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完孩子後,寶媽感覺身體被「掏空」,母乳餵養對身體是好是壞?

2020-12-21 護芽媽媽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最近,身邊的一位剛晉升寶爸的男性朋友向我諮詢了一個問題:

朋友妻子剛生娃沒多久,目前是處於母乳餵養階段。雖然奶量很足,但是每次餵完奶,妻子都滿頭大汗,特別的虛

朋友認為這是餵奶導致的「體力透支」,就建議給孩子餵奶粉,但妻子出於當媽媽本能,而且自己還有奶水,堅決不同意給孩子吃奶粉。

朋友很擔心這樣餵養下去,妻子的身體會受到損傷,甚至會因為餵奶而身體留下不可逆的傷害,於是就希望我能幫忙解答一下。

對於哺乳之後身體發虛的情況,相信很多寶媽都出現過。尤其是那些雙胞胎或者多胞胎的媽媽,需要同時餵養兩個,自然就會覺得有些「身體被掏空」。

事實上,被掏空才好,不掏空反而會出大事!

首先,女人的乳腺系統和泌尿系統原理差不多,當人排尿之後,難道會對腎臟和膀胱有影響嗎?答案自然不會。

在妊娠期的時候,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乳腺的導管和腺泡就開始增生,為以後的哺乳做準備。

當生產後,催乳激素開始刺激泌乳,而在外面寶寶吮吸的外作用下,使乳汁噴湧而出,逐漸地乳汁開始排空。

餵奶對母親身體更有益:

1) 促進子宮恢復

在生完寶寶之後,女性的肚子並不能立即恢復到孕前狀態,這是因為子宮內撐大後,需要慢慢低收縮才能逐漸恢復。

而媽媽在哺乳時,會分泌催產素,它能夠促進子宮收縮,使子宮儘快恢復到孕前的狀態。

2) 降低疾病風險

研究表明:有哺乳經歷的媽媽,在以後的生活中,患乳腺癌的概率很小。

這是因為哺乳能夠抑制排卵,使身體保持著比較低的雌激素水平。

3) 有助於身材恢復

哺乳期間,乳汁的形成需要消耗媽媽身上400-500千卡的熱量,這相當於來回遊泳30圈左右。

可見,母乳餵養能幫助媽媽消耗能量,減少脂肪的堆積。

所以如果正常哺乳,那麼對身體是沒有影響的。像上文中朋友妻子出現虛弱的原因,也並不是哺乳導致的,肯定是有其他方面因素影響造成的。

一方面是生理原因:被寶寶吸完奶之後,母親會感到飢餓,畢竟乳汁的營養來源是母親體內的營養;

另一方面是心理作用:在哺乳前,胸前是滿滿的感覺,寶寶吃完之後,就覺得空了,這樣的反差在心裡是滿滿的失落感。

所以,面對寶媽在哺乳出現的一些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寶爸不用太緊張是健康問題,要做好寶媽的情緒安撫工作。

有奶不掏空,後果很嚴重!

乳腺炎是讓每一個媽媽都痛不欲生的疾病!發生的原因就是因為排奶不暢導致。

奶水淤積在乳腺中,裡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質,為細菌的生成了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所以看似餵奶是非常消耗精力,但總比奶水堵在乳腺裡,每天被炎症折磨舒服得多。

所以建議那些有奶水的寶媽,還是母乳餵養比較好,即使是寶寶吃不完,也要及時排空,而且奶水堆積,就很容易誘髮乳腺炎。

寫在最後:

