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的新貿易趨勢

2021-01-09 網易

2020-12-19 05:01:11 來源: 青春感情

舉報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採訪時表示,澳大利亞提供了近1萬頁的證據,證明澳大利亞是一個勤奮高效的群體,大麥沒有被傾銷。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也表示,之前關於中澳兩國貿易爭端的談判尚未啟動高層對話,也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還宣布,貿易部長中國也表示,兩國在這個問題上的溝通正常。中國沒有給出拒絕的理由。

  根據商務部發布的第14號和第15號公告,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存在傾銷和補貼,對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傾銷、補貼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決定自起對上述產品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反傾銷稅率為73.6%,反補貼稅率為6.9%,徵收期限為5年。

  一方面,總理澳大利亞在國際上繼續堅持自己的立場,堅持對中國進行獨立調查。另一方面澳大利亞就大麥和牛肉問題與中國溝通,認為不應混淆新官和大麥牛肉,中國不應使用經濟手段進行政治報復。

  針對澳大利亞媒體的聲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在媒體見面會上宣布中國一貫堅持相互尊重和和平共處原則。雖然中國主張參與互利共贏的合作活動,但我們也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希望澳洲政府能夠真正落實對中國的尊重。正確處理中澳之間的關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RCEP和中國加入CPTPP將深刻影響世界貿易和中美貿易格局
    2020年11月15日東協十國加上中日韓澳新五國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標誌著佔世界人口、經濟總量和出口總額均約30%的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區的誕生。它是2020年接近歲末,世界在飽受新冠疫情肆虐和經濟大衰退打擊下突然出現的一盞明燈,不僅標誌著世界自由貿易體制和多邊主義的一場巨大勝利,而且將帶來世界貿易格局和中國全球貿易格局的深刻變化。
  • 中國正式宣布調整鐵礦石進口監管!澳洲貿易部長:不會對澳大利亞...
    一1中國正式宣布調整鐵礦石進口監管!澳洲貿易部長:不會對澳大利亞造成傷害莫裡森政府淡化了中國海關檢查新規可能對澳洲鐵礦石行業造成的潛在影響。為了對進口鐵礦石的質量監管方式進行優化,中國官方5月20日就調整鐵礦石進口檢驗監管方式發布了公告,公告指出,將從今年6月1日起,將現行的對鐵礦石逐批進行檢驗調整為按企業申請實施,並強調在必要時,中國官方將實施監督檢驗、開展有毒有害元素含量監測。有中國媒體報導,澳大利亞鐵礦石進口可能受到兩國政治緊張局勢的影響。然而,這些變化實際上可能會加快鐵礦石進入中國的速度,並符合中國關於進一步開放經濟的承諾。
  • 澳大利亞緊急宣布:更換貿易部長
    中國決定對澳大利亞大麥加徵關稅之後,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大麥會有所減少,至於大量大麥到底如何解決也是澳大利亞農民十分擔心的問題,就這一問題,在12月16日當天,澳大利亞政府曾經表示要從中國告上世界貿易組織。
  • 澳媒:澳大利亞和中國,誰更需要誰?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9月3日文章,原題:安德魯·利弗裡斯說,我們需要中國多於中國需要我們澳大利亞最著名的全球高管之一安德魯·利弗裡斯提醒坎培拉,莫把經濟關係和安全關係混為一談,以免(澳)面對中國崛起的「新現實」犯下錯誤。
  • 中國經濟2021第三章重塑貿易規則:貿易自由化趨勢不可逆轉
    在這種分工下,在全球實現企業價值的物流供應和交易的企業之間,分別形成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全球分工另一方面,當前以WTO為代表的貿易組織所制定的全球多邊貿易規則,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落後於國際經貿格局的新變化,無法解決諸多參與國的分歧與訴求,導致貿易摩擦常態化。
  • 澳大利亞海鮮在中國市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根據一份名為《中國海鮮市場:澳大利亞出口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新報告稱:這一增長的最大推動力來自中國,中國構成了增長的「主導因素」。自2013年以來,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直接貿易一直在增長,尤其是去年,出口額從8500萬澳元(5430萬歐元/&nbsp6140萬美元)躍升至3.58億澳元(2.287億歐元/287.7億歐元),增長了4倍。
  • 雙邊貿易達38.33億美元,中國巴新達成新投資合作,卻招來澳不滿
    巴布亞紐幾內亞(簡稱巴新)雖然是世界上相對而言比較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但是與中國之間卻存在著日漸密切的經貿合作關係。隨著近些年來,兩國貿易合作的持續加強,據數據顯示,中國與巴新在2019年的雙邊貿易額達到了38.33億美元,同比增長6.03%。
  • 澳大利亞200多個品牌組團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帶最好...
    這其中,澳大利亞組成了200多個品牌參與的團隊,匯聚最具澳大利亞特色的商品和服務,早早進入「四葉草」展館布展。「進博會是一場展現中國經濟實力和中國對地區及世界經濟貢獻的慶典。對於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是一個極佳的機會。」澳大利亞貿易、旅遊和投資部長西蒙·伯明罕近日對本報記者表示。
  • 2019年澳大利亞貿易順差為584.5億美元,其中有多少來自中國呢?
