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為什麼有人那麼聰明,卻總是一事無成?
為什麼有人賺了很多錢,但是最後都散去?
為什麼有人努力上進,卻鬱郁而不得善終?
讀完下面四大天規和九大定律+法則,你就會恍然大悟!
四大天規
一個人的名聲不能大於才華
一個人的名聲,千萬不可大於自己的實力,一旦你的名聲大於實力,就是名不副實,就是欺世盜名,就會有災難。
網際網路時代,很多人都追求名聲和影響力,因為有了名聲好辦事,還被大家推崇。
但是當一個人的才華配不上自己名聲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它在享受和利用超出自己學識之外的資源。
這就是在透支自己的積累,透支完畢災難自然就來了。
所以,當我們的名聲不斷提升,我們一定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並且提醒自己:
實力提升速度,要超過名聲提升的速度,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走向更大的成功!
一個人的財富不能大於功德
一個人的財富,千萬不可大於自己的功德;
一旦你的財富大於自己的功德,就是在投機取巧,就是不勞而獲,投機取巧必招災。
中國人自古講究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所能擁有的財富,都是靠我們創造的價值轉化出來的。
然而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本末倒置,為了賺錢不擇手段。
當一個人的功德配不上自己財富的時候,就會發生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所以最近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前些年那些賺錢很容易的人,這些年很多人基本都散盡了家財,為什麼呢?
就是因為功德不夠啊,只為了賺錢而賺錢。
所謂厚德載物,唯有厚德才能配得上厚財。
一個人的地位不能大於貢獻
一個人的地位,千萬不能大於自己的貢獻;
一旦你的地位很高,但貢獻卻無法與之相匹配的時候,必然引起周圍人的不服,妒忌,甚至被算計。
在任何一個場合,被捧得很高的人,必須是對這個場合有巨大貢獻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服眾,才能得到眾人的擁護,才能在位子上坐的安穩。
然而很多人為了往上爬,不惜一切手段。
他們同流合汙,卻從不思考用自己的貢獻夠不夠,這種人即便可以一時得逞,也總有一天被扯下來。
一個人的職位不能大於能力
一個人的職位,千萬不能大於自己的能力。
一旦你的職位過高,而能力還不夠的時候,意味著你在行使出能力之外的權力,必然給自己職位的坍塌埋下伏筆。
很多人都追求位高權重,卻不善於學習和提升自己的能力,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我們千萬不要試圖駕馭超過自己能力之外的事,這時你的每一個行為和指令都是有偏差的,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把自己給埋了!
《周易·繫辭下》裡有幾句話: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
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一個人,永遠只能享受和他相匹配的東西。
得到一件東西的最好方式,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配得上它!否則,一切都是妄想。
九大守恆定律
苦難守恆定律
苦難,是人生的基本屬性。
每一個人這輩子吃苦的總量是恆定的,它既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無故產生。
它只會從一個階段轉移到另一個階段或者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外一種形式。
每個人都會有對應的難題,每個階段都有對應的難題;你越是選擇現在逃避它,越不得不在未來犧牲更大代價對付它。
因此,苦難守恆。
幸福守恆定律
幸福,取決於一個人能否正確看待自己和世界的關係。這個態度的合理指數,決定了一個人的幸福指數。
人生的幸福指數,只會隨著這個態度更加端正而提升。它和你的財富、名聲、權力沒有必然關係。
無論你賺了多少錢,爬到多高的位置,你的其它方面的幸福程度都會相應減少;你越是選擇單級增加它,越需要在其它地方補償它。
因此,幸福守恆。
自由守恆定律
一個人的自由度,取決於他知道多少自己不能幹的事。
一個人把禁區看的多清晰,他的自由範圍就有多大。
「自律」才能衍生自由。
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會讓你痛苦;你越想膽大妄為,無所顧忌;你無形中的束縛就越多;因此,自由守恆。
快樂守恆定律
一個人的快樂程度,取決於他分享了多少。它和你佔有多少沒有必然關係。
因為每當你從外界獲取了一分,你被推向對立的機會就增加一分;只有當你學會了給予,你才能收穫快樂。
你越想通過佔有獲得滿足感,你就會越被推向對立。
因此,快樂守恆。
聰明守恆定律
一個人的聰明程度,取決於他能把多少智慧用在正道上。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明白天道酬勤,都在默默下苦功夫。
如果一個聰明人,總想投機取巧或者尋找捷徑。他必將遭受慘敗,甚至天譴。你越是聰明,越需要下笨功夫。
因此,聰明守恆。
得失守恆定律
一個人能得到多少東西,取決於他最終敢於捨棄多少東西。
每一件得到的東西,都是用失去的東西換回來的。
一個人,如果什麼都想得到,最後往往什麼都得不到;一個人,如果什麼都不想要,最後往往什麼都是他的。
你越想得到,就越需要捨棄!
