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沙灣鎮!
您好,沙灣街道!
近日,番禺區政府官網公布了《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關於撤銷沙灣鎮設立沙灣街道的通告》。通告稱,為進一步推進番禺區城市化進程,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加強區域規劃和管理,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決定撤銷沙灣鎮,設立沙灣街道。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撤銷沙灣鎮,設立沙灣街道後,沙灣街道與原沙灣鎮的管轄範圍相同。行政區域總面積37.45平方公裡,管轄龍岐、福湧、沙灣東、沙灣南、西村、沙灣北、沙坑、大湧口、古壩東、古壩西、紫坭、三善、龍灣、新洲共14個村民委員會和沙灣、東區、渡頭、紫坭、金沙灣共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沙灣街道辦事處駐中華大道371號(原沙灣鎮政府)。
二、撤銷沙灣鎮,設立沙灣街道後,沙灣街道辦事處的機構設置、人員安排和財產、債務處理以及管理體制等按有關規定執行。
三、本通告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這就是沙灣
沙灣鎮位於番禺區西南部,總面積37.45平方公裡,下轄14個行政村和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常住人口約12.5萬人,戶籍人口6.5萬,流動人口6萬。2019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97.9億元,財政總收入6.44億元,稅收總額10.8億元。
近年來,沙灣鎮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國家衛生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文化旅遊名鎮、全國文明小城鎮示範點、廣東最美麗鄉村示範點、廣東省教育強鎮、廣東省旅遊特色鎮、廣東省專業鎮標準化示範點等,是廣州市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2019年,沙灣鎮獲評首批「廣東省旅遊風情小鎮」「中國嶺南盆景名鎮」,成功創建廣東省生態旅遊型森林小鎮。
歷史源流悠久
沙灣是一個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嶺南古鎮,鎮內現存有大量明、清、民國時期的古建築,其中包括以留耕堂為典型代表的古祠堂約100多座,還有一筒竹、三間兩廊、鑊耳屋、高樓、西式住宅、自由式民居等建築。目前,沙灣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6個,第五次全國文物普查登記文物點107個。
文化資源豐富
沙灣文化是以傳統歷史文化和民間文化為主體的水鄉文化,飄色、廣東音樂、龍獅、蘭花是沙灣四大文化品牌,《雨打芭蕉》、《賽龍奪錦》、《餓馬搖鈴》等著名樂曲就在這裡誕生。全鎮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獅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沙灣飄色、磚雕、沙灣何氏廣東音樂、沙灣水牛奶小食製作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5人,省級非遺傳承基地2個。沙灣鎮還被評為「廣東音樂之鄉」「飄色之鄉」「中國龍獅之鄉」「廣東民間雕塑之鄉」「廣東省古村落」等。
旅遊資源富集
鎮轄區內擁有沙灣古鎮、寶墨園、南粵苑、滴水巖森林公園、龍灣湧溼地公園等旅遊景點,其中寶墨園、沙灣古鎮均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目前,沙灣鎮正積極配合番禺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謀劃布局,立足優越的山水自然生態資源和優秀的本土特色嶺南文化資源,突出融合古鎮人文山水優勢,全力打造以「沙灣古鎮-寶墨園-龍灣湧」為軸心的西部嶺南文化生態旅遊片區,推動旅遊全區域發展。2019年,共接待旅遊人數344.7萬人次,同比增長2.6%。
營商環境優越
沙灣擁有面向全球高值工業品原材料及半成品生產、物流、交易、倉儲、金融、結算的一站式行業綜合現代服務示範性園區——沙灣珠寶產業園,落戶於此的廣東省珠寶玉石交易中心和廣州鑽石交易中心掛牌成立廣東省珠寶首飾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發中心成果轉化應用基地,珠寶產業園2019年產值達14.5億元。當前,沙灣鎮正以沙灣珠寶產業園和沙灣古鎮為核心,全力創建沙灣瑰寶小鎮,依託珠寶產業發展基礎,整合沙灣古鎮特色民俗文化資源,積極推進「珠寶時尚-文化-旅遊」產業三位一體深度融合發展。2019年,沙灣瑰寶小鎮在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回頭看」核查評價中獲評「優秀」。
生活環境良好
沙灣鎮持續加大城鄉環境建設力度,獲評為「廣東省宜居示範城鎮」,轄內的沙北村被評為「廣東名村」,紫坭村、三善村被評為「廣東省宜居示範村莊」。近年來,沙灣鎮已先後完成全鎮村莊規劃與功能片區土規、總體控規、廣州南站規劃對接、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等工作,初步完成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編制,城市空間布局不斷優化。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2019年,鎮內14條村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達到省定乾淨整潔村標準,9條村達到省定美麗宜居村標準,沙灣北村、沙灣古鎮分別入選首屆「廣州最美村莊」、「廣東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肖桂來 通訊員 沙灣古鎮 寶墨園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