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硬糖》告訴你,14歲女孩是如何報復戀童癖的

2021-01-07 迷影人生

當"女孩"要一杯雞尾酒時,你應該拒絕,而不是與她碰杯。

隨著社會意識的覺醒,很多人會慢慢領悟,在這個世界上,有些錯誤的詭辯本身就如同迷宮的死角,一開始就應該陷入絕望,而非被光明隱藏成陰影。

"戀童癖"就曾是光芒背後的陰影,如今龜縮在迷宮一角,用文學與愛情掩蓋其骯髒齷齪的心理。

提起涉及戀童癖題材的電影,最令人身軀一震的就是《水果硬糖》。

很多觀眾認為這部作品是一把利刃,撕碎了文學的外皮,刺痛了包裹愛情的不堪內心。

相比於《熔爐》《素媛》痛擊社會現實的悲慟,《水果硬糖》多了一絲對抗黑暗的安慰,利用童心的"糖",化作一把"刀"戳破戀童癖給孩童與成年人留下的傷疤。

林奕含的《房思琪初戀樂園》中曾有這樣一段話:

怡婷,你才18歲,你有選擇,你可以假裝世界上沒有人以強暴小女孩為樂,假裝從來沒有小女孩被強暴,假裝思琪不存在,假裝你從未跟另一個人共享奶嘴、鋼琴,假裝世界上沒有精神的癌。你可以假裝世界上只有馬卡龍、手衝咖啡和進口玩具。