不管寶媽是否堅持母乳餵養,家人都要尊重寶媽的決定,營造一個溫馨理解的環境。

因為產後,寶媽的心情真的尤其脆弱,那些在產後奶水較少、堵奶、乳腺炎的寶媽很大程度上和心情有關。

所以在哺乳餵養這件事上,家人一定要多關心寶媽,不管寶媽作何決定,都要表示尊重和理解。

相關焦點

  • 母乳親餵和奶瓶餵養,有什麼區別?
    母乳親餵和奶瓶餵養區別很大,母乳親餵比奶瓶餵養要好很多。分享一下我的案例:我兒子剛出生的時候也是用奶瓶餵養的。因為孩子太小,吃奶對他來說太費勁了,經常是吸了幾分鐘沒吃飽就睡著了,然後睡了大概半個小時又餓了。
  • 餵母乳對媽媽竟然有這麼多好處!
    哺乳有助於子宮復原不管是順產還是剖宮產的寶媽,如果產後純母乳餵養寶寶,子宮恢復的速度會比混合餵養或人工餵養的寶媽更快速、更徹底。這是由於寶寶吸吮媽媽的乳房時會刺激媽媽的身體產生催乳素和縮宮素,催乳素能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出血,加快子宮復原;縮宮素則會促使子宮恢復到孕前大小。
  • 母乳餵養要追求供需平衡?寶媽補成了「石頭乳」,漲奶痛難以忍受
    甚至一些寶媽的奶水多到寶寶吃完後,還覺得乳房沒有排空,繼續用吸奶器吸奶。就這樣進入了越漲奶越吸奶,越吸奶越漲奶的無限循環之中,但是不吸奶的話又會覺得憋得乳房脹痛。吸奶的話又會覺得乳房排空後變得軟綿綿的。
  • 朱丹官宣二胎分享母乳餵養經驗:正確的餵養,讓你輕鬆帶娃
    生下孩子一周,就實現了純母乳餵養,而且還有了存奶,看來在母乳餵養這條路上,朱丹已經找到了訣竅,不用和頭胎一樣承受各種痛苦了。 回想起,自己剛剛生完女兒淼淼的時候,就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母乳餵養,走了很多「彎路」,受了很多罪。
  • 世衛組織建議:給寶寶餵養母乳,至少需要餵到兩歲
    寶媽們都相信,吃母乳長大的孩子比吃奶粉長大的孩子更聰明,大部分的寶媽在孩子出生後都會堅持給孩子餵母乳,就算為了孩子的健康,也願意去催乳。
  • 為什麼要母乳餵養 母乳親餵好還是瓶餵優!
    產後7~10天左右,母體奶水會從初乳轉變為成熟乳,而成熟乳又可分成前奶及後奶,前奶看起來偏灰、水分含量較高;後奶則看起來較白、脂肪含量比較多,此外兩者濃稠度比起初乳相對較稀水。千萬可別以濃稠度判斷母乳的營養價值,對於孩子來說不論什麼階段的母乳其營養成分,絕對都符合嬰兒的生長所需,此外寶寶都夠在喝母乳的過程中,吸收並獲得來自於母體的抗體,增強體內的抵抗力。
  • 寶媽地鐵上給孩子餵母乳,被男子當眾指責,網友:站著說話不腰疼
    孩子在剛出生的兩年內,最好是母乳餵養,其中有很多微量營養元素,是配方奶粉無法合成的。對於寶媽來說,母乳餵養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雖說現在很多公共場所,已經開設了專門的餵奶區,但孩子只要一餓就會大哭大鬧,不會給寶媽機會找餵奶區,這時候為了不讓孩子挨餓,寶媽只好當眾給孩子餵奶。
  • 餵養方式不同:4個孩子「兩兩」區別,奶量好還是吃母乳吧!
    餵養方式不同:四個孩子「兩兩」區別 出生後能吃到母乳的寶寶,無疑是非常幸福的。但有些媽媽,因為自己身體的原因,無法親喂,選擇奶粉餵養,也是退而求其次的方式。
  • 餵養方式不同:4個孩子「兩兩」區別,奶量好還是吃母乳吧
    餵養方式不同:四個孩子「兩兩」區別出生後能吃到母乳的寶寶,無疑是非常幸福的。但有些媽媽,因為自己身體的原因,無法親喂,選擇奶粉餵養,也是退而求其次的方式。兩個吃母乳長大的孩子:大寶現在6歲了,二寶3歲,帶他們確實省心,一年到頭幾乎不生病,即使碰到嚴重的流g感,流鼻涕三兩天也就過去了。平時一日三餐規律,零食很少吃。每次做兒保檢查,醫生都說,孩子身體很棒,發育指標在中上遊。
  • 母乳很重要但不是萬能,「母乳偏方」不可信,寶媽還是要好好哺乳
    孩子便秘是寶媽最頭疼的問題之一,而母乳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堅持母乳好好餵——發揮最大價值世界母乳餵養周、中國母乳餵養日等活動的設立,都是為了促進母乳餵養,讓更多嬰兒可以獲得母乳的營養。如今的母乳餵養,建議在嬰兒出生半小時內,進行第一次哺乳。
  • 寶寶身體有這三個信號,可能是被「過度餵養」了,平時要多注意
