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遲6個月後,巴黎聖母院終於開始拆除500噸的鋼鐵怪物了!

2020-12-15 騰訊網

上個月的最後一天,被大火親吻過的巴黎聖母院廣場終於重新開放。

雖然仍舊有扎眼的白色隔欄佇立於此,但時隔一年多之後,能夠再一次如此近距離的與之對望,還是覺得格外難得。

本以為,這已經是巴黎聖母院自火災之後最好的消息,卻沒想到還有更振奮人心的故事將要發生。

從今天開始,巴黎聖母院的修復工作將進入新階段,在完成了加固工作之後,開始拆除腳手架。

早在去年年初,巴黎聖母院就為了修復屋頂和尖塔而搭建了由40,000根金屬管相互嵌套而成的巨大腳手架,重達500噸,高度超過40米的它們相互交織形成一道密密麻麻的鐵網,牢牢相依,層層堅固。

在火災發生的前三天裡,腳手架還擔負著拆除聖母院尖頂上12位耶穌聖徒和4位福音傳道者雕像的重擔,堅持努力工作。

然而一場大火改變了一切。這些腳手架在大火中受熱,變形,老化,脆弱得不堪一擊。

慶幸的是,它們是一牆一牆設計搭建的,並沒有放在框架或尖塔之上。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結構,在大火肆虐的那個晚上,這道厚重的鐵網沒有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得以堅強站立。

同時,這個位於聖母院中間的500噸重物還在支撐受損的牆壁和防止木材從框架中掉落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過,當初有多偉大,如今就有多棘手。

火災之後的它們雖搖搖欲墜卻仍有分量,有很大的可能會掉落在其他的三個拱頂上,成為了對聖母院時時刻刻存在的威脅,也變成了重建工作中最關鍵的難題。

去年平安夜時,巴黎聖母院的主教Patrick Chauvet就對此表示了120分的擔憂:

因為這些腳手架的存在,巴黎聖母院至今依然前途未卜,或者說,她一直都沒轉危為安。

所有人都知道很難,但無路可退,只能向前。

先將原本的建築加固,然後在三個不同高度上用金屬橫梁包圍,確保聖母院的穩固,將倒塌的危險降至最低。

去年年底到今年一月,聖母院旁又豎起了75米高的起重機和兩個升降機,一個更輕便更高的腳手架也被妥善安置完畢。它能夠讓舊腳手架的兩側穩定,保證在拆卸過程中不會出現不平衡的現象,也方便技術人員通過繩索上下攀爬。

裝卸現場早已就緒,原本計劃著,從今年年初開始,工人就會小心謹慎的將碎片和金屬管一一拆下,這本就是件細緻的活,需要時間,也需要天氣的配合,最好不要太寒冷,但要求乾燥。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

誰也沒想到的新冠疫情突然襲來,將所有的人和事都打了個措手不及。這樣的拆除工作足足延遲了6個月,才得以再次啟動。

今早9h45,平日裡還沉寂無語的聖母院裡,已是忙碌又緊張的氣氛。

工人開始通過電梯爬進腳手架內部進行最後一次核對確認檢查;

之後技術人員就會按照預先確定好的順序將金屬管逐一拆除,既要保證其他的金屬管保持原樣,還要避免腳手架破裂或向內部塌陷,如果真的要找一個貼切的形容,那麼就把它看成挑竹籤的遊戲好了:小心謹慎,不要手抖。

從今天開始,會有兩個由5名技術工人組成的團隊相互交替工作,他們會儘可能的下降,用刀鋸將被燒毀的零件割開,使金屬管彼此分離。

與此同時,因為大火,所有的金屬管都遭到了鉛塵的汙染,每一個碎片和管道在取下後都必須塗上特殊的物質放入專用的容器,避免再次汙染教堂。

如果一切順利,拆除這個被大火損壞的鐵怪物,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工程浩大繁複,且充滿了不確定性。

不過,沒關係,誰讓你是全世界人都愛的巴黎聖母院呢。

我們有足夠的耐心,等待你一點一滴慢慢恢復成記憶裡最美樣的樣子,然後再次一見難忘。

-END-

ref:

https://www.lefigaro.fr/culture/notre-dame-de-paris-le-demontage-de-l-echafaudage-sera-lance-lundi-20200607