這部小說是由一個曾被老師性侵的女生所寫,她將自己靈魂和精神世界都注入這部小說,將所有想說的話和對抗世界的勇氣都融入其中。

而她也曾如上文中所寫,希望假裝自己是與老師相愛,欺騙自己世界一派美好。最終難以抵抗精神世界崩塌,幾年前選擇自殺。

戀童,就是無需解釋的強暴。

它跟隨歲月不斷侵蝕受害者的心靈,從懵懂到慢慢了解,從自以為的安慰到最後的崩潰至極,這種傷害從幼童跟隨到成年,如骨之蛆。

而《水果硬糖》其實是從悲慟中反其道而為之,它反轉了弱者的身份,將一個14歲的女孩詮釋為復仇者,從臺詞到劇情都是對"戀童癖"的一次暴擊。

為何導演大衛·斯雷德想要拍攝反社會常態的"戀童癖"題材?因為他曾看到日本的一則案例,一些女學生在網上搜尋試圖與未成年少女戀愛的男人,隨後將對方約出來進行伏擊。

獵手與獵物的調轉,恰如最快意人心的黑暗童話。

撕碎《洛麗塔》的詩情畫意後,糖中的刀,把把誅心

熒幕前優美而令人心醉的詞語,不過是裹著糖味的毒藥,是"生命之光,慾念之火"的虛偽包裝。

毫無疑問,《洛麗塔》與《水果硬糖》是對立的,即使兩部作品表達的理念一致,也無法掩蓋它們之間在傳遞信念上的扭曲。

《洛麗塔》電影和原著都曾陷入過爭議中,在朦朧浪漫的鏡頭下,似乎一切骯髒的人性都被隱藏。

洛麗塔是個少女,也是個懂得賣弄身體揮霍美好的姑娘,將父愛的缺失演變為一次次試探和勾引。

漢伯特是個優雅紳士的男性,也是個因為失去童年女友而心生扭曲的男人,難以拒絕病態的關係最後淪為殺人犯。

到底應該怪罪洛麗塔的勾引,還是痛斥的漢伯特的錯誤,《水果硬糖》給出正確的答案。

相比於《洛麗塔》的詩情畫意,《水果硬糖》既直接又現實,碾碎一切掩蓋在美麗下的淫亂和正直。

電影的開端,是經典的網聊。一個暗戳戳的用話語勾引,說自己足夠成熟。一個悄悄的奉承,滿足對方偽裝的成年感,並時不時拋出一段誘惑的黃段子,令人遐想。

這部電影只有100萬的拍攝費用,從主演到拍攝都中庸無噱頭。然而在上映後卻拿到非常優越的成績,這離不開導演對電影細節的構思。

網絡聊天+語言勾引足以踏入現實,而後面的正經英俊的男主與甜美如小紅帽般的女孩,更令人深思。

在網絡最陰暗的角落,到底藏著什麼樣的人心?同時這部電影最讓人稱讚的就是細節與臺詞,如旋渦般讓人輕鬆陷入。

隨後女孩海莉與攝影師傑夫約好了於咖啡館見面,她穿著紅色的外套,留著呆萌捲曲的短髮,心醉的大眼似湖水讓人沉浸其中。

偽狼的誘惑傑夫是個英俊又穿著有品味的攝影師,他會迎合海莉的喜好再買兩塊巧克力蛋糕,會認真猜測海莉的喜好。他似乎像個成熟的兄長,又像個充滿男人味的伴侶。

早到的海莉品嘗蛋糕將奶油留在嘴唇上時,傑夫會一本正經的抹去奶油,並注視著她,將奶油吃進嘴裡,讓海莉臉上飛霞。

甚至兩人還在不經意間訴說情話,海莉詢問他:有什麼值得你等待?傑夫:我得等你四年啊。

紅帽的勾引海莉性格非常複雜,時而如女孩般羞澀,時而如成年女性般充滿誘惑力。她會抱怨父親的課程單調,會詢問傑夫的攝影工作如何。

而更刺激的是,她在廁所換剛買好的T恤時,聽到傑夫調笑她的年齡。她忽然拉開門給傑夫展示身材,讓傑夫驚呼:你再這樣逼我,我會瘋。

短短的十幾分鐘兩人不斷試探,如成年人般交鋒,探究對方對這場約會的心理如何。

在看似公平的交談裡,在偽裝的浪漫腳背親吻中,展現的是女孩扭曲的成年價值觀,和攝影師在優雅下的齷齪。

心理戰役《頭疼欲裂》(戀童癖電影)中曾表達出這樣一個價值觀,戀童癖的確是一種病,他們無法抑制自己的欲望。但是當他們尋求心理幫助,不斷克制自己時,何嘗不是救贖?

傑夫就是如此,他因遭遇童年暴行導致心理扭曲,但這不是他偽裝和安慰自己戀童的最佳理由。世人不曾抨擊你試圖矯正自己的心理,只是抨擊你滿口道德倫理還墮落的行為。

而傑夫是如何偽裝自己的?又是如何用教科書般的演技詮釋社會現實的?我們來分析下兩人的對峙。

海莉發現傑夫家中的牆上掛滿了少女的照片,於是詢問傑夫。傑夫回應:美麗的照片能讓女模特知道我的能力。

多么正經的人設和令人信服的話語?而現實中又有多少利用完美的外形和成熟的心理的偽君子?

然而痛擊一觸即發,傑夫喝了水後開始頭暈,一醒來卻發現自己被綁在椅子上。

他的心理變化分為三個歷程,從樂觀到平靜再到崩潰。兩人對峙於道德上鋒芒畢露,一不小心就會踏入敵人的陷阱。

傑夫最開始認為這是小情趣,於是他和海莉不停的開玩笑,因為在他眼中海莉還是個單純無害的女孩。

而後開始平靜對峙,當海莉提出:房子裡到處掛滿半裸的少女。

他意識到這是有預謀的綁架,於是他從職業和人品上為自己辯解。他解釋自己是個敬業的攝影師,並自信的看著海莉搜尋房子,不擔憂她找到半點證據。

甚至提出自己曾為自然拍照,走過險境也做過有理想的人。

然而在海莉找到一把手槍和提出:電腦裡有刪除下載的痕跡,你一定有時。他的偽裝開始崩裂,小心翼翼的提出讓海莉離開,他不會報警也不會報復,一切都會過去。

隨著劇情深入,傑夫的成年人思維非常值得深思。從困境中利用優越經歷為自己洗白,在知道對方的不善後以原諒態度勸慰。兩人的針鋒相對就是一場心理戰役,誰先露怯就會一敗塗地。

