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肯定是近期繞不開的爭議話題, 不是嗎?一方面過於迎合粉絲, 另一方面又令人愉快地回到了神奇的魔法世界 (這種矛盾從始至終一直存在著), 儘管製作精良, 可惜劇本不行。雖然可能會取得很高的票房, 但是最後的意外轉折所引發的爭議必然會對其造成不利的影響。
《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的故事很龐雜, 所傳遞的信息量可能要比你從一隻嗅嗅寶寶身上抖出的財寶還要多, 即使拋開結尾的驚人揭露不說, 圍繞著結局的其餘部分及其對接下來的電影和既定的哈利波特電影宇宙的後續影響也足以引發廣泛的討論。
那麼, 這個結局對該系列電影的未來究竟意味著什麼呢?我們應該如何解讀這個驚人但又有點難以自圓其說的轉折呢?
9. 納吉尼的問題
可以說, 納吉尼是個以稀為貴的角色, 甚至根本不需要提前在《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中登場。她和麥格教授的短暫客串是整部電影中最出人意料同時也最不必要的粉絲回饋, 雖然羅琳可能對這兩個角色都有著重要的計劃, 但她們出現在這裡只達到了分散注意力的效果。
納吉尼的出現--以及她在電影裡的結局--最大的意義在於我們將如何看待她與伏地魔的關係, 以及她是否扮演著影響湯姆·裡德爾未來參與《神奇動物》系列電影的關鍵角色。我們知道, 裡德爾和格林德沃相互認識, 當裡德爾殺格林德沃的時候, 後者直接稱前者為 "湯姆", 所有現在剩下的工作就是謀劃如何讓他們逐步走到一起。
納吉尼會是其中的關鍵嗎?格林德沃在隨後的電影中能否認識到她作為武器的價值, 將原屬於霍格沃茨創辦人的遺物製作成魂器的裡德爾是否也由於相同的原因被她所吸引?是否正因為她同樣受到了格林德沃的器重, 所以給裡德爾帶來了靈感?
8. 奎妮叛逃
雖然雅各布和奎妮之間的戀情可能很快就會讓人膩歪, 沒有理由在《神奇動物》續集中繼續延續, 但更值得稱讚的是, 羅琳利用奎妮對於巫師世界不容忍與麻瓜通婚的失望作為沃土, 培育出了她激進化的種子。
令人驚訝的是, 奎妮迷上了格林德沃誘人的自由宣言 (假設他的自治政策將取代先前主張的麻瓜屠殺政策, 這大概正契合她盲目的理想主義), 並且進入到了他的核心集團。雖然在格林德沃麾下, 還有克雷登斯這件更為強大的利器, 但奎妮憑著自己的特殊能力, 對其而言也非常非常有用。
就在電影的最後, 當她向格林德沃告知克雷登斯的感受以及如何以最好的方式接近他時, 我們也看到了這一價值。從根本上說, 奎妮是非常危險的, 因為她可以將敵人正在思考的一切告訴給她的新主人。事實上,任何計劃, 任何意圖, 任何秘密都無法逃過她的讀心術。可以說, 對於強大的敵人而言, 信息可能比魔法更強大。
對於格林德沃來說, 她和克雷登斯一樣重要。
7. 格林德沃有了更多追隨者
在《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中, 我們看到格林德沃在巴黎的一處墓地內召開了一場魔法界的紐倫堡集會, 他在那裡召集了他現有的支持者和那些對他的宣言好奇的人。
格林德沃沒有展現魔法, 也沒有使用武力脅迫--而是利用火藥桶煽動情緒, 一名追隨者躍躍欲試, 被一名傲羅下意識出手殺死, 就這樣, 黑巫師連魔杖都沒碰, 就無形中得到了他需要的宣傳.
