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能否終身制,專業評價是關鍵

2021-01-13 環球網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據媒體報導,近日,在某職業學院的專業技術崗位競聘中,有教授因業績處於同級競聘崗位末尾被降為副教授,副教授則因同樣的原因被降為中級。這一動靜引發一些人疾呼打破「教授終身制」,並得到眾多青年學者支持,認為已「刻不容緩」。

首先,當下高校中專業評價的專業性不足,不夠硬實,漏洞較多,結果就是一些沒有專業志趣和能力的人也能通過各種方式順利獲得教授任職資格,佔了崗位卻取得不了什麼績效,阻礙了真正年輕有為的青年學者的職級晉升,於是就在獲得終身教授的人與青年教師之間形成了較大的張力。尤其是在一些專業基礎不夠紮實,學術傳統未得到傳承的地方高校,這種張力有逐漸增大的趨勢。其次,我國大學教授職稱的終身制與國外大學的終身教職及教授職稱終身的組織基礎不同,使用效果自然也不同。國外大學與教授之間的聘用關係明確為雙方關係,而我國公立大學財政編制制度的存在,決定著大學與教授之間並不具有完整的聘用關係,有編制教師的工資待遇由國家財政列支,教授吃的「大鍋飯」並不是大學提供的,僅僅是政府將這口「鍋」放在大學裡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部分高校採取打破教授終身制的競聘教授崗位的做法,可以緩解一些矛盾,在局部對部分人產生激勵。但這樣做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因果,具有更高更大的風險。

第一層風險在於,如此競聘的依據與程序是否專業。一些高校已經嘗試主要用量化指標作為競聘依據,從現實情況來看,難免不夠專業,也難言客觀公正。第二層風險在於,如此競聘能在多大程度上獲得共識和支持。因為職稱評定主要是對一個人相對穩定的職業能力的認可,工作業績則帶有機會性,甚至與所在部門工作安排相關,是與人際關係關聯的過程性的外顯,用什麼作為依據使取得教授職稱顯得更加公平公正,對此不同人會持有不同觀點。第三層風險在於,此競聘存在不對稱比較,也即將青年人、不同年代的中老年人放在同一標準下比較。「降級」了一個教授,會引發其他教授精神緊張與焦慮,誘發學術功利化傾向,忽視教書育人等軟性指標,甚至導致一些人乾脆選擇離開,惡化整個學校教師職業環境與科研生態。第四層風險在於,打破教授終身制的動力,一般認為主要來源於學科評估與大學排行給高校造成的巨大壓力,如果仍將在短期內追求指標增長作為大學發展的初始目標,從而把壓力傳導到教授身上,那麼會使大學「跑錯」方向。或正因此,早在2001年前後,就有一些地方宣布要打破教授終身制,實行聘任制度,事後由於體制基礎難以改變,以及整體效應超出可控範圍,真正實施者寥寥無幾。

在當前這種情況下,打破教授終身制是不是就絕對不能推進了呢?筆者認為,高校還是要依據自身實際情況來作決定,不過想做此嘗試的高校治理者有必要先做一個基本判定:所在學校是否真的存在大鍋飯、平均主義和論資排輩等現象?如果有且嚴重,方宜啟動下一步程序;若無或程度輕微,那麼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改進並逐漸消除這一現象。其中,最有效的選項依然是將專業評價做實,將教授的年度考核做得更加嚴格、合理、有效,而這也是常用的方式方法。簡言之,在那些學術傳統、專業評價一向較好的大學,不宜打破教授終身制。而對那些過去專業評價未能做好,在教授評聘過程中明顯或嚴重存在非學術因素幹擾的高校,不妨一試破除教授終身制。要強調的是,這樣做還需要具備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確定能夠建立起比此前更規範、專業、客觀、公正的專業評價,在此前提下進行改進,將真正的庸者降級使用,才有可能讓真正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會。

還需說明的是,不少人評上教授後確有「出工不出力」的現象,而這種現象的出現與當事人狀況相關,與所在大學的管理與評價的不完善也不無關係。教授終身制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使用它的環境與條件,改善評價是改變該制度賴以發生作用的環境與條件的關鍵之舉。逐漸完善專業評價,也可以逐步消除教授終身制的弊端。

