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初開始的新冠疫情,使全社會對熟悉的商業形態和生活方式開始了系統審視,居家隔離期間,空間與時間的深入思考被大多數人提上議事日程。
正如馬爾克斯所言,「生命並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
那些記憶中閃閃發光的時刻,無論與家人一起「動森」,或是一人獨處「健身環」,抑或和朋友一起「開黑」,都是感知存在意義的剎那。
這些被特定場景激活的新有效時間,也是今天商業最重要的估值標準和場景價值——注意力與用戶時間的分配。
文末有贈書福利!歡迎參與~
在場景開發中,有效時間提供了重新審視場景價值的視角,因為萬物車聯擠佔了更多場景,佔據了更多注意力。可以這樣淺顯地加以理解:社交、內容與服務在手機與車之間進行聯通,智能語音交互、遠程視頻會議、自動駕駛技術等,將為用戶「騰挪」出更多的新時間單元。那麼,這些「新產生」的時間將如何被定義和佔據?
在數字商業的更多領域,新場景如何持續被發掘,如何因為時間分配而確認價值,又如何因為意義的賦予而成為新的生活方式品類?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老師在新書《場景紀元:從數字到場景的新商業進化》一書中給出了我們一些建議。
客廳革命:時間決定的場景價值
萬物互聯的持續進化,生活方式的流動遷徙,讓我們有必要重新看待「家庭」。家庭將獲得更多的時長佔據和被賦予更多的意義,突破傳統的睡眠、吃飯和家庭聚會的空間設置,承載更多個人時光、精神享受和學習提升的新場景角色。
居家辦公、「家庭生產力」推動後隔離時代的「家庭總時間」被重新定義和分配。工作、生活雙線驅動年輕家庭的親子服務剛需,以智慧客廳、智能安防及各種智能設備為中心的家庭社交娛樂場景,支持網課、遠程會議、沉浸式娛樂體驗的新分區,乃至突發危機下的家庭決策參與方式、家庭資產管理的危機應對諮詢服務等,太多細節性的「未被定義」,指向圍繞家庭場景更底層、更具延展性的系統解決方案。
家庭場景爭奪的本質,是家庭注意力的競爭,也是對家庭時間單元的價值分配。如何圍繞家庭這樣的新場景單元,幫助用戶合理規劃日常,應對家庭危機,拓展從安全到衛生健康再到資產配置的解決方案?在5G和Wi-Fi 6之下,客廳作為家庭前臺,正面臨一輪精細化運作的數據改造。如何有效分配家庭總時間,設計具體的家庭資產圖譜?被放大的家庭場景數位化效率,外賣、電商、到家、數字助理、家庭雲等各種業態在數位化連接中被開發出全新的具體場景。
當知識服務、金融服務、教育服務、娛樂服務、健康服務都需要被分類滿足時,各自的比例應當如何分配?居家辦公和健身直播在「家庭總時間」的比重異軍突起後又是怎樣的新常態?
