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裝炫光水冷,酷冷至尊冰神幻彩水冷散熱器B120RGB體驗

2021-02-07 泡泡網

小白裝炫光水冷,酷冷至尊冰神幻彩水冷散熱器B120RGB體驗

我家女王大人是一個遊戲黨,原本只玩玩電視遊戲,比如ps和wii系列的遊戲,戰績那是槓槓滴,後來,電視遊戲機慢慢受到了冷落,女王大人轉戰電腦遊戲平臺。當初為了女王大人玩遊戲,給她在某寶上購買了主機,CPU:I5-6500,華碩B150M-ET主板,8G DDR4內存,128G三星固態+1T機械硬碟,顯卡為七彩虹的GTX950,整體配置還算可以。時間久了,小毛病開始出現,最明顯的就是開機風扇開始忽快忽慢,有時甚至不轉,開機會有風扇報錯,隨之而來的就是偶有死機發生。筆者懷疑是風扇出了問題,正好這時熱點科技網上有酷冷至尊冰神幻彩水冷散熱器B120RGB的試用,筆者就抱著一試的心理,參加了活動,幸運的是,筆者有幸體驗到了這款產品,感謝熱點科技提供的這次機會。

先放上我家女王大人的機箱來看下吧,這款機箱是鑫谷王者鋒刃全塔機箱,也是一款側透遊戲機箱,為了更直觀,筆者裝機試機期間,均取下了機箱側蓋,以方便讀者更清楚地看到內部。這款機箱它本身是支持前置風扇、後置風扇、頂置風扇的。裝機時只帶了Vgame冰刃靜音風扇,時間久了,這風扇效果就不好了,所以這次裝機,就是要把它替換掉,換上酷冷至尊冰神幻彩水冷散熱器B120RGB。其實除了看上酷冷至尊的水冷外,筆者看上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它的RGB燈效,當初為女王大人配置時,鍵盤是賤驢612蹄子機械鍵盤,帶光效的。滑鼠是鈦度電競滑鼠TSG301,帶燈效的,如今加上酷冷至尊冰神B120RGB,「光汙染」也算又加入了一員。

外觀

酷冷至尊經典的黑色包裝,和它的酷冷一詞很搭嘛,從包裝右下角可以看到,它也是華碩、華擎、技嘉、微星四大主板品牌的RGB認證產品,而右上角則標明支持多平臺,另外有1分3RGB分離線和RGB燈效控制器。支持intel/AMD全主流平臺這一點比較好,它支持Intel 2011-v3 / 2011 // 1151 / 1150/ 1156/ 1155/ 775,以及AMD AM4/ AM3+ /AM3 / AM2+ / AM2 /FM2+ / FM2 / FM1 ,女王大人這款平臺屬於1151,在支持範圍之內。


酷冷至尊冰神B120L RGB 水冷散熱器

¥399

購買


硬質瓦楞紙做成的緩衝盒對於水冷頭和冷排起到了保護作用,一眼看去,只看見了水冷頭和風扇冷排。

將全部東西取出後才發現東西不少,除去水冷頭、冷排、風扇、說明書外,最多的要數扣具配件了,滿滿的一堆,因為適用不同平臺,所以它的扣具配件其實是根據你的平臺自行選擇的,不用都裝上去。

B120RGB散熱器配的平衡扇,轉速650-2000RPM,支持PWM調速,風扇的外部為磨砂質感,內部為烤漆表面,再加上透明的扇葉,在光效透出時,可以更有助於提升光效的效果。

B120RGB散熱器的風扇邊角的細節,減震墊的使用很用心,可以更好地保證風扇平穩運行,也可以保證其低噪音運行,風扇標稱工作噪音在6-30dBA,剛拿到B120RGB散熱器時,筆者為了測試風扇是否可以工作提前進行了測試,測試過程中,可以感受到風扇運行時噪音的確很小。

B120RGB散熱器風扇的控制線有兩根,一根是4pin供電和調速線,插CPU-FAN,一根是燈效RGB控制線。

B120RGB散熱器的冷排,黑色鰭片,預留風扇螺絲孔位,120mm的尺寸可以適配大部分機箱的風扇位。

冷排的邊角都經過了打磨,抹去了鋒利的稜角,安裝時不用擔心被劃到手,標誌性的logo很酷哦。

B120RGB散熱器的水冷頭是重中之重,採用了微流道設計,提高了導熱率。頂部的logo以雷射蝕刻其上,同樣是白色的文字,看上去和B120的水冷頭一樣。不過,與B120的白色單燈效不同,B120RGB就連水冷頭也是RGB燈效的哦。它是酷冷至尊首款RGB水冷頭,均衡風扇和水冷頭都可點亮。水冷頭高度為42mm,不用擔心裝機時是否會蓋不上,完全沒問題。

水冷頭底座,大大的拉絲銅片,可以最大效率提高散熱效果。8顆螺絲緊固,穩定性槓槓滴。表面貼有一張塑料膜,提醒你一定要在安裝前撕掉哦!!!