    孩子一餓就會哭,而且還會耽誤身體發育,很多寶媽就慌了,時不時的就餵孩子,怕孩子餓著,可是發現怎麼餵著餵著孩子就不長了呢?寶寶不長了或是積食了,除了身體上可能有什麼不舒服之外,還可能是餵養方式出現了問題。
  • 朱丹喜得麟兒,並大方分享餵養經驗,關於母乳餵養的好處你了解嗎
    12月14日,朱丹在個人社交平臺分享了一張吸奶器、奶瓶以及囤的母乳,而且還配文「好啦,正式宣布,丹姐已經生產完畢啦,成功卸貨」、「臭小子」一枚!並且與粉絲分享自己終於可以純母乳餵養的喜悅。朱丹表示,自己一個純母乳餵養的擁護者,可是在第一胎餵養的時候,遭遇了各種挫折:生理性漲奶,奶水不夠只能添加奶粉;哺乳姿勢不對導致乳頭皸裂,簡直苦不堪言。有了第一胎的經驗,朱丹表示第二胎必須要改變,所以從生完第一周開始就開始實行母乳餵養。
  • 寶媽吐槽:母乳餵養的寶寶小手像豬蹄,曬出圖片後,網友坐不住了
    在不少人的認知中認為寶寶吃母乳是最好的,認為奶粉有過剩營養,不容易吸收,母乳有營養也更容易被寶寶吸收。媽媽們儘可能進補給寶寶提供更多的乳汁成了普遍現象,對於奶粉寶寶比母乳寶寶胖,有的寶媽持有不同觀點。寶媽吐槽:母乳餵養的寶寶小手像豬蹄,曬出圖片後,網友坐不住了!
  • 母乳出現這3種情況後,寶媽就要考慮混合餵養,盲目堅持害娃不淺
    母乳出現這3種情況後,寶媽就要考慮混合餵養 1)寶媽的母乳供應不足 1-3次母乳就會有一次吞咽的聲音; 餵寶寶吃奶,寶寶表現的不積極,或者會直接拒絕吸吮乳頭而哭鬧。
  • 夜奶可別「隨便」餵,掌握科學餵養技巧,對寶媽孩子都有益
    夜間餵奶,可不是隨便餵這麼簡單,其實是有很多科學的小技巧,如果掌握不對方法,不僅會讓自己經常疲憊不堪,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和身體發育。就好像閨蜜小劉一樣,每天晚上都是自己半躺在床頭,抱著孩子讓他吃著母乳睡覺,而小劉有時會因為太過於疲倦,抱著孩子餵奶就睡著了。
  • 當母乳餵養遭遇堵奶,寶媽們不可持續犯錯,「三部曲」緩解疏通
    通常當寶寶出生後的第2-6天內,寶媽的母乳分泌量就會開始增加,因此會有乳房充盈、腫脹的感覺,隨著寶寶的深度吸吮以及母親體內的激素調節,多數會在產後數周內緩解。簡單來說,這代表著寶媽分泌的母乳能滿足寶寶的胃口,又不會殘留太多。
  • 攢20袋母乳送閨蜜,寶媽卻轉身扔進垃圾桶:喝奶粉也不會讓孩子喝
    不同的媽媽有不一樣的身體素質,如此也關乎到的奶水情況也存在差別,使得母乳餵養和奶粉餵養的討論由來已久,然而用自己的還是別人的母乳來餵養孩子的問題,爭議更盛。寶媽A和寶媽B是無話不談的閨蜜,兩人結婚後相約好了一起備孕,還調侃說「如果她們生得是兩個男孩(女孩),兩孩子就互認她們為乾媽;如果生的是一男一女,她們就由閨蜜晉升為親家。」之後閨蜜倆皆備孕成功,而且時間十分相近。在孕期的時候,寶媽A就擔憂的跟寶媽B透露,自己的媽媽和姐姐皆有奶水不足的情況,很害怕自己也會遭遇這種困境。
  • 母乳餵養VS奶粉餵養,利弊大比較
    你需要處理好乳汁的排出節奏,如果有事外出,也需要定時擠奶,一般乳汁充足的媽媽都需要2個小時左右擠1次。此外,你還需要儲備充足的母乳,以便不時之需。比如你突然想吃一頓刺激的飲食,這一頓你覺得不喂,那就得用上儲備奶了。更大程度上,決定是否母乳餵養,取決於女性的工作。絕大多數工作都沒有這個時間和靈活度,讓你2-4個小時哺乳1次。
  • 過來寶媽總結:關於母乳餵養的五個誤區要知曉,不然坑媽又坑娃!
    科學研究顯示:母乳餵養的寶寶會更聰明,長大後也會更好地融入社會。每位母乳餵養的媽媽,都是偉大的,但很多新手媽媽會對母乳餵養產生誤區,從而糾結到底要不要繼續餵娃吃母乳。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這個說話不可信!如果說媽媽們母乳夠,又方便的話,是建議繼續母乳餵養的,有特殊情況,沒辦法繼續餵也是可以理解的。
  • 不能全母乳餵養也彆氣餒,給你10個混合餵養的好建議!
    可以解決母乳不足,或因寶媽上班等情況無法按時餵母乳的問題。什麼情況下進行混合餵養?1、尚未添加輔食的寶寶小便顏色深,一天不足6次,大便無法保證每天1次,或者大便又少又幹。如果母乳量不及此量,則應添加配方奶粉。混合餵養的10個好建議1、母乳優先無論母乳好不好,都要優先餵母乳,當寶寶已經吃空了兩側乳房,仍然表現出不滿足時,才可以用配方奶粉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