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快手第一土嗨的「水汪汪故事」還沒畫下句號的時候,快手第一土嗨似乎又有意向捏造什麼成績。還是那句話,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知錯不改是可怕的。快手第一土嗨自稱單曲被Spinnin' Records收錄,並寫入某榜單的官方公眾號介紹中。
什麼?單曲被Spinnin' Records收錄?雖然Spinnin' Records已經被全球三大Major Label之一華納收購,但是Spinnin' Records仍然是最大的EDM廠牌。不過,這是假的。Spinnin' Records員工已經向某榜單的員工反應了這一造假現象。
另外,快手第一土嗨還有傳播盜曲現象的嫌疑。眾所皆知的是,7妹/小可/珊爺/虞姬等人是電音愛好者十分痛恨的盜歌賊。將別人的音樂改個歌名,儘可能殺馬特,充當自己的「原創作品」。而快手第一土嗨在快手上播放的正是這些盜歌之作。
將話題回到快手第一土嗨這個頭銜。電子音樂資訊在之前的文章中就說過,快手第一土嗨這個稱謂並不是電子音樂資訊編造的。早在那篇文章之前,電音愛好者的圈子裡就一直有將這位朋友稱之為「快手第一土嗨」或「快手土嗨王」的說法。
包括之前快手第一土嗨在某張榜單所屬的App上所參與的Mixtape大賽,也根據某榜單的員工稱是」花錢買的第一名」。而在與現在相隔兩個多月的7月3日,當地的製作人/DJ,以及電音愛好者,就已經口口相傳快手第一土嗨這個稱謂。
有趣的是,快手第一土嗨「付費獲勝」並贏得演出機會的這家夜店,常年與電子音樂資訊團隊保持著合作關係。畢竟這個圈子就這麼小。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早在7月3日,真正的專業人士就已經明白這張「中國百大DJ排行榜」會出現哪些人,包括這位快手第一土嗨會不會上榜,明白的人心裡也已經有數。那麼快手第一土嗨到底有沒有買榜嫌疑呢?看看這段聊天記錄,請自行翻譯。
不光這張「百大DJ排行榜「是一張「我們想讓誰上榜,誰就可以上榜。只要你贊助我,我就可以讓你進前十」的榜單。相同品牌旗下的「百大Club排行榜」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更是被排名第一的夜店當場懟了回去。這個第十名有沒有說服力,想必大家也就有數。
萬事都是要講究證據的,就像這篇文章,附上了許多對應的圖片,只是希望證實電子音樂資訊團隊不會無憑無據地詆毀誰。那麼快手第一土嗨到底是不是土嗨呢?首先,要知道,土嗨的意思是:把電音錯誤稱之為DJ的人,或是網站等等。
關於土嗨的概念,已經從2009年創立至科普到現在。快手第一土嗨聲稱「給老鐵們放一首80後都知道的DJ」,請問「放DJ」這種說法,難道不是「把電音錯誤稱之為DJ」嗎(老話題新補充 為什麼土嗨指的是把電音錯誤叫成DJ而不是把舞曲錯誤叫成DJ?)?
那麼既然快手第一土嗨這個頭銜並非電子音樂資訊最早提出的,意味著電子音樂資訊只是認同了這個口口相傳的說法。更重要的是,快手第一土嗨確實有過「把電音錯誤稱之為DJ」的不爭事實,所以「快手上把電音錯誤叫成DJ的人」這個說法有錯誤嗎?
另外,有關於快手第一土嗨登榜的那篇文章,只是論證了快手第一土嗨身上確實存在土嗨這一毛病,也就是把電音錯誤稱之為DJ的毛病,而並沒有否認快手第一土嗨的打碟技術。快手第一土嗨偷換概念,拿這一點試圖翻身,未免有點混淆視聽吧?
快手第一土嗨完全可以用別的方式回應,比方說「我只是鬧著玩的「,「我只是迎合快手上的土嗨,他們不知道DJ不是音樂風格」,亦或者是說明自己以後不會再把電音稱之為DJ。但沒想到,快手第一土嗨的回應中,大部分篇幅都只是絞盡腦汁地詆毀我們。
首先要跟各位讀者說聲抱歉。我們從來不想用公眾號的頭條文章來撕逼,但是這件事有關於電子音樂資訊品牌的口碑以及團隊老闆David Yandrin的口碑,電子音樂資訊團隊必須對某些謠言做出回應。
電子音樂資訊最早是由David Yandrin個人創建的電音媒體,後來因為品牌的擴大和工作量的擴大,電子音樂資訊成為了一個團隊,而且是有營業執照,有工作室的職業媒體團隊。所以說,快手第一土嗨把一切矛頭都指向老闆,就已經很無腦。
還有快手第一土嗨在某些群聊說什麼「他整天沒事幹」,也恰恰相反。快手第一土嗨可以自己試試看,運營一個每天輸出幾千字的電子音樂媒體,需要耗費多少心血/時間,以及需要多少專業的墨水。如果有那麼簡單,也用不著增添人手了不是嗎?
