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賽道與湯臣倍健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雪球

股市中當前大家最看好的莫過於大消費和醫藥行業,而對保健品行業的興趣並不大。說起國內保健品行業的聲譽也真是不敢讓人高看,多年來該行業裡還真出了不少大忽悠,把老百姓都忽悠怕了。

說實話,什麼是保健品還真不好說清楚,尤其是在人們的概念裡,保健品與中藥,甚至某些食品好像真沒有明確的界線。

在國外的大超市裡我們可以看到賣維生素、胺糖、各種鈣、魚油、益生菌以及輔酶Q10等等我們叫做保健品的商品,但老外把這些稱為"膳食營養補充劑"(Dietary Supplement)或叫膳食補充劑,被看作是一類區別於普通食品和藥品的第三類產品。這類商品在國外超市貨架擺放的規模很大,決不亞於國內超市白酒、醬油、醋等消費品的貨架佔比,甚至不亞於任何一類單品食品的規模。並且超市常常將其擺在最靠近收銀口的顯著位置,可見它在超市中的重要地位。

在國內,雖然人們在超市裡還看不到同類產品,基本上還是在藥店裡賣。但對這類產品的接受度正在快速增高,可以預見這類商品將來一定會得到與其它大消費商品一樣的重視程度。

改革開放以後,人們的眼界也逐漸打開了。記得早年有人從國外帶回來點價格很貴的複合維生素都當做寶貝似的,說一天吃一片,一個人所需的所有維生素營養就夠了,當時感覺非常神奇。

膳食營養補充劑勢必也會在國內得到普及,那麼國內是否也會出現生產這類產品的優秀企業呢?我想這也是必然,決不會將這塊大蛋糕長期留給老外專享。

從目前來看,國內企業的湯臣倍健正處於比較有利的位置。歷經十幾年磨礪,小湯的幾個大單品都比較成功。藉助平臺效應,新增大單品的難度會越來越低,規模效應也會越來越有優勢。

實際上我對這個領域完全是個外行,搞不懂其技術含量和生產難度。僅僅能從財報中看到企業還不錯,橫向比較同類企業,小湯在規模上,管理上也有優勢。

也聽到輿論有關企業在誠信方面的不同說法,以致於我對小湯的觀察期又延長了一年。去年上半年拿了一點觀察倉,下半年又擔心其商譽減值,很快又拋掉了。到了去年底,果然如期"暴雷",還有些慶幸的感覺。

實際上也知道這次的商譽減值僅是個記帳方式問題,並不代表企業的實際業績。所以"暴雷"後的小湯更加值得關注。業績已不是關注重點,重點是企業誠信。

經歷了一段時間持續關注,特別分享了尖峰JEFF@尖峰JEFF的許多很有價值的文章,在此深表感謝!幾經推敲之後,我選擇相信企業。因為沒有發現有可信度的疑點,而且對梁老闆的風格和許多做法還有些欣賞。因此也就果斷下注了。

別人向我打聽看好什麼股票時,我最不敢推薦手中持有的股票就是湯臣倍健。因為這也是我最不懂的行業,最說不清楚的企業。可是我第一眼的感覺就是小湯將來會變成胖子。變胖的理由就是他的賽道好以及龍頭地位的優勢,以及他的管理和銷售能力均屬一流。客觀的講,目前小湯的對手仍然是國外產品,但很明顯差距正變的越來越小。

幾位朋友非要讓我說出真心看好哪幾隻股票,只好把小湯也供了出來。只是附加了兩個條件:要有耐心,還要做好被深套的準備!

結論:長期來看,膳食營養改善劑將會成為國內企業的好賽道。湯臣倍健的相對龍頭地位,對其未來的發展非常有利。

作者:煙霧草堂連結:https://xueqiu.com/1866534490/162327471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相關焦點