B120RGB散熱器的水冷頭也是有兩根控制線,一根為燈效RGB控制線,一根是為12v直流水泵供電用的3pin線,插CHA-FAN。

B120RGB散熱器的水泵集成在水冷頭內,雙腔水冷頭設計,接口處還有熱縮管,水冷管採用FEP材質,相當粗大且硬度較高,外有尼龍蛇網線。進出水口旋轉式設計,走管時可以酌情調整走向。這款水冷的接頭做工不錯,容易漏水的接口處套有熱縮管,安全防護工作做得還是挺到位的。

配件及扣具

B120RGB散熱器搭配了一系列扣具配件,筆者的平臺是1151,所以用的就是上圖的1151系列所需的扣具,不得不說,筆者看完說明書發現,原來這個算是幾個裡鎖具配件最多的,不知對裝機小白的筆者來說是不是比較難,好在酷冷至尊配套說明書相當詳細,按部就班就可以了。

這個單獨包裝的是適用於Intel LGA 2011平臺上面的配件。

這倆是適用於AMD平臺的扣具,相當簡單,輕輕一扣就行了。

B120RGB散熱器的燈效控制器用的連接插針,主要用於1分3線與控制器的對接上。

用於平衡扇上的螺絲,另外還有隨包裝送的推管式導熱矽脂。

B120RGB散熱器給單獨的燈效控制器配的1分3控制線,以及控制器所需的電源線。

B120RGB散熱器的RGB燈效控制器,可以控制平衡扇的轉速、光效的亮度以及光效模式。

裝機

為了節省時間,筆者把小動X1電動螺絲刀拿來緊固螺絲,發來發現其實有點大題小做,螺絲刀基本就用在把風扇裝到冷排上以及把冷排固定到機箱上的風扇位,此外,基本就是靠手擰螺絲即可。

把風扇先裝好在冷排上,裝的時候要提前想好怎麼走線,因為水冷管比較硬一點,所以彎起來還是比較費勁的,安裝時儘量不要妨礙到主板上的其他配件,諸如內存和獨立顯卡之類的。

用螺絲將扣具緊固在B120RGB散熱器的水冷頭上,之後就可以進行往主板上的固定工作了。

固定前一定要注意扣具是否正反裝對,不然的話會卡不進到主板,筆者第一次裝時沒有看說明書,直接裝反了,後來又重新裝了一遍。

B120RGB散熱器的固定還需要藉助背板的這個配件,它需要用到4個平頂的螺絲和卡扣。

因為這個卡具是適合多個平臺的,所以需要根據平臺進行選擇卡扣的位置,靠近最裡面的是LGA 775平臺,中間的是LGA 115X,最外面的是LGA1366平臺,筆者家的電腦是1151,所以,要將卡扣扣在中間的位置,以保證扣具不會鬆動。

打開機箱背板,將原來的風扇底部的扣具取下,換上B120RGB散熱器送的這個扣具就可以進行水冷頭的安裝了。

為了偷懶,筆者並沒有拆下主板進行安裝,而是選擇了直接在機箱內安裝,比較鬱悶的是,筆者的主板不大,空間排布較為緊密,筆者的胖手伸進去安裝水冷頭的螺母時,常常會把螺絲掉下去。這就導致筆者還是花了一番工夫才裝上。

噹噹噹噹,大功告成,水冷頭安裝完畢,請無視水冷頭上的汗漬。接下來將1分3控制線通過三針插針與風扇和水冷頭相連,再把控制器的電源接口與機箱電源的接頭插在一起,整體安裝就算完成了。再仔細檢查一下,就可以插上電源試試效果了。

通電,開機,開機時一反平時風扇的停停轉轉,風扇迅速開啟,很安靜,同時,炫光開啟,默認開啟紅色光效,十分炫目。別忘了,B120RGB散熱器是水冷頭和風扇均可點亮燈效的哦。水冷頭這時也亮起和風扇一樣顏色的光效。

