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花蓮步行去七星潭,本地人聽說後都驚呆了

2020-12-13 文藝蜀黍看世界

我在中國臺灣花蓮,在太平洋海岸行走十幾公裡,人跡罕至景色迷人

我的三次中國臺灣省之旅中,有兩次在花蓮小住數日,而且這兩次我都選擇了非常規的方式,步行去往七星潭,很多臺灣花蓮本地人聽說後都很驚訝,也許他們很難理解普通遊客怎麼會有興趣選擇步行這種即艱難又浪費時間的方式。其實沿海步道到達七星潭也才15公裡左右,對於我們來說簡直就是小事一樁,不值一提,更何況,這一路的景致才是最美的花蓮。

這一路我們會在非常靜美迷人的公園裡行走,途中經過北濱公園和太平洋公園,那裡基本上看不到遊客,僅是偶爾遇到本地步行或是健身的人們,擦肩而過那一剎那也都會投來善意的笑容。特別欣喜的是那座臨近北濱公園,叫做曙光橋的木橋,在我時隔五年後第二次踏上它的時候,它竟然被裝點成了一座花橋。

走著走著,跨過一座像紅色彩虹般的鐵橋,也就到了花蓮港。花蓮港外圍開發成類似於文化產業園,其中有一個花蓮港倉庫美術館,參觀一番也是不錯的選擇。一定要記得找到「幸福青島郵筒」,跟它合個影,就算得上是「天涯傳幸福」了。像我般徒步,這裡便是一處歇歇腳的好地方。

您看這裡,便是花蓮鐵道文化區,花蓮港口是嚴禁入內的,其實現在也比較難以見到這些鐵路和花蓮港繁忙的景象了。我們繞過港口就會到達向日廣場,那裡就是觀鯨碼頭,在那裡可以坐船去尋找鯨魚,但那可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儘管花蓮是整個臺灣省唯一有機會看到鯨魚的地方,實則,若能看到海豚就相當不錯了。

後來我們不知不覺地就步入了更為幽靜的山間小路。偶爾遇到迎面騎行而來的人們和他們的小狗,那些小狗看到我們以後似乎就像久別重逢的老友一般,興奮地撲將過來,搖著尾巴跟你示好。那樣的時候,我會覺得花蓮是溫情的,人間美好也無非如此,那一刻連那裡的空氣都會是香甜的。

原來我們所步行的這條小路,竟然就是臺灣島著名的「兩潭自行車道」的一部分,這條自行車道實際上是從鯉魚潭到七星潭,共計36公裡。雖然我們沒有騎行,但是依然能想像出來在這樣的自行車道上騎行將是多麼愉快的事情啊。這算是我見過的道路質量和沿途風光最為優秀的一條自行車道了。

儘管在這條道路上騎行會是完美的體驗,但是我依然痴迷於這般步行花蓮,實則是捨不得讓旅程變得太快。這般徒步的魅力更在於可以聆聽著震耳欲聾的海浪聲卻見不到海,必須尋聲而去,才在某一個轉角處一眼望到了遼闊的太平洋,那種得來不易的喜悅才會是淋漓盡致的喜悅。

整個這場徒步之旅,其實見不到幾個人的。偶爾在海岸線上看到零星的垂釣者時,我們都非常地好奇,看到他們能在那麼大的海浪裡奮力揮桿,便很想知道他們的收穫,當看到抄網裡那麼大的海魚時,我們的喜悅之情甚至超過了垂釣者本人,因為那些收穫滿足了我們對於太平洋無盡的遐想。

這條路就是這樣,有時候會稍微離開了海岸,蜿蜒曲折在高地中延伸。那時候對面的山巒在雲霧繚繞中時隱時現,步道兩旁生長著茂密的熱帶類的植物,空氣清新,令人神清氣爽。除此之外,我認為那份難得的幽靜也是這條路線最可貴之處,人們可以邊行走邊思考,近乎可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而不會被打擾。

