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王石也說過:「中國無論是網際網路還是傳統企業,都缺少日本的工匠精神,少了把一個產品當成藝術、生命去做的精神。」
尤其是在產品設計中,日本人更在乎簡單的舒適體驗。對於他們來說,創造新的產品很容易,難的是讓它一直流傳下去。
原研哉在《設計中的設計》中提過一個概念:RE-DESIGN/重新設計。在科技發展時,改變從前受制約、有遺憾的設計,讓人的體驗更舒服。
一個普通的風扇,當大家還在糾結風扇的性能時,有人會探尋什麼風吹出來更舒服;
空氣汙染的大環境下,當大家在討論濾網的等級時,有人在思考如何改變室內的空氣流動;
室內乾燥,大家在關心加溼器的效率時,有人卻在重新定義空氣溼度的意義。
這就是巴慕達。其創始人寺尾玄被媒體比作為日本的賈伯斯。畢竟他也做到了讓巴慕達摸著石頭過河,其他品牌踏著巴慕達過河。
就拿巴慕達的Rain·加溼器來說,推出5年之久,仍然代表目前為止家用加溼器所能達到的頂峰。
殺菌效果達99%,使用氣態水加溼,還能清洗空氣。
這是在地球上,見到的不用開蓋就能屏上加水的加溼器,它已經跳出了「加溼器」範疇的革新式機器。
推薦理由:
1、30分鐘給燥熱暖氣房/空調房降溫4.9℃,60分鐘給室內加溼510ml,90分鐘給室內空氣去除91%的病毒細菌。
2、可以使用自來水的加溼器,4.2L-6L廣口大水箱,清洗方便,使用省心。
3、不出水霧、沒有白粉,使用氣態水實現整屋加溼。
4、三重淨化裝置,央視CCTV1頻道盲測認證。有效除菌,拒絕「加溼器肺炎」。
加溼器只能靠水霧加溼?不,巴慕達讓空氣自己變得溼起來。
通過循環風將液態水變為氣態水,從而給空氣加溼。啟動時只有微風,但溼度在悄無聲息中上漲。
市面上常見的加溼器分三類,但汽化式/冷蒸髮式無論從體驗上,還是健康來說都是優選。
甚至國外某些上層場合都要求,只允許使用汽化式加溼器。
我們做了個實驗,在水箱裡加入藍色墨水後啟動普通超聲波加溼器與巴慕達汽化式加溼器。(小口的下加水設計簡直反人類)
再將鮮花放在加溼口處。
普通加溼器這邊雖然水霧仍舊正常,但鮮花上已經沾滿藍色。但巴慕達處的鮮花,毫無變化。
也就是說,在加溼時,水中的雜質會隨著超聲波加溼器的霧氣,一同震蕩到空氣中,然後被吸入肺部。
而巴慕達Rain則通過蒸發將液態水變為氣態水從而實現加溼,當然不會把水中雜質、細菌帶出。
而友商,根據詳情頁宣傳的「3L水箱、18小時加溼」,換算一下,約等於166.7ml/h,小半杯的量。
檔數開到頂,我們實測對比了二者的一小時加溼量。(巴慕達為5檔,戴S為10檔)
巴慕達一小時加溼量0.59公斤/590ml,約摸一瓶脈動。而友商戴某,一小時加溼量0.3公斤/300ml。
雖然都比宣稱得要高,但明顯巴慕達更好。
相差不少的加溼量作用到實際物體上時,表現更為直觀。
我們做了一個不嚴謹的實驗,觀察鮮花與加溼器同處於密閉空間內的狀態,上午上班時放入,下午下班前取出(8個小時左右)。
加溼前花瓣均向上、花朵硬挺向上
8小時之後,戴S這邊的花朵呈微垂狀態,花瓣呈四散狀態,當然也不排除它突然想開了。
而巴慕達的花朵與花瓣,與之前沒什麼變化。
在實際房屋加溼能力上,同時開啟電暖氣和加溼器高檔50分鐘進行實測(巴慕達5檔,戴森10檔)。
雖然電暖氣有增溼效果,房屋溼度不會太低,但巴慕達依舊錶現出色。
中國家用電器檢測所的檢測報告,認證加溼量與加溼效率與宣稱無誤。
在實際體驗這段時間,一臺巴慕達就能搞定整屋加溼,放在臥室,不關房門都能照顧到客廳。
溼度、溫度、空氣清新度都很舒適,就像重新回到了南方海濱城市一樣,嗓子也不會被「幹到發疼」。
為什麼要換一個堪稱加溼器領域堪稱「愛馬仕」級別的巴慕達?很大原因是基於對健康的考慮。
白粉堆積,漏水,不靜音,頻繁加水…都能忍,但新聞爆出「加溼器會引發加溼性肺炎,尤其是嬰幼兒及老人」時,還能忍嗎?
