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窮不走南,富不去北」,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2020-12-09 峽谷裡的大俠

我們經常會聽到家裡的老人,說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窮不走南,富不去北。按照字面上的意思來看,說的說窮人不要去南方,富人都不會去北方。但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這句俗語裡的南北,並不是單純的指北方,南方,接下來老段就給大家說一下這句俗語的真實意思。

要想解釋清楚這句俗語的意思,就得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這句話開始流傳是在清朝,當初,清朝的滿軍大批大批的入住北京,之後,北京就成了滿人和漢人的天下,可是當時滿人當政,漢人地位很低 ,貴族大多都是滿人。

不同的身份地位文化背景,出現了多元化的北京。為了方便管理,統治者將北京分為東南西北四塊

東邊是富貴之區,靠著運河交通十分方便,經濟也很發達,很多商人都在此做生意,在那裡的都是大商戶,因此有東富之稱。西邊住的都是達官貴人,有西貴之稱。

而這個俗語中的南北說的並不是我們中國的南方和北方,而說的是北京城的南邊和北邊。

南北就相對比較慘,有南貧北賤之稱,當時南邊都是貧窮之人,那的人們大都做苦力掙錢,都是些身份低微的普通老百姓,所以窮人會不願意去南方,因為那裡是不發財的地方。窮人一般不會去貧窮的地方,他們想著掙錢,更願意去東邊經濟發達的地方。

而北邊的都是沒落的貴族,人們都不願意與沒落的貴族打交道,因為他們都是有罪之人,我們也聽過,落難鳳凰不如雞,哪怕他們曾經是貴族,在現在可能連一介平民也不如,就算是富人也很少會有人願意去北邊。

這就是「窮不走南,富不去北」的含義。

所以說,現在這句俗語在過去適用,在現在已經完全不適用了,有的俗語經過時間的洗禮會慢慢淘汰掉,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在眾多古籍中,書錄俗語最多,最系統全面的當屬明朝成文的《智囊全集》

這裡面句句都是經典!好比「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俗語,也只是更通俗,更容易被大家理解的方式,這句俗語也不是隨便編的,而是出自從明代就開始流傳的國學經典——《智囊全集》。

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不止物質財富,還有精神財富。

那些傳統美德,教會我們怎樣做人,讓我們的民族不斷發展壯大,社會更加和諧。

就比如"千古第一萬人"曾國藩,他也是值得後人尊敬的先賢前輩,他的一生充滿了智慧,更是一直被後世所稱頌。

曾國藩為了更好地教育後代,也把自己一生總結的寶貴精神財富寄託給了子孫,對此,他特地提到了一個人,說自己一生的智慧都拜他所賜,這個人就是馮夢龍。

而對他十分有啟發的一本書,就是馮夢龍所著的《智囊全集》。

被稱為"千古謀略第一書"的傳世佳作,聽說的人可能不多,但是讀過的名人可不少。

康熙、乾隆皇帝都稱這本書為"國之利器";名臣紀曉嵐對它也是愛不釋手,甚至能倒背如流;萬達董事長王健林更是把《智囊》推薦給公司的高層主管。

得到這麼多成功人士的喜愛,這本書的過人之處究竟在哪裡呢?

馮夢龍在寫這本《智囊全集》時,就說:"天下無餘智",這意思就是——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

《智囊全集》中的道理,都是用非常好理解的"故事"講給你聽,共有1238個故事,故事雖多,但是每一篇都短小精悍,不會枯燥乏味,而是讓你哈哈大笑還能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

比如:武則天想立侄子武三思為太子,被狄仁傑阻止;郭子儀為了防止功高蓋主,常年家門大開;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蓋世膽量;于謙處理複雜事務的遊刃有餘;王羲之的靈活機智,東方朔的詼諧機智……

很多人寫作,用來作案例的故事,《智囊全集》裡都能看到。它的每一個故事,都取自相關歷史人物的事跡,均有史實依據,絕非胡編亂造,取材豐富,也因此又被稱為"小資治通鑑"。

總之,這是一部令人不忍釋卷之作,一部借鑑古人、智處萬事之作,一部追根溯源、於現實又有無限益處之作。難怪也有人說這套書,"學其十中有二,便可安身立命,趨吉避害。"

上下兩冊,只需要69元,從書中學到的智慧,會伴隨我們的一生,不僅適合職場,官場,更適合於普通人的生活,不管你是買來自己看,還是收藏,亦或是送給朋友,都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想看的點擊下方購買:

