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西亞旅行日記

2021-01-14 你好竹子



在和男友交往前我對突尼西亞這個小國算是一無所知,勉強了解它位於北非,那裡的人說阿拉伯語和法語,除此之外就沒了。



去年秋天急急忙忙去過一趟突尼西亞,參加一對朋友的婚禮。新郎官是本地土豪,我們結結實實地被困在海濱城市哈馬馬特,往來於酒店和婚禮場所之間。三日三夜的豪華慶祝,搞得我暈頭轉向,沒看見真實的突尼西亞,只見識了派對上「能歌善舞」的阿拉伯人。



今年夏天,我提議好好在突尼西亞行走一圈,對我來說這趟旅行意義非凡,我想知道我愛的人從小生長的地方是什麼樣子的。他上學時走過的路、奔跑過的沙灘、逃學時躲竄的小食店、失意時坐過的那塊海邊的大石頭。我想領略一下輝煌的迦太基留下的痕跡,走過古羅馬作為勝者留下的廢墟。還想知道這個所謂在阿拉伯世界思想最開放的國家,唯一的一個民主國家,究竟如何應對政教分離,這個貌似「自由」的形象,是否能在阿拉伯世界延續下去。



男友18歲離開突尼西亞,拿了全市唯一幾個獎學金名額,朝西方世界走去,之後就沒再回來過。我們在倫敦相處的日子裡,我很難發覺他身上還有什麼突尼西亞人的痕跡。他家庭開放,爸爸是語言學家,70年代就來倫敦遊學,後畢業於美國密西根大學語言學碩士,之後回到突尼西亞,一直供職於政府教育部門,直到退休。我和他父親見面還沒到一會兒,他就繪聲繪色地跟我學起Cockney口音,講述七十年代他剛去倫敦時的樣子。後來他成為了這趟旅行的司機,我們三個憋在他空調不怎麼靈光的小破車裡,完成了十多天的公路旅行。



男友會識字了之後,就從他爸爸那一大柜子書中解放了思想,他從小就質疑神明的存在,靠閱讀推翻了宗教權威在他心裡的定義。作為一個無神論者,從未遵守過任何教義,家裡也沒有任何要求。大學畢業後,他得到了在倫敦的工作,規規矩矩在一家投行裡,一幹就是八年。在這期間他學會了不少西方人的玩意兒,從英國人禮貌到誇張的禮節禮儀,到歐洲人愛玩的極限運動、派對和音樂節。五光十色的金融業滿足了他很多幻想,也帶來了很多質疑。我們遇到的時候,都剛好在英國住了六年,相似的背景和疑慮,讓兩個異鄉人找到了許多認同和肯定。


第一站住在突尼西亞市的Sidi Bou Said,

這裡的房子全部藍白相間


白、藍、紫是這個城市的主色調


突尼西亞市隨處可見的海岸線



突尼西亞這個小國很有意思,國土面積很小,也就是中國河南省那麼大,人口一千一百多萬,還沒有北京市的人口多。它的地理位置其實很不錯,位於非洲大陸最北端,與義大利的西西里島隔海相望。內陸被夾在兩個大國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中間。突尼西亞是世界上少數匯集了沙漠、海灘、山林和古文明的國家之一。景色奇異,早期《星球大戰》的取景地就是突尼西亞。不過除了美景,這裡一直沒什麼顯赫的自然資源,歷來侵略者面對這小國的態度都相對平和(除了古羅馬),它的歷史跟中國相比一點也不複雜。



首都突尼西亞市是迦太基的發源地,據傳說,迦太基建於公元前814年,比對手羅馬的建立還早了60年。迦太基人很會做生意,利用半島優勢,很快成為富有的國度。希臘歷史學家阿庇安宣稱:「迦太基的權力比得上希臘,財富及得上波斯。」然而,這塊富裕的國度,卻一直是羅馬的眼中釘。



古羅馬人十分討厭迦太基人,兩者鬥爭不斷,勝出者卻不是迦太基人。公元前149年,第三次布匿戰爭使迦太基戰敗慘遭屠城,從此被夷為平地。羅馬人有多恨迦太基?戰敗後迦太基被夷為平地,並且用砂石和鹽覆蓋,羅馬人更在此之上建起了羅馬建築,試圖讓迦太基在歷史上從此消失!



