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牆上的一幅小畫兒
這篇文章是我給《我能去你家看看嗎》這本書所寫的序言。
你要是沒有一張寬大舒服的床,那你出門時穿得多好看,都是虛妄。
不止一次,看網紅直播時,她們用著昂貴的彩妝,穿著高級成衣,最新款的包也拿起來講得頭頭是道,但這時鏡頭一轉,你可以看到她身後的……「國民床單」,你懂的,就是那種粉或藍,有大朵花卉的超市貨。這時你會產生深深的懷疑,這和她們的人設太不符合了。那應該出現在小時候奶奶家的床上,完全不是一個小年輕的品位,以及和她標榜的生活品質產生了強烈的對照。
還有《非誠勿擾》那個節目曾經也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橋段:男人對女生們的臥室最有興趣,有經驗的男人首先要求看臥室——那是體現真實生活品位和質量的地方,不僅僅是搭配與材質,還有整潔程度,除了產生綺念之外是不是與這個人穿著談吐透露出來的信息一致。確實有人見到狗窩一樣房間果斷滅燈的,我覺得那可能是一種幻滅。
我大概能理解,一切都是時光的作用:年輕時,全部力氣都用在光鮮的走出去;出走半生呢,只想歸來時舒舒服服的躺倒在自己的家裡。
只要你裝修過一次,你就會重新對金錢有新的認識:原來一個名牌包和一臺好冰箱的價錢是一樣的,為什麼我會覺得一雙八千塊的鞋便宜卻覺得同價位洗衣機有點貴呢?為什麼捨得買幾千塊的風衣卻捨不得買一床好被子?這時你開始意識到之前的金錢觀是有些錯亂的,但更明顯的感覺是:人吶,日子過舒服了,比面子重要多了。
那些買鞋買包的年輕人,後來都在買杯子、盤子、植物、絲絨沙發、地毯、限量版畫;為了一臺好用的吸塵器或榨汁機歡呼鼓舞;有的人開始玩園藝,而另一些人在高科技廚房裡沉迷。
真的,一旦走上家居之路,就回不了頭了。
我家餐櫃旁邊的角落
以前我們調笑過,年輕人的家居品位是四白落地,宜家或其他北歐風,需要有一面牆的大書架;慢慢的,開始喜歡有質地的、色彩豐富的美式或異國情調;但裝修過三次以上,沒準兒就跑步去到中式或維多利亞了。我想這個邏輯也對,畢竟,人生是越來越豐富的,閱歷財富或多年累積的情感,會讓你將所有的好東西妥善安放,他們交織錯落,並且相安無事,呈現出多稜面的一個你。
但其實你發現熱愛生活的人是從一開始就熱愛生活的,我們看到很多人,心心念念買房子,理由是自己的房子才能盡情玩裝修;另一些人,卻是無論住在哪裡,都可以做到這是他當下最好的狀態——無論他是否年輕,房子是租或買,單身還是已婚,他都會盡力給自己一個好看和舒服的環境,就好像一臺虛擬幻燈機,在整個房間裡投射出了他的內心世界。
自己的家,只有摯友才能登門。在年輕的時候,有時不好意思讓人來家裡串門兒,原因是太亂了,想坐下搞不好要先在沙發上刨個坑兒;或者是正在一個上升期,怕別人發現整個居住環境與自己的人設不符;何況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好玩兒,稍微得閒必須衝出去玩樂。可慢慢的,人們都喜歡朝家裡去了——你有比外面更舒服的沙發和椅子,更溫暖的餐和更好的酒,更放鬆的心事與姿勢,最重要的是,身邊人,能跟你一起回家的人,都是你親密的喜歡著的摯愛親朋。
各種有酒有茶的小角落
仔細想想,近年來的社交,慢慢都轉移到家裡了——我願意歪在自家的沙發上和朋友開一瓶好酒聊天,聊高興了去煮一頓宵夜;我也喜歡在有陽光的時候在朋友家的院子裡吃吃喝喝;有時候我特別想去一個不是很熟的朋友家,是因為他們的貓貓狗狗太可愛了簡直想上門去擼;曾經結伴去逛街買衣服的日子,已經換成了組團去逛家具市場了;還有我們會互相閃送家裡長輩們做的各種好吃的……除了我們自己走出來一個光鮮的人之外,更願意構建一個完整的世界,這個世界裡除了美,還有舒適與溫暖,有愛。
我很喜歡看朋友們分享自己家的角角落落,變化都是一點點產生的。在朋友圈裡,可以看到他們,日漸繁複豐盛,或慢慢簡潔空靈起來,這都是隨著心境與閱歷走到的這一步。我喜歡看他們新種的花,新增加的家庭成員,一個牆角的突然變身,或一盞燈帶來的新的光影。這比雜誌上乾淨整齊的樣板間更加吸引我,因為我感到了人在其中生活的溫度,和他們有趣的小小心思。
寫字檯下有一個踏腳凳,每天寫稿的時候要和小 biu 搶凳子
家是自然生長出來的,我以前也沒意識到慢慢會住出了這種風格,那可能才是真我啊,一個無論如何都舒服自然的狀態。
從前我與朋友們相約,都是說「我又發現了一家新館子我們去吧」,也沒想到,現在說得更多的是「去你家吧!」或者「來我家吧!」要知道,你想去一個人家裡看看的時候,才代表著你真的對他的內心世界有興趣,也是真的對他有情意。
《我能去你家看看嗎》這本書,替我去看了很多好朋友的家:主人們有作家,有設計師,有我以前的同事們,也有普普通通的小青年們。他們有的租房子,有的買大宅子,有的是單身,有的是熱熱鬧鬧一大家人同住。但裡面的心思是一樣的:每個人都在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都在愛和溫暖中感受與世界的關聯。
王耀宇的家
金晨的家
韓健的家
sugar 的家
這本書的作者倪綺佳、攝影師霍城,都是我的親密摯友。他們曾經改造了我的家,我也視他們家的兩隻狗為子侄輩。這些年來,我們在彼此的家中度過了很多溫暖時刻,而在他們的鏡頭下,我和我的貓,都表示此刻歲月靜好。
就是這倆人,我們隔三差五出現在彼此朋友圈裡,在各種地方合影。
翻看這本書,開啟了很多靈感,不僅僅是裝修,主要是,你想如何度過你最重要的時光的一個啟發。
要不要把最寶貴的角落留給自己,而不是等著招待客人?沙發最貴還是床最貴?我心愛的玩具到底應該放在哪兒?我和愛人如何不分彼此卻相安無事?
希望對你有用,關於生活關於愛。
此外,你想讓我看看你的家嗎?
把你家最喜歡的一個角落發張圖片給我,我會選出五個我最喜歡的,送你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