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作物科學推出新一代雜草及害蟲識別app工具

2021-01-11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拜耳作物科學推出新一代雜草及害蟲識別app工具

來源:AgroPages (世界農化網)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7-03   今日/總瀏覽:2/5594

拜耳作物科學近期推出新一代雜草及害蟲識別app——拜耳農藝工具(Bayer Agronomy Tool),其結合了雜草與蟲害識別及處理信息。

 

拜耳作物科學三年前推出了三款app應用WeedSpotter、PestSpotter和Bayer Product Manual,受到極大歡迎。新app將取代這三款產品,其一大特徵在於存入了供鑑定雜草和害蟲的大量新圖片。所有高清圖片都可以放大,聚焦關鍵特徵。另一特徵為更新拜耳產品最新消息的性能,用戶可以通過app推送通知或電子郵件註冊進行獲取。用戶利用該app可鑑定作物中近100種雜草及70種害蟲,或核查拜耳作物科學產品的最新標籤信息。

 

與此前推出的app類似,拜耳農藝工具(Bayer Agronomy Tool)app可免費從蘋果商店下載,安卓版本正在開發中。

 

拜耳作物科學數位技術協調員Rachael Roberts稱,「公司汲取了三款app的特長並將其整合到一個app中,簡化了鑑定過濾系統,添加了更多的近似圖像,有助於根據關鍵特徵進行識別,使用起來更方便。」

