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防務:毫米波汽車防撞雷達、高精度北鬥定位終端是實現汽車輔助...

2020-12-26 同花順財經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8月21日訊,有投資者向雷科防務提問, 華為即將布局無人駕駛領域,請問公司在無人駕駛領域有哪些產品及技術布局?

公司回答表示,智能網聯是公司五大業務群之一,公司基於自有的高分辨毫米波雷達、高精度室內外組合定位、人工智慧視覺處理、自主可控邊緣計算等核心技術,融合5G通信等技術,研發了無人駕駛智能網聯繫統中智能路側分系統,可實時獲取路面人、車、物等目標的位置、速度、屬性等信息,上傳雲平臺並實時分發至智能汽車,相關技術可廣泛應用於智能網聯汽車和智能交通領域。公司的毫米波汽車防撞雷達、高精度北鬥定位終端是實現汽車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的關鍵傳感器,可應用於所有需要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的車輛。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衛星導航高增長 北鬥全產業鏈受益
    由於下遊終端數量眾多,北鬥導航運用範圍擴大,物聯網的加速布局,及可穿戴設備作為藍海戰場,為下遊應用賦能,運營服務等公司迎來發展利好,市場規模提升可期,龍頭公司將優先受益。建議關注中國衛星、四維圖新、華力創通、北鬥星通、海格通信、合眾思壯、振芯科技、雷科防務、華測導航等。
  • 衛星導航高增長 北鬥全產業鏈受益(名單)
    由於下遊終端數量眾多,北鬥導航運用範圍擴大,物聯網的加速布局,及可穿戴設備作為藍海戰場,為下遊應用賦能,運營服務等公司迎來發展利好,市場規模提升可期,龍頭公司將優先受益。建議關注中國衛星、四維圖新、華力創通、北鬥星通、海格通信、合眾思壯、振芯科技、雷科防務、華測導航等。
  • 衛星導航預計將保持高速擴張北鬥全產業鏈受益
    由於下遊終端數量眾多,北鬥導航運用範圍擴大,物聯網的加速布局,及可穿戴設備作為藍海戰場,為下遊應用賦能,運營服務等公司迎來發展利好,市場規模提升可期,龍頭公司將優先受益。建議關注中國衛星、四維圖新、華力創通、北鬥星通、海格通信、合眾思壯、振芯科技、雷科防務、華測導航等。
  • 點擊此處加入汽車毫米波雷達產業微信群
    >北汽福田工程師汽車長城汽車職員塑料大唐解決方案系統設備山東鴻日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低速電動車金藍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安波福機械雷達>上海電氣集團首席汽車輔助駕駛系統敏實集團設計外飾件ACC車標設計毫米波透波測試敏實集團採購經理外飾件,ACC敏實集團新產品研發工程師ACC產品AptivMFGRadar大陸研發經理
  • 【牛車實驗室】趣味解讀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 自動駕駛的「電子眼」
    自動駕駛從概念化走向現實世界似乎非常迅速,對於自動駕駛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對大量交通數據進行運算,最終得到最優的行車路線和速度,車輛實現無人幹預的自動行駛。但是最關鍵的技術難點卻在於獲取數據,所以雷達變成了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硬體。自動駕駛汽車通過雷達將複雜的交通數據全部捕獲。
  • 汽車雷達傳感器行業科普
    中國雷達傳感器在汽車行業的應用 在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發展過程中,汽車對周邊環境的感知與理解,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基本前提。傳感器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基礎,只有準確及時地感知車輛周圍的道路、其它駕駛主體、行人等信息,自動駕駛汽車的駕駛行為才會有可靠的決策依據。
  • 本田在美召回140萬輛汽車;Mobileye將生產雷射雷達傳感器;寧德時代...
    無奈的是,利用攝像頭來實現自身定位非常困難;而雷射雷達可以通過將自身檢測數據與高精度地圖連續實時匹配,進而獲得汽車在高精度地圖上的全球位置及行駛方向。也許你會說,攝像頭不能很好的實現自身定位沒關係呀,不是有GPS了麼,定位本來就應該是它的任務呀。我們要知道,GPS自身的定位精度本來就不足,這點大家在開著導航找目的地的時候絕逼是深有體會。
  • 毫米波FMCW雷達測距、測速原理、應用
    因此毫米波系統更容易小型化。   為此,它們在通信、雷達、制導、遙感技術、射電天文學和波譜學方面都有重大的意義。利用大氣窗口的毫米波頻率可實現大容量的衛星-地面通信或地面中繼通信。利用毫米波天線的窄波束和低旁瓣性能可實現低仰角精密跟蹤雷達和成像雷達。在遠程飛彈或太空飛行器重返大氣層時,需採用能順利穿透等離子體的毫米波實現通信和制導。高解析度的毫米波輻射計適用於氣象參數的遙感。
  •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升空,產業鏈將迎來大...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告訴記者,該系統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例如合眾思壯推出的天鷹晶片板卡,實現了穩定的毫米級定位和0.08度的定向。這將全面提升各行業的導航、定位和測量的精度。中遊終端集成方面,北鬥軍用終端市場是上市公司爭奪的熱點,主要的產品包括單兵手持終端和車載、彈載、機載等終端等。目前振芯科技、海格通信、中國衛星、雷科防務、華力創通、合眾思壯等已進入北鬥軍用終端市場。
  • 國產重卡聯手北鬥導航 無人駕駛車或達1180萬輛 卡友飯碗保得住嗎
    北鬥系統在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等等多個方面廣泛應用。而其中與我們最為息息相關的,當屬北鬥系統為交通運輸提供的服務,北鬥系統的加持,為無人駕駛落地提供了優渥的土壤,加快了無人駕駛汽車的進程。
  • 小鵬汽車1024分享的NGP比特斯拉NoA好在哪?
