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關的10個成語,每一個都飽含人生哲理,看完受益終身

2021-01-19 文化英豪

孔子是我們中國非常著名的一位教育家、思想家,在世界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孔子的儒家思想是此後上千年時間裡中國的主流文化,因此也遺留下來了非常多的經典語錄,並由此衍生出了很多成語。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跟孔子有關的10個成語,裡面表達了孔子怎樣的思想呢?

見賢思齊

這是孔子的名句演化而來的成語,原意是告誡自己遇到某個方面比自己好的人,就應該去學習對方的長處,爭取可以做到一樣好。遇到某個地方做得比自己差的人,就應該總結對方失敗的原因,看看自己有沒有出現同樣的問題。孔子是要告誡我們首先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其次要對自己嚴格要求,時刻自我監督。

巧言令色

孔子的原句是「巧言令色鮮矣仁」。巧言令色原先是指好看,言辭好聽的人,後來逐漸就連後面「鮮矣仁」的意思吸收了過來,變成了花言巧語迷惑別人的意思。孔子是要告誡我們自己要杜絕這樣的情況,還要遠離這樣的人。

舉一反三

這個成語有一個小故事:孔子有一天給自己的學生講課說,如果我給你們講了一個知識。你們不能靈活地想到其他三個相關的知識。我就不會教你們了。後來這個故事就變成了「舉一反三」。孔子是要告誡我們學習和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多思考,從多個角度考慮問題。

有教無類

孔子認為教育部應該分為三六九等,對每個人都應該是平均的。這其實是現在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小編本身支教過一年半,對於山區的教育問題還是深有感觸的,當地的教育資源比起城鎮差得太遠了。孔子在當年就已經想到了這樣的問題,確實不愧是大聖人。

後生可畏

這個詞也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典故:孔子遊歷期間在路邊休息,看到兩個小孩在打鬧,另一個小孩在一邊玩沙土。孔子問站在一邊的小孩:「你為什麼不去一起玩呢?」小孩回答說:「打鬧有可能受傷,就算不受傷也可能撕壞衣服,我當然不跟他們一起玩」過了一會兒,孔子要離開了,卻發現小孩用沙土築起了一座城堡,擋在了路上。孔子讓小孩讓開。小孩卻說:從來只有馬車繞城走,哪有城躲著馬車呢?孔子就稱讚說「我現在才知道如今小孩子都這麼厲害了。」孔子的經歷告訴我們,即使再有能力,也可能遇到某個方面比自己好的人,不要輕視別人,也不要忘記自己的提高。

韋編三絕

孔子在看《易經》的時候,感覺非常有深度,自己能學到很多,就一遍又一遍地讀。把穿竹簡的繩子都磨斷了三次。如今我們用這個詞來形容某人認真刻苦。孔子是要告誡我們不管做什麼事,只要是對的,就應該持之以恆。

誨人不倦

這個成語是指不知疲倦地指導別人。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一生培養了很多的徒弟,是老師的始祖、典範。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是老師,但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在能幫助別人的時候,就不要藏著掖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句話非常經典,也是一個成語。這句話表面上是說自己不想幹的事,就不要讓別人去做。但這只是字面的意思,我們又怎麼知道對方不想做呢?孔子其實是想通過這句話傳遞給我們一種平等的思想,在待人接物的時候,都要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一下,而不是自己想當然地替被人做決定。

三人行,必有我師

小學的時候我們就學過這句話,它其實也是一個成語。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孔子就是想告訴我們虛心好學,對方可能九個方面都不如你,但是有一個方面比你強,那就應該向對方學習。虛心使人進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這是孔子在回答子貢的疑問時的一段話。孔子當時舉的例子是說要想為國家做貢獻,首先就要結交士大夫階級,要提升自己的地位。雖然看起來像是在教人追逐名利。但實際上,孔子是告訴我們做事情之前不要把事情想得過於簡單,要考慮周全,準備妥當,才能事半功倍。