傲羅的殺戮之舉最終將成為點燃越來越多追隨者落入到格林德沃控制之下的導火索。在場的巫師們將會對外講述在格林德沃試圖傳播他的主張的時候, 傲羅如何無緣無故殺死一個女巫的故事。聲稱他們是無辜的, 魔法部才是敵人。相比付諸任何暴力行動, 這一天才策略會給他帶來遠比之更多的追隨者。
換句話說, 到了《神奇動物3》裡, 他將會擁有一支更龐大的狂熱支持者隊伍。
6. 鄧布利多收回血誓
所謂的血誓就是由宣誓者彼此釋放出少量的血液, 讓血液相互交融, 最後收集在一個小瓶裡, 以此提醒他們的誓約, 血誓是該電影系列出現的一個新事物, 有點尬, 但是作為一個麥格芬確實添加了鄧布利多與格林德沃關係的深度。
令人沮喪的是, 如果故事情節原本就是鄧布利多安排紐特利用嗅嗅偷回血誓容器, 那就更好了。從根本上說, 這樣更符合一部神奇動物電影的屬性, 而且把這當做鄧布利多當初秘密派紐特到美國的原因也說得通。如果並非這樣, 嗅嗅只是偶然偷了這個小瓶, 就有點太不靠譜了。
不管怎樣, 這個小瓶現在到了鄧布利多的手中, 阻止他與格林德沃對抗的其中一個障礙已經不存在了。當然, 鄧布利多仍然要面對自己對他愛意 (根據厄裡斯魔鏡反映, 格林德沃仍然是他最大的願望), 但是在整個電影中導致他不 "能夠" 與格林德沃反目的客觀原因已經消失了。
據推測, 下一部電影將進一步探討他們的關係, 並且展現鄧布利多對他的殘餘感情以及如何找到打破血誓的方法。但這裡最關鍵的是, 鄧布利多必須克服他的情感依戀 (羅琳巧妙地增添了一個更有力的理由, 解釋了他之前為什麼沒有這麼做, 也避免了鄧布利多被當成一個愛情傻瓜), 所以現在他可以去面對他的敵人了。
5. 紐特選邊站隊
影片結尾, 在莉塔去世後, 紐特立即告訴傷心欲絕的哥哥特修斯, 他現在已經選擇了一邊。在此之前, 紐特儘管在為正義一方的鄧布利多工作, 但顯然認為自己應該騎牆觀望。儘管每個人都能看到格林德沃是一個可怕的魔法界希特勒。紐特此前為什麼拒絕選邊站隊還有待解釋, 但現在他已經明確了, 他將會積極對抗格林德沃及其追隨者。
紐特接下來大概會在魔法部工作, 他最初因為不喜歡被困在辦公桌事務裡而排斥這份工作。但現實是, 作為一個傲羅, 他永遠不會坐在辦公桌後面, 所以他不必害怕。另外, 魔法部非常需要他和他的那些神奇野獸, 他很可能會在新的崗位上獲得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的自由。
奇怪的是, 魔法部似乎出人意料地願意讓那些在沒有完成學業的情況下被驅逐出霍格沃茨的人擔任傲羅的職務, 而且這種情況並非最後一次。
4. 克雷登斯原來是奧瑞利烏斯·鄧布利多
這就是結尾最大的意外轉折。
但是, 說實話, 羅琳這麼做太胡來了。這就是一個非常糟糕的誘餌, 目的是從粉絲群體中得到儘可能大的反應, 並且操縱電影話題的方向。雖然理論上不錯, 但這個反轉需要深入分析拆解。
事實上, 這樣讓人始料不及的猛料需要給出足夠多的解釋說明才行。
總之, 最後的驚人揭露明確了, 萊斯特蘭奇家族最後殘存的男性成員早在小時候就已經在海難中喪生了(不知道後來貝拉特裡克斯·萊斯特蘭奇怎麼成了另一個在1926年——即《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前一年——出生的男性萊斯特蘭奇的兒媳婦。)顯然, 沒有人在意萊斯特蘭奇的家族樹。
不管怎樣, 那個孩子丟了, 但有傳言稱, 克雷登斯·拜爾本就是他, 而克雷登斯在電影中也一心試圖驗證這是否屬實。不過早在格林德沃最後爆出他的真實身份之前, 莉塔·萊斯特蘭奇就斷了他的念想, 原來莉塔·萊斯特蘭奇在那艘沉沒的船上用一個不知名的嬰兒跟自己的弟弟掉了包 (至於她為什麼和他一塊在那艘船上, 沒有人在意)。而那個不知名的嬰兒其實也不是無名之輩, 他就是奧瑞利烏斯·鄧布利多, 阿不思和阿不福思的小弟弟。
如果克雷登斯確實是奧瑞利烏斯·鄧布利多不假, 那麼這幾乎有悖於目前所有既定的時間線, 但這時候,誰又在乎呢?重要的是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基本上, 這意味著哈利波特系列的時間線被改寫了,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鄧布利多家譜也失去了意義。這也意味著, 在格林德沃告訴克雷登斯他的哥哥想殺他之後, 他比大多數人更有理由想讓阿不思死。
實際上, 格林德沃利用他父母身份的秘密, 將他變成了對付鄧布利多的武器, 而且這次是個人恩怨。
一旦你試圖找出到底是誰生下了奧瑞利烏斯, 所有這一切將變得一片混亂, 但也許這是有意的。也許J·K·羅琳正是以這種難以自圓其說的悖論來暗示格林德沃並沒有對克雷登斯說實話。也許還會有反轉?!