    近期,網絡上出現了大量有關中國與澳大利亞的貿易關係文章,對兩國經貿走勢做了較多分析和預測。但卻鮮有文章詳細告訴大家,中國與澳大利亞的雙邊貿易額到底有多少,佔澳大利亞對外貿易總額的比例。
  • 澳大利亞龍蝦在中國遭遇清關延遲,澳貿易部長呼籲避免「歧視性」
    繼大麥、牛肉、葡萄酒、煤炭和棉花,澳龍或將成為中澳關係惡化的下一個受害者。澳媒近期再度炒作澳大利亞巖龍蝦(rock lobster)遭遇中國海關清關延遲的問題,一段時間以來澳媒對中澳貿易中出現的問題尤其敏感,以「下一個打擊目標」字眼進行報導也並非第一次。
  • RCEP如何影響貿易和產業版圖?
    我國與RCEP成員國貿易約佔我國貿易總額的30%,來自RCEP成員的實際直接投資佔我實際吸引外資總額比重超過10%,協議的籤訂將為我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 此前RCEP成員國之前已構建了多對自由貿易夥伴關係,RCEP將如何超越其他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帶來更大的增量效果?
  • 鐵礦石貿易參照「中國價格」有望成趨勢 用人民幣計價結算 推廣...
    摘要 【鐵礦石貿易參照「中國價格」有望成趨勢 用人民幣計價結算 推廣基差貿易】近日,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巴西淡水河谷與山東萊鋼永鋒國貿(下稱「永鋒國貿」)等國內大型鋼鐵企業籤訂了兩筆以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價格為基準的基差貿易合同
  • 局勢不斷惡化,欲和中國硬碰硬,澳大利亞向臺灣伸出橄欖枝
    文\唏兮中澳之間的貿易關係不斷惡化,在澳大利亞政府不斷拒絕中國企業的投資,導致中方企業受到嚴重損害之後,中方企業減少了對澳大利亞產品乃至企業的購買和合作。前段時間,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並對澳大利亞進口大麥加徵關稅,這應該算是中方真正對澳產品實施的措施。其他都只不過是對澳大利亞產品進行的合法合規的例行檢查,但澳方認為這是對澳大利亞產品的制裁,澳大利亞近日透露出的消息顯示澳方欲和中國硬碰硬,有向臺當局伸出橄欖枝之意。
  • 中國商務部行動了,澳大利亞葡萄酒產業雪上加霜!
    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必須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不能在外交方面對其他國家發起攻擊,這樣會不利於國家的發展和進步。澳大利亞與中國向來沒有直接利益衝突和摩擦,但是在美國的煽動下,它卻成了「反華」隊伍中的一名成員,不斷在中國問題上攻擊中國。
  • 澳大利亞葡萄酒、海鮮、燕麥、水果和奶製品被中國列入打擊清單?
    據美國《彭博社》5月19日報導,繼大麥和牛肉之後,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海鮮、燕麥、水果和奶製品的出口被列入中國草擬的「打擊清單」。這些商品可能面臨更嚴格的質量檢查、海關清關延遲和反傾銷調查,中國官媒也可能鼓勵消費者抵制澳商品。
  • 中國對澳大利亞打擊清單傳出,葡萄酒、燕麥、水果、奶製品被列入
    彭博社19日的報導稱,繼大麥和牛肉之後,澳大利亞葡萄酒、海鮮、燕麥、水果和奶製品的出口被列入中國官員草擬的「打擊清單」。這些商品可能面臨更嚴格的質量檢查、海關清關延遲和反傾銷調查,中國官方媒體也可能鼓勵消費者抵制澳商品。消息人士還透露,這些措施的最終決定尚未做出。
  • 中國對澳洲小麥出手!澳大利亞農產品危險了
    由於中國國內穀物價格高企,將導致中國在2020/21年度的小麥進口量達到800萬噸,創下25年來的新高。中國小麥進口需求很可能通過進口美國以及黑海小麥來滿足。自2018年澳大利亞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華為技術公司建設5G網絡以來,中澳關係一直緊張。今年斯科特·莫裡森總理的政府和美國政府一道試圖將新冠疫情起源歸咎於中國後,兩國關係更是一落千丈。
  • 澳大利亞高官打算報復中國:聖誕節抵制中國產品
    中國和澳大利亞的政治衝突,在最近這幾年正在逐漸加劇。而兩國之間的政治衝突,使得雙方的貿易紛爭也同樣變得越來越多。同時,澳大利亞軍方涉嫌犯下戰爭罪行的事件,也已經在國際社會中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而就在中澳兩國的外交關係已經受到影響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國內的部分政治人士竟然還在呼籲民眾要在聖誕節抵制中國產品,向中國採取報復行動。目前,澳大利亞國內有接近百分之三十的商品都來自於中國。同時,中國也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失去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合作,是澳大利亞整體社會都無法接受的,澳大利亞本國的整體製造業,因為之前的歷史原因已經基本上萎縮掉了。
  • 2020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昆明舉辦
    消費日報網訊(王鵬昆明報導) 12月14日,2020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高質量發展論壇暨RCEP與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趨勢及招商引資機遇活動在昆明舉辦,活動圍繞RCEP、大通關、金融電商等主題進行深入探討交流,希望大家能夠暢所欲言,為官渡區域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 澳大利亞新貿易部長難修復與中國緊張關係 澳參議員...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近期對內閣進行改組後,丹·特漢(Dan Tehan)將在與中國保持著緊張外交關係的背景下,擔任起新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他在接受澳大利亞天空新聞(Sky News Australia)採訪時說道:「中國應該也需要向即將新任的澳大利亞貿易部長展現出願意重啟對話的態度。但事實是,政府和政府之間的接觸以及中澳兩國部長的接觸挑戰,已經能追溯到很多年前。這是中國方面的問題,因為他們不願意坐下來好好洽談,出現分歧要解決問題的方式是進行對話。我相信特恩將能扮演好貿易部長的角色,而且也能表現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