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寶寶都是家長的心頭肉,從出生那一刻起,家長們的重心都轉到了寶寶身上,給孩子買的不管是吃的還是用的,都務必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選擇最好的。
因為寶寶的活動能力強,安全意識又弱,所以家長們會選擇各種「養娃神器」,讓自己可以偶爾放手。
不過,雖然有這類產品給寶寶「保駕護航」,但是在看護寶寶時候依舊需要上一百個心,否則這些「養娃神器」很可能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一位7個月大的寶寶被卡在床圍中導致窒息身亡。而家長在查監控時發現,看護寶寶的保姆,在9點左右,將熟睡的寶寶放在了床上,過了十幾分鐘,保姆又在門口看了一眼後關上了房門。
隨後保姆便在客廳裡玩手機、用手機唱歌、跟家人語音聊天。
十一點多開始準備午飯,接近十二點,距離上一回進去看寶寶以後將近3個小時,保姆終於進入臥室看寶寶,卻發現,寶寶卡在裡床圍裡,已經窒息身亡。
經醫生鑑定,寶寶是因為口鼻阻塞導致了窒息身亡。
七個月大的寶寶,活動能力不算弱,翻身比較自如,哭鬧聲也比較大了。
卡在床圍之後必然會掙扎哭鬧好一陣,但是在寶寶自我求救的過程中,保姆卻一直醉心手機沒有聽到,才導致孩子因此而喪身,保姆的失職行為毋庸置疑。
除了考慮到保姆的失職行為外,其實床圍本就是一個很大的隱患。
孩子自從會翻身後,一不小心就可能會從床上摔下來,特別是夜間大人都睡著後。所以為了防止孩子從床上摔下來摔傷,許多家長會給寶寶用上床圍。
睡嬰兒床的寶寶,因為嬰兒床邊的欄杆是木質的,而孩子睡覺總是不安生,喜歡滾來滾去,也容易撞到圍欄,家長也會給孩子的嬰兒床上用上床圍,卻因此給孩子帶來了安全隱患。
因為使用床圍導致寶寶窒息的情況真不少見,小到幾個月大的嬰兒,大到一兩歲的寶寶,都可能因床圍導致窒息。
去年,長沙一位11個月大的寶寶,卡在了床和床圍之間導致窒息身亡,孩子爸爸說,一覺醒來時,發現孩子跟毛毯纏在一起,被卡在了床圍裡,身體已經失去知覺,而媽媽表示,就是為了防止孩子摔下去,才買的圍欄。
圖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2007年,《兒科學雜誌》分析了27例因為使用防護墊而導致嬰兒死亡的事故:
11例是因為孩子臉靠防護墊太近導致窒息;
13例是因為孩子被擠在了防護墊和床上別的東西之間;
剩下的3個是被防護墊的繩子勒住。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父母們不要給孩子使用嬰兒圍欄,因為:沒有證據表明它們可以防止撞傷,卻又造成孩子窒息,陷入縫隙或者被絞傷的風險。
1歲以內的嬰兒 ,有發生嬰兒猝死綜合症的危險,所以家長在照顧寶寶時,要注意這些方面。
不要讓寶寶趴著睡趴著睡的寶寶,容易被堵住口鼻導致窒息。所以儘量讓寶寶仰著睡,特別是還不會自如翻身的寶寶。
從美國兒科學會和其他機構展開「躺著睡覺」的運動以來,嬰兒猝死症候群的死亡率下降了40%。
不過在寶寶清醒的狀態下,可以讓寶寶多趴一趴鍛鍊頸部肌肉,家人也在身邊看護好。
保證嬰兒床的安全寶寶嬰兒床的床墊要選擇硬的、可以與嬰兒床密合的床墊。
在孩子進入嬰兒床睡覺時,移開床上鬆散的被子,枕頭、毛毯以及各種毛絨玩具。如果要給寶寶蓋毯子,選擇很薄的一層毯子,只蓋到寶寶胸部。
儘量選擇給寶寶使用睡袋。
注意室內溫度,別給寶寶穿得過多寶寶體溫過高會增加呼吸暫停的風險。寶寶睡覺時,不要讓寶寶穿得太多,或者蓋的很厚,室內空調溫度也不要打的過高。
寶寶的新陳代謝旺盛,容易出汗,所以在入睡後家長可以摸一摸寶寶的後頸部,以溫熱為宜。
跟大人同睡時注意安全跟大人同睡時,可以選擇硬床墊,被褥也不要過厚。將枕頭放在寶寶爬不到的地方,注意牆和床之間的縫隙,防止寶寶滑入並卡在縫隙中。
也不要讓寶寶和喝醉或者睡得過沉的家長一起睡,不要在臥室內吸菸,研究表明,吸菸也會增加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風險。
你家寶寶是自己睡還是跟大人一起睡的呢,你是怎麼防止孩子從床上掉落的呢?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