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媒:美前高官稱大陸「武統」機率升高
參考消息網11月19日報導 據臺灣「中央社」華盛頓11月17日報導,美國聯邦政府預計明年1月進行政權移交,外界密切關注兩岸情勢。美國國防部前助理部長幫辦埃爾布裡奇·科爾比當地時間17日表示,解放軍軍力近年大幅躍升,北京「武統」可能性提高。
-
祖國必統一,「臺獨」收到絕望消息,美高官:大陸「武統」機率升高
而就在日前,美國前高官更是表示,解放軍軍力近年大幅躍升,北京「武統」可能性提高。據參考消息網11月19日報導,當地時間17日,喬治·華盛頓大學西古爾亞洲研究中心舉辦在線研討會,邀請2017年至2018年期間擔任美國國防部戰略與軍力發展助理部長幫辦的科爾比及美國戴維森學院政治系教授任雪麗,針對未來兩岸與所謂「美臺關係」進行討論。
-
臺灣是要「武統」還是「和統」?學界又起爭論
文/歐尼(鳳凰網《臺灣日月談》特約作者)首發於鳳凰新聞客戶端兩岸學界最近爆出「武統」「和統」之爭,大陸重量級涉臺學者章念馳被近來表態尋求武統的學者李毅槓上,臺灣涉兩岸學界觀察,大陸近來支持武統聲浪明顯升高,但對臺政策仍維持基本論調。
-
若大陸「武統」臺灣,臺軍將有85%人投降?
文丨傾氼 審丨清落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自從民進黨當局上臺執政以來,就不斷的「親美反中」大肆對大陸搞「小動作」,讓兩岸關係走向緊張的局面,而面對民進黨當局的種種作為,解放軍軍機頻繁現身臺海,就是對民進黨當局的一種告誡
-
美國官員:美航母若停靠臺灣或讓大陸發動「武統」
原標題:AIT主席承認美航母停靠臺灣或讓大陸發動「武統」【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9月13日報導,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莫健(Jim Moriarty)12日在此間承認,美國對臺做任何事情都要權衡利弊得失,如果一個步驟代價超過好處,或許就不是正確的時機去做。
-
「武統」離臺灣有多遠?臺媒列出三條件
在解決臺灣問題上,實現和平統一始終是大陸的第一選項。但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持續在「臺獨」道路上飆車,讓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強調,「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對此,有臺灣媒體分析,什麼情況下大陸會選擇非和平方式統一臺灣,「武統 」的觸發條件又有哪些?
-
歷史可以證明:大陸決定對臺實施「武統」,並非根據軍事條件
歷史可以證明:大陸決定對臺實施「武統」,並非根據軍事條件 2020年04月17日 09:5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歷史可以證明:大陸決定對臺實施「武統」,並非根據軍事條件。(圖片來源網絡) 針對「武統」臺灣的條件問題,香港中評社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大陸決定對臺實施「武統」,並非根據軍事條件有沒有超越外部幹預勢力來決策的。
-
大陸軍事專家:臺灣軍事創造了「四個前所未有」圖以武拒統
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史曉東2020年12月29日出席「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深入總結和介紹了2020年臺灣軍事情況,認為臺灣軍事創造了「四個前所未有」。 史曉東表示,從臺灣當局角度看,改善自身安全環境的路徑有兩條:一是緩和和改善兩岸關係,使大陸「找不到理由打」。
-
守住澎湖就能擋下「武統」?美國人給臺灣灌迷魂湯
今年臺灣地區選舉結束不久後,解放軍曾經不小心在媒體上洩漏了攻佔澎湖的軍事戰略圖以及清晰的入侵路線。 二是解放軍攻臺必須先奪取澎湖。因為臺灣在澎湖列島部署了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和天弓三型防空飛彈,如果不摧毀島上駐軍繞過澎湖,那麼,大陸的登島艦隊兩側將會受到飛彈的攻擊。
-
「以武拒統」?臺灣又要給美國送錢,磋商購買水雷及巡航飛彈
民進黨當局在這次疫情期間一意孤行地傷害兩岸民眾的情感,明明大陸才是與臺灣地區骨肉相連的兄弟同胞,可是沒想到民進黨當局仍舊不斷的「親美友日」,不斷地對大陸進行挑釁,意圖謀取「獨立」,這對於兩岸關係和諧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
「中國字,有滋味」:「不統」「不獨」「不武」「不武」的深味
