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碧璽這個詞,最早出現於清代典籍《石雅》之中。
「碧亞麼之名,中國載籍,未詳所自出。清會典圖云:妃嬪頂用碧亞麼。滇海虞衡志稱:碧霞碧一曰碧霞玭,一曰碧洗;玉紀又做碧霞希。今世人但稱碧亞,或作璧碧,然已無問其名之所由來者,惟為異域方言,則無疑耳。」
而在之後的歷史文獻中也可找到稱為「璧璽」、「碧璽」、「碎邪金」等稱呼。現在的碧璽是我們珠寶行業慣用的名稱。
第一枚碧璽是在巴西被發現的。16世紀時,西班牙殖民者在巴西發現了有如祖母綠一般的綠色碧璽,被它驚為天人的外表所吸引。
17世紀末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將斯裡蘭卡的碧璽帶回荷蘭,由於具有異常豐富的顏色,碧璽被命名為「tourmaline」,意為「混合寶石」,並得到了「落入凡間的彩虹」這個浪漫的稱呼。
後來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也發現了優質的碧璽,並且通過蒂芙尼著名寶石學家、「寶石星探」喬治·昆斯的引薦,開始在寶石圈混得風生水起。
Van Cleef&Arpels梵克雅寶
Arbre aux Songes 戒指
這麼看來碧璽是個徹頭徹尾的「歪果仁」咯?那它是怎麼在清朝的中國混得風生水起的呢?
「碧璽」的讀音類似「闢邪」,在那個時代吉祥寓意的東西總是特別能討人歡心。
在中國清代,碧璽尤其受到王公貴族的歡迎,當時高級官員將碧璽作為頂戴花翎的頂珠。
提到碧璽在中國的躥紅,就不得不提一位愛珠寶如生命般的女人了,她就是慈禧太后。
自1900年起至1991年慈禧太后過世,美國加州的碧璽礦區每年都將數噸的碧璽送往清廷。
據說慈禧老佛爺最愛西瓜碧璽,晚上把它放在枕下,白天則藏在櫃櫥中,還另外派人看守。
雖然碧璽五顏六色,顏色如彩虹一般。但我們在市場上見到的大多數碧璽基本都是單一顏色的。
作為擁有兩種顏色的西瓜碧璽,你可能會在心裡質疑,這顏色是天然的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西瓜碧璽的特別就在於它天然形成的西瓜般的顏色。
碧璽會呈現出不同顏色是因為寶石中所含的不同的微量元素。
一般來說,碧璽的色帶有兩種發育方式:垂直晶體 z 軸形成平行排列的色帶或者以晶體z 軸為中心由裡向外形成色環。
我們在碧璽上看到的雙色和多色區域是在晶體生長過程中微量元素濃度或成分發生變化時產生的。
這種獨特的寶石可能在整個晶體上有彩色區域,或者它們可以有一種顏色的核心和另一種顏色的外緣。隨著西瓜碧璽晶體的生長和增厚,它會暴露在不同的礦物質中,導致寶石的顏色從粉紅色中心,通過一個淺色區,變成綠色外皮。
所謂西瓜碧璽,最初的定義其實就是長得像西瓜一樣的碧璽,就像是切開的西瓜一樣,綠皮紅瓤的碧璽才是真正的西瓜碧璽。
不過如今,西瓜碧璽有了更為廣義的定義,只要同一塊碧璽上有兩種顏色,就可以叫做西瓜碧璽。
Dior高級珠寶
Coffret de Victoire系列
雙色碧璽戒指
在所有多色碧璽裡面,藍白雙色碧璽一般不多見而且價值高,紅灰(紫)雙色碧璽還有「雙桃紅」品質好的話也很出彩。藍綠和黃綠雙色碧璽比較常見,價值也沒有前面幾種高;粉白相間的碧璽偶爾會給人帶來嬌羞的感覺。當顏色多於3種時,我們就可以叫它彩色碧璽(夢幻碧璽)了!
西瓜碧璽的產地比較豐富,巴西、奈及利亞、馬達加斯加、阿富汗、美國和我國新疆阿勒泰地區都藏有西瓜碧璽。慈禧老佛爺的西瓜碧璽就是從美國重金買來的!
可要說顏值最高的西瓜碧璽,那必須是來自巴西的。巴西的寶石級西瓜碧璽顏色有著令人驚訝的清澈,而且經業內人士認證,最好的巴西西瓜碧璽一般產自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地區的Araçuaí 和São José da Safira區域。
Double Butterfly 戒指
翅膀部分鑲嵌西瓜碧璽
西瓜碧璽的色澤都是渾然天成的,紅色和綠色的拼接完美而自然。正宗的西瓜碧璽應該有著西瓜一般的顏色,且紅綠色分界明顯。此外,紅色優美、綠色不慘澹的西瓜碧璽是比較好的;如果紅色和綠色都比較深的話,那麼其價格也不會很高。
如今市面上多了很多無籽西瓜,讓人們吃起來連籽都不用吐,更為酣暢淋漓!而對於西瓜碧璽,「無籽」的價值也更高。
作為碧璽的一員,西瓜碧璽也天生比較脆,容易有裂紋,同時內裡也有許多的包裹體存在,就像西瓜籽一樣。
無籽西瓜不論價值還是顏值都要更勝一籌,淨度更好的價值更高。因此在選購時,要儘量選擇少冰裂、少棉絮的西瓜碧璽。純淨度越高、越乾淨的越好。那種明顯有些霧感,通光感不好的就不要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