當我站在突尼西亞市迦太基古城遺址中,看到那些滄桑殘破的斷壁殘桓,不禁有些憂傷。直到1807年,歷史學家才發現了迦太基古城,讓它重見天日。一座名城,整整消失了2000多年。腳下的那塊巖石下面曾經有一群人、一段文明,人類歷史又有多少個這樣的文明還被埋葬著。有多少民族,並沒有從帝國的餘暉中復生,而是從此就消失了。


現在能看到的迦太基遺蹟已經不多了



羅馬人留下的印跡比比皆是


突尼西亞歷史上第二個備受矚目的統治者,就是阿拉伯人了。如今我們看北非和中東,無論是埃及人、敘利亞人、約旦人都被視為「阿拉伯人」。可就突尼西亞這塊領土來說,最先生活在這裡的是柏柏爾人,即使到現在北非仍有數量不菲的說柏柏爾語的人口。坐在突尼西亞市咖啡廳,旁邊兩位突尼西亞少女搭訕,一個女孩說很喜歡我的紋身,她馬上也要紋一個,來紀念她柏柏爾人的血統和文化(柏柏爾女人尤其愛在面部和身體紋身)。她篤定自信的樣子,毫不掩飾一種隱匿的反叛。



是啊,阿拉伯人在歷史上並不是北非這塊土地的主人。639年阿拉伯人入侵埃及,並在北非大力傳播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文化,逐漸的,這片領土才被「阿拉伯化」,直到今天。《人類簡史》裡面對阿拉伯帝國有過很有趣的評價,作者認為:「阿拉伯帝國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它創造出的帝國文化深受阿拉伯人的全新愛戴,即使原本的帝國早已崩潰,但是帝國文化仍然可以維持發展、傳播。」 阿拉伯帝國早已衰敗,1500年前阿拉伯人留下的影響,到今天仍然堅固。


途徑山頂上一個柏柏爾人的村子,只有六戶



而阿拉伯帝國曾有多強大,羅馬帝國曾經遭過三次大規模侵略,第一次侵略者是日耳曼蠻族,繼而是穆斯林,再來是北歐人(維京人)。第二次入侵不僅僅是領土的佔領,更有宗教的擴散。伊斯蘭教的傳播是從610年開始的,始祖默罕默德原來是一個阿拉伯商人,得到神的天啟後創立了伊斯蘭教。實際上,穆斯林也承認耶穌和耶穌之前的先知們是先知,但他們深信默罕默德是世上最後一位先知,而他將指領大家到達唯一的真主安拉。



默罕默德以武力徵服異教部落,活生生地創造了一個宗教,影響力到今天仍然強盛,這也是為什麼《人類簡史》的作家談起宗教統治中,提到對人民的控制,阿拉伯帝國是絕對成功的案例。默罕默德死後,他的信徒先是在波斯地區建立城邦,後來是東羅馬帝國的中東,緊接著是北非,一直殺到了西班牙。至今在西班牙南部,還保留著許多中世紀阿拉伯人的痕跡,男友曾經就說過,很遺憾,在西班牙的許多遺蹟保持得比北非完整。


聖城凱魯萬


凱魯萬的老城區是水洗色的


住在一個非常突尼西亞的民宿裡



我們到達聖城凱魯萬的那天,已經是黃昏。前一晚我們剛在突尼西亞市醉生夢死,去當地最流行的夜店場所歌舞昇平,各種穿著暴露的突尼西亞靚妹在豪華的夜店裡穿梭、舞蹈。下一秒,我們就到了聖城,男友提醒我穿一件保守一點的長衫,走在路上我倆也不能非常親暱了。