於是,將「不統、不獨、不武」翻出來,仔細地琢磨了一下,發現這三個詞中的「不武」確實是個另類。這三個詞中,「不統、不獨」很好理解,就是不支持兩岸統一,也不搞臺灣獨立的意思。「統一」「獨立」都是招打、找打的事,都是兩頭受氣的事,當個四年、八年的臺灣臨時頭頭腦腦,糊弄一時是一時,風光一會是一會,誰也不應、不願去做那冤大頭、烏龜殼。唯獨「不武」這個詞很另類。其實,「武」的意思很好理解。
-
大陸擬推《國家統一法》?學者爆:臺灣剩3條路
「最下策是武統,即武力統一、但代價很大。中策是和統,時間較長,但皆大歡喜。最後是上策的智統,即文明統一」,即談、嚇交替策略,以零傷亡、不流血為主旨。 過去4年,民進黨全面選邊美國、押寶川普,得到的是川普狂打「臺灣牌」,高層官員高調專機來臺,大規模軍售等象徵性的支持。
-
美國還在給臺灣下「迷幻藥」
鬱慕明坦言,臺灣社會一再掩耳盜鈴,就像裝睡的人叫不醒,但現實就是現實,臺灣必定會為「親美抗中」付出代價。他表示自己已經做好了被動接受「武統」的心理準備。 大陸「武統」可能性小?別聽美國官員瞎判斷了 一些前美國官員、智庫專家近期常提及「武統」話題,有理性的,有片面帶偏見的,不少人撇開「臺獨」尋釁、外力介入等因素,不問其因,難測其果,顯然是誤判了。 美國前國防部官員唐安竹的觀點,就屬於這一類。
-
臺灣問題綠營比大陸更拖不起
這讓很多嚮往統一的兩岸同胞如鯁在喉,「武統」的呼聲又開始上升。解放軍東部戰區公眾號也強硬表態:「丟掉幻想,準備戰鬥!」 因此,在統一方面大陸不必著急,重點震懾綠營不要「急獨」。 首先,從目前形勢看,臺灣方面對於兩岸軍力差距的擴大沒有絲毫辦法。臺軍拿得出手的裝備,除了幾款飛彈算是自研,其他就只能靠買。而幾乎唯一的賣家美國又視臺灣為「凱子」,屢屢用過時武器敲詐勒索。 反觀解放軍近年來海陸空裝備都在自主研發的前提下飛速發展。
-
邱毅怒批沈富雄:錯估美國,低估大陸,高估臺灣
作者:年負前段時間,民進黨前「立委」沈富雄在政論節目中聲稱,兩岸統一遙遙無期。沈富雄評論的根據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礎已經被蔡英文的執政消耗殆盡。而且沈富雄認為,如果大陸發動「武統」,那麼將會導致世界大戰,因為茲事體大,所以大陸不會輕易動作。
-
「2019年美國軍力指數報告」談及臺灣:大陸統一臺灣目標從不曾改變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今日公布「2019年美國軍力指數報告」,該報告聲稱,「與臺灣交往法」通過後,未來幾年美軍訪臺人數與層級可能會顯著增加。但中國大陸從未放棄「武統」,隨著解放軍現代化,中國大陸對臺採取軍事行動的能力正在升高。
-
鼓吹大陸攻臺,解放軍很難拿下澎湖?美「專家」給臺灣支了個招
為了給「臺獨」勢力撐腰打氣,美國所謂的「專家」在鼓吹大陸攻臺時給臺灣支了一招。據環球時報7月14日報導,被一些臺媒稱為美國「軍事專家」的艾克斯在《福布斯》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聲稱解放軍要想拿下臺灣,澎湖將是重要關鍵點,但他又強調澎湖防衛堅固不易攻取,臺軍堅持的每一小時都有助於臺灣動員後備軍以及美軍馳援,時間並不站在解放軍這邊。
-
別趁疫情對大陸落井下石!臺灣學者:「天然獨」會挑起「必然統」
長期研究大數據的臺灣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助理教授杜聖聰接受訪問表示,現在民進黨不跟中國大陸互動、制定「反滲透法」,再加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兩岸在未來1、2年看不到樂觀的部分。疫情當頭,民進黨「政府」應強調防範疫情,不要過度衍伸,並呼籲網民自製,當臺灣有「天然獨」的民意時,別忘了對岸有「必然統」,用歧視、憤怒的框架對著大陸,並不是聰明的作法。杜聖聰,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現為銘傳大學廣電系助理教授,曾任中天電視兩岸中心召集人等,多次往來兩岸採訪兩岸新聞。
-
臺灣沒第五代戰機咋辦?美前高官:「空窗期」租F-35給臺軍
他說,第一個問題容易解決,只要讓臺灣空軍的飛行員赴美接受訓練,並且準備好要出借給臺灣的F-35戰機。未來只要有需求,就可以緊急在臺灣進行部署。第二個問題則是個政治問題,但他也認為不難克服。是否要出租臺灣F-35,考驗的其實是美國的勇氣。
-
臺灣真的想打一場戰爭?綠媒:中美必有一戰 中國必敗
綠媒政論節目只顧喊爽這些綠媒政論節目評析的基本論點有二:一是中美必有一戰,而且中國必敗;二是大陸必然會「武統」臺灣,臺灣必須做好戰爭的準備。而且前述兩項推定「很快」就會出現。在節目中,一些並非國際戰略或軍事專業的「名嘴們」,不斷鼓吹中美都需要一場戰爭、雙方都已做好實質戰爭的準備,不打一下不行、北京積極防備美國核武攻擊,加上「美中要打仗了」、「美軍機逼近上海」、「美將用所有資源抗中……」等標題,醞釀出一種迷幻激昂的情緒。對於中美開戰與大陸「武統」,節目中用的是極端亢奮的口氣與措詞,絲毫沒有因此憂心或示警之感,彷佛中美開戰,臺灣隔岸觀火,而且對臺灣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