就拿「加溼器要求加純淨水」這件事來說,超聲波加溼器,普遍沒有過濾裝置。加溼時會將水中雜質、細菌帶到空氣中。
無論自來水,還是純淨水,都無法做到無菌。就算有除菌功能,品牌方仍建議使用純淨水加溼(這加得可是錢),比如這臺知名友商的加溼器。
(*自來水中每毫升含有100CFU以下菌落總數;純淨水每毫升含有20CFU以下菌落總數。)
而巴慕達原理是用風扇加速水的蒸發,並非外力打散,不會將水中雜質帶出。並且還有三重淨化裝置保障健康。
水箱底部的銀離子環能抑制水變質、產生粘液;
水箱中部的加溼濾網,過濾水中雜質;
水箱頂部的溶菌酶濾網溶解空氣中細菌和病毒,並過濾灰塵。
有保障,自然有底氣說:「請使用自來水」。
並且自來水中帶有消毒餘氯,而開封後的純淨水滋生細菌量會比自來水高得多,所以使用自來水比純淨水更好。
我們又做了一個不嚴謹的實驗,將兩個培養皿同時放在普通加溼器與巴慕達加溼器的加溼口(均使用自來水),然後在室內溫度下放置4天。
*同時暴露於空氣中,停留在不同加溼口後封閉放置。
結果顯而易見,普通加溼器的培養皿中出現了大大小小的白點,這些白點就是細菌。
而巴慕達加溼器的培養皿中,僅有一處,可以保證它在加溼時的水分是無菌的(生菌越少代表越純淨)。
中國家用電器檢測所的報告,認證巴慕達的除菌率,可以達到>99.99%。
此外水箱不方便清洗也是致命的缺陷,而「加溼器引起肺炎」的原因,就在於水箱。
不僅過濾水中細菌,經過嚴密設計的風道循環系統,巴慕達還能做到「清洗空氣」。
通過在25m³房間內進行的試驗證明,30分鐘內可去除85%的病毒和細菌;90分鐘內可去除91%的病毒和細菌。
加溼後,就像春雨裡洗過的空氣一樣,又潤又鮮。
▽日本食品分析中心實驗結果▽
日本食品中心的實驗報告如下,這是日本分析試驗機構,符合醫療儀器、化學物質GLP以及農藥GLP的試驗標準。
對於抗菌性試驗,也獲得了根據日本工業標準化法(JIS法)的試驗業務單位登錄製度JNLA的試驗所認定。
當然,巴慕達的過濾裝置也可以清洗。使用一段時間後,加溼器會自動彈出清洗濾網的提醒。
清洗後,過濾裝置的效果不受影響。使用一年後,才需要更換過濾裝置。
在實測中,巴慕達可以給15平米的臥室從22%加溼到31%,室溫從21.8℃降溫到16.9℃。
同時由於不同的出風方向,巴慕達向上吹風加溼,體驗上更勝一籌。即柔又綿,不比它的當家「果嶺風」風扇差。
而且,別擔心會費電(雖然用的人並不在乎)。巴慕達1檔至5檔的功率數,標稱2W-23W,但在使用中,1檔其實只有1.2瓦。
以2檔功率運行34分鐘,使用電量才變成了0.001。
12個小時只走了0.03度,只花了1分錢(約5毛/度)。
除菌加溼,清洗空氣,巴慕達-Rain·加溼器5年前的設計,5年後依舊是行業先鋒。
巴慕達標稱 4.1L-6L,大水箱自然帶來長續航。