凱魯萬是一座古城,同時也是排名在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之後的第四座重要的聖城。城內巷子極窄,所有的顏色都像被時間洗掉了一層,如水墨畫般。黃昏一刻,整個古城中傳來禱告聲貫徹全城,不知道為什麼我全身發緊,這裡遊客不多,古城內很安靜,伴隨著鳥叫聲,走在城裡覺得特別緊張,恍惚瞬間走進了《權力的遊戲》的現場。



這裡蒙頭的穆斯林女人很多,市中心的廣場上又出現不少穿著短裙的少女,我小心謹慎地拿起相機開始Vlog,不少廣場上踢球的小子們竟然都湊了過來,大家對我充滿好奇。在大街上轉了一圈,極有禮貌的包頭少女要求跟我合影,很顯然,在突尼西亞內陸人們對外國人的見識,遠遠沒有海岸線一代地區熟悉。因為缺乏對歐洲人更有吸引力的海灘,內陸的經濟沒那麼發達,人民相對保守。



晚上九點,看似娛樂活動並不豐富的凱魯萬市中心廣場,擠滿了老老少少。我也隨地坐在馬路牙子上,遠處的清真寺悠悠傳來念誦經文的身影,轉頭間我身邊坐了一個兩個三個當地少女,她們呲著一口大白牙衝我友好地笑著,試圖用殘破的英語與我搭訕。那一瞬間我覺得,我們不過都是地球公民,基因差異小於0.1%。


男友和爸爸


聖城凱魯萬大清真寺


在走訪了幾個古羅馬古蹟和清真寺之後,我問男友,500年內的建築,在突尼西亞還可以看什麼?他想了半天,沒想出來。伊斯蘭教的傳入在整個北非歷史上劃了一條分水嶺,阿拉伯人來之前,北非是親歐的,迦太基和羅馬帝國的文明現在還是這片土地上最值得驕傲的旅遊景點。阿拉伯人來之後,北非是親亞的,北非基督徒的破裂,伊斯蘭教的傳入,逐漸將歐洲視為異己。直到16世紀,歐洲人對北非的幹預越來越多,法國殖民者的到來,才讓這片土地又重新和歐洲劃上等號。



不過法國人來之前,突尼西亞在奧斯曼帝國的版圖下也呆了很久,土耳其手下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幅員遼闊,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之一,在一戰期間完全解體,並被歐洲宰割。我行走在突尼西亞,卻看不到一點它的蹤影,人們似乎也不願意提起這段歷史。這讓我想到《穿越百年中東》的作者也試著在中東這片土地上尋找奧斯曼的足跡,卻發現大家懷念的是更遙遠的時代。



埃及人雖然已經說上阿拉伯語信仰了伊斯蘭教,卻以遙遠的異教法老文明為榮。在約旦和黎巴嫩,如同突尼西亞一樣,人們紀念的也是羅馬帝國的遺蹟。人們似乎不願意回憶奧斯曼這段歷史,即使它的影響根本不可分割,但也許這段被歐洲人視為野蠻文明的帝國,被歐洲人打得落花流水的歷史,人們並不願記得。


老城區的巷子窄窄的,走起來格外愜意



如今的突尼西亞,已經從法國人手裡獨立了六十年。七年前他們發動了革命,扳倒了獨裁者本阿里,成為了阿拉伯國家中第一個實現民主的國家,被稱為阿拉伯之春。我在突尼西亞市的酒店裡好奇地觀看本地政治脫口秀,雖然一句話也聽不懂,但是嘴仗打得很激烈,據說可以隨意拿領導人開涮,看上去跟美國的脫口秀沒什麼兩樣。



要知道,作為一個穆斯林國家,能使政教分離,實現民主,是一件非常有突破意義的事情。全世界都在盯著革命後突尼西亞的變化,可惜的是,民主後的突尼西亞經濟並沒有好起來。本阿里雖然獨裁,但是非常親歐,對宗教也有打壓,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少數宗教極端思想,本阿里執政的年代,女人包頭都是不允許的。如今自由來了,信仰和行為都不再受約束,開放了好的,也開放了未知。



