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確實是很危重一種疾病,而且是導致猝死最主要的原因!
那麼發生過心肌梗死,到底還能活多久?
有10%的心肌梗死在去醫院途中就去世了,還有一些猝死的患者就是心肌梗死的,也就是這部分人,發生心肌梗死後短短幾個小時就會離世。
但我們也見到過幾十年前得過心肌梗死的老人,現在依然健在。
那麼為什麼有人得了心肌梗死瞬間或幾小時就會死亡,而有人得了心肌梗死基本不影響壽命呢?
導致這一結果的最主要的因素有兩個,那就是:時間和梗死部位。
一、時間就是生命
如果都是前壁或都是下壁心肌梗死,且我們假設心肌梗死的血管是同一根,同一部位的血管堵死了,患者年齡也一樣。
那麼決定心肌梗死預後的就是時間,對於心肌梗死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
因為當發生血栓,血栓堵塞血管後,從這一瞬間開始就會有心臟驟停或室顫的風險,也就是猝死風險。
如果沒有發生猝死,那麼時間就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因為血管堵塞後,要儘快打通,且打通血管越早,血流恢復越早,挽救的心肌越多,死亡的心肌越少,患者發生心衰的風險越低,壽命越能保證。
可是如果就診晚,開通血管晚,那麼心肌壞死越多,心衰風險越大,一旦心衰就會影響壽命,慢性嚴重心衰5年死亡率50%,所以心肌梗死後,一部分人會短短幾年就去世。心肌梗死後黃金搶救時間是120分鐘,如果過了6個小時,那即使開通血管,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為大部分缺血心肌已經壞死。
所以,對於心肌梗死,一旦懷疑,第一時間撥打120,時間就是生命,必須爭分奪秒!
二、梗死部位決定壽命長短
有人肯定說了,那為什麼有人去的很早,可是依然猝死,或依然發生心衰了?
如果就診時間,開通血管的時間一樣,那麼另一個主要變量就是梗死部位。心臟血管像一棵大樹,樹根、樹幹、樹枝,這些部位都會梗死,如果是樹枝堵塞,自然風險小的多,如果是樹幹堵塞,自然風險大的多,如果是樹根堵塞,那麼就會猝死。
所以梗死的部位也會決定這預後,但我們誰也無法控制到底是樹幹堵塞,還是樹枝堵塞,還是樹根堵塞。
也就是這個梗死部位是人為無法改變的,所以時間變量就是我們唯一可以改變,唯一可以正確的因素。
所以,心肌梗死後,到底能活多久,和就診時間以及開通血管的時間密切相關,越早越好,時間就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