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是毛茛科、芍藥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灌木。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粗。
花色澤豔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唐代劉禹錫有詩曰:「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1985年5月牡丹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
牡丹花的別稱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藥、百雨金、洛陽花、富貴花 。
牡丹花的生長習性
喜歡溫暖、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喜歡陽光,亦可耐半陰,耐弱鹼,怕積水,怕烈日直射。適宜生長在疏鬆、肥沃的中性土壤中。土壤黏性過重易生長不良。
生長的適宜溫度在15~25℃,溫度在25℃以上進入休眠狀態。在17~20℃之間,開花最豔麗。牡丹花耐低溫,-30℃也可安全越冬。但北方寒冷地區冬季要注意保暖,以免凍傷。
南方高溫高溼的環境,對牡丹的生長不利,因此在南方養護需要特定的條件才能觀賞到奇美的牡丹花。
牡丹花的形態特徵
牡丹花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生長緩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間;根肉質,粗而長,中心木質化,長度一般在0.5~0.8米,極少數根長度可達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澤因品種而異;牡丹花枝幹直立而脆,圓形,為從根莖處叢生數枝而成灌木狀,當年生枝光滑、草木,黃褐色,常開裂而剝落;葉互生,葉片通常為二回三出複葉,牡丹花枝上部常為單葉,小葉片有披針、卵圓、橢圓等形狀,頂生小葉常為2~3裂,葉上面深綠色或黃綠色,下為灰綠色,光滑或有毛;牡丹花總葉柄長8~20釐米,表面有凹槽;花單生於當年枝頂,兩性,花大色豔,形美多姿,花徑10~30釐米;花的顏色有白、黃、粉、紅、紫紅、紫、墨紫(黑)、雪青(粉藍)、綠、複色十大色。
牡丹花的種類
牡丹花的分類方法很多,按株型可分為直立型、開展型和半開張型;按芽型可分為圓芽型、狹芽型、鷹嘴型和露嘴型;按分枝習性可分為單枝型和叢枝形;按花色可分白、黃、粉、紅、紫、墨紫(黑)、雪青(粉藍)、綠和複色;按花期可分為早花型、中花型、晚花型和秋冬型(有些品種有二次開花的習性,春天開花後,秋冬可再次自然開花,即稱為秋冬型);按花型可分為系、類、組型四級。四個系即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黃牡丹系和紫牡丹系;二個類即單花類和臺閣花類;二個組即千層組和樓子組;組以下根據花的形狀分為若干型,如單瓣型、荷花型、託桂型、皇冠型等。
牡丹花由野生變家種後,因環境條件變化及人工不斷地選育和栽培,除花色、花型、花期早晚有變異外,而且在株的形態、根的長短、粗細、葉的色澤、形狀等方面也發生了變異。
牡丹花的花語
牡丹花是百花之王,有有圓滿、富貴、雍容華貴之意。牡丹花也象徵著期待、淡淡的愛,用心付出,高潔、守信的人。
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公益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