2015年一場海邊的恐怖襲擊極大地挫傷了這個國家的元氣,這個被稱為歐洲後花園的美麗國家,其支柱產業旅遊業一下跌入谷底。我這次去的時候,已經是當年那場慘案發生3年後了,逐漸感到歐洲人的數量有所回升,旅遊業也在小心翼翼地興盛起來,當地人笑臉迎人,看到亞洲人尤其熱情。估計是曉得中國人有錢,走在熱門的海濱旅行城市哈馬馬特,可以清晰地聽小販認真用中文對我說:「你好,吃冰激凌嗎?」把我嚇一大跳。不過放心,若是想尋找一處冷門旅行地,突尼西亞還是好地方,行走十幾天,國人屈指可數。



本地人提起革命後的變化,根據年齡層的不同,態度也不盡相同。年輕人雖然得意於政體的改變,但是對於經濟的萎靡不振充滿悲觀情緒,許多人都想著如何搬去歐洲,而又談何容易。老一輩倒是有想念獨裁者本阿里的,起碼那時候經濟更加穩定,國家也沒有如今這樣舉棋不定。


入住的另一處民宿是旅居當地的法國人開設的


當地人喜歡把最好的景色留給逝者



也許確實是看膩了精緻的歐洲,但凡在景致完全不同的發展中國家走走,便覺得格外撩人,時刻都能賦予充足的靈感。住在突尼西亞的時候吃早餐,邂逅了一位馬爾他的詩人,讓我們去參加當地的詩歌朗誦會。我們去瞅了一眼,黃昏一刻,音樂人在悠閒地唱著歌,臺下坐著世界各地的詩人。走出門吃個冰激凌,太陽剛好落了,整個突尼西亞市有一層金色的濾鏡。也難怪Paul Klee等人跑來作畫,色彩真是這個國家的天賦。




發生在突尼西亞的故事還有很多,這次先記錄到這裡。


(完)



