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1月16日訊(記者李博 通訊員姜祥)今日,2020年度光谷瞪羚企業榜單正式出爐,中軟國際等460家企業成功入選。其中,成長最快的快遊互動,近兩年營收複合增長率達843%。
460家企業總營收同比增長超五成
今年7月30日,首屆光谷瞪羚企業峰會舉辦,全國首個瞪羚企業服務平臺正式上線
瞪羚企業,專指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並跨越了創業「死亡谷」的高成長性中小企業,個頭不大,奔跑速度和彈跳力卻十分驚人,如同非洲草原上的瞪羚羊。
據統計,460家光谷瞪羚去年總營收高達227億元,同比增長51.8%,近兩年複合增長率達50.1%。其中,從事手機遊戲開發的武漢快遊互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從事軟體開發的武漢中軟國際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武漢思普崚技術有限公司「奔跑」速度最快,近兩年營收複合增長率分別為843 %、770.1%、542.7%。
值得注意的是,460家企業中,有72家為近三年內註冊成立,有348家去年已實現盈利,一年創造利潤高達30.4億元,人均營業收入超60萬元。
專注研發「掘金」新經濟
據了解,460家「光谷瞪羚」,主要來自光電子、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數字經濟等新興行業,「高科技」是它們的另一顯著標籤。這群「光谷瞪羚」,近兩年研發投入的複合增長率高達45%,平均每家企業去年研發投入超660萬元。
武漢天際航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9年前,武漢大學測繪學院教授鄧非牽頭在光谷成立該公司,推動測繪、遙感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近年,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多個攝影測量和建模系統,被廣泛應用於國土測繪、軍警防務、應急指揮等領域。目前,該公司已獲得軟體著作權25項,發明專利8項。就在上月,該公司還獲得了中國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一等獎。
與天際航同樣有著「985基因」的,還有另一家上榜企業。2016年,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春明,在光谷創立武漢翔明雷射科技有限公司,針對軌道交通車體製造、航空航天裝備生產等行業的高精度、高效率清洗需求,該公司專門研發了能直接安裝到焊接生產線上的雷射清洗機。目前,這一技術被廣泛應用到復興號及多款軌道交通車輛的生產線上。此外,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多款手持式、可攜式雷射清洗設備廣受市場好評,近三年出貨量年均增長率超過50%。
武漢芘芘薇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魔芋潔膚棉
武漢芘芘薇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曉軍創業前,有著與鄧非及王春明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2012年,曾在某國有進出口公司和某外資企業擔任過負責人的王曉軍來到光谷,搞起了魔芋纖維的深加工。經過數年研發,王曉軍成功將「土疙瘩」開發成魔芋潔膚棉、魔芋面膜等多款美妝產品。目前,這些產品被出口到美洲、歐洲、澳洲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
從入榜到上市僅需5.5年
今年,是光谷培育瞪羚企業的第十年。十年來,東湖高新區先後三次修訂發布瞪羚專項培育政策,上線全國首個瞪羚企業服務平臺「光谷瞪羚塬」,為光谷瞪羚提供一系列定製化服務,瞪羚企業成為東湖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
十年來,光谷瞪羚數量由2011年的30家增加到2020年460家,數量增長了15倍。12家光谷瞪羚先後登陸資本市場,佔到了東湖高新區近十年上市公司的六成。
2019年7月17日,鬥魚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據統計,這些光谷瞪羚從創立到上市平均需要12年,從入榜到上市平均則需要5.5年。上市速度最快的鬥魚直播,從註冊成立到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僅用了4年時間。
「光谷瞪羚在疫後重振中也同樣跑在光谷企業前列。」東湖高新區科創局負責人介紹, 截止目前, 今年先後有50餘家光谷瞪羚公開披露股權融資信息,平均融資規模超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