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宅在家裡看《囧媽》,可能是很多人的選擇。徐崢冒著被整個電影行業質疑的風險,將電影從院線改成線上免費放映,不看,豈不是浪費了徐大導演的胸懷和氣度?畢竟,在家就能看春節大片首播,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史上第一次!
最近幾年,人到中年的徐崢越來越熱衷於在自己的電影中講情懷:從《人再囧途之泰囧》到《我不是藥神》再到《我和我的祖國》中《奪冠》於平凡男孩視角,見證全民共情的記憶,徐崢一直堅持在輕快幽默的影像基調中,向觀眾傳遞對於生活的思考。《囧媽》 是一部關注中國式家庭關係的電影,既關注了母子關係也探索了婚姻關係。
有歡快也有沉重,有笑鬧,也有無奈。可是,也許是囧系列電影看得太多觀眾期待值過高,也許是徐崢同類型的影片看得太多,影片看完,觀眾覺得有些失望,感覺太過簡單的劇情浪費了袁泉和郭京飛還有賈冰這樣的演技擔當。
即便有沈騰、宋小寶、高以翔等一大批影視大腕的客串,觀眾也一樣不買帳。
有觀眾表示:「如果抱著欣賞和期待去看的話建議別衝動,如果是無聊想打發時間的掛可以看,但是看完之後你的無聊程度也不會降低。」大年初一上午,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是6.3,到了晚上已經降到了6.1,口碑在及格線之上,在很多人看來,這部電影有笑有淚有美景有好聽的配樂,故事雖然不是很新穎,但畫面還是很養眼的。可是,一部好電影還需要的是劇情夠硬。
2020年,從春晚到囧媽,導演們不知為啥,竟然不約而同地都開始關注中國式感情的表達。春晚上《父母愛情》劇組重聚,慶祝金婚的老兩口為了說不出的「我愛你」爭得臉紅脖子粗。而《囧媽》則一遍遍地在提醒你:「你有多久沒有擁抱過自己的父母了」。中國式的家庭關係裡可以牽扯出太多的話題,每一個似乎都可以牽扯出國人滿滿的感同身受。
即便你已經年逾不惑,在媽媽的眼中仍是那個喜歡吃大白兔的小孩兒。
即便你已經年過中年,媽媽也仍會投餵各種食物直至你崩潰咆哮為止。
小孩子看問題很簡單,小孩子能看到的是父母關係,而父母之間,要承受的則是婚姻生活的磨礪。
在感情裡面講道理就是最大的不講道理,而這,無疑是對中國式關係最深刻的總結。能頓悟到這層道理,說明已經對一段關係無力回天,這本身就是一件很悲傷的事情。用盡力氣扔出去的結婚戒指,最終還是會掉落自己的腳下。只要不放棄,婚姻裡面就會全都是驚喜。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堅持不放棄呢?當徐伊萬終於對媽媽說出自己離婚的真相,是對婚姻失敗的釋懷,對自己來說,也算是一種勇敢吧?
背著母親在冰上奔跑了半天,仍然沒有追上要坐的火車。那種挫敗感與婚姻失敗給他的挫敗感孰輕孰重?恐怕也是難以分清。
關於劇情裡的那些槽點
槽點一:表現母愛偉大的熊出沒。母子遇熊的一段戲,雖然很緊張,可是單純為了表現母愛而表現的母愛並沒有讓人很感動。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科普了一下遇到熊之後,人應該怎樣應對。有網友吐槽說:看個囧媽把熊出沒一起看了,一部電影兩部看,挺好 。
槽點二:坐熱氣球去莫斯科。宋小寶駕駛熱氣球的片段美則美矣,卻太過刻意。導演可能以為這裡會是笑點,觀眾看來卻又是一個尬點。
最好看的片段是媽媽來到俄羅斯的大劇院,站在半收的幕布前領唱,然後她的老姐妹們一起大合唱的時候,歌聲很美,老阿姨們的身影也很美,讓人看得感動到飆淚。
或許,也只有我這樣的中年老阿姨才會有此感觸,家裡零零後的青春期小孩兒,就很不解我為什麼會看得熱淚盈眶。有一些感情,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齡才會懂得。所以,徐崢的情懷,或許只有人到中年才會產生共鳴。
最後問一句,各位看到彩蛋裡的黃渤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