(作者:儲朝暉,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打破「教授終身制」激辯背後:評價缺位致現實版「天鵝、梭子魚和蝦」
    作者 |陳彬不久前,當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東風在自己的科學網博文中,寫下「打破教授終身制刻不容緩」這句話時,他並沒有想到,這個在他看來「天經地義」的觀點,會引來一場多麼熱烈的爭論。1月5日,本報以「打破『教授終身制』,『激勵』還是『威脅』」為主題,邀請多位高校教師對於是否應該打破教授終身制各抒己見。
  • 這所高校徹底打破教授終身制:1 名教授、4 名副教授被降級低聘
    近日,山東一所高校 「徹底打破教授終身制」!1 名教授、4 名副教授因為業績處於同級競聘崗位末尾被降級低聘,同時有 14 名青年教師則因業績突出而被破格直聘為副教授。 本次評價制度改革的亮點 競聘方案以不同崗位類型分開設崗、分設標準。從崗位單向度評價到多向度評價的轉變,首次建立了從三級到十二級崗位的評價標準體系,對教師的師德、教學能力、職業態度和雙師素質進行全面衡量。
  • 日本房子是「終身制」,且房價也不高,為何年輕人仍舊不願買房
    現在隨著國家旅遊的發展,去國外旅遊的人很多,我們也可以知道外國的風土人情和我們的區別,原本,國家不同差異很大,是因為這個國家國情的不同,比如說,在家裡有很大的區別,家裡現在已經成為年輕人奮鬥一生的目標,每個現代人的家其實都是日夜辛勞的汗水奮鬥起來的,其中也存在著很多不滿,但是,在日本,那片土地的房屋採用終身制
  • 中國大學的終身教授為數不少,與美國終身教授有何不同?
    1940年,美國大學教授協會發布了《關於學術自由與終身教授制的聲明》,確立了在美國實行「終身教授」制度的相關原則和標準。隨著時間的推移,80年來,「終身教授」已經成為美國教授制度的重要部分,也是美國崇尚學術的表現。
  • 有些很優秀的老師,無教師資格能否在學校教課?你怎麼看
    無教師資格證能否在學校教課的這個問題在我的身邊時有發生。對於能否教課,我只能回答可以,但是不受保護,或者說,學校的上級管理機關是不允許的。因為國家要求只有取得相應的教師資格方能去教學。但是現在很多民辦私立的學校或教育機構,有很多教師都沒有取得教師資格,也登上講臺,教書育人。
  • 職稱變革「步履不停」,「教學型教授」是門檻降低還是行業新風?
    教師職稱變革「步履不停」,評教授不看論文看教學是門檻降低還是行業新風?| 周四話題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規定》全文共44條,明確了職稱評審的主體、規範了職稱評審的基本程序,包括申報、審核、評審、公示、確認等、優化職稱評審服務,建立職稱評價服務平臺、強化了事中事後監管,另外,《規定》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由職業的專業技術人才申報評審程序進行了明確,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在職稱評審中享有同等待遇等。
  • 「雙一流」建設該如何評價?專家:紮根中國大地
    此外,教育部重申了一件事,下一輪雙一流建設將動態調整,不搞全覆蓋,不搞終身制,不搞安排照顧(既然實行動態調整,那麼下一輪「雙一流」該如何評價呢?是否會有新的變化呢?近日,據有關專家史靜寰教授透露,向「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專家委員會」提交的「雙一流」評價體系設計方案,已得到通過。「雙一流」建設動態監測和成效評價將遵循「1、6、3」原則,即1項基礎性要求,6大方面和3大維度。
  • 淺談教師評價
    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完成學校教育教學任務的專業人員。教師的業務素質與專業能力直接關係到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培養人才的質量。如何把握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素質,如何採用相應的措施來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即是教育行政部門的事情,也是教師自身應關心的問題。
  • 你的研究計劃書不能讓教授「一見傾心」,關鍵就在於……
    文科的學生都要求提交研究計劃,即使教授給內諾的時候沒要求,正式出願的時候也會要求提交研究計劃。不管是文科還是理工科,只要教授提出要研究計劃了,那就得寫,沒有別的辦法來代替。 你的出身校、專業知識、大學做過的科研項目、發表過的論文,目前為止所做過的所有的努力如果能夠換回教授的一封意向信,那就是值得的。
  • 辛向陽:評價國家政治制度優劣的八個標準
    原標題:評價國家政治制度優劣的八個標準   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同志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理論判斷:「評價一個國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國家領導層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體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
  • 離世≠退休,老佛爺合同可是終身制的!
    其攝影作品發表在《Vogue》、《Numéro》在內的時裝雜誌;《Vanity Fire》、《Stern》等信息類雜誌以及《Connaissance des Arts》等專業出版物上。「如今,攝影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只有從攝影的視角才可以觀察生活。用鏡頭去看世界和時尚,是我每天工作中最關鍵及與眾不同的地方, 親自掌鏡帶給我的幫助比我想像的要大得多。」