電子音樂資訊不會去否認一個人為打碟付出了什麼,也不會去否認一個人在DJ的道路上走過的心酸旅程。耗費大篇幅去解釋自己的DJ身份?但問題不在這裡呀,問題在於這位朋友確確實實把自己放的音樂錯誤稱之為「80後都聽過的DJ」,這就是土嗨的意思。
很關鍵的問題在於,快手第一土嗨也許真的應該心平氣和,調整一下心態,搞明白,電子音樂資訊當時的文章點明了土嗨不是一種音樂風格。快手第一土嗨解釋自己「放土嗨是為了生存」也就不成立了。
在目前不算非常成熟的電音圈,人們對土嗨一詞的理解總是有著分歧。但是土嗨的意思不會被改變,如果你把電音錯誤稱之為DJ,那就是土嗨。什麼「放DJ」,什麼「聽DJ」,就好比「加熱廚師」,「吃廚師」一樣。更改掉自己的錯誤,就那麼難嗎?
不要說自己對Brostep/Trap/Future Bass/Big Room等曲風做出了推廣,在快手是電音推廣第一人。快手第一土嗨為什麼土嗨,不是因為自己放了什麼音樂,而是因為自己充當著一個怎麼樣的角色。
假如說,在快手上高呼「老鐵們雙擊666我給你們放一首DJ」,也能算是對電音的推廣,那王繹龍和大張偉的抄襲,是不是電音愛好者們應該感謝他們呢?推廣電音,需要建立於真的起到了正面效果的前提下,推廣「聽DJ」怎麼能算是推廣電音呢?
另外就是快手第一土嗨直接否認我們公眾號專業性。用「專業人士和資深電音愛好者都嘲諷你,你們公眾號都是在胡說八道」的說法來否認電子音樂資訊,這一招確實是挺有心機的。畢竟,把電子音樂資訊給否認了,相當於就把自己的形象挽救回來了。
電子音樂資訊的幾位編輯,都是擁有5年甚至10年以上電子音樂聽歌經驗,並且深入研究了多年電音文化的資深媒體人。其老闆David Yandrin更是從2001年開始接觸電子音樂。如果說「土嗨們否認這個公眾號」就能證明我們不專業,那我們早做不下去了。
電音愛好者不是傻子,如果我們沒有輸出那麼多值得一看的文章,那麼試問我們何德何能能吸引接近7萬名電音愛好者的關注呢?又想請問,你又為什麼要關注我們,而且老從我們這裡學習知識呢?大家看文章,都是因為從中可以獲取什麼。
人,可以不懂得感恩,可以每天從一個公眾號上學習大量的知識卻從來不說一句謝謝,可以是一群抄襲/盜歌/冒充/土嗨的「專業人士」湊在一起說比自己專業幾千倍的媒體不專業。但是,人不能忘記飲水思源。
快手第一土嗨所謂的「你自己也參加了這個榜單,但是你沒有上榜,所以你嫉妒我」,完全是沒有辦法站得住腳的。David Yandrin從未創建Pyro的DJ帳號,從未參與這個榜單投票,自然也就扯不上「你嫉妒我拿了第十名」。
電子音樂資訊團隊中的其它成員,都是全職的媒體人,對於媒體人而言,我們每天投入音樂知識的時間是巨大的。除了David Yandrin以外的另外一位製作人/DJ,也沒有註冊Pyro的DJ帳號,沒有參與投票,理論上自然不存在上榜。
再者是有關於詆毀「你們給一堆大咖打廣告,但是混圈失敗」的說法。電子音樂資訊這麼久以來推薦過很多國內外的音樂製作人/DJ,從每個人都知道的國際頂級大牌到國內或大或小的藝人,也一直保持著很好的友誼。這種挑撥離間的詆毀更是暴露了無知。
快手第一土嗨還提到「你的Mixtape也是土嗨」,下面一群夜店駐場DJ跟風噴「混音技術真爛,放的歌真土」。哈哈,然而那個視頻是2016年7月15日,科普170 BPM Melbourne Bounce的文章裡面的(土嗨所謂的「快搖」是什麼音樂風格?)。
作為媒體,科普一種被錯誤稱之為「快搖」的音樂風格,上傳了Aiman Yuki在Soundcloud上的Continuous Mix,卻要被拿來代表媒體人的「打碟現場」,會不會有點太扯了?最起碼,您得先找到對應我們幾位編輯的視頻,再詆毀呀是不是?
