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位於中國南海之濱,位於珠江口東側,由香港島、九龍、新界及周邊島嶼構成,香港一千多平方公裡的陸地面積已達數百萬人口,為了解決人口密集、人口少的局面,香港建造了高樓,目前,香港陸地面積約1108平方公裡,其中填海所得75平方公裡,佔香港陸地面積的6.7%。
啟德機場位於維多利亞港的海濱,西面鄰接九龍城的繁華街,三面全部是幾百米的高山,因此,被高山、民居、港灣包圍,小啟德機場是世界上使用最多、效率高、危險的機場之一,啟德灣工程,最早的是英國空軍基地,1936年改為軍民兩用機場,之後,經過多次填埋,啟德機場的規模逐漸擴大,1958年,全長2194米,從九龍灣到維多利亞港的新跑道啟用了,1970年,為了適應波音747等大型客機的起降,跑道增加到2541米,1998年7月啟德機場正式死亡時,其面積僅為2.14平方公裡,跑道的長度也停留在3390米。
香港填埋的另一個代表作是向日葵貨櫃碼頭,向日葵貨櫃碼頭的誕生是香港海運進入貨櫃時代的標誌,1985年,向日葵貨櫃碼頭的吞吐量成功進入世界三大貨櫃港口,1986年超過紐約港成為第二位,1987年超越鹿特丹成為世界第一,此後,為了解決貨物量劇增和港口設施相對滯後的矛盾,向日葵湧港不斷填海造陸,先後建設了第六、第七、第八、第九號頭,到目前為止,向日葵湧港的範圍已經從最早的Turgets灣附近向南延伸,到青衣島和昂船洲,佔地2.7平方公裡,每年可處理1800萬個標準貨櫃單位,向日葵湧港可以說是香港填海歷史上的光輝篇章。
從歷史上看,常年的填埋工程促進了香港的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城市用地,滿足了機場、港口、陸路通道等重要設施的更新和世代交替,另一方面,創造了巨額的財政收入和經營利潤,在這一寸土的地方,香港政府通過出售填海所得的土地,可以獲得龐大的財源,大規模的填埋自不必說,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活動等各個方面都會帶來負面影響,例如,香港填海的話,維多利亞港的水域面積減少,航路變窄,潮力變弱,威脅來往船隻的安全,此外,填海造地會發生水質惡化、海洋動植物棲息地消失等環境問題,現在的香港雖然正在進行填埋,但是我們會遵守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努力將填埋的弊端控制在最小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