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一直在移動,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抬頭看天上的星星卻還是原來的位置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為距離太遙遠了!先假設一個小模型,在太空中有一個空間站可以定位到地面上的一個人,但是最準確只能精確到知道這個人在某個城市。這個時候即使這個人在城市中每天來回穿梭的跑步,從城市這頭跑到城市的另外一頭,但是從太空上來看,這個人的定位並沒有變一直都是在這個城市。
那麼相同的道理,我們肉眼看見的恆星實際上時刻都在運動著,但是與我們和這顆星星之間的距離相比較就微不足道了。太陽相對於銀河系中心的速度為240公裡每秒,距離銀心大約2.6萬光年,每2.3億年就要繞銀心一周,自從太陽系形成之後太陽也就轉了大約20圈左右。銀河系中心是超大質量黑洞,銀河系內的數千億顆恆星都在繞著銀心運動。我們肉眼可見的星星全部都是銀河系內距離我們較近的恆星,它們繞著銀心運動,速度有高有低,這就像是太陽系內八大行星繞太陽公轉,但因為公轉周期不同,每年就可以清晰地看見「金木水火土」五顆行星位置的變化過程,有的時候還會出現連珠現象。
我們在地球上看其他幾大行星移動的很明顯就是相互之間距離太近了。看恆星幾乎不一定是因為距離太遠。人類仰望星空的時間只有幾百年,往多了說近千年,這麼「短的時間」距離遙遠的一些恆星移動距離就會很短。例如北極星指的是北天極指向的一顆恆星,現階段勾陳一是北極星。大約1.2萬年以後織女星就到了北天極的位置。
而太陽這近千年的運動,移動的距離很短,大約也就繞銀心運動了二十三萬分之一的圓周距離。星星也在移動,只是以人類個體一生的時間為單位,移動的距離肉眼可能分辨不出來。只有在數千年或者上萬年,它們移動的距離可能很大。
距離我們6光年遠外有一顆恆星,它被稱為巴納德星,目前為止巴納德星是相對太陽自行速度最快的恆星,它正在高速向著太陽這個方向飛來,每年在夜空中的位置變化是10.3角秒。但是我們肉眼是看不見這顆恆星的,它是一顆紅矮星,是距離太陽系第四近的恆星。由於它自身的運動速度很快,同時距離太陽系也很近,因此這兩方面因素下它在夜空中位置變化就比較明顯。一百年的時間這顆恆星可能會移動0.25度,大約移動滿月視直徑一半的距離。
其實從幾百年前到今天一些星星最大的移動距離已經超過了滿月的視直徑,只是我們沒有關注而已。至於夜空的幕布一說由來已久,但是人類目前最遠的足跡已經到了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那裡也有夜空。而最遠的探測器是旅行者一號,現在距離我們220億公裡,它也是照常拍攝星空。因此說幕布的說法只是一種過去的謠言而已,那個時代可能人類還飛不出地球。
文/杜若,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歡迎關注我們:科學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