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拜耳作物科學攜手極星農業,8個櫻桃番茄品種亮相高端玻璃溫室!
    1月16日,北京-拜耳作物科學蔬菜事業部與北京極星農業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首屆德澳特品種展示及溫室種植技術論壇在北京密雲極星現代農業產業園舉行,雙方將共同示範推廣高效綠色農作物生產技術,促進中國設施農業產業良性可持續發展。
  • 210畝花生田間查看,莎草馬唐鐵莧等雜草,如何科學防治?
    2018年5月 河南民權雜草與花生爭奪養分、水分和空間,影響花生生長,且雜草是病菌、害蟲的中間寄主,雜草發生嚴重造成花生生長不良,植株矮小,葉色發黃,根系不發達,嚴重影響花生的產量和品質。二./莎草、馬唐秧子草為主,蒼耳,鐵莧菜等其它雜草4.上茬作物: 菸葉(雜草亂多)5.雜草原因:4月19日播種花生,播後因下雨沒有打封閉藥,怕影響花生出苗。
  • 拜耳在加拿大推出含有丙硫菌唑和氟吡菌醯胺的菌核病殺菌劑Proline...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導: 近日,拜耳作物科學加拿大分公司宣布將推出一款用於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新產品Proline GOLD。   Proline GOLD復配有兩種活性成分丙硫菌唑和氟吡菌醯胺,可防治油菜菌核病。
  • 愛普生新一代GPS運動手錶「ProSense」領感系列全新上市
    此外,愛普生攜手BiggER(比戈)跑步學院、鬱金香運動app、一點資訊和騰訊企鵝媒體平臺,呼籲科學運動、全民健康,聯合倡導「一億人動起來」。 可穿戴產品將成為愛普生在中國市場的強大支柱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安藤宗德和總經理深石明宏先生出席了發布會。
  • 隱私終結者:火遍美國的人臉識別App,用一張照片「順藤摸瓜」
    但是很多人也在擔心一個敵託邦的未來,所以在歐美對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非常牴觸。美國一個爬取了30億張公開照片的新興人臉識別app正在贏得美國警方的青睞,但也遭到了新的擔憂。然後Ton-That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發明了一種工具,這種工具可以終止你走到街上不為人所知的能力,並將其提供給數百個執法機構。他有一家小公司,叫做Clearview AI。Clearview AI設計了一款突破性的面部識別app。你給某人拍了張照片,然後把照片上傳就能夠看到那個人的公開照片以及照片的相應連結。
  • 實用技術—莎草科雜草的識別與防治
    園林養護過程中常見的莎科雜草是香附子、光鱗水蜈蚣、異型莎草、日照飄拂草、水莎草、碎米莎草、紅鱗扁莎等,今天在這就重點的介紹一下香附子、光鱗水蜈蚣香附這兩種最常見的莎科雜草。一、莎草科雜草的識別與危害   1香附子    香附子是一種多年生莎草科雜草,別名三稜草 、回頭青、香附子、雷公頭、香附米。
  • 果園裡的超級英雄 種它們能控雜草還驅蟲
    雜草除了與作物爭搶營養、水分、陽光和空間,還會妨礙田間通風透光,增加局部氣候溫度。
  • 智能識別運動模式 app也能記錄健身時間
    The Moves智能識別記錄運動時長(圖片引自geeky-gadgets)    最近一款名為The Moves的iOS app登陸了iTunes App Store並提供免費下載,這一app能夠識別你是在步行、騎車、跑步或是搭乘交通工具,並將這些活動一一記錄下來。
  • 植保《地下害蟲系列(一):我國常見金龜子(蠐螬)的識別和防治》
    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的第一種地下害蟲是蠐螬,很多地方叫也土蠶或地蠶(有的地方地老虎也叫土蠶),白白胖胖的確實像蠶。蠐螬的成蟲是金龜甲,這蟲跟鱗翅目的成蟲不一樣,金龜甲的成蟲也能造成危害,尤其在林業上是一種重要害蟲。
  • 莎草科雜草的防除秘籍
    一、莎草科雜草的危害:莎草科雜草是多年生惡性雜草,廣泛分布於我國大部分地區。3-5葉期雜草,每667平方米草坪用藥30克, 兌水25-30公斤;5-7葉期雜草,每667平方米草坪用藥40克,兌水25-30公斤,噴霧要細緻周到,做到不重噴不漏噴。噴藥後4-7天,莎草停止生長;藥後7-10天,莎草心葉枯黃,地下根開始腐爛;噴藥後15天,莎草地上部枯死。對莎草淨雜草一年施藥2-3次有徹底根除的效果。非禾本科草坪不能使用!
  • 川農學生研發實用APP:掃一掃識別病蟲害
    目標:打破傳統肉眼識別為農作物保駕護航「三農」問題是當前我國密切關注的社會問題,如何利用科技為農作物保駕護航成為新的關注點。連日來,以資源學院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學生為主組成的「人工智慧病蟲害識別及防治工作室」基於谷歌工作室的人工智慧框架TensorFlow,從而讓AI圖像識別昆蟲,有效防治並降低害蟲對「三農」建設造成的損失。
  • 陽臺花卉天蛾、食葉蝶類害蟲、葉甲、金龜子的識別與防治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陽臺花卉天蛾、食葉蝶類害蟲、葉甲、金龜子的識別與防治。怎樣識別天蛾?天娥屬鱗翅目天娥科害蟲,以幼蟲食葉。識別特徵以霜天娥為例:成蟲體長45~50mm,體翅灰白色。胸部背面有由灰黑色鱗片組成的圓圈。
  • Facebook推出新AI工具,可直接識別圖片中的物體
    Facebook推出新AI工具,可直接識別圖片中的物體 近日,來自Facebook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FAIR)的六名成員利用Transformer神經網絡架構創建了端到端的AI工具「DETR」,用於簡化計算機識別圖像的過程。
  • 葉類蔬菜頭號害蟲黃條跳甲的識別和防治!確保植株生長
    黃條跳甲:鞘翅目葉甲科害蟲,俗稱黃條跳蚤、
  • Facebook推出新AI工具可直接識別圖片中的物體
    要讓計算機學會識別一張照片中的圖像,通常來說,需要先讓它看上千張已經標註好數據的圖片。為了能簡化計算機識別圖像的過程,來自Facebook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FAIR)的六名成員利用Transformer神經網絡架構創建了端到端的圖像檢測AI。
  • 國產新一代前端開發工具—HBuilderX
    HBuilder開發工具,不知道你用過或者聽過沒有,小編之前就用過HBuilder開發過app,確實簡單快捷,這裡就不做介紹。HBuilder是DCloud(數字天堂)推出的一款支持HTML5的Web開發IDE。HBuilder的編寫用到了Java、C、Web和Ruby。HBuilder本身主體是由Java編寫。
  • 分享三款實用的文字識別工具,圖片轉文字很方便
    最最最笨拙的方式便是對比著圖片中的文字一個一個字的敲出來了,小編真的是不建議大家這樣去做,不僅費時還費力,接下來萬能的小編將為大家分享三款文字識別的工具,並講述具體的操作方法,有需要的小夥伴們趕緊搬小板凳過來學習一下吧!
  • 鳶尾、馬藺(蓮)、玉簪安全除雜草
    但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其內的雜草防治,目前來說還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還是以人工拔草為主。潤德園林2016年推出了一款專門用於地被植物的優秀除草劑,填補了國內的空白,下面我們來認識認識它。殺草譜廣,可有效防除大多數8片葉以下的一年生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施藥後能被雜草快速吸收並傳導至全株,5-7天出現中毒症狀,10-15天逐漸死亡。福星的問世解決了鳶尾、馬藺(蓮)、玉簪無除草劑可用的問題。
  • 中國工具類App折戟海外,為什麼只有獵豹移動殺出血路?
    工具類app是產品驅動,而不是運營驅動,只要能抓住用戶痛點推出對應功能,不同國家的用戶需求大同小異,好的功能+強的推廣,工具型app藉助於App Store、Google Play等分發渠道,進入全球市場並不是什麼難事兒。非工具型app,則有巨大的習慣和文化差異,以及資源門檻,全球化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境。工具為何偃旗息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