實測上午10:40加滿水箱,以1檔運行,到晚上18:55時,巴慕達只下了一格水量(共5格)。
巴慕達特有的屏上加水,使用極為方便。充滿科技感的屏上加水,是至今所有加溼器無法逾越的鴻溝。
除了屏上加水,巴慕達的操作邏輯也極其清晰。大屏顯示,操控環負責上下,正前方一個按壓式的確認鍵。
點按確認鍵,進入功能菜單,自動、手動、設定、24小時計時器,清洗濾網提醒。
機身上兩個按鍵,一個為開關機鍵,一個為定時 。
連接電源後,也可以選擇操作環上的確認鍵開關機,短按為開機,長按為關機。
手動模式下,可以選擇調節1—5檔的風力,風力越強加溼效果越強,同樣噪音也越大。但夜晚選擇3檔以下,不會影響睡眠。
1檔—5檔的運行聲音為6db—42db。20分貝約等於人體血液流動的聲音,40分貝約等於冰箱的嗡嗡聲,而6分貝幾乎等同針掉在地上。
個人體驗,1、2檔完全靜音,絲毫聽不到電機工作的聲音,甚至因為無霧、無聲,你都會懷疑它到底有沒有在加溼。
自動模式下,可以選擇調節40%—60%的溼度,選擇溼度越高,風力會越強。但加溼到目標溼度後,風量會自動變檔,讓室內溼度保持恆定。
太過乾燥會激發病毒活性,溼度過高黴菌易於繁殖。而採用氣化式加溼方式的Rain則能夠營造出舒適的50%溼潤度。
在我的使用過程中,醒來後再也沒有任何嗓子乾燥的不適感,像回到了夏天,就連鋼琴都很少跑律。
加溼器裡安裝了靈敏的水平感應裝置,只要機器有傾斜或者震動就會自動斷電,更能保障安全。
巴慕達,還沒有人知道嗎?2003年成立於東京,一個綜合的高性能家電品牌,旨在改善用戶的居家軟環境。
它注重體驗多過產品,尤其看重用戶在拿到產品時使用的驚豔感。
Rain·加溼器外形也拿到過許多獎項。外觀,歷經無數次的推倒重來,設計靈感來自於東方傳統加溼的器具——水罐(當然,也挺像罈子)。
尤其是Good Design Award優良設計獎(日本),被業內稱為東方設計奧斯卡,是亞洲頗具權威性的設計大獎。凡是獲得「G」 (Good Design)標誌的產品,即代表設計和質量的雙重保證。
實際體驗來看,機器本身的日式質感極其到位,沒有雜質、偏色,就像名窯裡燒出來的陶瓷一樣潤眼。
《親愛的客棧3》、《新生日記》、《爸爸回來了》、《我家那閨女》等綜藝節目中,各路大牌明星都在用巴慕達。
與GOOGLE、APPLE MUSIC、AIRBNB、MR PORTER都曾登上過韓國《B》雜誌。
每年固定出版十期,是世界上眾多創意和設計人的常讀刊物。
如果你是一個追求生活品質的人,從設計感到實用性,它都能滿足你對一臺加溼器的所有期望,甚至做的更好。
尤其是家裡有老人小孩孕婦的,巴慕達就是保障健康的不二之選,畢竟孩子的肺不容忽視。
滑動獲得更多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