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引進的智能方艙CT正式投入使用。專用方艙CT位置緊鄰發熱門診,發熱患者通過該CT進行胸部掃描檢查,結合核酸檢測結果,可快速進行疾病相關診斷。
來源:海慈醫療集團
專用方艙CT的投入使用,對發熱、疑似患者實行獨立影像檢查,確保「專人專機、一人一室、一床單一消殺」,大大減少了風險隱患,集設備間、掃描間、CT機及消毒裝置於一體的箱體式「方艙CT」,為疫情防控常態化提供了設備保障;有效緩解了常規門診及住院患者的CT檢查壓力,保障常規就診患者能夠及時完成CT檢查,以優質醫療更好地服務於患者。
海慈醫療集團影像科王立忠副主任介紹,方艙CT是獨立設置於室外的CT檢查單元,設有病患和醫護的雙通道,外層採用鉛屏蔽房,內部包含了獨立的掃描間、操作間、矩陣式紫外線消毒裝置等一系列必備設施;獨立的「箱體式」設計,可以快速拆裝及運輸轉移,插電即用;防水、隔熱、四季恆溫的設置,使這個「大箱子」能夠適應各種環境。該設備還具有以下優點:
頂級的硬體配置:CT擎天柱配備5.3MHU大熱容量智能球管,散熱量達815kHU/min,不僅滿足臨床上大範圍連續掃描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可以輕鬆應對短時間內連續曝光的體檢掃描,支撐科室多向發展。
極快的機架旋轉速度:CT擎天柱掃描一周最快轉速可達0.5秒,更快的掃描速度除了可縮短患者的檢查時間、提高效率外,還保證了患者受到的輻射傷害最小。
先進的高頻逆變技術:為系統提供平穩電壓。60KW業內最高功率,對不同體態的患者具有良好的穿透能力。
最先進的滑環技術-磁懸浮滑環技術:可以大大降低設備故障率,同時採用的石墨烯光子探測器可以大幅提高圖像信噪比,確保診斷的準確性。
豐富的臨床功能:方艙CT具備全面的臨床功能,可解決頭顱、胸部、腹部、四肢關節、血管等全身各部位的掃描診斷工作。具備三維容積再現技術、低劑量掃描技術等高級功能,減少患者反覆影像複診的輻射損傷。
此外,該移動式方艙CT成像速度快,清晰度高,獲取的影像還可通過實時遠程傳輸實現醫療專家遠程會診,同步為患者閱片,出具診斷結果,救治效率將進一步提升。
方艙CT專用於發熱、疑似患者的肺部掃描,發熱患者可就近接受CT檢查,更加方便快捷。同時,智能化定位掃描流程設置,可以實現隔室操作最大限度降低檢查人員、患者之間的感染風險。方艙CT的啟用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影像診療技術服務,為臨床醫生提供更加準確的參考依據,為疫情防控常態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信網記者 叢黎 通訊員 劉瀚博
[來源:信網-商訊編輯: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