世俗反擊這部電影擁有非常犀利的臺詞,似乎導演借海莉之口,抨擊戀童癖的詭辯論。

"那些戀童癖會說:她好性感,她自找的。她只是生理上是個女孩,舉止已經是個女人了。"

"我是你見過的,摸過的,傷過的,殺掉的每個小女孩"

當《洛麗塔》部分觀眾將這場扭曲的愛推給14歲的洛麗塔時,《水果硬糖》已經做出最好的反擊。

一場孩童視角下的報復:留給正義

為何這部電影讓無數觀眾一抖?

因為當海莉找到暗格,發現無數赤裸的女孩照片時,她就為這個男人設定好結局了。

海莉打暈掙扎的傑夫,決定為他做閹割。

傑夫痛苦掙扎,悲憤怒斥,最後大哭求饒。

似乎將傳統戀童癖電影中的劇情反轉,他成了"受害者"。

獵物與獵手的反轉,讓黑暗以突破式的展現在觀眾面前。傑夫的悲,也是所有孩童的悲。他的虛偽,也是所有受害者對自己最痛恨的自責。

但是當他掙脫繩索時,卻意外發現自己沒有被傷害,只是被架子夾住。這一切都是海莉的心理戰,一場可怕的玩笑和恐嚇。

兩人於屋頂對峙時,又是一場心理上的對抗。傑夫試圖殺死海莉,而海莉卻輕描淡寫的告訴傑夫,她已經通知了傑夫最愛的初戀女友,如果傑夫試圖用暴力,她會脫去衣服讓傑夫噁心的心理曝光。

而如果傑夫選擇自殺,她會為他隱藏好一切。

傑夫最終選擇自殺,但是繩索根本不足以勒死傑夫,同時海莉一笑:當然我也可能不做(不為傑夫處理戀童罪證)。

她是捕獸夾上令人誘惑的糖果,因為好友的消失成為戀童癖的報復者,她天真無邪卻又能拿起尖刀,她冷靜殘忍也能用孩童玩笑戲耍成年人。

正義從不會遲到,美好也不具有偽裝一切的完備性,正如《唐2》中所說: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注視著你。

水果硬糖到底想表達什麼?

所有弱者都有強大的希望,所有強者不應以心理的扭曲為藉口傷害他人。

懵懂時:女孩可能會想要一杯酒,渴望你與她碰杯。成熟時:她希望你當時可以拒絕她,給她一次新的、充滿光芒的機會。

但無論如何,請留給正義和警察!