文|木南

相關焦點

  • 腳手架拆除工作完成 巴黎聖母院已得到「拯救」?
    巴黎聖母院腳手架拆除工作完成中新社巴黎11月25日電 (記者 李洋)巴黎聖母院腳手架拆除工作於當地時間24日完成。拆除腳手架是巴黎聖母院大火後修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國文化部長巴舍洛當天前往巴黎聖母院,對腳手架的拆除情況進行了現場查看,並見證最後一部分腳手架被移走。她表示,人們為拆除腳手架進行了大量工作,她向現場的技術人員、建築師、起重機操作員等表示感謝。巴舍洛強調,隨著腳手架被拆除,巴黎聖母院已經「得到拯救」。
  • 巴黎聖母院腳手架拆除工程正式展開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巴黎6月8日電(記者 李洋)巴黎聖母院腳手架拆除工程當地時間8日正式展開。作為巴黎聖母院修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項工程預計將持續至少3個月時間。巴黎聖母院腳手架拆除工程被認為是一項艱巨任務,拆除過程中腳手架的零部件可能掉落並損壞聖母院的牆壁。同時,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罷工、天氣等原因,該工程已經延遲了近6個月,導致整個修復工期也變得緊張。
  • 巴黎聖母院腳手架拆除工作完成
    當地時間11月24日,巴黎聖母院腳手架拆除工作完成,拆除腳手架是巴黎聖母院大火後修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法國文化部長巴舍洛(圖中第二位)當天前往巴黎聖母院,對腳手架的拆除情況進行了現場查看,並見證最後一部分腳手架被移走。
  • 巴黎聖母院何時重建?官方消息:明年1月開始
    法國時間6月16日晚11時53分(北京時間6月17日上午5時53分),法新社發布消息稱,巴黎大主教對外表示,巴黎聖母院在經過加固後,或許將於2021年1月開始重建工作。2019年4月中旬,巴黎聖母院發生了一場意外的火災,致使建築受到嚴重損毀,令全球人民為之悲痛。所有人都期待著巴黎聖母院能夠早日修復,重新回到輝煌而完整的往昔樣貌,但令人遺憾的是,從2019年至今,巴黎聖母院的工程進度因為鉛汙染預防、暴雨和新冠疫情而多次延後。
  • 【文化】巴黎聖母院五個不為人知的歷史,你聽說過嗎?
    3)巴黎聖母院最為矚目的結構,是兩座建於13世紀的鐘樓,高達69米。其中最大的鐘,以馬內利(Emmanuel,意為耶穌靈光),重達13噸,位於南塔之內。 4)鐘樓從下到上共有387個臺階,沿途經過奇幻怪物走廊。這些神秘的怪獸,通常由幾種動物形狀組合而成。其中最著名的,是名為「思提志」(stryge)的怪獸。
  • 修復中的巴黎聖母院
    拱頂燒毀後,飛扶壁失去支撐,也有塌陷風險。石質材料經過高溫燃燒和消防降溫,穩定性和強度會不同程度發生變化,暫時還沒能進行全面評估。融化粘連的腳手架對拱頂造成嚴重威脅。火災發生前,巴黎聖母院正在進行局部修繕工程,包括對尖頂的修復。為了進行修復,在屋頂上安裝了幾百噸重的腳手架,約由5萬根管件構成,由於火勢過於兇猛,許多金屬管件變形並融化粘連在一起。
  • 巴黎聖母院災後18個月後重開,地下室辦展致敬雨果
    巴黎聖母院災後18個月後重開,地下室辦展致敬雨果 澎湃新聞記者 王昱 綜合報導 2020-09-15 20:48 來源
  • 巴黎聖母院火災18個月後重開,「劫後重生」的它們不該被遺忘
    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遭受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嚴重火災。大火吞噬了聖母院的內部,並摧毀了其著名的尖頂。熊熊烈火與不斷冒出的黑煙讓人揪心,讓人心碎。石拱頂上,有3個大洞,這讓這個教堂結構變得更為脆弱。之前搭建的500噸腳手架,燒焦的殘骸如一團亂麻,隨時可能倒塌……2.修復修復工作無比複雜,但我們卻在其中看到了建築師、玻璃修復師、文物保護專家、木匠及諸多科學家合作,各顯神通。修復時第一個問題就卡在如何穩固大教堂。
  • 巴黎聖母院管風琴修復工程啟動 工程預計耗時4年
    去年4月在巴黎聖母院大火中受損的巨大管風琴3日開始接受修復。修復人員將拆下管風琴各個部件,深度清潔後再將它們按原樣組裝,工程預計耗時4年。6月9日在法國巴黎拍攝的巴黎聖母院。圖源:新華社法新社報導,工人在管風琴周圍搭起30米高腳手架,3日先用一臺絞車拆下鍵盤,之後將逐個拆下風琴的全部8000個音管。拆卸工作預計年底完成,之後將對鍵盤和音管做深度清潔並將它們重新組裝,復原後將花6周時間調音。
