BX毒氣對蝗蟲進行空中噴射,儘管這種毒氣只能殺死5%-10%的蝗蟲,而且因為技術尚未成熟,對人體將產生一定程度的危害。可面對嚴峻的局勢,總統還是無奈宣布採納這一方案。一切準備就緒,麥迪和彼得博士偶然發現電流可以殺死蝗蟲,於是他們極力建議嘗試這種方法。方案一經提出便得到了贊同,全國上下都給予最大的協助,在兩批數量龐大的蝗蟲即將在美國中部匯合的時候,等待它們的是兩張巨大的電網,才最終幸運地解決了這次的蝗蟲危機。
回到現實社會中,從去年11月份開始,東非遭遇了70年來最嚴重的蝗蟲災害,FAO(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預警,衣索比亞、肯亞和索馬利亞等國家的沙漠蝗災正在迅速蔓延,目前推算僅三國境內的蝗災以超過3600億隻,或對非洲糧食安全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
而進入1月份以來,蝗災更是越過紅海進入西亞地區,葉門、阿曼、沙特均受到了波及。目前蝗災已經越過波斯灣,從阿拉伯半島進入了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區,給上述地區的農業、工業以及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對全球的糧食儲備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聯合國已經在呼籲各國捐助,各大國陸陸續續也會捐一些,但歷來非洲的饑荒都是比較司空見慣的事情,各國的幫助是否及時有效、資金能否充分到位、糧農組織的工作效率、糧食到位後的發放等等……這些都會有很多很多的問題,即使各國加大援助,往往落入民眾手裡的糧食還是少得可憐,援助使用的低效率也是很多國家逐漸對非洲援助懈怠的因素。
那麼,就有很多人要問了,蝗蟲和我們小時抓的那個螞蚱是一樣的嗎?它為什麼會突然爆發呢,一下子就出現了數十個蝗蟲群每個蝗群多大幾千萬的蝗蟲,鋪天蓋地的掠過,所到之處不論是莊家還是植被所有綠色消失,大地都變成了灰色。
蝗總科的昆蟲都可以叫做蝗蟲,蝗總科包括8個科,我們通常所說的螞蚱主要是劍角蝗科中的蝗蟲和錐頭蝗科負蝗屬的蝗蟲.(以上使用的分類階元由大到小依次是:總科--科--屬)簡單的說也就是:蝗蟲包括的範圍大,螞蚱是蝗蟲中的一些類群.蝗蟲和螞蚱都不是學名,都是俗稱,只不過螞蚱的叫法更為民間化,學術上不使用的,蝗蟲這種叫法學術上是比較公認可以使用的,很明確就是蝗總科的昆蟲。 俗稱"蚱蜢",種類很多,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 沙漠 地區。 口器 堅硬,前翅狹窄而堅韌,蓋在後翅上,後翅很薄,適於飛行,後肢很發達,善於跳躍。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農業害蟲。所以我們小的時候玩的螞蚱就是這次引發全球糧食危機的罪魁禍首。號稱臭名昭著的生物炸彈,頂級的空中殺手,如同空中轟炸機一樣讓人聞風喪膽。
至於為什麼會突然爆發蝗災呢,人們很早就注意到嚴重的蝗災往往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我國古書上就有「旱極而蝗」的記載。近幾年來非洲幾次大蝗災也都與當地的嚴重乾旱相聯繫。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蝗蟲是一種喜歡溫暖乾燥的昆蟲,乾旱的環境對它們繁殖、生長發育和存活有許多益處。因為蝗蟲將卵產在土壤中,土壤比較堅實,含水量在10%~20%時最適合它們產卵。
乾旱使蝗蟲大量繁殖,迅速生長,釀成災害的緣由有兩方面。一方面,在乾旱年份,由於水位下降,土壤變得比較堅實,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蟲產卵數大為增加,多的時候可達每平方米土中產卵4 000~5 000個卵塊,每個卵塊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萬~40萬粒卵。同時,在乾旱年份,河、湖水面縮小,低洼地裸露,也為蝗蟲提供了更多適合產卵的場所。另一方面,乾旱環境生長的植物含水量較低,蝗蟲以此為食,生長的較快,而且生殖力較高。
另一項研究實驗表明蝗蟲在其生活史早期是孤立的、沒有翅的「若蟲」,它們傾向於相互避開.但是如果資源變得缺乏,它們就被迫相互影響.然後,它們可以組成有秩序的本地蝗群.這種蝗群有能力統一行動,進入近鄰的棲息地,並讓越來越多的蝗蟲加入進來,最終成為了巨大的蝗群,他們有著龐大的族群和一種集體意識導致根本不會在乎任何的捕殺行為,所謂的飛機噴灑農藥以及人工除蟲對於蝗群來說幾乎沒有影響,一來數量龐大多大上千萬隻,二來移動速度 過快,蝗群一天可行軍150km,可飛躍高山越過大海。
那麼如何防治消除蝗群呢?一般來說有以下幾個辦法: 一是藥物殺蟲,目前最有效的滅殺蝗蟲辦法是用飛機噴灑農藥,該法殺蟲率高、滅殺範圍廣,但成本高,而且以化學防治為主的防治方式只能應一時之需,不能保證長治久安。二是 天敵防護例如 中華雛蜂虻、 牧鴨、牧雞等方式,從長遠看,要有效防治蝗災,必須著眼於生態建設,要實行植物保護、生物保護、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四結合。特別是要確保生物的多樣性,保護好蝗蟲的天敵。三是據蟲除卵法,其在大災時累死累活滅蝗,不如提前斬草除根。趁著冬天的機會,把蝗蟲的蟲卵滋生地端掉。因此,就有了「據蟲除卵法」。這也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蝗蟲的方法,所以多國政府深入沙漠戈壁等尋找蝗蟲產卵處,然後將其全部消滅,不然數十數百倍的蟲卵一旦孵化為成蟲到時候就真的無力回天了!
希望電影中的場景不會真的發生在現實吧,人類逼不得已真的要啟用危害人類自身和生態環境的非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