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潮、大鏡框受到不少年輕人的青睞,感覺戴上大鏡框美觀、時尚、還能顯臉小,其實不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戴、都適合的,特別是高度近視、散光的人,如果盲目的選擇大鏡框,視疲勞是小事,度數加深才是大事,今天跟大家講解一下其中的奧秘。
近視鏡片屬於凹透鏡,離光學中心越遠鏡片邊緣的切面就越厚,而且近視度數越高鏡片越厚,周邊會有一圈一圈的光圈,為了避免光線從切面進入鏡片,再折射到眼內,對視覺功能產生影響,所以建議近視400度以上的小夥伴不要配戴大鏡框眼鏡,因為大鏡框做出的眼鏡周邊還會產生稜鏡效應(什麼是稜鏡效應:加工與測量的瞳距有差距,可使眼鏡片光學中心與瞳孔中心不一致而形成的三稜鏡作用)、像散現象,戴上大鏡框不僅鏡片顯得會很厚、還會很重,長期配戴壓迫鼻梁;鏡片邊緣產生的像散及稜鏡會視疲勞,這樣看來大鏡框不僅能暴露自己的度數,還會產生很多不適感。
光學中心:兩鏡片光學中心在鏡圈幾何中心連線平行方向上的距離。光學中心必須和佩戴者的瞳距一致,如不否,就需要鏡片做光學移心(瞳距:兩眼瞳孔之間的距離)
為什麼選擇大鏡框會有偏差?
因為,比如你的瞳距是56mm,你的大框眼鏡的光學中心間距是70mm。這個時候對焦上的偏差肯定是有的,而且還會產生稜鏡效應哦。簡單來說的話,就是會出現看物體變形、晃動感、重影,這樣久而久之,你的眼睛會產生視疲勞,頭疼、眩暈等不適
視疲勞就會使眼睛酸脹,睫狀肌過於疲勞,會加重近視度數。但是,戴中、小眼鏡框的朋友這種現象就會避免了。
200度以上的散光就屬於高散了,散光對鏡框的要求更高,散光軸位(散光的方向)更精準,另外,散光超過200度就需要單獨定製,定製時間也比較長,大概在10-15天左右。
對於散光較大患者選擇鏡框儘量穩定性較好的鏡框像半框或者全框,不要太大,光學中心要與瞳距匹配,如不否需要鏡片做光學移心
鏡片移心後產生的稜鏡效應,導致垂直融像負擔。受散光度數,特別是軸位的影響,移心後左右眼的圖像差別除了位置偏差外,更存在傾斜方向上的偏差。大腦視覺中樞負責融合這些偏差,統一圖像,當圖像偏差超過大腦融像能力,就頭暈了,還會出現噁心、不敢走路等情況。
融像能力分別有水平融像和垂直融像,我們人類本身水平融像能力還挺好,但垂直融像能力很差,稍有偏差就會感覺不適,大框導致的正式垂直融像。
另外加工也是很重要的,有些小夥伴認為只要是驗光驗準了,眼鏡配出來就OK了,其實一副合格、戴著舒適、持久的眼鏡需要層層把關,首先經過驗光師根據患者的度數、用眼需求精準的調試出屈光度,通過充分的試戴無不適後,出具配鏡處方,再由配鏡師根據配鏡處方和個人的需求及臉型、膚色選出適合的鏡框、鏡片,加工師再根據配鏡訂單要求加工眼鏡,最後由質檢師質檢合格後交付給顧客。
所以配鏡時一定要去正規的視光中心,還要聽從驗光師及配鏡師合理的建議,不要盲目的追求美觀
微信公眾號:視覺健康顧問:Eyehealthdoctor
關愛視覺健康,呵護心靈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