  • 她是法語專業畢業,哲學碩士,是如何成為「中國最美女教授」的
    《中國詩詞大會》上的美女教授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導師席上,一位來自中南大學的美女教授引人注目。她的名字由詩中而來,「楊柳依依,雨雪菲菲」。可能你已經猜出來,她就是被譽為「中國最美女教授」的楊雨。有文章這樣評價她:女人最高層次的氣質,如古人所言,就是「林下風致」。一襲旗袍,端莊雅致,氣質與美貌並存。
  • 70歲,人生正豪邁——記邱均平教授在杭電
    邱均平教授看望母校學生多反哺社會邱均平,字承思,男,1947年11月生,湖南省漣源市人。1978年考入武漢大學科技情報專業學習,1981年畢業後留校任教至2017年。其創立的「金平果」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評價硏究報告》、《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中國研究生教育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兩年一次)在高等教育界廣為人知。2017年70歲時,邱均平從武漢大學退休,加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成為該校目前「唯一的資深教授」。「70歲在我來說,是人生的新階段,可能會更精彩。」
  • 全國中醫婦科專業委員會榮譽主委劉敏如教授到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
    11月16日,國醫大師、成都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劉敏如教授到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參觀並和師生進行了面對面交流,學校校長王飛和教務處、中醫學院等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88歲的劉敏如教授是中華中醫藥學會顧問、全國中醫婦科專業委員會榮譽主委,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在聽取了王飛校長對該校歷史沿革、辦學專業特色、四川道地藥材等相關情況的介紹後,又實地察看了校史館、實驗實訓中心、亞健康調理創業實踐實訓基地等,對該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給予了高度評價:「增設學分管理制度,創新考核方式,讓大學生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真好,給你們點讚
  • 商洛紋繡培訓 決定眉毛能否做好的關鍵幾點
    商洛紋繡培訓 決定眉毛能否做好的關鍵幾點:半永久定妝一直以來都是打造裸妝美的效果,想要半永久項目做得好就需要專業的紋繡師,除此之外還有更加需要注重的方面。1、設計眉形想要半永久眉毛做的效果好看關鍵就是設計的眉形是否適合自己,如果不能按照自身的眉形走向以及臉型設計眉形,那麼做出的眉形是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的。
  • 破除「SCI至上」關鍵是提升科研細分評價能力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破除SCI(包括文科的C刊、核心期刊)至上的錯誤科研評價傾向,繼續受到關注和熱議。筆者以為,對此的討論應從「是否應破除」深化到「如何破除」的層面,針對具體問題,提出操作性解決辦法。而其最關鍵的是提高科研管理部門的科研細分評價能力,也就是運用複雜性思維,依據評價對象和目的不同,選擇和運用適合的評價標準和方法。
  • 【慶斌夜語】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鄭永年教授的態度...
    【慶斌夜語】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鄭永年教授的態度,顯然越來越悲觀了 2020-07-01 0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立」起多元專業評價,才能真正破除「唯論文」
    不過之後的事實證明,如果「破」與「立」不平衡,「破」的同時沒能找到更加專業、優化的替代方案,抑或是有「破」無「立」,那麼不管政策的初衷多好,大概率都不能真正解決實際問題,還有可能引發形式主義上的更新或更嚴重的問題。  由此說,解決「唯論文」,關鍵在於有「破」有「立」。
  • 教授談考研中文專業:基礎寬厚 術業專攻
    對於「文」的探討,記者分別採訪了中國傳媒大學姚小鷗教授、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研究生院,現任教於中國傳媒大學的趙雪教授、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院長張鴻聲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副主任漆永祥教授。  學科特色:百「文」齊放,百「文」爭鳴  初見姚小鷗教授,他儼然是一位沉澱了中國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學者。
  • 人人都愛的斯內普教授,看老哈迷如何評價?
    那麼到底斯內普教授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1. 從魔法能力上看斯內普教授有很強的魔藥天賦,在巫師界能沉下心熬藥的沒有幾個。無論是吐真劑也好,還是毒狼劑。都是相當複雜的魔藥。斯內普對黑魔法方面的才能是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