相關焦點

  • 老人常說:「窮不走南、富不去北」,啥意思?背後的講究你知多少
    今天,筆者就要給各位介紹一個經典俗語,叫「窮不走南,富不去北」。 這是什麼意思呢?字面看就是說窮的時候別往南跑,富的時候不往北漂,乍一看是說南方比北方更適合有錢人發展生活,其實並不是這個意思。
  • 老北京人常說的「窮不走南富不去北」,到底有什麼含義?
    這時奶奶跟我說了一句話:孫子,記著,找工作別往南邊去。這麼突如其來的一句話,直接給我幹懵了,我當時連一知半解都談不上,我是壓根一點沒明白。直到多年以後,我才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這是一句老話,說全了叫:窮不走南,富不去北。這個南北,其實對應的是二環裡的東西南北,相對與皇城來分的。我奶奶之所以有這種偏見,完全歸結於早年間老北京人對於北京城區域的理解。
  • 俗語「窮不走南,富不去北」,是什麼意思?背後的講究少有人知
    我國發展五千多年,百姓是一浪接一浪出現在這千年的社會生活中,因此在民間百姓們日常閒來無事,就會總結一些自己的生活經驗留給後來人,好讓他們可以擁有一部生活指南,讓家人再也不用擔心他不會生活,因此很多俗語在平民世俗圈子裡廣泛流傳,細心的小朋友就會發現俗語到處都是。
  • 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什麼意思?
    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什麼意思?老一輩人的"民間俗語",一般都是古人建立在非常豐厚的經驗之上,因此值得世世代代後人的反覆推敲。而這些俗語通常都朗朗上口,易於記誦,因而輾轉流傳,世代不息。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古人忠告,受益終生!
    歡迎閱讀一介村夫,為農民說話,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一手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古人忠告,受益終生!源遠流長的歷史,留給了我們璀璨的文化積澱。現實生活中,我們總能聽到「常言道」「老話說」這樣開頭的話,這一般都是古時候傳下來的俗語。其中有一句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很多人都說有道理,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古人忠告:「窮走水則散,富涉淫則衰」,「走水」是啥意思?
    那「走水」是什麼意思?古人的話值得警醒,有錢沒錢都應該看看。第一、窮不走水但是通過對這句俗語背後的含義分析,發現根本不是表面意思那麼簡單。因為按照《紅樓夢》第三十九回的描述,劉姥姥第二次帶孫子板兒進榮國府時,只是拿了一些瓜果蔬菜去「打秋風」。而「打秋風」則是一種帶有蔑視的詞彙,指的是這二人想要以很少的付出,向榮國府索要更多的好處。
  • 農村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是句蘊含古人智慧的話語
    上千年,老祖宗傳下了不少朗朗上口的農村諺語,有些農村諺語,根據不同的時代,它們的所用的詞語也是不一樣的。不過多數的農村諺語,是引經據典可以從古詩文上面查證的,並不是空穴來風之談。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句話講的是什麼意思?我想多數的人理解不了這句話說的意思,在於走水、涉淫這兩個詞所指的意思。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什麼意思?
    今天來說說「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我個人的理解是什麼!02窮不走水參考了很多老師的精彩解讀,我也總結了幾點,後面兩種個人認為比較貼近當時的場景。第一種顧名思義就是:人即使再窮,也不要去做跟水有關的工作,如:漁民,船夫,水兵,等等。因為我國古代生產力低下,建造的船隻,抵禦大風浪是能力差,如果海上遇到大風浪,容易船毀人亡,生還性低。
  • 俗語:「窮不改門,富不遷墳」啥意思?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民間有些俗語涉及到了風水命理,比如說「窮不改門,富不遷墳」這句俗語,它的意思是說,貧窮也不要改門,富裕了也不要遷墳。在過去,有些人相信,家中的門,祖先的墳,都會影響整個家族的氣運。所以,如果自家連續幾年都諸事不順,大小禍事不斷,自己又無力更改,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風水是否不好,然後就去請一些風水大師,尋求破解之法。或者是自己這幾年發了財,就想將自家墳地遷到風水更好的地方,希望能夠庇護自己生活能夠越過越好。但是其實這些都是不太需要的。老人常說「窮不改門,富不遷墳」還是有點道理的,人的一生是充滿變數的,真的不必因為一時的氣運而去改門遷墳等,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 老話「窮不走親,富不還鄉,男不辦三,女不辦四」,是什麼意思?
    老話常說:「窮不走親,富不還鄉。男不辦三,女不辦四」,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逐句為大家解釋一下。窮不走親——:這句話應該不難理解,「人窮志短,馬瘦毛長」,人窮也就沒了親戚和朋友,也就沒了來往。你去走親戚,人家都怕你借錢,即便你不是去借錢,人家也不會給你好臉色看。親戚朋友看你像避瘟神一樣,與其受辱,還不如待在自己家裡哪也不去。有句話叫做「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居鬧市無人問」。努力奮鬥,憑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的生活才是唯一的出路,靠別人都是扯淡。