相關焦點

  • 燒腦佳作,14歲高智商少女「反殺」32歲戀童癖男子,結局意想不到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部比較陰暗的電影,主題是復仇和未成年人,一個半小時的片長可謂是波瀾起伏,令觀眾一秒鐘都不想離開,在那個只有14歲的軀體裡,有的是遠非同齡人能及的冷靜、犯罪智商,以及殘忍。直面人性陰暗的一面,這部電影告訴你作惡終究會被懲罰。
  • 《水果硬糖》:關於懲罰,用最為簡單粗暴的方式處置戀童癖
    《水果硬糖》是一部2005年的電影,也算是個性鮮明的作品了。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一個天才少女用自己的方式對於戀童癖進行懲處。關於罪責的判定、宣判、懲處,全程都是看得人十分酸爽。其實,戀童癖一直都有那麼一個量級,只是以前沒有被披露出來。而近段時間的自媒體發展,讓很多的類似消息逐漸浮出水面之後,大家才開始忌憚於這種「潮流」的發展和蔓延。回到《水果硬糖》,這部距今已經十五年的作品,展現出來的畫面就是戀童癖的一種犯罪方式。攝影師的主角是一個戀童癖,以約拍的名義去殘害幼童。
  • 這部《水果硬糖》中「熊孩子」的所作所為,居然大快人心?
    《水果硬糖》在1956版《壞種》中,我們看到了一個人前乖巧懂事的小女孩如何置人於死地。在《伊甸湖》中,我們看到了一群缺乏管教又十分叛逆的少年如何為非作歹。《水果硬糖》在國內,我們將清純可愛、天真爛漫的小女孩稱為蘿莉,在美國的網絡上對此也有著特殊的稱謂——Hard Candy,也就是「水果硬糖」。2005年,同名電影《水果硬糖》橫空出世。
  • 《水果硬糖》:小蘿莉設局報復變態大叔,為其實施宮刑手術
    "戀童癖"就曾是光芒背後的陰影,如今龜縮在迷宮一角,用文學與愛情掩蓋其骯髒齷齪的心理。提起涉及戀童癖題材的電影,最令人身軀一震的就是《水果硬糖》。很多觀眾認為這部作品是一把利刃,撕碎了文學的外皮,刺痛了包裹愛情的不堪內心。
  • 《水果硬糖》:蘿莉折磨戀童癖,男性觀眾說她惡毒,女性觀眾解氣
    首先解釋一下這部電影的名字《水果硬糖》,在美國的網絡俚語中指未成年的少女,一般指十四歲以下的女孩。影片的開始,一位14歲的小女孩兒在網絡上聊天,她跟一個中年男網友聊得十分投機,兩人已經在網上曖昧了半個多月了。雙方都覺得「時機成熟了」,約定要在現實中見面。終於,兩個人在一家咖啡館裡見面了。
  • 《水果硬糖》:小紅帽反殺大灰狼
    《水果硬糖》這部暖心黑暗劇2005年在美國上映。劇中主要講了一個十四歲的蘿莉為了自己死去的朋友報仇的故事。故事情節緊湊且緊張,全劇雖然只有九十多分鐘,但是卻是屏息凝氣看完的。因為這部電影主要的情節都是小蘿莉如何懲罰這個戀童癖的壞人,所以看起來並沒有黑色戲劇的那種壓抑感與恐懼感。
  • 電影《水果硬糖》很想知道這部電影到底表達了什麼?
    影片開頭,溫文爾雅相貌堂堂的攝影師傑夫與14歲少女海莉通過網聊結識,相約與甜品店見面。傑夫表現出的慷慨與體貼,海莉情不自禁的主動提出去傑夫家,一切似乎都在按照傑夫的計劃在進行。在傑夫家,海莉用飲料麻倒了傑夫。當傑夫醒來時,四肢已被捆綁固定在椅子上。
  •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的名字叫《水果硬糖》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電影解說,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的名字叫《水果硬糖》,而這部水果硬糖在美國的一種俚語裡面的有的特殊的含義,而這一含義就是指的未成年少女,當然這部電影也是圍繞少女展開的,但是這部電影主要還是講述讓女孩好好保護自己,不要輕易地上當受騙的故事,而這部電影的開始是從一個14歲的少女小米說起
  • 電影《水果硬糖》:小蘿莉整哭猥瑣男,這個結局太出人意料
    《水果硬糖》,豆瓣評分7.4。「水果硬糖」出自美國的俚語,意指未成年少女,也就是片中的女主角海莉。她的扮演者艾倫·佩吉,在2005年,憑藉這部作品一炮而紅,之後曾在《X戰警3》中飾演幻影貓、《盜夢空間》中飾演與小李子合作的女築夢師,而她最為著名的是因出演小成本影片《朱諾》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 《水果硬糖》:一個完美的復仇計劃,狼和羊的角色將迎來逆轉
