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立刻把耶穌催到曠野裡去。
——馬可福音一章十二節,直譯
今日讀經心得:耶路撒冷Jerusalem~第三十六篇:凱撒統一了羅馬帝國,性慾旺盛的他睡了埃及豔后,耶路撒冷迎來了耶律王時代。
在羅馬,以富有著稱的克拉蘇因貪婪、殘忍而臭名昭著。他還曾將六千個奴隸釘死在阿庇安路兩邊的十字架上,以慶祝他鎮壓斯巴達克斯起義的勝利。現在,他計劃發動一次遠徵活動,推翻取代波斯人和塞琉古人統治今伊朗和伊拉克的新帕提亞王國。
克拉蘇的遠徵經費是靠洗劫耶路撒冷聖殿獲得的,但是,帕提亞人殲滅了克拉蘇和他的軍隊。帕提亞國王奧拉德二世在觀看一出希臘戲劇時,克拉蘇的頭被扔到舞臺上。奧拉德走上舞臺,將熔化的黃金倒進克拉蘇嘴裡,並對他說:「現在你的生活所求得到滿足了吧。」
而今,羅馬只剩下兩個強人凱撒和龐培,在競相爭奪最高權力。公元前49年,凱撒從高盧出發,越過盧比孔河,入侵義大利。十八個月後,龐培被凱撒打敗,逃到了埃及。而凱撒在當選為羅馬的獨裁者後,下令追捕龐培,並在埃及人殺死龐培兩天後到達埃及。在收到龐培的醃製頭顱作歡迎禮物時,凱撒毛骨悚然卻又深感寬慰。他沒有料到的是,這個被廢黜的年輕埃及女王克裡奧帕特拉(聞名的埃及豔后)居然能影響他的意志,以實現她的個人目的。
克裡奧帕特拉讓人把她裹進一個洗衣袋裡抬進凱撒的宮殿,也許她已猜測到凱撒會對這種戲劇性刺激無法抗拒。常年馳騁疆場、頭髮花白的蓋厄斯·尤裡烏斯·凱撒已經五十二歲了,然而,他不僅擁有戰爭、文學和政治天賦,還有屬於年輕人的源源不斷的活力,而這種令人震驚的也有點嚇人的生命力使他成為一個與克拉蘇和龐培的妻子都睡過的性探險者。說白了,就是性癮很大。
克裡奧帕特拉二十一歲,「她的美麗絕對不是無與倫比的,但是她的外在吸引力,連同她的誘導魅力以及她所營造的氣氛」,深深地讓人著迷,儘管當時的錢幣和雕塑顯示,她有著託勒密家族特有的鷹鉤鼻和尖下巴。她要奪回她的王國,要不辜負她蓋世無雙的血統。而凱撒和克裡奧帕特拉都是熱衷冒險的政治人物。 他們開始交往,很快她為他生了一個孩子,名叫凱撒裡昂。 更重要的是,凱撒現在全身心地支持她。
凱撒很快發現自己身陷亞歷山大裡亞,因為埃及人開始反抗克裡奧帕特拉和她的羅馬庇護人。與此同時,龐培在耶路撒冷的盟友安提帕特看到了與凱撒結盟、拯救自己的機會,於是,他帶領三千名猶太士兵向埃及挺進,說服埃及猶太人支持他並攻打凱撒的敵人。
凱撒獲得了勝利並使克裡奧帕特拉成功復位。在回羅馬前,心存感激的凱撒再次任命西卡努斯為大祭司和猶太人的統治者,讓他修繕耶路撒冷城牆,但是凱撒把所有權力賜給了猶地亞的總督安提帕特,安提帕特的兒子們也成了地方小王:大兒子法賽爾統治耶路撒冷,小兒子希律獲得加利利。
年僅十五歲的希律立刻展現了他的魄力:他追捕一群極端虔誠的猶太人並將他們殺死。在耶路撒冷,猶太教公會被小希律的非法殺戮激怒,於是傳喚他過來接受審判。但是,羅馬人認識到,安提帕特和他的兒子們正是他們需要的統治這個狂暴民族的盟友。於是,羅馬駐敘利亞總督宣布希律無罪,並賦予他更多的權力。
希律原來就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人物:他擁有俊美的容顏、健壯的身體和敏捷的思維。 希律的名字蘊含「英雄」之意,而他的魅力確實也給當時傑出的羅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性方面,他是荷爾蒙的代言人;在建築方面,他極有品位;在希臘、拉丁和猶太文化方面也造詣頗深,當不受政治和享樂牽絆時,他會傾聽歷史和哲學方面的辯論。然而,權力總是排在第一位的,對權力的渴望破壞了希律所擁有的各種關係。作為一個改信猶太教的二代以土買人和一個阿拉伯母親的兒子,希律是一個能夠扮演羅馬人、希臘人和猶太人三重角色。
但是,猶太人從未真正包容他的雜種血統。希律在一個富裕但殘忍的家庭長大,他親眼看到自己最親的人被殺死,感受到恐怖的便利和權力的不堪一擊。長大後他用死亡做政治工具,為人偏執、敏感,幾近失控,這個稜角分明的少年是一個極其野蠻又極為敏感的人,為了維持生存和統治他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公元前44年,凱撒被暗殺,卡修斯(暗殺凱撒的兇手之一)接管了敘利亞。希律的父親安提帕特立刻轉換陣營,但他還是被一個力圖控制耶路撒冷的對手毒殺,這個人後來被希律殺死。
此後不久,卡修斯在腓立比戰敗,勝利者是凱撒的侄孫和養子,二十二歲的屋大維,以及傳奇將軍馬克·安東尼。 二人瓜分了帝國,安東尼獲得了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