因此,得失守恆。
價值守恆定律
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他能否正確給自己定位。
這個定位的精確性,決定了一個人的價值增長空間。
所有的蠻力和固執,都不能提升你的價值,它們只能讓你更加清醒認知自我,要對真正的自己有所敬畏。
你越模仿和跟風他人,越失去自我。
因此,價值守恆。
財富守恆定律
一個人最終擁有的財富值,取決於他對世界創造的價值總量。
無論你曾遇到了多大的機遇,財富達到多大量級;還是一直遭受多大的困難,現實總讓你一貧如洗;
無論你是少年得志,春風得意;還是你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總有一個大轉折出現,重塑你的財富。
你越想投機,面前的埋伏就越多!
因此,財富守恆。
人生守恆定律
人生,就是一場均值回歸的過程!
均值是什麼?
均值就是最本質,最有價值的地方,也是最真實的自己!
無論你經歷了多高的巔峰,無論你經歷了多深的低谷,一切都會均值回歸!
只不過有人坐的是過山車,大起大落,有的人堅持腳踏實地前行;有的人先揚後抑,有的人先抑後揚,有人一步一個臺階。
人生真的不必那麼焦慮,腳踏實地做好自己,前面少的後面自然會補上,這裡少的那裡自然也會補上,這就叫天道。
人有千算,天則一算。
這就是人生的九大守恆定律,九九歸一。
因此,人生守恆。
九大法則
世界是一個平衡,當某一個方面不足的時候,必然會與之相對應的方面出現多餘。
精不足則多食
當一個人「精氣神」不足的時候,就會刻意從食物中獲取能量,暴飲暴食就是這麼來的。
平和的心態,規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是精氣神來源。
識不足則多慮
當一個人見識不足的時候,就會過度擔心很多事情,誠惶誠恐,沒有安全感。
就好像楊絳的那句話:
「你的問題在於想的太多,而書讀的太少。」
所以人們的焦慮往往是自己見識的淺薄造成的。
智不足則多疑
當一個人認知不足的時候,就會對很多沒見過的東西半信半疑,總是在懷疑一切,徘徊不前,會錯過很多重大的機會和人。
威不足則多怒
當一個人威信不足卻又需要震懾大家的時候,就會在潛意識裡給自己製造聲勢,表現出張牙舞爪的感覺,然而越是這樣,越顯示他們內心的脆弱。
度不足則多怨
當一個人的度量、格局不夠的時候,看到的都是不公平。
20樓看到的風景,3樓看到的都是垃圾,時間一長會導致自己內心的偏激,充滿憤恨和不滿,整天抱怨和哀嘆。
信不足則多言
當一個人越解釋不清的時候,就越會千方百計、費盡口舌去表達自己。
然而越表達就越詞窮,越容易被人抓住破綻和把柄,而那些自信的人,卻總是沉默。
愛不足則多情
當一個人內心缺乏關愛、理解的時候,往往就需要在另一個地方尋求補償,企圖找到讓另一個的愛承載自己的寄託。
這不叫愛,這叫心理補償,是很多悲劇的根源。
德不足則多欲
當一個人的品德修養不夠的時候,就會渾身充滿欲望,欲望和貪婪會將一個人推向深淵。
能不足則多患
當一個人的能力和地位(財富)不相匹配,或者才華支撐不起自己名聲的時候,就會給自己埋下很大的隱患,隨時出現局面失控。
的確,我們每個人生來都不完整。
因此人生總被自己渴望的東西操控,但我們可以不斷走向完整,一旦本自具足,生命就會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這個世界看似不公平,有人得勢就一衝上天,有人被埋沒的無影無蹤。
但是如果我們把時間拉長一點,就會發現這個世界真的很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