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九點分享兩條原創暖心故事
點擊上方藍字「人生邊上」可免費關注
大概幾年前,才第一次聽說「快遞公司」這個詞,當因網購業務而飛速發展遍地開花的它終於為我所熟悉的時候,在新聞裡我又聽到「慢遞公司」,想當然地以為這是對工作效率低、遞送速度慢的快遞公司的「尊稱」,表妹笑我,你又out了。她已是「慢遞公司」客戶之一。
在慢遞公司裡,她投遞了一份給剛剛分手男友的信,收信時間是五年後。「分開有許多不得已,適合戀愛的人不一定適合結婚,但是現在我說什麼,他都聽不進,五年後,大家應該都各自成家立業了,年齡會賦予他理解力和包容心,那時如果能夠諒解我,就算不辜負我們這一段感情了。」表妹說。
我這才,醍醐灌頂,對慢遞公司有了感性認識。總結下,慢遞公司遞的純屬精神產品,而且,收件也非越快越好,有一周後的,有十年後的,還有2046年的,反正,哪個日子哪個人來讀信,由你決定。
有疲憊不堪的「面霸」畢業生,在彷徨無依的下午,來慢遞公司寫下心情,寄給十五年後的自己。收件時,他已小有所成,氣定神閒地坐在辦公室批閱文件,還是遭遇瓶頸中年,前有榜樣,後有追兵,壓力更勝今日。拿到信件,他會認真翻閱,撫今追昔,憑添動力,還是視作青春期無聊的玩笑,隨手遞給鄰桌的美女同事,供她解頤一笑?
有準爸爸媽媽來寫下給未來寶貝的信——「寫信的時候,你還在我們的憧憬裡,拿到信的一刻,寶貝,我們要使勁親你太陽樣的臉蛋……」;有身患絕症的外公寄給未來外孫的信——「爺爺不知道有沒有福氣抱你,但是爺爺永遠愛你……」
情書自然是最多的一種業務,已婚先生來郵遞她對太太的愛,太太將在以後每年的某三個紀念日收信,寫的什麼,目前她還不知道,先生亮出的收件回執卻已感動得她淚光盈盈。
有將婚的情侶來寫下七年後他們一同拆封的情書,一同封緘,一同蓋戳,收信的一刻,他們已從蜜裡調油的戀愛期過渡到「七年之癢」的圍城期,讀昔日的海誓山盟,能不能再激起他們靜如古井的心底幸福的波瀾?
有女孩給男友寫信,長長几頁,情深處,紅箋為無色,收信地址一欄,卻是天堂,寫完了扔進箱子,頭也不回地離開,已失去又拋不開的舊情,是否已成她身心的枷鎖,她要借這情書來脫去;有男生來投遞情愫給他的暗戀:「我剛剛鼓起勇氣要去問你家的地址,卻得到你轉學搬家的消息,在該遇見的時刻遇見,在不該分離的時候分離……你知道的時侯,也許我已有妻,她必有一雙你那樣的善睞明眸。」
離合悲歡,滄海桑田,我能記下的,唯有此刻。
「五年後,人事變動有多大啊,你男朋友的地址還能收到信嗎?更別提那些十年二十年後的了。」我忍不住提出對慢遞公司的技術性疑問,表妹白我一眼:「收不收得到,不是重點,一定要讓人家明白你,那太功利了,我們這叫『行為藝術』。」
我不懂什麼「行為藝術」,但慢遞公司的確是個讓時間慢下來的地方吧,你可以在此暫停奔波的腳步,緩緩梳理雜蕪的心情,寄走憂傷,寄去真情,寄來夢想,所有的絮絮叨叨,與其說是寫給未來,不如說是安撫當下。不用簡訊,不用E-mail,不用電話,就用勾畫了了的筆,潔淨素白的紙,和最古典隆重的方式,與自己悄然對話。
人生邊上原創文章,文/童卉欣,羊城晚報、濱海時報專欄作家。媒體轉載須註明本條信息及下圖二維碼,否則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