    據筆者查閱的資料顯示,在具備高精度地圖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小鵬P7所配備的NGP高速自主導航駕駛可以通過環繞車身的360°感知、RTK+IMU定位、高精度地圖等多者結合,實現車道級別定位、可通行區域規劃,與其他交通參與者的行為預測
  • 華為要造雷射雷達傳感器了,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詳解智能汽車的打法
    2、智能座艙平臺「我們的核心理念是讓智能座艙平臺和整個智能終端生態結合起來」。徐直軍稱,我們在中國、在全球都擁有大量的智慧型手機用戶,整個產業界建立了廣泛的智能終端生態,真正實現了規模化、低成本。智能座艙是在車上,我們認為應該把智能終端硬體生態、軟體生態、應用生態,引入到智能座艙。
  • 精度提高到1.2米,北鬥系統如何實現高精度定位服務?
    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10月14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北鬥定位2.0版),可將民用手機的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這意味著我們在駕駛車輛行進時,手機「導航」就能告訴我們是在主路還是在輔路。近期,華為發布的新款手機就實現了亞米級北鬥導航定位,可進一步分清我們車輛行駛在主路或輔路的哪個車道。
  • 雷射雷達:智能汽車的下一仗?
    按理說,雷射雷達已經不在馬斯克的視野範圍內了,為何卻在這個時候因為雷射雷達而親自上陣懟小鵬汽車呢?有趣的是,在汽車圈子之外的華為也開始密集釋放關於量產車規級雷射雷達的消息。在今年廣州車展期間,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華為的雷射雷達已經成為車企搶購的爆品,並考慮在近期做一個雷射雷達產品的整體發布。
  • 在距離多少錢700公裡的地方購買續航純電動汽車
    根據小鵬P7公開的參數,他配備了XPILOT3.0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是一種更適合中國道路場景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在物理硬體方面,該系統擁有14個攝像頭、5毫米波雷達和12個超聲波傳感器,構成了業內唯一的360度雙感知融合系統。說白了,這個系統就像人眼,實時盯著車輛周圍的情況。
  • 傳感器熱點:北鬥星通發布最新22nm高精度定位晶片
    傳感動態 【德國化學巨頭BASF 開發了一種新材料以保護汽車傳感器和雷達】 德國化學巨頭BASF 開發了一種新材料以保護汽車傳感器和雷達。這種新材料不僅可以承受極端天氣條件,還可以承受其他車輛發出的電磁波。
  • 釐米級定位!北鬥有望2025年前建成高精度網絡
    冉承其介紹,北鬥三號建成後,首先解決系統的穩定運行,接下來是謀劃未來發展。北鬥即將要建設一個天基的低軌星座系統,有望2025年前建成高精度的網絡,全世界都會享受到北鬥的釐米級定位服務。  冉承其表示,衛星導航有天然的脆弱性,信號弱、容易被幹擾,進入室內會有一定影響。水下導航會碰到很多困難,這些都是後續要解決的。
  • 南方電網建成120座北鬥地基增強站 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精度可達...
    羊城晚報訊 記者馬燦、通訊員沈甸報導:22日,記者從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了解到,隨著珠海供電局110千伏定家灣站北鬥基站的順利建成,120座覆蓋全省的北鬥地基增強站(以下簡稱「CORS基站」),為面向廣東電網提供高精度定位信息奠定了基礎,也為電網地質災害防控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
  • 北鬥定位 2.0 版服務平臺發布:1.2 米精度、秒級定位
    在本次論壇上,中國信通院正式發布了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該平臺在支持北鬥快速定位服務能力基礎上,遵循國際3GPP標準,與5G網絡融合,實現高精度定位目標,支持車道級定位等應用,為廣大公眾用戶提供更快速度和更高精度的定位服務,進一步推動北鬥產業生態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