3. 可能還會有第二次反轉
現在, 沒有實際證據能夠證實格林德沃對克雷登斯所說的話是事實, 如果你看看他的存在所引起的時間線問題, 你可能就會開始懷疑, 這是否只是一個精心策劃的計謀, 旨在利用克雷登斯對付鄧布利多。畢竟,我們並沒有從阿不思那裡看到他弟弟的故事確實屬實的證據, 如果說他把自己的弟弟從記憶中抹去了也很不切實際。
另外, 如果他確實存在, 那麼為什麼當麗塔·斯基特從巴希達·巴沙特那裡搜刮關於鄧布利多的所有信息時, 後者沒有把這個小弟弟拋出來呢?既然這位著名的歷史學家知道阿利安娜的死和阿不福思對山羊的迷戀這些不為人知的黑暗秘密, 她為什麼不知道第三個兒子的存在呢?這麼以來完全說不通, 除非你假設在巫師戰爭期間巴希達·巴沙特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格林德沃和阿不思之間有趣的關係上, 而忽略了鄧布利多家族的人員變動。因為, 眾所周知, 歷史學家不喜歡私生子。
還有更多的證據足以表明這是不可能的。
要想讓奧瑞利烏斯成為鄧布利多家族的一員, 他必須是珀西瓦爾或坎德拉的後代。珀西瓦爾於 1890年之後的某個時間 (可能直到1900年) 在阿茲卡班去世, 坎德拉於1899年去世, 而現在哈利波特維基上標明克雷登斯在1901年出生 (《神奇動物2》劇本說1901年他就在那艘航行的船上), 所以他不可能是坎德拉的孩子。
唯一符合邏輯的假設是, 他是珀西瓦爾和阿茲卡班的另一名婦女所生, 大概因為監獄對於囚犯的監管很寬鬆,允許這種事情。但即使這樣, 埃茲拉·米勒也曾表示, 在《神奇動物》中, 克雷登斯只有 1 8歲, 因此只可能在1908年或1909年出生。要想讓他在1901年或之前出生, 以成為鄧布利多家族的一員, 他在《神奇動物》中必須年滿 2 7歲或以上。而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他在第一部電影中還和虐待他的養母生活在一起, 絕對不是一個完全長大的成年人。
所以這裡面肯定有問題--要麼是格林德沃撒謊, 要麼是時間線被改寫了, 要麼是帕西瓦爾·鄧布利多沒有按照原著的安排死在阿茲卡班, 劫後餘生還生了一個比我們預想的還要晚的孩子。最恰當最簡單又不擾亂目前劇情安排的解決方案就是, 奧瑞利烏斯·鄧布利多的故事是格林德沃編造的。
遺憾的是, 問題在於, 克雷登斯也召喚出了鳳凰, 基本上證實了他的鄧布利多血脈, 但這並不意味著不會出現第二次重大轉折。關鍵是再次逆轉會徹底解開我們的困惑嗎。
2. 那是福克斯嗎?
正是因為鄧布利多家族成員在危急關頭能召喚出鳳凰——福克斯的眼淚可以治癒致命的傷害, 可惜阿不思·鄧布利多最終死於詛咒時——所以我們知道克雷登斯肯定是奧雷利厄斯。
當然, 現在大家認為, 這隻鳳凰就是福克斯, 因為鳳凰是超級罕見的, 當鄧布利多在《哈利波波特》的時間線裡擁有福克斯的時候, 並沒有同時出現其他的鳳凰。大概, 在未來的某個時候, 福克斯會在阿不思需要的時候與他結盟 (不負責任猜測就是在他與格林德沃作戰時)。
既然奧雷利烏斯已經有了一隻鳳凰, 再安排第二隻鳳凰輔佐阿不思就太多餘了。除非羅琳計劃在某個時候安排一些肆無忌憚的鳳凰大戰?說實話, 她現在作為編劇的能力實在堪憂。
1. 這對於羅琳的時間線意味著什麼
現在一切都亂糟糟的。我們知道鄧布利多的時間線被改寫了, 我們知道萊斯特蘭奇的家族樹被打亂了, 我們也知道麥格教授1927年不可能在霍格沃茨當老師, 因為她直到1935年左右才出生。
從根本上說,J·K·羅琳對自己的時間線和魔法世界做了一些嚴肅的改變, 而且義無反顧無法回頭。
羅琳在管理自己的魔法世界時, 也變成了喬治·盧卡斯。她追溯性地改變了一些傳統的設定, 一方面積極在Pottermore 上擴展魔法世界的細節, 而當她不得不繼續編寫發生在過去的新故事時, 又毫不猶豫地忽略了自己在 Pottermore上寫下那些於事無補的東西, 只管任性的予取予求, 而不在乎粉絲的批評。
想想當納吉尼被揭露, 她遭到質疑時所做出的反應吧--她說, 這一直都在她計劃之中, 但這是不可能的。而時間線的修修補補也顯示出了她對於那些受其鼓勵積極參與Pottermore 的粉絲群體的不屑。實際上,她是在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且看她接下來如何部署規劃把。
你對《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的結局怎麼看?請在下面留言評論分享您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