在我第一次徒步花蓮這條步道時,半途中遇到了這隻小黑狗,它脖頸上的項圈兒意味著它曾經或是現在,是有自己的主人的,可是它就那樣安靜地陪伴著我,直到我到達了七星潭海濱,才默不作聲地離開,我總是認為它是為了護送我到達那裡。第二次花蓮徒步時,這條路上竟然多出很多的流浪狗,成群結隊,一度嚇得女同伴們花容失色,當年那隻小黑狗的美好記憶再也無法重現。

我的兩次步行花蓮都看到了奇萊鼻燈塔,特別是第一次,屬於誤打誤撞、披荊斬棘地登上一處高地,遠遠地就望到了白色六角形燈塔,它面對著太平洋,屹立在海岬,顯得那樣地超凡脫俗。有人說我攀爬所去的位置叫四高八地,那裡也是欣賞七星潭太平洋風光的絕佳之地。

我們慢吞吞地,歷時5-6個小時才到達七星潭海岸,七星潭的海浪和那些圓潤光滑鵝卵石合奏出的美妙旋律算是對於我們的歡迎和獎勵。後來每當我講起這兩次步行花蓮的經歷時,引起花蓮本地人驚訝和內地朋友們的羨慕。怎麼樣,這樣的旅行是不是更為刺激和美好,您贊同嗎?

