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很常見的病,不少人認為感冒就是要散熱排汗,運動有助於感冒康復,到底感冒後該不該運動呢?
據了解,感冒大多是由病毒引起,感冒後,人體為抵禦入侵的病毒或細菌,體內的防衛系統會奮起抵禦,此時人體新陳代謝速度也在加快,如果此時再從事體育鍛鍊,體內熱量就會增加,代謝旺盛,會削弱病人抵抗力,感冒病毒反而會乘虛而入,侵犯心機。鍛鍊會增加肌體耗氧量,加重心肺負擔,容易引起急性心肌炎。
據專家表示,如果感冒症狀較輕,只是鼻子不通、打噴嚏、流眼淚、喉嚨疼痛,適當運動並不會影響身體恢復速度,但切記運動時保持較低水平心率,防止身體溫度過高即可;如果是重感冒,即使強度較小的運動也會使患者承受較大生理負荷。因此,對大多數人而言,感冒時不宜參加體育鍛鍊。
研究發現,人們在睡眠時,機體的免疫細胞能製造一種叫「胞壁酸」的特殊物質,這種物質不僅可促進睡眠,而且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對感冒患者頗有好處。反之,若感冒劇烈運動或睡眠減少,則體內的「胞壁酸」生成就會減少,這樣,機體的抵抗力下降,病毒便會伺機繁殖,以致病程延長或並發多種疾病。
感冒發燒時,人總是沒精神、食慾差。其實人在感冒時身體組織細胞新陳代謝加快,所需熱量和水分比平時更多。感冒時人的身體相對虛弱,消化液分泌較少,可通過補充優質蛋白增強機體抵抗力;粗纖維食物少吃,以免加重脾胃負擔;發燒時水分消耗大,要及時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少吃甜食忌油炸;食欲不振,可適當減少每餐用量,以少食多餐的方式保證營養供給。
當免疫細胞和外界病毒或細菌「作戰」時,需要消耗大量的維生素C。感冒病毒入侵,往往發生在人體免疫系統防禦功能下降之時,而維生素C能促進免疫蛋白合成,提高機體功能酶的活性,增加淋巴細胞數量及提高中性細胞的吞噬活力,減少感冒病毒,從而顯著提高人體的抵抗能力。
基於大量樣本研究的數據表明:在感冒的病程中,如果家人給予病人關心,能夠有效地幫助康復。這一觀點得到了鍾南山院士的認同。「感冒治療時,除了藥物治療,心理安慰同樣必不可少。當家人感冒時,可以藉助舒適的休息環境、溫暖的食物、輕揉的撫觸等,或者幫助其回想過去對抗感冒的經歷,都能有效緩解感冒患者的症狀,減輕感冒對身體造成的不舒適感。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易門中醫。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本微信所發布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電話:010-58562900
客服QQ:2796720975
微信號:ezhensuoVIP
e診所一套面向個體診所、衛生室和中小門診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信息化管理系統。該系統以電子處方、電子病歷、財務管理、智能輔助診療等功能模塊為基礎,為基層醫生總結診療經驗、提高診療效率、規避醫療風險、提高診療水平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專業工具。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免費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