相關焦點

  • 一生必去突尼西亞的10個理由 跟著一條去旅行
    如果要為去突尼西亞列出10條理由,那麼,出現在第一位的原因詳見第10條。突尼西亞在非洲最北端,與義大利的西西里島隔海相望,擁有長達1300公裡的地中海海岸線,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同時擁有海洋、沙灘、鹽湖、山林和沙漠的國家之一。它有3000多年歷史,人文遺產豐富。1. 為什麼要去旅行?
  • 突尼西亞旅遊--(之一)為什麼去突尼西亞?
    4.為什麼去突尼西亞?中國人對藍色大海白色房子的典型地中海風情,有一種說不清楚的迷戀。藍白小鎮位於突尼西亞首都突尼西亞城東北部,鎮子裡的所有房屋只有藍白兩種顏色而得名。白色的牆,藍色的門窗非常美麗。7.為什麼去突尼西亞?同樣是北非國家,摩洛哥和突尼西亞哪個好呢?兩個國家都去過的我認為,相比之下突尼西亞人民更友善,更有一些更特別的景點,如地穴、鹽湖等。
  • 突尼西亞最佳旅遊時間
    人生需要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去看看別處的人事景。
  • 突尼西亞旅遊攻略
    突尼西亞的幣種是第納爾,目前匯率:1元第納爾=2.67元人民幣(需要用美元或歐元兌換,100美元=248.5突尼西亞元第納爾。)我的體會,零花錢(不含住宿和吃飯)100美元足夠了。2,關於插頭。與摩洛哥、土耳其、埃及相同,都是歐陸的2孔圓插。酒店不提供熱水壺和拖鞋。    3,關於電話卡。
  • 愛上摩洛哥突尼西亞領銜的北非,只需一篇文章
    甚至是西北非地區的大門玩在北非樂在北非食在北非一個值得期待的行程請跟我一起往下看雙版本獵奇新選擇3POLAR摩洛哥、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精華之旅 共20天3POLAR摩洛哥突尼西亞精華之旅 共17天這是一場文化之旅500年菲斯古城尋找最本地化的大染坊穿越在至今保留著500年前
  • 突尼西亞—北非明珠
    突尼西亞概述:突尼西亞位於非洲北端,北部東部臨地中海,隔突尼西亞海峽與義大利隔海相望。面積13萬平方公裡,和江蘇省差不多面積。貨幣:突尼西亞第納爾(TND) 1美元=2突尼西亞第納爾各城市之間路程:如下圖常規旅遊線路及車程主要城市及旅遊資源一、突尼西亞城:突尼西亞首都,突尼西亞最大港口,人口約278萬。
  • 突尼西亞最佳旅遊勝地:突尼西亞5大旅遊勝地
    突尼西亞是北非一個國家,擁有廣闊的撒哈拉沙漠,古老的猛oth遺蹟和羅馬人留下的文化財富。這個國家有伊斯蘭建築的美麗突尼西亞旅遊目的地。突尼西亞最吸引人的旅遊目的地1、El Jem露天劇場宏偉的El Jem羅馬露天劇場的牆壁是保存完好的La La紀念碑!這是突尼西亞的旅遊勝地,也是世界上其餘劇院建築的最佳典範之一,讓人回想起整個北非的羅馬時期。
  • 旅行日記|廈門晴天見 下雨不開門
    >主播/憶暖 文/文子(投稿郵箱452380603@qq.com)生命如此美麗 惟願一直在路上在旅途中你遇見了誰 看見了怎樣的風景旅行日記用心記錄 生命的美好不知道當一段感情結束的時候,你會用怎樣的方式來告別呢,有人說旅行是一種治癒的方式,在旅途中,在陌生的環境裡面,給自己一段時間去告別,去放下,去回憶,去思索,那一段感情帶給你的意義。
  • 傳閱|北非魅影:走讀突尼西亞全攻略
    《英國病人》劇照後來,看了一部電影《英國病人》,是在突尼西亞的撒哈拉取景,美麗的荒涼再次觸動了心房,總想著此生此世,我也要去一次這樣的地方。去看看三毛的魂魄,到底是為了什麼而駐留。然而我卻不是三毛,我是一個困在都市圍城中的現代人,太多的責任,太多的事務,連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都無法實現。
  • 《使命召喚手遊》突尼西亞地圖怎麼玩 新地圖突尼西亞特點分析
    導 讀 使命召喚突尼西亞地圖怎麼樣呢?其實這個地圖對於你們來說也是非常值得一試的哦。
  • 帶著旅行日記 OPT圓瑞寫下百變美眸新一頁
    專注彩色隱形眼鏡市場,銷量排行臺灣地區前三名,憑藉多年的經驗和開闊眼界,繼續深耕中國市場,於上海設立分部;在2020年下半年,OPT圓瑞 PT rule my way將會引進臺灣地區另一銷售皇牌系列——旅行日記,讓廣大消費者有更多選擇,創出百變個性的美眸。