圖文原創:文藝蜀黍看世界,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在花蓮步行,不必太在意小心毒蛇的牌子,倒是注意別踩到蝸牛
    前一段時間,我曾經寫過一篇在中國臺灣花蓮徒步的文章,引起了大家濃厚的興趣,很多朋友們跑來諮詢那條路具體叫什麼路啊?途經的公園裡還有什麼景色可以分享等等這樣的問題。我索性就再來講講在花蓮步行的點滴記憶,把波瀾壯闊暫且放下,看一看花蓮的花花草草和悠閒自在。
  • 臺灣遊記之花蓮,七星潭
    前一天晚上到了花蓮火車站後 因為已經沒有公車了 詢問了房東之後她告知可以坐的士 很近 大概是135臺幣那樣 所以我們出來就直接坐了的士 是一個女司機她知道我們是大陸人 然後她說來花蓮的大陸人越來越少了 多數都是香港/韓國/日本人了 還問我們第二天要怎麼玩 我們說我們自己自由的玩其實我跟小哥不善於跟人搭訕 但是她真的很健談 一直說一直說 我們就只能尬聊了哈哈哈
  • 花蓮,七星潭·原來這麼「野」七星潭與墾丁完全是兩種意義的海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花蓮,七星潭·原來這麼「野」 七星潭與墾丁完全是兩種意義的海,相比墾丁的溫軟柔和,這兒的就如未開化的野,連石頭都是突兀或透得發冷,毫不見墾丁沙灘的細膩。也許是經歷了一路波折,也許是風大閃了性格,一到七星潭,所有人都把自己「放大」開來。
  • DAY3 遊臺灣花蓮七星潭/清水斷崖/太魯閣
    不能劃皮划艇,那麼我們就去七星潭看日出吧。七星潭位距離 花蓮 市區僅4、5公裡,實際上是海邊的一個灣澳,突出於美侖鼻的一側。據傳因在此地觀察 北鬥 七星最為明亮之故,所以稱之為七星潭。如今的七星潭,是觀星、夜談、聽潮之地。
  • 【臺灣住宿攻略】花蓮
    七星潭不是潭,太魯閣不是閣,只有火車和公路經過,步調緩慢而悠閒。 沿著位於峽谷內的臺9線可看到稻浪搖曳和碧綠的青山。 沿著位於海邊的臺11線可面朝太平洋,一邊數星星。 花蓮有許多原住民族,具特色的住宿體驗非常受歡迎。
  • 臺灣遊記,總統府,中正紀念堂,故宮博物院,新北,花蓮
    這是第二次一個人出去玩,第一次是2016年去雲南。然而這次卻比雲南遊感覺要好太多。大概這大半年工作實在辛苦,所以遠離郵件,遠離bug,遠離代碼是如此幸福。1號去,8號會,臺北進,臺北出。1號一大早歐歐開車送我去機場,第一次感受到VIP服務,so happy。臺北在臺北待了三天。剛到臺北就被臺北的雲驚呆了。
  • 遇見臺灣花蓮,滿足你對大海所有的幻想
    你遇見的花蓮,是否有太平洋的風?花蓮夾雜在高山與大海之間,東臨太平洋,西邊是高聳的山脈。大海的藍是看不膩的,無論何時顏色都截然不同。不要只是短暫停留或是中轉,一定要慢下來好好逛逛呀~大部分人去臺灣旅遊,首選一般是摩登都市臺北或者《海角七號》的墾丁。但這裡有最原始的自然風光,美到窒息,令人震撼。這裡有臺灣最大的夜市聯盟,連吃三天都不重樣,直到肚皮爆炸。
  • 臺灣漫遊,從花蓮到宜蘭,我與海和幾米的一天
    花蓮的第三天,小編一大早就到市中心公正街上有名的包子店買包子做早餐吃,小編和朋友買了包子和餃子吃,味道的確不錯,肉汁味道很鮮再加上一杯豆漿,這頓早餐絕對一百分。吃過早餐,小編出發前往此行花蓮的最後一個景點,七星潭。搭公交車的時間大概要一個小時才能到,所以小編在車上打個瞌睡就到了。
  • 臺灣:墾丁-臺東-花蓮
    多良車站就是一個挺有名的車站,天氣好火車進站的時候,可以同時拍到海水藍天軌道火車,聽說很漂亮...(對的,聽說,因為我們去那天是陰天)臺東雲山水...我也不知道是看什麼的...就不介紹了。伯朗大道,其實就是金城武在那兒拍了個航空公司的宣傳片,然後有顆樹叫「金城武樹」...但是如果人少一點,天氣好一點,再遇上豐收的季節的話(路兩邊都是麥田...好像是麥田來著...我...忘了),很適合很適合小仙女們去拍網紅照。臺東哈哈瑞穗牧場,我最喜歡的奶製品哈哈哈哈哈啊哈哈!我和fafa一人叫了一杯冰鮮奶,一起吃了牛奶冰淇凌牛奶優格!都是很濃很濃的牛奶味道,喜歡!!
  • 成都教師親歷臺灣花蓮6.5級地震:人被搖晃倒地
    花蓮再見,我們很平安。」2月7日凌晨5點44分,蔡靜鈺在朋友圈寫下這段文字,而後與丈夫踏上了從花蓮到臺北的列車。  蔡靜鈺是成都體育學院的一名教師,趁著寒假,她與丈夫於1月29日飛往臺北,計劃繞臺灣環遊一圈。如果不是地震,他們這天會前往花蓮七星潭和太魯閣公園轉轉,8日返回臺北而後返回成都。