  • 古人講:「富不入三地,窮不近二人」!這兩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可能是吃了大半輩子的虧,也想不起來去聽一聽老人言。更多的是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最終鬱鬱寡歡一輩子。但是怎樣才能讓自己在富有的時候遠離災禍,在貧窮的時候能夠奮發向上呢?老祖宗的智慧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
  • 農村俗話:人過40,富不交2人,窮不管2事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古人說四十不惑,很多人直接理解字面意思,其實這裡的四十不惑,更多說的是人生的一種狀態,到了這個年齡,人應該放開一些沒必要的執著,去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種時候再不是小孩子,經不起大風大浪,因為家庭的負擔都在自己的身上。所以,農村人總結出了這樣的俗話:人過四十,富不交2人,窮不管2事。
  • 老人言:窮死不打親戚工,餓死不耕丈人田,這兩句話到底有啥意思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窮死不打親戚工,餓死不耕丈人田,窮在街頭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那麼這幾句話到底是啥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窮死不打親戚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就算你再窮都不要跟親戚幹活,不要在親戚的手下做事。很多人都體驗過跟親戚打工的難處。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
    「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從字面上看,這句話很好理解,沒有多大難度,就是說當一個人富裕了不要建造太高大上寬敞的房子居住,當一個人貧窮時不要出遠門。就拿這句「富不住大屋」來說,這裡的「大」字,如果我們按一般意義理解,那就沒什麼意思了,不如我們進一步引深它的意義,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大"就是指太空曠,太悽涼的意思,另外,我們還可以再有一種理解,那就是高大,豪華的意思。由此,從這句話中,我們就可以理解古人的兩點忠告之心。
  • 民間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古人這麼說是啥意思?
    前言:哲人有言: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其實普通百姓照樣有大智慧,比如這句民間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所含的意蘊就非常深厚。受利益的驅使,照樣有大批人出海去其他國家,畢竟在中國相對便宜的茶葉、瓷器到外國能賣上大價錢,反之亦然。但船隻出海,水手除了面對大風大浪之外,還得克服暈船,寂寞,疾病等等一系列內部因素,更不要說還是神出鬼沒的海盜。遇到任何一種危險都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走水」指的什麼?這句話啥意思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是一句俗語相信很多人都是聽說過的。若是想要清楚窮不走水是什麼意思?我們就要先弄明白,什麼是富不涉淫?一般提到淫,很多人就想到的是行苟且之事,尤其是指的男女間的那一點事。事實上淫的真實意思是欲望,不奢淫就是指的節制欲望的意思。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從字面意義上很容易讓人想歪,想到男女之事,但是現在的很多詞彙和古漢語中的詞意不一樣,就拿精這個字來說,古人所說的精是指人的「精氣神」,在古人的心中,精氣神這三中東西是構成人體的基本要素,是主宰人的整個生長和發育以及衰老的過程,所以說一個人要是「精氣神」沒有了,那麼這個人的身體也就快不行了。
  • 俗話說:「窮不走水,富不涉淫」,你知道「走水」指的是什麼嗎?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解釋,窮的時候不能走水裡,有錢的時候不能行淫。這樣的解釋明顯不通,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窮富兩種狀態,應該如何立身處世,又有怎麼樣的智慧在其中呢?
  • 古人講:「富不添丁,窮不添女」,有何含義?現代社會依然適用
    生孩子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了全社會的問題,現代人思想開發,不管有錢沒錢都不願意生太多孩子,時代特色的體現吧。在古代的人們都是爭著生孩子,生男生女也有一定的說法,就比如俗語這一句「富不添丁,窮不添女」,說的是在以前普通人家對待養多少子女的觀念。
  • 「窮走水則散,富涉淫則衰」,「走水」啥意思?古人此話有何用意
    有個小丫頭回道:「南院馬棚走了水」。賈母一聽嚇得忙不住地念佛,讓人去火神跟前燒香。所謂「走水」,簡而言之乃失火的避諱語。在古代社會由於封建迷信的影響,所以很多人都特別敬畏鬼神之術,對於無法理解的現象都心存避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