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 Golf摯愛 鮑勃·迪倫藝術大展」將於2020年7月25日,正式開放與大家見面。本次展覽囊括了鮑勃·迪倫自1973年以來的6大不同藝術系列創作,涵蓋了手稿、繪畫、雕塑等超過140件真跡作品目前已全部到位。
書寫世界
「書寫世界」收錄了若干迪倫著名的歌詞,每幅作品均為鋼筆手寫,並配有石墨素描。它們展示了迪倫視覺藝術同歌曲創作的互動。迪倫的歌詞時而彎彎繞繞,時而大道之行,時而高高在上,時而喁喁談心。迪倫反覆審視自己的歌曲作品——對其進行微調和加工。現場演出時,他經常對知名歌曲作出新的演繹。在「書寫世界」中,部分歌詞只是替換了其中幾行,另一些歌詞則是完全重寫。在這位永遠改變了音樂和語言之間關係的藝術家的指揮下,鉛筆素描延續了這種過去與現在、凝固與流動的對話。
▲ 《書寫世界》展區縮影
早期紙本作品
1966年7月29日在紐約上州伍德斯託克附近遭遇摩託車車禍後,鮑勃·迪倫決定中斷忙亂的巡演日程,暫做休整。在此期間他開始對繪畫產生興趣,於是在閒暇之時,他就會拿起手中的畫筆,記錄他眼中的世界。
1973年,鮑勃·迪倫出版了《寫寫畫畫》,這也是迪倫首次為自己的歌曲配上插畫。書中收錄了他在1961-1972年間創作的歌詞,部分歌詞還配有當時的原創素描。此次展覽是這些原創素描的第一次公開亮相。
▲ 《早期紙本作品》展區縮影
填繪留白系列
1989-1992年間,鮑勃·迪倫在巡演美國、歐洲和亞洲的路上創作了一批速寫。後來,它們成集以《填繪留白》為名由蘭登書屋出版。儘管迪倫後續對這些速寫進行了多次回顧,並加以顏色及深入畫面,但「填繪留白系列」還是紮根於這些早期作品,描繪著旅途中轉瞬即逝的生活景象:肖像、地標,以及無名之地的安靜角落。這一系列中的標誌性作品在此次展覽中再度聚首,比如「鐵道」「橋上的男人」和「紅獅酒吧裡的女人」。
▲ 《填繪留白系列》展區縮影
鐵藝
鮑勃·迪倫的家鄉以「鐵礦區」著稱,他的童年與工業為伴。安德魯·凱利在《情緒波動》中描繪到:「笨重的器械與勞作大軍往來於礦山之間;一車車鐵燧石和鏽色的赤鐵礦被運往鐵路沿線」。這些都是幼年迪倫眼中的情景——在這個世界裡,原材料和人造製品因為生產的必要性而聯結在一起。
於是,鮑勃·迪倫重拾舊時的工具,對它們加以改造,用它們來裝飾大門、屏風、家具和壁掛。經過再造,「鐵藝」有了新功能,但它們保留了原有的粗獷,風霜猶在。精心製作的鐵藝大門蘊含著符號、玩笑與影射。它們兼具裝飾性和功能性。你可以把鐵門當作藝術來欣賞,也可以把它們當作隱喻去解讀,或者只是將它們合上,給自己一片寧靜。
▲ 《鐵藝》展區縮影
紐奧良系列
「紐奧良系列」體現著鮑勃·迪倫對爵士樂的誕生之地——紐奧良的感情。這個坐落在61號公路最南端的城市是美國最著名的公路之一,也被稱為「藍調公路」,許多非裔美國音樂家為謀生奔波在這條路上。61號公路縱貫整個美國中部地區,經過迪倫的家鄉,直至美加邊境。公路與密西西比河平行,這條水路從紐奧良到孟菲斯,再從孟菲斯到芝加哥,承載著美國的音樂傳承。
「紐奧良系列」繪畫色調清冷陰沉,每幅畫都是那個逝去的時代的快照,令人心神起伏,至今仍能引起共鳴。簡潔的畫作標題——「舞廳」「救援隊」和「賽馬俱樂部」,只給觀眾必要的信息,將故事的其餘部分交給大家自行想像。
平凡之路
「平凡之路」將美國風景徐徐展開在世人眼前,立意非凡。鮑勃·迪倫將用速寫、水彩和丙烯畫帶領大家踏上美國視覺之旅,在多數美國人司空見慣的地方找到其獨特之處。這一畫集充分體現了迪倫描繪美國地理風情的目標,以及「奔波在這塊土地上,心有所感,付諸筆墨」的宗旨。
這些作品捕捉到了破敗汽車旅館、通宵小飯店、廢棄遊樂場和古董老爺車這樣匆匆瞥見的東西。這些場景往往還穿插著永無止境般延伸向地平線的公路,這是迪倫藝術創作的中心主題,也融入了美國藝術、文學和音樂的內核。「平凡之路」發端於這一文化傳承,集多種靈感來源為一體,在拼接糅合的過程中盡顯迪倫把握美國生活真髓的天賦。
▲ 《平凡之路》展區縮影