  • 遊記:出發花蓮,打卡福町夜市
    自強號317次臺鐵,17:39枋寮出發,21:54到達花蓮,民宿就在火車站附近,直接入住,關於民宿介紹,在第一頁,這裡就不多說了。在墾丁一直是多雲,沒有見到藍天,到了花蓮也一樣,心情是有點down的,不過天見尤憐,下午總算給了我一點藍天,七星潭格外的美麗了。
  • 吹著南太平洋的風,一路從墾丁到花蓮
    引言第一次去臺灣的時候,整整玩了15天,也有環島一圈,我是走的逆時針,從臺北出發,到臺中-高雄-墾丁-走花東縱谷線-花蓮-臺北,那年去的時候高雄和臺南登革熱嚴重,而後兩次去臺灣都是去的臺北,所以至今為止還沒有去過高雄和臺南,希望疫情結束後有機會再去一次。
  • 臺灣之行---20180206花蓮地震遇險記
    我跟媽媽戲稱這次的臺灣遊叫做:環島地震深度遊,環島遊覽附贈地震體驗,花錢買不到的經歷哈哈,一直想去美麗的寶島臺灣,迫於時間原因,一直未能成行,入臺證時間到期續籤了兩次,今年寒假,終於圓夢臺灣,猝不及防的花蓮強震經歷更是讓我此生難忘。
  • 臺灣花蓮的鯨魚,花蓮文創園,當地特色炸彈蔥油餅
    這次來臺灣,在花蓮安排了兩天,我們懶散到連花蓮的地標景點太魯閣、七星潭什麼一律沒去,更沒有浮潛,沒有泛舟,也沒有滑翔傘和小飛機。這些都是可以在花蓮完成的事情,如果你有充裕的時間又對這些感興趣,不妨去試試。我們只是出海賞了鯨,逛了文創園,然後就是吃東西,逛街。
  • ||攻略||暢遊寶島之花蓮
    第一天晚上去了夜市吃東西~第二天是一大早起床去賞鯨的(這是林費拍的hhh蚵仔煎裡面那個透明的東西像是藕粉之類的【炸蛋蔥油餅】:據說非常好吃,但可惜我們去的那天沒有開門。花蓮盛產紅薯和紫薯,花蓮的麻糬很有名Day3:蘇澳漁港—伯朗咖啡城堡—臺灣極東點三貂角燈塔
  • 馬英九花蓮過夜遇地震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3月4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花蓮地震後觀光受重創,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昨天(3日)展開花蓮「2日遊」,昨天下午因有重要私人事情,突北返臺北,但晚間又再返回花蓮過夜。不料今日凌晨花蓮又發生規模4.6級地震,馬英九對此說,完全沒有感覺到凌晨的地震,整晚睡得比在臺北好。
  • 臺北後花園花蓮之太魯閣
    臺灣的太魯閣已經成旅遊者必打卡之地,被人們稱讚、吐槽的都有,個人覺得,在整個中國的同類景點中,屬中下水平。當然,到了臺灣還是去打一下卡吧。照片是12年拍的,當時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用的是松下傻瓜機,大家說和現在的手機比,有一拼嗎。
  • 國內遊記指南攻略,臺灣墾丁和花蓮有哪些景點推薦?
    其中恆春古鎮裡有一處"海角七號"的拍攝地點,阿嘉的家,感興趣的小年輕可以去這看看。東線則有大灣、小灣、船帆石(香蕉灣)、砂島、龍坑、鵝巒鼻、最南點,過了最南點後繼續繞行,到太平洋沿岸的龍磐草原和風吹沙也能算作是東線的。西線主要是內陸搭配一點點沙灘海邊這樣,而東線則是整整一條海岸線,東線對我而言真的很舒服,吹著海風看著海從它們掠過。
  • 年末放假遊寶島臺灣 臺北花蓮九份5日自由行
    在臺資公司工作了11年,這麼多年也深受 臺灣 文化的影響,但自己卻一次都沒有去過 臺灣 。終於終於在11年後,跟著部門團建的機會,和公司的小夥伴們一起第一次踏上了祖國寶島。雖然對於要去的地方耳熟能詳,什麼101、故宮博物院、 九份 、十份、 花蓮 等等,但自己親身去過一次之後還是會有一個比較直觀的感受和印象。更加幸運的是,同行的還有 臺灣 小夥伴一起,可以租車自駕,一路上帶著我們去吃當地美味的小吃、看夏末時分 花蓮 特有的金針花……5天時間雖然匆匆而過,不過留下的記憶卻是歷久長存。
  • 花蓮地震重創臺灣觀光業 退房退票形成熱潮
    還有島內媒體報導稱,花蓮七星潭大橋橋面因強震嚴重受損,為安全起見已封閉,替代道路僅單線通行,大型遊覽車根本進不去。有當地居民稱,以往七星潭都擠滿踏浪或撿石頭的遊客,但地震後幾乎空無一人。太魯閣遊客人數狂跌八成,原本一位難求的停車場整天空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