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木心的那首小詩《從前慢》,詩中這樣寫到: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從前的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人們沒有自由戀愛的權利,不論你喜歡不喜歡對方,一旦結婚了就要奔著一輩子的長度去過日子。大家對這一點心知肚明,便對婚姻和伴侶多了幾分耐心,願意花心思去努力經營。
如今交通便利,信息發達,婚戀自由,找男女朋友的途徑也很多,可以自談,可以通過親朋好友的介紹,可以參加相親會,甚至參加大型婚戀服務類電視節目。
可是婚戀自由了,婚姻幸福度並沒有提高多少,長年居高不下的離婚率就是最好的說明。
加拿大資深生命教練和心理諮詢師克裡斯多福孟在《親密關係》一書中不僅對情感關係的四個階段做了劃分和詳細的說明,還指出了感情不順利的人常犯的一些錯誤,並給出了具體可行的建議。
如果你也曾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殿堂,又失望無比地退出這座圍城,看看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是不是做過以下三件事:
01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對方身上,企圖改造伴侶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誇大了愛情的魔力,進而陷入到一種情感誤區之中,理所當然地認為:如果你愛我,就該心甘情願為我而改變。
我喜歡閱讀,你也該主動買些書籍來看;我喜歡健身,你就必須堅持每天鍛鍊;我喜歡看甜美愛情劇,你就該放棄懸疑燒腦片,陪我一起看……
你是不是也做過類似的事,將自己的喜好和對理想型的標準強加在伴侶身上,如果他做不到,就會灰心失望,甚至判定他不夠愛。
《親密關係》中指出,改造對方的欲望才是婚姻中的隱形毒藥,這種修飾或者改造伴侶的企圖,會讓你們迅速由月暈階段進入幻滅期,矛盾和爭吵也會隨之而來。
塗磊在《愛情保衛戰》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你總想著改變對方,引起的只能是鬥爭。真正的生活應該是接受對方,彼此適應,共同成長。」
愛一個人不是為了把他改造成任何人,你愛的應該是他本來的樣子。你可以用自己的行為去側面影響他,但不要強迫他做出改變。
你要清楚:對方在進入你的生活之前,已經用二三十年的時間形成了固定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很多東西只能微調,無法顛覆。
02一吵架就冷戰,不正面面對問題
在很多人的潛意識當中,爭吵是一個負面情緒爆棚的貶義詞。
但《親密關係》的作者指出,爭吵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吵不到關鍵點上,爭吵之中同樣蘊藏著讓親密關係更進一步的禮物。
其實,很多感情不順婚姻不幸的人都是不會吵架的人,他們不僅不會吵架,還喜歡冷戰,而冷戰的殺傷力並不比歇斯底裡的大吵低。
因為,選擇冷戰也就意味著放棄了溝通的機會,一旦放棄溝通,爭吵的根本原因就無法浮出水面,問題也就得不到解決。
婚姻之路無坦途,如果我們遇到一個問題就集中精力解決一個問題,路途中的阻礙就會越來越少;可如果我們每次都用冷戰的方式來應對,它們就會像雪花一樣越積越多,直到某一天滾成一個大雪球,來一次集中爆發,那時你多半會產生婚姻無以為繼的感覺。
03把愛情看得太重,過於依賴對方
在網上刷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說太過獨立的女人,婚姻都不怎麼幸福。
其中的原因是女人獨立到一個人什麼都能做,什麼都能扛,晚上加班回家不需要人接,電燈壞掉自己換,馬桶堵了自己通,連生病住院都自己掛號,使得男人很沒有存在感。
其實,過於獨立和過度依賴對方的人,感情往往都不怎麼順利,而且兩者相比,後者更不可取。
過於獨立的人即使婚姻不幸,至少有能力一個人過日子;而過於依賴的人一旦面臨分手或者離婚,便會呈現出一種人生不能獨活的狀態。
想來,親密關係最好的狀態還是藏在舒婷的那首《致橡樹》裡,兩個人分開時是獨立的個體,在一起時又相互依賴。
樊登讀書創始人曾說,一個不會遊泳的人,換再多的遊泳池都沒用。同理,一個不懂親密關係經營之道的人談多少次戀愛,結多少次婚都很難收穫幸福。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修行,那親密關係幾乎就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如果你也想擁有很棒的親密關係和伴侶,不如讀一讀克裡斯多福孟的這本《親密關係 通往靈魂的橋梁》,自1999年首次出版以來,反響熱烈,如今已經出到第六版,可見作品經受住了時間和讀者的雙重考驗,有興趣可以點擊下方橫條看一看,現在購買可享五折優惠:
想入手多本的,可以選擇下面這個6本書的套裝,原價219元,現特惠價格45.8,性價比超高:
套裝中包含下圖所示6本書,
(圖片源於網絡,若侵犯您的權益,請與我聯繫,將立即刪除。原創文章,歡迎轉評贊,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