以上就是中國的成語中跟孔子有關的10個,裡面滿滿的都是為人處世的道理。看到這裡的小夥伴們,小編相信你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如果可以做到上面這些,對你們這一輩子都是有好處的。你們還知道什麼孔子的名言警句成語嗎?留言告訴大家吧。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這4個終身受益的人生哲理你知道幾個?
    最近發現一個很火的話題#終身受益的人生哲理#,於是網上的網友紛紛表達自己的想法,看似簡單,但其實經歷過得人都知道,這並不是隨便說說的,而是親身經歷過後,才懂得的苦楚罷了。其實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很多時候我們總結出來的結果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經過不斷的經歷,不斷的歷練而得出來的。下面這幾個終生受益的人生哲理,你經歷過幾個?
  • 《戰國策》裡的10個經典成語,經典有哲理,多讀必受益!
    《戰國策》裡的10個經典成語,經典有哲理,多讀必受益。1. 漆身吞炭出自《戰國策·趙策一》:「豫讓又漆身為厲,滅須去眉,自刑以變其容。……又吞炭為啞,變其音。」豫讓將炭火塗在身上,毀滅他的眉毛,改變自己的容貌。
  • 戚建莊編著《成語河南》之諸子百家孔子篇
    這是一個極富人生哲理的歷史故事。子路問孔子:「假如衛君請您去治理國政,您首先幹哪件事?」孔子道:「我一定首先要正名,糾正名義上的混亂。」子路道:「您這人怎麼這樣迂啊,正名不正名有什麼了不起?」說不得姐姐擔個不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慮:考慮;憂:憂愁。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出現眼前的憂患。表示看事做事應該有遠大的眼光,周密的考慮。出自《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孔子說:「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女人人生感悟經典語錄,唯美有哲理看過受益良多
    女人人生感悟經典語錄,唯美有哲理看過受益良多時間:2020-01-12 14: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女人人生感悟經典語錄,唯美有哲理看過受益良多 一、你對自己下不了狠手,就輪到生活對你下狠手,你人生中偷的那些懶,離不開的那些人,荒廢的那些時間,就像多吃的那些苦一樣
  • 《易經》提醒:「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看完受益一生
    《易經》提醒:「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看完受益一生《 易經》中有關於財富的三個成語,分別是「 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過了這麼久,還是對現實有著觀照作用,不可謂不經典!那麼它們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 140個哲理成語,讓作文出彩,讓思維敏捷。趕快收藏吧……
    在中國,也許沒有一種語言形式比成語更能教給我們人生的哲理。俗語和諺語,通常解釋的是一些生活常識;名人名言,主要在於警示人、激勵人。而在漢語文化中,成語是最睿智、最精華、最豐富的瑰寶。每一則成語都是歷史的縮影,它們經過千錘百鍊,言簡意賅,能完美地表達深邃的思想情感,而有些成語不僅富有豐富的思想情感,其中也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 人生路上五句話,終身受益!
    1.看遠即尋找目標,尋思境界。飛翔充盈人生,境界提升人的形象。給思維插上翅膀,就要打開心靈的門窗,走上山岡,站得高看得遠。心地淡然,胸懷坦蕩,才能體會到一覽眾山小,才可由近及遠、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地探索出驚人的發現。
  • 這5個成語典故,被誤傳了上千年,最後一個與諸葛亮有關
    幾千年來,中國古人不僅創造了許多曠世工程,如秦始皇陵、長城及故宮等,還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文化瑰寶,其中就包括那些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但是,由於一些原因,不少成語典故的意思被曲解,甚至與原本的意思截然相反。比如下面介紹的這5個成語典故,都被誤傳了上千年,最後一個與諸葛亮有關。
  • 這樣講成語,孩子想用錯都難
    作為一個受過祖國九年義務教育的人,上學的時候語文老師不厭其煩的給我們這些花朵灌溉中國博大的成語文化,但是有些成語不管老師怎麼講,關鍵時刻卻總是用錯。最近整理了一些當時不明白的成語研究了一下,發現很多成語都有著非常有趣的典故,在懂得了這些典故以後,這些成語就不會用錯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幾個典型的成語吧。
  • 林肯稱他是美國的孔子,愛默生十句經典語錄,充滿人生哲理
    愛默生被林肯稱做「美國的孔子」,他的全名是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愛默生是美國知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詩人,他不僅被稱為「美國的孔子」,也被譽為「美國文明之父」。愛默生出生於1803年5月25日,逝世於1882年4月27日,今天是他誕辰217年紀念日,讓我們用他的十句經典語錄,來紀念這位「美國的孔子」。愛默生出生於一個牧師家庭,他的父親也是一位知名的牧師,在他八歲的時候,愛默生的父親去世,他是由母親和姑姑撫養長大。
  • 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
    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經」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
  • 《百年孤獨》15句經典語錄,殘酷又哲理,父母讀給孩子聽受益終身
    其實,這本書金句很多,讀來也是十分地走心,家長可以買回家,自己看完後,把經典的語錄都給孩子聽聽,或者再讓孩子自己看看,兩個人可以共同探討,對寫作文很有幫助,其中的道理是可以讓孩子會是受益一生的。《百年孤獨》15句經典語錄,殘酷又哲理,這輩子至少要讀一次關於生命:1、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原來終究,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
  • 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經」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
  • 源自「萬經之王」的十大經典成語,每一個都濃縮了人生的大智慧
    而書中那些老子獨創的成語,更是這種精華的淬鍊,它體現了道家智慧的概要和精髓,千百年來洗滌了多少迷惘的心靈。直至今天,老子留下的這些成語,其思想仍滲透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今天筆者就給大家精選了10個出自《道德經》的成語,讓我們一起去體驗道家獨特的處世智慧和超凡的人生境界吧。
  • 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經」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
  • 孔子《論語》名句:20個德才兼備的女孩名字,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中國傳統認為名字會對孩子將來的氣運發生影響的,民間有看名字測命運的說法。不管怎樣,好聽、典雅、吉利的名字,不僅自己喜歡,別人聽著也舒服。 1. 非同出自《論語第11章(先進)》: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
  • 《易經》:人生的精髓,全藏在這三個簡單的字裡面,希望你全擁有
    曾仕強認為,其實整部《易經》,只講到3個字而已。第一個字:時《易經》裡講:「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孔子晚年讀《易經》讓他最有感想的就是這四個字:「時也,命也。」什麼事都要把握度,貪多嚼不爛,懂得適可而止,知道適度的原則你才能夠進退有度。時、變、止!三個字貫通整本《易經》,人生中的每一個決定都能從這3字裡面找到答案!
  • 有關人生哲理名言積累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應該要正視自己的錯誤,重新出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生哲理名言,人生經典名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人生哲理名言推薦1、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失去太多,而是計較太多,這也是導致一個人不快樂的重要原因。2、人生就像一場舞會,教會你最初舞步的人卻未必能陪你走到散場。
  • 擇善而從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近義詞有:見賢思齊、取長補短、從善如流,反義詞有:同流合汙、沆瀣一氣、吹毛求疵,擇善而從是中性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含褒義。擇善而從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擇善而從(zé shàn ér cóng)成語釋義:選擇好的而遵循;依從。擇:選擇。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 人生路上五句話(終身受益)
    這裡有幾句話,看了絕對讓你終生受益。01 第一句話:不要盤算太多,要順其自然。「做一個人不要盤算太多,只要自身努力夠了,就不要拼命去求人,有時想的越多,心越急就越得不到回報;等你不想的時候,它就會意想不到地屬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