有燈光照射的效果下,B120RGB散熱器的燈效絲毫不遜色,仍然很清晰。

純暗環境下,光效更明顯,滿滿的光汙染啊,不過,很多人很喜歡這種光汙染的氛圍,加上機械鍵盤和滑鼠的光效,整個屋子裡充滿了電競氛圍。

酷冷至尊冰神幻彩水冷散熱器B120RGB的光效不是靜態的哦,它支持7種色彩的炫光切換,通過手動控制器即可切換模式。包裝上有它的色彩數,它的色彩數達到了16.7M色,也就是1670萬色,除了可切換顏色外,它還支持流光走馬燈效果、呼吸燈效果、閃光效果等等,一共有6種預設模式,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調節。

溫度測試:

光有燈效如果溫度不行,作為一款散熱器還是失敗的,那麼效果到底如何呢,我們可以測試一下,由於筆者家的女王大人有喜新厭舊的優(bai)良(jia)品格,所以,還沒來得及保存個風冷溫度的截圖,散熱器就被扔到樓下的垃圾桶了。不過,還是可以用其他軟體來測試下B120RGB的空載和滿載溫度的。

先看下筆者家女王大人的電腦配置,測試時電腦已經開機5個小時,溫度比較穩定。測試時室溫為26攝氏度。

魯大師溫度壓力測試前的空載溫度,不到30攝氏度。

點擊魯大師的溫度壓力測試,溫度壓力測試後的滿載溫度為43度,增長了10°度左右。

接下來用常用的基準測試軟體AIDA64來進行測試,測試前CPU空載溫度為33攝氏度,CPU核心溫度29攝氏度,這時的室溫為26.5攝氏度。這時已經開機5個多小時,待機溫度算是很低了。

利用AIDA64來進行FPU單拷測試,保持滿載10分鐘左右,這時我們來看CPU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CPU核心溫度最高在47攝氏度左右。比起空載時,CPU溫度升溫不到10攝氏度,內核溫度提高了18攝氏度,即使這樣,也沒有超過50攝氏度,酷冷至尊冰神幻彩水冷散熱器B120RGB的溫度控制還是很到位的。

總結:

酷冷至尊冰神幻彩水冷散熱器B120RGB從做工和細節來看,工藝和安全性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尤其在水冷頭漏液等預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這種細節值得點讚,另外,安裝簡單,即使是筆者這樣的小白,第一次安裝也基本都順利完成,可操性高。從燈效來說,RGB的特性滿足了喜好機箱燈效的愛好者的需要,燈效也很炫酷。而從筆者家女王大人最關心的散熱效果來說,與此前的風冷散熱器相比,整體溫度大概降低了10℃左右,用魯大師和其他測試軟體來測試,最大也就不到50攝氏度。待機時,溫度基本保持在30℃左右,玩遊戲最高溫度在50℃左右。噪音方面,筆者沒有專業的儀器去檢測,但是比起之前的風冷,噪音低了很多,開機基本沒什麼動靜,中間玩遊戲時也基本是比較微弱的工作聲音,算得上是很靜音了。B120RGB定位在入門級用戶,399元的價格在眾多水冷散熱器中也屬於中低價位,加上品牌的加持,相信會成為不少裝機黨的心動選擇。