  • 一部BBC特別紀錄片,走近火災後的巴黎聖母院
    帶大家一起走近火災後的巴黎聖母院——《古教堂大救援:爭分奪秒拯救巴黎聖母院》Rebuilding Notre Dame: Inside the Great Cathedral Rescue影片在豆瓣評分高達8.8。評論區裡滿滿都是4星、5星好評。
  • 修復中的巴黎聖母院(看·世界遺產)
    拱頂燒毀後,飛扶壁失去支撐,也有塌陷風險。石質材料經過高溫燃燒和消防降溫,穩定性和強度會不同程度發生變化,暫時還沒能進行全面評估。  融化粘連的腳手架對拱頂造成嚴重威脅。火災發生前,巴黎聖母院正在進行局部修繕工程,包括對尖頂的修復。為了進行修復,在屋頂上安裝了幾百噸重的腳手架,約由5萬根管件構成,由於火勢過於兇猛,許多金屬管件變形並融化粘連在一起。
  • 著名的巴黎聖母院石像鬼歷史之謎
    實際上,巴黎聖母院的石像鬼既包括功能正常的石像鬼,又包括奇異的裝飾性雕塑合成獸(古希臘故事中獅頭、羊身、蛇尾的吐火怪物)。儘管後者不排水,但它們也被稱為「石像鬼」,可以說是大教堂最著名的特徵。巴黎聖母院廣場原始的石像鬼在莫裡斯·德·蘇利主教的領導下,巴黎聖母院的建造始於1160年代,歷時近200年。
  • 雨果《巴黎聖母院》優美句子 《巴黎聖母院》對卡西莫多的描寫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
  • 巴黎聖母院的火,雨果的淚
    法國當地時間4月15日傍晚,巴黎聖母院突發火災,大火燃燒猛烈,現場濃煙滾滾。這座有著800多年歷史的教堂頂部烈火熊熊,著名的尖塔在大火中被燒斷墜落。消息傳來,天下文青無不扼腕痛惜、抱頭痛哭。就連本星君公司門口看門的大爺,也用他的方言惋惜地說道:「介尼瑪說塌(三聲)就塌了。」一座教堂的火災為何引發如此大的關注?
  • 巴黎聖母院最終修複方案公開!重建後會是什麼樣?和原來一模一樣
    據ABC新聞報導,法國的巴黎聖母院將保持原樣,按照之前的樣子重建。在2019年4月15日下午的那場大火中,那根高達93米的塔尖在火中轟然倒塌。按照原樣重建,這是由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做出的決定。
  • 巴黎聖母院 魅影新鐘聲
    公元四世紀左右,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隨著基督教的傳播,巴黎西岱島上開始出現教堂,成為巴黎聖母院的前身。  中世紀,巴黎人口激增、經濟繁榮,成為歐洲的一個重要的政治中心,急需一個多功能的大教堂。1160年,莫裡斯·德·蘇利(Maurice de Sully)當選巴黎教區主教,他提出修建巴黎聖母院的計劃:拆除原來的教堂,並重新規劃新教堂的位置。
  • 雨果《巴黎聖母院》裡的卡西莫多是怎樣的《巴黎聖母院》優美語段...
    [海峽網]《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
  • 巴黎聖母院修復進展如何?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特派巴黎記者倫少斌圖/廣州日報全媒體特派巴黎記者莊小龍2019年4月15日,法國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燒毀尖塔和屋頂,全世界都在為這座人類文明的瑰寶惋惜。9個多月過去了,全面的修復工作仍未開始,巴黎聖母院現狀如何,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 餘中先:巴黎聖母院與《巴黎聖母院》
    6月26日,法國巴黎檢控官結束對巴黎聖母院大火的初步調查,稱火災很可能由燃燒的香菸或電路故障引起,排除人為縱火的可能。巴黎聖母院牽動著世人對它的關注,眾所周知,因為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超越了文學和時代,成為了極具代表性的世界歷史文化地標。撰文 | 何安安巴黎聖母院?還是《巴黎聖母院》?
  • 有課│餘中先:巴黎聖母院與《巴黎聖母院》
    一般認為,《巴黎聖母院》是歷史小說,也有人認為是不太正統的歷史小說,因為歷史小說也是從十九世紀開始成為一種風氣,在雨果之前或者之後有大仲馬,我們知道《三個火槍手》就是那時候寫的。小說《巴黎聖母院》以緊張非凡的故事情節、色彩很濃烈的社會背景,當然還有特別鮮明誇張的人物形象,成為法國浪漫主義小說的名作。關於寫作過程是這樣的,雨果自己說:1830年7月25日開始寫最初的三四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