  • 併購優塾--湯臣倍健:保健品龍頭增長風險在哪裡?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一提到保健品,大家似乎人心惶惶,從 90年代的「中華鱉精」事件,再到 2018年底的「權健事件」,這些負面消息,無疑都打擊了消費者信心。實際上,保健品的內涵較為廣泛,它可以分為傳統滋補品(如東阿阿膠(000423))和膳食補充劑。
  • 保健品併購敗北:湯臣倍健首度虧損後的變局
    近期,登陸資本市場十年、號稱中國保健品第一股的湯臣倍健出現首度虧損,2019年湯臣倍健營收 52.62 億元,同比增長20.94%;實現歸屬淨利潤-3.56 億元,上年同期為 10.02 億元。  商譽的重雷  從年創利10億元到巨虧3.5億,一向有著超高利潤著稱的保健品行業巨頭湯臣倍健為何變臉如此快速?
  • 六看湯臣倍健:利潤增長含「水分」,保健品巨頭還需開個「處方藥」
    文|節點財經  A股頻道近些年,隨著民眾健康意識提升,減肥族、跑步族、養生族越來越多,吃保健品蔚然成風,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童稚小兒,趨勢越來越年輕化,群體越來越龐大。作為行業內的領軍品牌,基於賽道的景氣度和較早布局的先發優勢,湯臣倍健(300146)在2020年較為困難的市場環境中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 湯臣倍健滑鐵盧:上市首度巨虧,多次深陷保健品違規風波
    「翻車」的2019眾所周知,湯臣倍健是國內保健品行業龍頭企業,創立於1995年10月,並於2002年系統地將膳食營養補充劑引入中國非直銷領域,從而迅速成長為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領導品牌和標杆企業。劣跡斑斑的過往然而記者注意到,號稱行業龍頭的湯臣倍健,近年來在保健品行業曾多次被指出涉嫌無證生產、虛假宣傳、產品重金屬超標、產品不合格等多種違規問題。2012年,湯臣倍健旗下美國原裝進口產品「骨膠原高鈣片」和「葡萄糖胺片」等沒有藍帽標誌,卻對外宣稱是保健品,涉嫌違規銷售以及欺騙、誤導消費者,被媒體廣泛關注。
  • 海外保健品巨頭破產,湯臣倍健躺槍跌停
    文 | 財聯社 兮亞財聯社6月29日訊,國內保健品龍頭湯臣倍健今日低開低走,早盤快速回落後跌停。截至收盤報19.81元,全天成交額11億元。GNC前腳破產,湯臣倍健接著卻要對澳洲項目追加投資。6月25日,湯臣倍健發布《2020年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根據預案,湯臣倍健本次擬向35名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不超過1.6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6.08億元,用於珠海生產基地和澳洲生產基地。
  • 開市暴跌10%,保健品龍頭湯臣倍健要在澳洲「坑」多久?
    作者 | 曾嘉藝編輯 | 東東6月29日一早,繼哈藥股份踩雷美國最大保健品公司GNC股價跌逾7%後,國內保健品龍頭湯臣倍健也跌停了大跌前,GNC申請破產;另外,湯臣倍健2019年因澳洲併購巨虧14億後,繼續募資追投澳洲生產項目。湯臣倍健董事長梁允超曾在2018年放出豪言,對於併購國外品牌,有九成把握在原有的業務基礎上再進一大步,3年翻一倍。可現實卻是,數十億元的投入不僅未能產生足夠的回報,反而累及財報。
  • 湯臣倍健保健品陷違法廣告門 蜂膠軟膠囊被停售
    湯臣倍健財報顯示,廣州市佰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為其全資子公司。  據湖北省食藥監局此前發布的2014年第8期違法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公告顯示,「湯臣倍健牌蜂膠軟膠囊」 在某廣播電臺發布違法廣告11次。
  • 湯臣倍健十年首虧折射行業困境:保健品企業齊盼春天
    對於湯臣倍健來說,過去一年維持營收增長並不容易,背後的保健品行業更是如履薄冰。當行業在多重因素下進入寒冬,洗牌後的行業龍頭離春天還會遠嗎?行業龍頭十年首度虧損行業龍頭上市後第一次虧損,已經足夠吸引眼球。因為海外收購資產LSG業績不達預期,湯臣倍健大幅商譽計提減值15.7億元。
  • 為什麼「暴雷」後的湯臣倍健是好機會?
    來源:雪球簡單記錄下投資邏輯:一、為什麼說當下的湯臣倍健被低估了:1、保健品長期成長的邏輯順暢,在人口老齡化、賽道天然就有提價能力(本質上是販賣對抗衰老的安全感,對價格不敏感),低資本投入和商業模式決定了到成熟期後也可以高派息,暫時不必擔憂天花板壓制估值。2、LSG拖累19年業績較大,原因是澳洲業務去庫存+代購渠道破滅導致虧損,但境內業務開拓超預期。
  • 湯臣倍健價值分析
    湯臣倍健所在的行業有一些分歧,湯臣倍健公司也有一些分歧。二、關於湯臣倍健的行業湯臣倍健所在的行業叫保健品行業,但湯臣倍健在年報裡面一直提到,它所從事的行業叫膳食營養補充劑。所謂膳食營養補充劑主要是指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和物礦質,包括維生素、礦物質、鈣、鋅等。對營養補充劑的定義,它不能代替正常的飲食,也不能代替藥物。
