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生活的壓力,大家往往都在埋頭苦幹,但今天需要你把頭抬起來,放眼看看自己的人生。
你先看看這樣的一生:
地球時光軸上的某個時刻,Ta出生在了這樣一個家庭,這是一個和其他家庭沒有多少差別的普通家庭。
和其他孩子一樣,Ta學會了走路,學會了說話,開始每天和附近的小夥伴無憂無慮地玩耍。
慢慢地,Ta進了幼兒園,後來又上了小學,上了初中,開始了自己的學習生涯。
隨著Ta開始「知事」,看到電視裡的一些片段,Ta開始喜歡武術,而且是發自內心的喜歡。但後來,Ta擁有了一部手機,擺弄了一下,很好玩。慢慢地就開始和別的同學一塊兒打遊戲,看視頻。
學習是一件漫長的事,Ta開始沒有了耐心,與其枯燥地學習,Ta覺得還不如玩會兒手機過癮。同樣,學武術這件事也被Ta拋於腦後。
後來因為中考這關過不了,Ta輟學了,Ta父母很擔心Ta的將來,但Ta好像對這些並不在意,每天大門不出,窩在家裡玩手機,父母不知說了多少,但似乎都沒有用。
慢慢地,Ta長大了,父母也老了,但是,Ta還沒「長大」,父母也還不能「老」,這都是為了生活。
單靠父母掙錢已經很難繼續滿足家裡的日常開銷,Ta不得不出去自己賺錢。
父母給了Ta一些路費,Ta去了外省打工。
到了目的地,Ta開始到處找活兒幹,找了兩個多星期,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工作,工資比其它活要少點,但包吃包住,工作不累,休息時間長。
就這樣,Ta白天幹活,晚上在公寓玩手機,前幾天感覺還不錯。
後來,Ta發現,工廠的飯菜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自己還要花很多錢去外面買吃的,平日裡的各種開銷很大,Ta算了一下,發現自己的工資這樣用下來幾乎就沒多少了,甚至有時候買點貴的東西還不夠。
幹完那個月,Ta不得不重新找個更合適的活兒。這個新活兒工資方面是完全夠了,雖然也包吃住,但是工作量大,集中的空閒時間幾乎就是吃飯時間和睡覺時間。Ta沒有時間玩手機了。僅僅是第一天,Ta都覺得自己累垮了,Ta也從來沒有這麼累過,但是沒辦法,不打工難道日子不過了嗎?於是,每天白天拖著自己瘦小的身子上工地,晚上又拖著自己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公寓。工地、食堂、公寓這樣「三點一線」的生活,Ta一直這樣過。
三十多歲了,Ta在工地上找了自己的另一半,兩人湊合著過了幾年,有了一個活潑開朗孩子,孩子很聽話,學習也很好,打工的日子裡,Ta心裡唯一的欣慰,就是能有這樣一個懂事的孩子。
離開家打工,已經幾十年過去了。現在這個年紀,打工也沒以前那麼有精神了,Ta就帶著自己的那一半還有孩子回了家。
家裡的老父母看見自己的孩子回來了,還帶上了自己的孫子,心裡很高興很高興。
有了這些年來打工掙的錢,自己在家裡再隨便幹些農活,贍養老人,撫養孩子沒什麼大問題。
就這樣,Ta的父母安享了晚年生活,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穩定的工作,Ta也慢慢老去。
回想這一生,Ta心裡無限的感嘆,五味雜陳。Ta對自己壯年的努力還是比較滿意,因為他的努力讓孩子和父母都過上了不錯的生活,自己的後半輩子也過得不錯,就是對自己還沒長大那段日子感到十分遺憾。要是自己能控制好自己,好好學習,不沉迷手機,今天的處境說不定會更好。父母沒有那麼操勞,孩子的學習條件也會更好。自己覺得自己這輩子過得也還算有些價值,就是感覺有些不夠。
哪裡不夠呢?對父母和孩子,都勉強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但對自己,似乎沒有盡到多大責任。自己的學武夢沒有去實踐,在工地上都是幹的力氣活兒,也沒學到什麼技術,對自己真的是很不負責。但世界上沒有後悔藥,以前已經是回不去了的。
於是,Ta和老伴每天到村裡的小廣場上練太極,只為彌補一下自己缺失的這部分時光。
Ta的人生,有沒有意義的一面,那段人生是短暫的,隨著生命的結束就會淹沒在時間的河裡,當然也有有意義的一面,那段人生是永恆的,它會隨著歷史的車輪繼續往前,這些東西是Ta那些優秀精神的成果,是Ta留給後代的,後代在繼承這些精神的同時,也得到了成長。
看完這樣的一生,你有什麼感想?人的一生在時間上是有限的,但在價值上卻可以是無限的。希望你能及時明白這一點,在你明白之後,就開始實踐你人生的價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