相關焦點

  • 599元的360水冷不香麼?酷冷至尊冰神B360 CPU水冷散熱器 評測
    突然心裡邪念一閃:上一個360水冷?於是打開京東,一頓操作猛如虎,最終鎖定了酷媽家的新款冰神B360水冷,眾所周知,冰神系列是酷媽家的入門級水冷,價格599元也是真的香,沒辦法,買不起酷媽家中高端G、P系列,所以能買到這款也知足了,只希望壓得住i5-9600KF。
  • 酷冷至尊冰神P360 ARGB銀色版散熱器評測:炫光冰神,強勁散熱
    在風冷散熱對機箱風道要求較嚴格,存在性能瓶頸的前提下,水冷散熱作為高性能平臺的散熱方案,已經越來越成為DIY發燒友的選擇,在提供強勁散熱效能的同時,RGB等裝飾用功能也能更為順利地加裝到水冷器件上,頗有一番樂趣。
  • 酷冷至尊新冰神B360一體式水冷評測:平價而不妥協
    在三月初的時候,酷冷至尊對該系列進行了更新換代,將水冷散熱器核心元件——冷頭、冷排與風扇全部升級到了新版。那麼這款高性價比水冷散熱器能否在升級後擁有更為優異的性能表現呢?其安裝體驗如何呢?現在我們拿到了新冰神B系列的高端型號——新冰神B360 ARGB,來感受一下它的變化。
  • 讓CPU感冒的技術,從酷冷至尊0度水冷談超多核心處理器散熱
    同時,也相配因而具有Intel的認證,辣麼0度水冷的黑科技畢竟甚麼呢?新一代的處分器已經是走向了超多焦點超多線程的期間,要包管運算才氣接續革新的處分器鞏固且高機能運轉,古代的風冷乃至是普通的水冷已經是難以知足。CPU焦點越多,機能越強,TDP難如下降。
  • 酷冷至尊發旗艦水冷ML360 Sub-Zero:Intel溫度下去 頻率上來
    機電散熱巨頭酷冷至尊今天發布了一款旗艦級水冷散熱器「ML360 Sub-Zero」,從別致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它的特殊性。這是一款酷冷至尊與Intel聯合研發的水冷,不同於傳統的同類產品,獨家集成了Intel Cryo散熱技術,在只有單個或兩個CPU核心高負載時,可以滿足Cyro超頻啟動時要求的系統低溫,從而達到更高的頻率,且不會釋放太多熱量,維持系統穩定。
  • 市售顏值最高的一體水冷!酷冷至尊P360 ARGB評測
    不過凡事有利也有弊,想要實現ARGB燈效必須,風扇必須要要有專門的5/12V RGB接口,因而支持ARGB的360水冷散熱器必須要8條線(包括水冷頭)。這就導致了不僅在散熱器安裝上非常繁瑣,同時機箱內部的理線也會雜亂不堪,很多同學因此而望而卻步。現在,酷冷至尊推出了一款全新的P360 ARGB銀色版水冷散熱器,解決了這個問題。
  • 酷冷至尊發旗艦水冷ML360 Sub-Zero:Intel溫度下去,頻率上來
    機電散熱巨頭酷冷至尊發布了一款旗艦級水冷散熱器「ML360 Sub-Zero」,從別致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它的特殊性。這是一款酷冷至尊與Intel聯合研發的水冷,不同於傳統的同類產品,獨家集成了Intel Cryo散熱技術,在只有單個或兩個CPU核心高負載時,可以滿足Cyro超頻啟動時要求的系統低溫,從而達到更高的頻率,且不會釋放太多熱量,維持系統穩定。
  • 酷冷至尊海魔360一體水冷體驗心得
    終於體驗到了近期網上口碑度頗高的酷冷至尊海魔360一體式水冷,這款水冷是八月底剛剛上市的新品,目前京東價格是699元,相當有競爭力。但先說一下最遺憾的方面,就是自帶的三隻風扇並不支持RGB,不過作為散熱器,首先關注的還是應該是散熱效能以及靜音表現。第三代雙腔體水冷,熱交換效率更高,冷頭體積更大,內部更不容易出現熱量熱水回流幹擾散熱。耐腐蝕性更好的密封元件,降低冷液蒸發,同時降低冷液的概率,冷頭升級成了ARGB燈效的「無限鏡」,支持主流主板的燈光同步。對於這款水冷的表現我還是相當期待
  • 有顏值更有實力,酷冷至尊海魔360水冷安裝體驗記!
    至於在品牌的選擇上,也沒有太多的猶豫,因為機箱是酷冷至尊,所以就直接選擇了這款酷冷至尊海魔360水冷,其實它最為吸引我的原因是:無限鏡冷頭ARGB燈效,帶控制器,雙腔水泵、低阻冷排解熱效能佳!不得不說,酷冷至尊海魔360水冷的包裝確實比較厚實,從包裝上就可以大致看到產品的樣子。
  • 水冷散熱器和風冷散熱器哪個好?風冷散熱器和水冷散熱器對比測試
    眾所周知,CPU散熱器最常見的就是風冷散熱器和水冷散熱器,其中風冷散熱器是最為常用的,對於絕大數玩家來說足以,不過對於散熱要求較高的高端玩家,會優先選擇水冷散熱器
  • 酷冷至尊攜手英特爾推出Sub-Zero水冷散12月28日上市