  • 突尼西亞旅遊預訂陷入停滯
    原標題:突尼西亞旅遊預訂陷入停滯 來源:駐突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突尼西亞《晨報》3月9日報導,突尼西亞旅遊和手工業部指出,近期前往突尼西亞南部託澤爾和傑爾巴島的旅遊訂單大減,往年中國遊客傾向於這個時間段前往上述兩地旅遊。
  • 遊記:突尼西亞海灘
    突尼西亞的車以小型兩廂車為主,Polo兩廂、標緻206、雷諾Cilo,以及雷諾Symbol三廂等,偶見奔馳、寶馬或SUV等高檔車型。他們的車大部分估計是不洗的,灰塵比較多。比較乾淨的一般都是新買的車,所以不洗也不見髒。
  • 突尼西亞石榴為什麼好吃?
    目前,突尼西亞軟籽石榴的口感是最好的,但也要買到正宗貨。突尼西亞共和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贈送6棵石榴樹苗什麼?????兩國建交此等大事突尼西亞是贈送不起好東西呢還是對這份友誼鬧著玩這當然都不是原因是因為這石榴樹苗就和中國的熊貓一樣左邊是軟籽石榴
  • 【最新疫情播報】突尼西亞衛生部當18日通報,當天突尼西亞全國各實驗室...
    2020-04-19 07:23:21來源:FX168 【最新疫情播報】突尼西亞衛生部當18日通報,當天突尼西亞全國各實驗室共完成692份病毒檢測,確認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例,無新增死亡病例。
  • 鳥瞰疫情下封城的突尼西亞
    【來源:新華網】 這是4月8日拍攝的突尼西亞首都突尼西亞市空曠的街道。 為應對新冠病毒疫情,突尼西亞政府下令在4月19日前各大城市停止商業和文化活動,要求民眾如無必要最好不要出門,同時在各個城市實行宵禁。新華社發 (阿代爾攝)【來源:新華網】 這是4月8日拍攝的突尼西亞首都突尼西亞市空曠的街道。 新華社發 (阿代爾攝)【來源:新華網】 這是4月8日拍攝的突尼西亞首都突尼西亞市空曠的街道。 新華社發 (阿代爾攝)【來源:新華網】 這是4月8日拍攝的突尼西亞首都突尼西亞市空曠的街道。
  • 撒哈拉沙漠上建立起的突尼西亞城市,保存著濃鬱北非風情老市場
    突尼西亞中心市場在旅行中我最上心最喜歡最期待的就是逛小店,託澤爾的市中心可比見到的其他任何地方都有人氣兒,這裡有一個遊人必打卡的市集,當地人也在此採購他們的生活用品、吃穿用度。在網上搜沒搜到任何關於這個市場的信息,城市不大,走著就到了。
  • 突尼西亞菜好吃嗎?融合歐陸、北非風格的大餃子、燜面、瓦罐牛羊肉
    餐廳如同摩洛哥的王宮一樣,與歐洲相反,內部華美,外平淡無奇,跟沙漠一個色兒,院兒內白牆藍門窗,遵循著突尼西亞建築的藍白規則。在突尼西亞吃飯遇到的情況比以色列強點兒,有限。突尼西亞曾經是法國殖民地,1881年淪為法國的保護領地,地處北非距離歐洲非常近,公元前146年成為羅馬帝國的阿非利加省,公元5、6世紀先後被汪達爾人和拜佔庭人佔領,703年又被阿拉伯人徵服,1574年淪為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封建神權大帝國——奧斯曼帝國的屬地……曲折的經歷,使得它的飲食多樣,文化共融。所以說,突尼西亞菜其實是中東菜系,又有著歐陸菜的影子。
  • |突尼西亞|比利時_旅遊|西班牙...
    旅遊業是義大利的重要經濟部門,根據世界旅行與旅遊理事會(WTTC)的數據,義大利旅遊業每年能貢獻13%的GDP,另外有14.9%的義大利工作崗位都是跟旅遊業有關,所以復工時旅遊業是一定要趕緊抓起來的。突尼西亞共和國突尼西亞從6月1日起宣布重新開放全國的陸地、海洋和空中邊境。歐美遊客夏天時都挺喜歡到突尼西亞度假,物價低,海景不比西班牙的遜色,還能感受阿拉伯風情。因為是曾經的法國殖民地,這裡的居民大多會說法語,法國人對突尼西亞更是青睞有加。
  • 《我和我的目的地們——突尼西亞》
    歌裡傳唱的橄欖樹,我在突尼西亞終於得以見到。突尼西亞的橄欖油蜚聲全球,出口世界各地,但是我對橄欖油不感興趣,對橄欖樹卻充滿好奇。從外形看,橄欖樹跟新疆的沙棗樹極其相似,難道它們是失散多年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