  • 湯臣倍健: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市佔率第一 淨利潤15倍大增白馬股
    這個板塊的許多龍頭個股,是國內知名上市公司,行業賽道優良,成長性較強,值得長線跟蹤與研究。作為國內膳食營養補充劑的龍頭企業,湯臣倍健自2010年上市以來,漲幅達到6倍。它的成長性依舊很強,很大概率將成為十倍大牛股。
  • 「藍帽子之王」湯臣倍健追蹤「朋克養生」
    2、保健品「零食化」成為新風向。3、線上線下渠道齊頭並進,缺一不可。2021年12月19日,湯臣倍健官方發布了個性化定製維生素概念產品,官方稱「每1顆膠囊含有50餘粒維生素微片,可實現營養組合超5000萬種」。 「未來營養」、「一滴血,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等拉滿科技感的字眼吸引了大眾的眼球。
  • 傳統保健品敗了!年輕人保健崛起,一顆小維c如何掘金3000億大市場?
    保健品市場的細分賽道 2019年對網民的一項調查顯示,功效是網民購買保健品最大的驅動因素,其次為品牌和價格。由此可見,消費者主要通過消費保健品滿足自身對功能的訴求,因此產品功效的選擇對保健品的成功至關重要。按照功能劃分,保健行業分為五大細分賽道,分別是:維生素和膳食補充劑、中草藥傳統保健品,體重管理,兒童健康和運動營養。
  • 傳統保健品敗了,年輕人保健崛起:一顆小維c如何掘金3000億大市場?
    保健品市場的細分賽道 2019年對網民的一項調查顯示,功效是網民購買保健品最大的驅動因素,其次為品牌和價格。由此可見,消費者主要通過消費保健品滿足自身對功能的訴求,因此產品功效的選擇對保健品的成功至關重要。按照功能劃分,保健行業分為五大細分賽道,分別是:維生素和膳食補充劑、中草藥傳統保健品,體重管理,兒童健康和運動營養。
  • 2021,湯臣倍健拿什麼自圓其說?
    「生命在一切事情面前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人們的健康意識可謂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基於此,人們食用保健品的習慣蔚然成風,這也直接造就了我國保健品市場的火爆,相關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4500億元。成立於1995年的湯臣倍健可謂是我國保健品市場中不折不扣的明星企業,自2010年上市以來,其業績不斷攀升,迅速坐穩了行業龍頭的位置。
  • 湯臣倍健:漂亮「臉蛋」下 或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來源:每日財報作者:呂明俠短期壓縮銷售費用以求利潤增長,這種做法在競爭激烈的保健品市場恐難長久。 近期,湯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300146.SZ,以下簡稱「湯臣倍健」)披露2020年三季報。報告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湯臣倍健實現營收50.33億元,同比增長14.88%;歸母淨利潤14.67億元,同比增長23.16%;扣非淨利潤14.88億元,同比增長31.07%。都說2020「開局」太難了,但從保健品龍頭湯臣倍健發布的2020三季報來看,疫情似乎沒有帶來什麼實質性影響。
  • 趣拿洞察:養生「年輕化」,保健品如何打造「網紅品牌」?
    隨著健康消費觀念提升,養生需求從「銀髮一族」逐漸往「年輕一代」擴散,趣拿就在與湯臣倍健Yep系列合作時發現,當下年輕人普遍對保健品接受度較高、且使用場景更豐富。全民養生助力保健品「年輕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與2020年疫情影響,人們的健康意識以及對保健品的接受度均在不斷提升。
  • 膳食補充劑龍頭湯臣倍健
    今天按計劃我們一起梳理一下湯臣倍健,湯臣倍健屬於保健品行業,然而提起保健品行業,可謂毀譽參半。提起「保健品」,大多數的第一反應就是兩字---騙子。其實事出也是必有因的。保健品的成長就伴隨著直銷、廣告的狂轟亂炸及對老人坑蒙拐騙等,可謂亂象叢生。從90年代的「中華鱉精」事件,再到2018年底的「權健事件」,這些社會性事件,更是無疑都打擊著消費者信心。實際上,保健品的內涵較為廣泛,它可以分為傳統滋補品(如東阿阿膠)和膳食補充劑。
  • 善存VS 湯臣倍健
    善存和湯臣倍健是國內兩個比較知名的維生素品牌,兩者的效果也都不錯,但是兩個品牌主打的方向不一樣,兩個品牌各自有各自的側重點,很多人不知道該選擇哪一種維生素,兩個牌子的維生素我都用過一段時間,現在做一些簡要的對比分析,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購買的參考建議。
  • 湯臣倍健,踩雷跌停之後,未來的路在哪裡?
    今天,「踩雷」了美國最大保健品GNC的,哈藥股份跌停之後,又被強勢拉。但是國內保健品龍頭,湯臣倍健卻扎紮實實地跌停了湯臣倍健,目前國內最大的正規保健食品生產商。大部分人認識湯臣倍健可能是從當年姚明的代言廣告中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