圍繞「家庭總時間」 的分配,思考到家服務,已不僅僅是外賣的配送效率,還包括家庭深度保潔、廚房半成品供應、家居功能新格局、各類私教的小時工化,這些都對傳統家政服務、健身、家居、餐飲等行業給出了更多新的思路。能否進入家庭有效時間成為判斷業態是否成立的核心依據。
旅行家時代:移動重新分配時間
移動出行已是新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佔據更多用戶有效時間的同時,也進一步定義著時間分配的新變量。房車為什麼能夠成為後疫情時代的新寵,安全、隔離、生活在別處,房車營地的消費升級近在咫尺。
因為萬物車聯,出行場景具備全新的空間與體驗價值,出行全程對於商業而言既是到店也是到家,城市成為分布式的體驗節點。每一個個體,憑藉態度、連接和訂閱,倒逼更多的新面孔店鋪、更多的工廠複合空間,從京都Ace Hotel到北京坊,從丹麥比隆樂高體驗中心到Wizarding Worlda 哈利·波特紐約旗艦店,新的效率體系、信用體系和協同體系因為新的美學規則重新改寫旅行的意義。
高速移動的出行,成為時間概念上的新「奢侈」與「普惠」,它不僅是物理層面上數位化的車,更是包含各種出行工具體驗與場景無縫接駁的解決方案。也因為綿綿不絕的流動場景,我們才說偉大的場景產品時代,是由場景開發推動的場景紀元。
出行就是居住,居住亦是出行。所謂旅行家時代,是因為萬物車聯的場景開發讓「心安即是家」從未如此貼切:舊的時間被摺疊,新的時間被呼應。正如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中所定義的,旅行的意義在於培養對細節的感知和觀察能力,而細節覺知也正是場景開發的消費者洞察要旨。
出行意味著漂泊感,意味著新社交關係的可能性和邊界拓展,也意味著全新的自我審視與認知的陌生體驗。亞朵在南京開設的網易雲音樂輕居酒店,用一流音箱、免費歌庫、樂隊表演以及直播打造音樂生活新場景,從每個人的彼此「看見」,到被放大的LiveHouse成為現實,表現在酒店設計理念上,是音樂IP酒店與本地社群的逐漸融合。
當人本身的出行成為「移動」,手機所代表的「移動」就不那麼重要了。車成為一個大號的手機或者平板電腦,成為更大號的「器官」,更大程度地支撐人的延伸與新的生活意義。所以我們說,萬物車聯的實質是人聯萬物。
「意義時間」塑造新生活方式的「從0 到1」
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把時間分配給新場景,因為有「意義」,才確定了新的「意義時間」。原創自製精品劇有意義——愛奇藝的《隱秘的角落》和網飛的《毒梟》定義追劇時間;烘焙、烹飪有意義——鮮花和吐司定義下午茶時間;聲音陪伴有意義——貓王收音機定義一個人的音樂會時間;首店、策展有意義——資生堂體驗型集合店Beauty Square和路易威登「飛行、航行、旅行」展覽定義打卡時間……
所以,遠不止家庭場景的開發與改造,對有效時間的佔據能力是數字商業的根本性命題。新有效時間來自數字生活方式變化的新需求, 而能否進入用戶真實感受,取決於場景的可持續性和內容的生產能力。有效時間是核心決策的依據和體驗設計的邏輯。
有效時間有兩層含義,其一是有效時間單元的界定和重新分配,其二是新意義時間激活的品類性機會。更多的雲化時間,絕非1.0版的雲綜藝、雲秀場、雲健身,而是線下場景以雲化的形態數字孿生,以更高質量和更流暢的體驗重新交互。對科普場景的持續開發,成為全新個體學習與溝通形態的新意義時間。
新意義時間來自場景開發的賦能。萬物車聯創造出行的新意義時間,數位化睡眠讓原本的「沉睡」成為新意義時間,各種數字助理讓生活細節在虛擬與現實的融合中生長出新意義時間,二次元與虛擬IP讓「肥宅」成為新意義時間……圍繞「數據聯繫與情感關係」的運維能力,指向更底層、更延伸的商業模式創新,需要在場景設計的完整體驗中被「固化」,在新的用戶關係中被「滿足」,在新的情感聯結和價值陪伴中被「確認」,否則,我們就很難理解「吃播」,更難相信為了打賞洛天依一擲千金。
通過智能語音助手,多任務並行正在成為可能。儘管大腦還是線性任務模式,但智能語音卻可根據用戶習慣設定主動服務、屏幕交互和自動駕駛應用,為用戶節省了重複性操作時間。體驗細節的每一步優化,都涉及場景的深入與細分,相應帶來時間單元的半徑縮短。比如,語音交互從被動應答進入主動的自然連續對話,手機與車載音視頻內容的無縫銜接,更精準的LBS 定位和智能推薦服務。家庭有效時間也並不僅在家庭,還包括親子陪伴、養老、智慧社區,乃至衣食住行、遊購娛養的場景訂閱系統。