    這就是《水果硬糖》。本片的片名在美國俚語中有未成年少女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是被侵害的少女或理解為帶著復仇之心的少女。而本片則講述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少女用自己的手法懲治了一個變態戀童癖,深刻的論證了人性,看似毫無血腥的影片卻蘊含著深深的壓抑。
  • 驚悚電影《水果硬糖》小女孩的快意恩仇,女孩要學會保護好自己
    「十三歲的小女孩跟成年人「談感情」的時候,應該讓她走開,而不是給她倒酒」。這是姚晨發布的一條微博,這也是美國電影《水果硬糖》的經典臺詞,也是今天東羽要推薦的豆瓣7.5的高分電影。《水果硬糖》海報小紅帽的故事電影內容是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在網上認識了32歲的攝影師並相約見面,喝了咖啡後聊得很愉快,於是小女孩主動提出去攝影師家裡並為自己拍攝藝術照,攝影師欣然同意,到了家裡後攝影師要給小女孩倒酒,小女孩自己從冰箱拿出了飲料
  • 《水果硬糖》:弱勢,不一定要通過傷痕來訴說
    但《水果硬糖》卻另闢蹊徑,將傳統意義上的弱者與強者對調,影片全程海莉幾乎都處於上風。海莉對傑夫做了戀童癖者對無辜女孩做過的一切:偽裝身份、心理暗示、在飲料裡下迷藥、在傑夫大叫時威脅他並在他的嘴裡噴漂白水、無視傑夫的懇求等等,而曾經將魔爪伸向無辜女孩兒的傑夫此時卻變得無助,苦苦哀求海莉停止一切。
  • 不要喝那些不是自己調的酒,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忠告《水果硬糖》
    新聞二:2020年4月,一段6分鐘的短片曝光了道貌岸然的跨國公司副總裁鮑毓明在養女14歲那天對她實施性侵,並進行了長達3年的身體和精神控制,導致女孩多次自殺未遂,事件被披露之後,鮑毓明還妄圖狡辯,把整件事描述成一場愛情糾紛。
  • 《水果硬糖》:別讓閹割術成為每個女孩必備的技能
    作者林奕含以自己童年被性侵的遭遇為原型寫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書,但她卻長期飽受精神折磨,於2017年自殺;韓國電影《素媛》中性侵小素媛的罪犯原型趙鬥淳也將在今年刑滿釋放,趙鬥淳的心理報告顯示他出獄後還有很大的犯罪機率,令很多韓國家長與女性十分擔憂;今年三月爆出的「N號房事件」最小的受害者竟只有11歲。
  • 美國一「戀童癖網站」經營者,綁架12歲女孩被捕!他曾威脅過總統
    導語:美國一「戀童癖網站」經營者,綁架12歲女孩被捕!他曾威脅過總統CNN官方在上周六稱:維吉尼亞州一名男子稱自己與「友人」是「白人至上主義者」和「戀童癖倡導者」,他們因綁架一名12歲女孩,而面臨指控。
  • 看完讓你大呼一個「爽」!盤點10部主角逆襲反殺電影
    但是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幾部那些反殺成功的電影,看看那些開始被虐成狗的主角如何一步步反擊的吧~暢快淋漓,讓你大呼一個「爽」!  1.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  由淳樸女性向殘忍的女人蛻變的故事,以濃縮的形式震撼人心的展示了一個女人悲催的一生。"你欺負我,我退一步;你又欺負我,我再退一步;你還欺負我,我弄死你。"
  • 英語電影口語:「Take your time」三個字比「我愛你」還暖心!
    電影《水果硬糖》劇照2005年驚悚電影《水果硬糖》講述了14歲的高智商少女報復32歲戀童癖攝影師的故事。少女設局控制住攝影師之後,在他的住所內翻找他的變態證據,一無所獲,於是自信滿滿地讓他自己交代證據在哪。
  • 《水果硬糖》人類原罪一次小小懲罰
    《水果硬糖》的高妙之處在於懲罰者,是一個未成年少女。復仇的手段可控性極高,不是一個激情殺人者能夠做到的。經過深思熟慮的謀殺,已經超出14歲少女的心智範圍,或許是因為西方孩子都早熟吧。徹底殺死一個男人也許並不難,但那就太沒有意思了。少女代表著性,她善用這種誘惑的時候,男人是無法逃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