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載蘋果M1晶片的三款Mac已經開售,這就意味著蘋果即將正式與攜手14年的Intel分道揚鑣,雖然蘋果並沒有一下子把M1完全推到檯面上來,還保留著一些搭載Intel處理的Mac,這種表面友好的做好,並不會維持太長時間。而隨著很多用戶開始使用搭載M1晶片的Mac,這款停留在PPT上的晶片也終於變得立體起來。
在觀看發布會時,筆者對於M1的印象還是非常深的,畢竟從2015年開始使用MacBook,這期間Air和Pro也都用過,但筆者從未有過像期待M1這樣著急入手一款MacBook。筆者入手了一臺新款MacBook Air,使用兩天的體驗感比現象中還要好。當然了,在這裡筆者還是要強調一下, 個人並未站蘋果的臺,只是單從產品性能來評價新款MacBook Air。那麼,這款新筆記本電腦有何出眾的地方呢?
蘋果「低調」的自信
大家都知道,蘋果一貫的做法就是在技術成熟的再創新,然後推向市場,M1晶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M1晶片搭載產品的類型可以看出,蘋果對於M1的自信非常強,雖然沒有在性能最強的Mac中使用,但是MacBookAir和MacBook Pro中使用,這兩類產品的用戶群體是Mac中最大的,所以說蘋果對於M1的性能表現絕對是滿意的。
而且在外觀上,新款MacBook Air並沒有什麼過的改變,只是把鍵盤進行了改變,重新使用了剪刀腳按鍵,筆者還是比較喜歡這個設計的,因為在打字過程中觸感更長,回饋感更好。而且從表面的用機體驗上也發現不了這一款搭載M1晶片的MacBook Air,需要在系統信息裡的圖形顯卡中查詢。不過有一點讓很不舒服的地方是新款MacBook Air依舊是搭配30W的充電器,但它卻是支持60W充電的,這又是蘋果刺激消費的一個「小手段」。
性能很能打
本來筆者想用今年上半年入手2020款MacBook Pro來和新款的MacBook Air做對比,但很多人都會覺得用Pro和Air做性能評測有點有失公平,所以筆者在網上整理一下2018款MacBook Air的性能,來與新款MacBook Air做對比。從跑分中可以清楚看到,單核提高了100%,多核提升了300%。如果按照這個跑分成績來看,也真的是能和筆者上半年入手的MacBook Pro比一比了。
所以說,M1在性能上絕對是沒得說的,在使用大型軟體時,新款MacBook Air告別老款小馬拉大車的感覺,Final Cut Pro視頻工程文件新款MacBook Air處理時間和筆者的Pro差不多。所以筆者認為,蘋果後續肯定會對M1進行完善,出一些高階版的晶片搭載在性能機型上,那麼有設計需求的小夥伴,可以再等等,先不要著急入手新款MacBook Air。
功耗、散熱等日常體驗感強
MacBook Air一直給人的印象就是辦公本,機身相對於Pro小一些所以功耗和散熱都沒有優勢,但新款MacBook Air就給了筆者完全不同的體驗。M1晶片的功耗在10W左右,這要比傳統的Intel低很多,所以散熱問題就不用擔心了,功耗低自然機身就不會過熱。而且,功耗低也帶來優秀的續航,一天充一次電是沒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新款MacBook Air運行iOS軟體的體驗感是不錯的,在電腦上打開iOS應用有一種別樣的感覺,並且可以支持同時打開多個軟體。不過目前打開軟體之後並不支持縮放,這一點算是雞肋,並用MacBook Air打開手機應用就是為了「大」。而且因為新款晶片剛上市的原因,目前一些軟體的適配是有問題的,兼容性做得並不好,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很多軟體用不了,正常使用是沒問題的,但會時不時出現一些小Bug。
在筆者看來,雖然筆記本電腦並沒有手機發展得那麼快,用戶群體也沒有那麼大,但是Arm架構SoC在個人電腦上的性能功耗亮眼表現,還是會吸引很多人的關注,並且刺激這個產業的發展。那麼,您對於M1晶片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