以養老為例,除了近年來各大地產商、保險公司進軍的養老社區外, 值得關注的領域,一是醫養結合、智慧養老等服務模式創新,二是康復輔助、適老化改造等老年用品的場景開發。更重要的場景細分趨勢是美容公司的機會:老齡化人口美容化妝品市場。親子陪伴領域也有類似的社區創新機會,比如,兒童友好社區以社區繪本中心作為切入口,讓閱讀與陪伴的友好表現為繪本時代的共讀產品。
數字時代的流動性,讓碎片化、粉塵化的場景可以成為兼具意義和情感滿足的時間窪地。電商從單純的下單進化到自帶娛樂屬性和遊戲屬性的直播帶貨。「新到家」業務發展迅速,從數位化場景的健身、早教,到奢侈品商務配送的私域零售,以及供應鏈重建的高級餐廳, 如米其林餐廳把傳統外賣升級為「外宴」,還原了堂食場景的儀式感……
「意義」的形成讓更多顆粒度場景和理念具備了新生活方式價值,譬如搏擊與私教、煲機與機車、手作與手帳、環保與永續,而長期伏案、面對電腦與手機的頸椎場景,催生出了頸椎按摩器。
現實生活的進度條重置後,創新場景在更加系統的數位化層面放大了個體對價值寄託和意義歸屬的找尋。數字生活方式從0到1,正在新意義時間中不斷醞釀,讓我們有更好的心理免疫力對抗時代的每一粒灰塵。
作者簡介:
吳聲
場景實驗室創始人、新物種實驗計劃發起人。
中國網際網路商業的重要研究者和實踐者。先後在凡客誠品、京東、唯品會等公司擔任高管、顧問;作為聯合創始人參與創辦羅輯思維。著有《場景革命:重構人與商業的連接》(2015)、《超級IP:網際網路新物種方法論》(2016)、《新物種爆炸:認知升級時代的新商業思維》(2017)等原創商業方法作品。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場景紀元。商業在高速流變中迎來重做一遍的可能。
以數位化的車為代表,有意義的新場景不斷湧現,新的敘事不只圍繞「萬物車聯」,但「人聯萬物」的原點由此展開——在全新邏輯與秩序中理解充滿隨機性的常態。場景開發作為這一背景下的關鍵命題,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競爭規則:重新定義消費者的生活方式,代表著新商業的進化方向。
在這場全面場景化的競爭中,場景訂閱已被驗證為簡潔、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以場景解決方案為基礎形成權益生態,通過場景的激活重新分配、佔據用戶的有效時間。場景訂閱讓商業創新始終以敏捷而簡約的姿態,融入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
從數字到場景,新的商業思維與方法論正以場景為單位展開。
書名:《場景紀元:從數字到場景的新商業進化》
作者:吳聲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您認為,新商業的進化方向還可以有哪些?請在文末評論區留言。
9月2日,我們將綜合留言點讚數和留言質量,選出5位粉絲贈書一本。為了給讀者提供更多的機會,每四期連續贈書的活動中,同一讀者只能獲獎1次(同一微信ID、手機號、地址均視為同一讀者)
歡迎轉發評論留言,還有更多好書等著你
點擊關鍵詞可直接閱讀
41家民營老闆"賣殼"求生 | 科創板新能源第一股"爆雷" | 央行突然"降息" |危機中的香港零售業 | 100%中籤的新股來了 | 480家房企破產 | A股第一家虧損企業IPO | 2019最悲慘的獨角獸 | 40個一字跌停 | 500億民企巨頭,資金鍊崩了 | 科創板第一隻"巨無霸" | 2份科創板重磅名單 | 房地產最害怕的事,來了 | 科創板潛力企業榜單 | 1000億減持潮 | 2萬億減稅 | 白馬爆雷 | 3000億巨頭,艱難還債 |董事長"爆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全景財經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