    晶片巨頭英特爾針對目前散熱器散熱效果處於瓶頸的現實情況,推出了全新的Intel Cyro水冷散熱技術。這種散熱技術不同於傳統的風冷以及水冷散熱技術,Cryo結合了半導體散熱技術,搭配全新的智能控制軟體,硬體及先進的傳感器偵測技術,實時檢測晶片工作溫度及環境溫溼度,動態調整散熱器工作狀態,保證系統在安全可靠的溫溼度環境下工作,在典型TDP下效率上遠比傳統的水冷或者風冷高。
  • 散熱出色兼容強,輕鬆裝進行李箱!酷冷至尊 NR200機箱體驗
    ITX主機好處不少,佔用空間少,攜帶方便,唯獨不好的一點就是散熱,不過現在很多ITX機箱是支持水冷的,跟ATX機箱差距並不是很大。筆者為了組裝一臺ITX主機,也是準備了許久,其中機箱就沒捨得買,這次終於趕上了一波酷冷至尊NR200的評測,也算省下了一點預算,好了廢話不多說,下面跟大家分享下吧。
  • ChinaJoy 2020回顧:酷冷至尊全線產品亮相
    在機箱安裝上,酷冷至尊NR200 的機身前板、頂板、側板採用了塑膠卡扣設計,輕鬆搞定拆卸和安裝,無需工具就可以完成拆卸和安裝,能夠體驗DIY的無限樂趣。而在消費者最看重的散熱上,酷冷至尊的NR200能夠支持120/140/240甚至280mm的水冷排,NR200還可以支持三槽位PCIE顯卡安裝,不僅支持橫裝,還能豎裝,為用戶提供最佳的散熱效果,儘可能地利用內部的空間,從而提升了DIY創造的更多可能。在NR200機箱中擺放了一款即將在京東上市的海魔240水冷散熱器,它的「無限鏡」冷頭讓整個機箱流光溢彩,屆時海魔360也會同步上架。
  • 酷冷至尊NR200P黑蘋果小鋼炮裝機記
    選購的是酷冷至尊NR200P機箱,區別於普通版NR200,除了純白外觀外,還自帶了玻璃側透、PCIE 3.0×16延長線以及雙120mm風扇。緊湊機箱,線材難免會頂到機箱的散熱風扇。酷冷至尊NR200P的設計很細心,附贈的機箱散熱風扇都自帶鐵絲防護網罩。使用說明書上,有很詳盡的安裝教程。
  • 老電腦也玩一下RGB,一次酷冷至尊MB400L智瞳機箱安裝體驗
    本次的機箱選擇的是酷冷至尊MB400L智瞳這款產品,價格不貴,看起來滿足我的需求,且支持最多安裝6個120尺寸的RGB風扇,採用的是玻璃側板;那麼為什麼選擇這款,主要原因我的主板是華碩uATX老主板,買一款價格適中的即可,沒有必要多花錢,另外酷冷至尊MB400L智瞳支持M-ATX緊湊型主板,對於uATX老主板,空間以及足夠大,這樣的話,在這即將到來的夏天散熱也會好一點
  • 差價一倍的水冷性能究竟差多少?真相讓你大吃一驚!
    近日,老黃又在網上土豪地買了一個一體式水冷.  老黃買的這款一體式水冷是酷冷至尊 冰神G240。由於老黃對品牌有一定的認可度,所以買產品的時候,一般都會挑選一些大品牌來買,儘管價格貴一點也沒所謂。  對於老黃花了兩倍價格買了一款同樣是240水冷排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獸王認為像上圖這樣三百塊左右的一體式水冷已經相當足夠,老黃買的酷冷至尊 水冷散熱器根本毫無性價比可言。
  • 酷冷至尊冰神G240 RGB散熱器評測:燈光隨心掌控
    MasterLiquid(冰神系列)是酷冷至尊旗下一個主打水冷散熱器的產品線,至第二代冰神2推出以來,其產品線就一直擴展不停息,現在就有一款全新設計的冰神G240 RGB誕生在此,它繼承冰神2的雙腔體水泵、MasterFan均衡扇、微水流道等技術,其他重點則放在RGB燈光深造以及冷頭外觀調整方面,深造部分包括全新的多元化顏色效果、多功能控制器的加入和數控燈珠設計,除了我們這次評測的
  • 高價水冷VS廉價水冷
    但在CPU滿載的時候,兩款高價水冷的成績卻令人大跌眼鏡,而當中成績最好的竟然是電商價格僅349元的遊戲悍將 LD240。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i7 4770K在四款不同240水冷散熱下的噪音情況。噪音性能對決
  • 酷冷至尊H100機箱評測:不止小巧個性,更有不俗擴展
    外觀:兼顧功能的個性外觀與酷冷至尊旗下MasterCase H500機箱類似,作為相同系列的全新酷冷至尊MasterCase H100相比同系列其他機箱更小,所以少了一分冷峻之感,更突出H100自己的個性,但從正面巨大的衝孔網及後面的散熱風扇依舊能看出其傳承自酷冷自家的MasterCase H系列機箱。
  • 酷冷至尊MasterBox MS600機箱評測:全側透的簡約之美
    作為一款標準的ATX中塔箱,MS600擁有著6.35kg的淨重,不算重但也絕對不輕;160mm的CPU散熱器限高決定了它不能裝上高塔式風冷散熱器,當然水冷玩家可以忽視這個限制; (前端無阻礙的前提下)400mm的顯卡限長通吃市面上所有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