前段時間一篇關於「先了解電子音樂再學習打碟」的文章,完全就跟快手第一土嗨沒有半毛錢關係。編輯部選題的初衷在於鼓勵DJ們了解電子音樂,編輯部在寫文章的過程中更是沒有想到這個人。WTF?莫名其妙也被掛了出來說是針對快手第一土嗨?
說什麼「我們給自己留後路」,「我們知道你獲得了打碟的獎項才寫的」。你的Scratch如何,是一回事。你把電音錯誤稱之為DJ,涉嫌買榜,捏造與Spinnin' Records的關係,卻是另外一碼事。這一波神級對號入座,再次算得上造謠!
另外,快手第一土嗨聲稱,「如果有實力,拿點專業的東西出來,用打碟來Battle」。我們是一個媒體,我們的文章就意味著職業上的實力和專業的東西。我們的每個字,都是我們的工作。就好比,你不能拿司機的開車技術來衡量一個廚師的廚藝。
至於快手第一土嗨的粉絲,說「David Yandrin罵過很多DJ和夜店」,抱歉,所有我們所曝光的DJ和夜店,嚴格來說都不是罵,而是指出對應的抄襲/盜歌/冒充現象。也許有人覺得抄襲/盜歌/冒充不應該被曝光,但是必須有人去做這些事。
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寫過這麼長的文章了,能看到這裡的讀者,我們先跟大家說聲謝謝。或許在文化推廣的道路上,身為媒體會很困難。每個人都希望電音環境在國內變得好起來,而我們在做的,恰恰也就是這些事。
至於David Yandrin,也就是被快手第一土嗨幾千個字一頓抹黑的那位,我們的老闆,一直都將音樂製作人和DJ作為副業。每天付出比製作人和DJ更多的時間去了解電子音樂知識,是為了讓文章更加專業,每個電子音樂資訊的編輯都在實現這些任務。
如果說一個專業化的媒體,在指出「一位土嗨登上了某張水榜的第十名」,卻要被捏造出一堆完全不存在的「缺點」。那麼或許該說,你並沒有搞明白媒體人需要做什麼,DJ需要做什麼。
我們知道我們身上有很多重任,我們需要去推廣的電音文化還有很多,包括我們自己要學習的電音知識也還有很多。我們的老闆為電音在國內的發展到底付出了多少,也不是快手第一土嗨「雙擊666」能衡量的。
如果快手第一土嗨再一次找什麼「DJ舞曲網」的公眾號來做出所謂的回應,我們肯定也還會做出相應的回應。但是,撕來撕去又有什麼意思呢?最多就是雙方都多一群Haters而已。
還有人說什麼「為什麼你們這麼專業,國內的電音會議沒邀請你們」。抱歉,確實邀請了我們,但是因為我們所在的城市不是上海,這些會議我們都是不方便參加的。我們想做的,只有成為一個更好的電音媒體,不斷地完善自己,因為我們吃的是這口飯。
當然,如果快手第一土嗨能不再土嗨,即便是把「80後都聽過的DJ」改口為「80後都聽過的電音」,在快手上能傳播一些真正的電子音樂,而不是「虞姬7妹社會搖加快版」,電音愛好者是會支持你的。想重新站起來,請別依賴詆毀我們的方式。
我們深知,可能一篇曝光快手第一土嗨的文章,會讓很多人都變得不喜歡快手第一土嗨。但是,我們真的只是不希望自稱「放DJ」的人成為中國電音的旗幟。如果快手第一土嗨願意改過自新,我們也可能考慮幫助快手第一土嗨澄清自己。
我們沒有把快手第一土嗨視為敵人,只是在一張簇擁數十位有過抄襲/盜歌/冒充/土嗨歷史的DJ榜單上,我們需要殺雞儆猴。電子音樂資訊不會被「惡意差評」擊垮,反倒是有問題的「水榜DJ」不妨想想問題出在哪裡。
適可而止。如果快手第一土嗨不再想盡辦法抹黑我們,我們也不會再寫快手第一土嗨的事。就算他以後再自稱單曲籤了什麼牛逼廠牌,或者再說自己要放「80後都聽過的DJ」,我們真的不想管了。畢竟,真的太Low了……我們再也不想浪費頭條文章的篇幅了。
我們深刻地思考了很久,曝光這些抄襲/盜歌/冒充/土嗨,到底是對是錯?打擊這些現象,到底是正義還是噴子?我們不知道,因為支持者和反對者都太多了!難道我們真的應該放任這些現象不管嗎?讓抄襲/盜歌/冒充/土嗨更加泛濫?這個圈子糟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